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69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上的温室结构。
农副产品反季节上市有着良好的效益及广阔的前景,目前,冬季农业生产应用设施有薄膜、玻璃温室之分,又有加温与不加温之别。玻璃温室造价大,加温温室耗能高。八十年代进口的“洋”温室,1990年换算(煤、电按国家计划内价格计),全国平均生产成本高达40元/m2以上,不适合我国国情,无推广意义。我国学者集多年之大成,研究设计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节能薄膜日光能温室”,将生产成本降至10元/m2以下,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已在我国淮河以北一线大范围推广。但这种温室热能来源于日光,遇阴雨天、连续雨雪天气,室内温度有可能降至植物生长临界值以下,甚至造成低温伤害,因此未能为长江沿线及其以南地区推广应用。这种温室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率低,仅为57.5%,而且深冬密闭管理也致使温室内严重缺乏CO2,降低了植物同化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造价低、各地均能适用、土地利用率高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组成,它们为同一塑料薄膜空间,它们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在动物后室内设有水池,水池上架设有鸡笼,在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的顶面设有重套式换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气降温时室内温度过度降低、植物同化作用缺少CO2的难题,适应于多雨雪、少光照的淮河以南地区,打破了土温室应用的局限性,可提高土地利用率18.9%,使土地利用率达76.4%,并极大限度拓展了温室内的有效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物流、能流微循环条件,保持低成本优势,创造了深厚的效益潜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设置时,其朝向应为子午线正南偏东6度左右,其长度和宽度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植物前室1的屋面均为塑料薄膜,构成日光能温室,用来栽培各种植物。动物后室2的顶面先架竹桁梁,再用苇笆或硬秸杆铺底层,然后以杨脚泥、防渗薄膜、稻麦草覆盖,构成覆盖层3,动物后室2的后壁外面连有一段垒紧夯实的土墙,构成动物后室2的后墙4,覆盖层3和后墙4均用来起保温作用。在动物后室2内,挖出一长坑道,砌成水池5,水池5大部分位于地面以下,池口略高出地面,以便池内水可流向植物前室1,水池5的长度与前、后室1、2等长,水池5上设有上盖6,上盖6上排列有与水池同长的鸡笼7,鸡笼7可设置多层。水池5内用于养殖鱼、虾等水产品,鸡笼7内养殖肉鸡或蛋鸡,上盖6用来挡住鸡粪直接落入水池5内,水池5的内侧略高于其外铡,以便鸡粪在上盖6上易向外滚下或清扫。本实用新型前、后室顶面的重量套式换气装置由一排排气筒8及其一排水池排气管9和后室排气管10组成,一排排气筒8按长度方向分布于植物前室1顶面过顶的斜面上,它的直径最粗,一排后室排气管10直径次之,一端分别从各自的排气筒8穿出,另一端均与动物后室2连通,一排水池排气管9直径最细,一端又分别从各自的后室排气管10穿出,另一端从水池上盖6的相应位置穿过均与水池5连通,对应一排排气筒8及其排气管9、10的位置,在动物后室2的后墙4上开有一排进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可同时开启,也可分室换气,以保证植物前室1和动物后室2内的空气流通,促进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由于动物后室2内的动物既有需光照的需要,又有怕暴晒的要求,故在植物前室1和动物后室2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11。
本实用新型聚集太阳辐射提供植物、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光、热能。动物(鸡)代谢供给植物同化作用所需的CO2,补充太阳辐射不足时植物维持生命的基本热能;植物同化作用供给动物代谢所需的O2;室内水池吸收高温(晴天)时的热能,于室温下降时(夜晚)缓慢释放,起到温室温度变化的缓冲作用;鸡粪作饲料养殖水生动物,使得有机物再度利用,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成为植物的理想肥源;池中预热的水中溶解了大量矿物质元素及有机质,是植物灌溉的理想水源。温室内部生物气、热、物能循环利用,深层次开发生物资源效益。后室上设多层鸡笼,下设水池,拓展了温室空间,极度发挥了温室条件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组成,它们为同一塑料薄膜空间,它们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在动物后室内设有水池,水池上架设有鸡笼,在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的顶面设有重套式换气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动物后室内的水池大部分位于地面以下,其长度应与前、后室等长,水池上设有上盖,上盖上排列有与水池同长的鸡笼。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池的内侧略高于其外侧。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动物后室的顶面覆设有由苇笆或硬秸杆及杨脚泥、防渗薄膜、稻麦草组成的覆盖层,动物后室的后壁外面连有一段垒紧夯实的土墙,构成动物后室的后墙。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室顶面的重套式换气装置由一排排气筒及其一排水池排气管和后室排气管组成,一排排气筒按长度方向分布于植物前室顶面近顶的斜面上,一排后室排气管,一端分别从各自的排气筒穿出,另一端均与动物后室连通,一排水池排气管,一端又分别从各自的后室排气管穿出,另一端从水池上盖的相应位置穿过均与水池连通,对应一排排气筒及其排气管的位置,在动物后室的后墙上开有一排进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上的温室结构,它由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组成,它们为同一塑料薄膜空间,它们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在动物后室内设有水池,水池上架设有鸡笼,在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的顶面设有重套式换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打破了土温室应用的局限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极大限度地拓展了温室内的有效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物流、能流微循环条件。
文档编号E04H5/08GK2182517SQ9323756
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6日
发明者朱友泉 申请人:朱友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