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叶式振动磨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48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叶式振动磨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叶式振动磨平机,属于混凝土作业机械,适用于有一定面积如路面、桥面等混凝土边浇筑,边振压,边磨平,边行走的工程作业。
现有技术中,适用于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机械种类较多,如插入式震捣机,高频振动的能量通过手持的振动棒传入混凝土,往往只能完成插入部位的振捣,不能完成作业面的抹平,且作业面积较小。又如平板式振压机,也只能在平板的作用范围内实现振压,如果要移动位置,必需靠人拉着移动,操作较费力,工作效率也不高。也有机械驱动的平板式振压机或插入式振捣机,但机械行走轮经过的部位往往会留下很深的轮辙,需要人工修复抹平,并且行走机构比较复杂,需要专设一条传动链,增了机器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振动参数可以调节,既能使混凝土得到有效的振压,又能获得平整的表面质量,而且在混凝土作业面能够轻便行走的旋叶式振动磨平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旋叶式振动磨平机包括电机和偏心配重盘构成的振动机构,控制手把及电气、机械控制装置构成的操作机构,振动机构安装在变速箱的上部,操作机构通过其控制把手的下端安装在变速箱外侧,该变速箱内设置有蜗轮和蜗杆组成的变速机构,垂直的蜗轮轴下端安装有旋叶轴驱动头,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轴之间采用带传动连接,按圆心角均布在驱动头上的旋叶轴,一端安装在驱动头的径向孔内,另一端安装在环形旋叶轴保持架的径向孔内,拐臂调节头安装在旋叶轴上,由叉形旋叶压杆、旋叶压盘、拐臂调节头构成旋叶水平仰角的调节机构,电机的转动,通过带传动机构,蜗轮变速机构、旋叶轴驱动头,转换成旋叶绕蜗轮轴线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列补充技术方案加以完善。
为了方便调节旋叶相对水平面的仰角,叉形旋叶压杆的中段与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的转动支点铰接,形成杠杆机构、压杆的一端,通过钢丝绳与控制手轮联接,手轮转动通过钢丝绳牵引压杆绕支点摆动,压杆两叉的端部压住旋叶压盘,进而使压盘下的拐臂调节头偏转,带动旋叶轴绕其轴线摆动,使固定在该轴上的旋叶水平仰角得到调整,为了减少压杆叉端部与压盘间的摩擦,端部设置了压杆滚轮。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K向示意图。
图4是旋叶角度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5是偏心配重盘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旋叶式振动磨平机主要包括上部的振动机构、操作控制机构、中部的变速机构、下部的旋叶及调整机构四个部分,分别介绍如下如图1所示上部的振动机构包括电机1(本实施例采用调速电机)、偏心配重盘2、皮带轮3。为了整机振动保持平衡,电机1采用双轴端输出,在电机1的两输出轴上对称地安装两个偏心配重盘2和两个皮带轮3。电机1通过其底部的螺钉安装在变速箱4的壳体上,将振动机构产生的振动能量传至变速箱4下部的旋叶16,振动压实混凝土。中部的变速机构主要包括蜗轮8、蜗杆9、轴承6、变速箱4。设置变速机构的目的,是为了把电机1的转动,通过该变速机构转换成旋叶16、绕蜗轮8的轴线降速转动。在该变速机构中,蜗杆9的轴线与电机1的轴线平行,处在同一平面上,电机1输出轴端的皮带轮3,带动蜗杆9轴上的皮带轮转动,蜗杆9通过蜗轮8降速,驱动变速机构下部的旋叶16绕蜗轮8轴线转动,不仅将电机1产生的振动能量传至旋叶16,振动压实混凝土,同时利用电机1驱动旋叶16刮平和磨光混凝土作业表面。为了降低各转动付的磨擦负载,在转动付中设置了滚动轴承6。
对于无电源情况下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可以采用内燃机作为振压的动力源,虽然与电机相比有其的局限性,如振动参数难以调节,起动负载小,但对野外作业来说仍然可用。对应的在传动链中应设置离合器,便于空载起动。
下部的旋叶及调整结构主要包括旋叶16、旋叶轴10、环形旋叶轴保持架15、旋叶轴驱动头11、压盘12、叉形旋叶压杆14、拐臂调节头13(参见图2至图4)。旋叶轴10按等圆心角安装在驱动头11上,本实施例为四轴结构,很显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并不局限于该四轴结构。旋叶轴10的一端安装在驱动头11的径向孔内,形成转动付,另一端安装在环形旋叶轴保持架15的径向孔内,通过该保持架15,增加旋叶轴10的整体刚性,很虽然,如果该保持架15与上部的机壳连接,或者附设加强筋,则旋叶轴10的整体刚性会更好些。拐臂调节头13安装在旋叶轴10上,压盘12与驱动头11同轴套装,两者之间采用键连接,同步转动。压盘12的下底面压住拐臂调节头13的头部,叉形旋叶压杆14的中段与固定在变速箱4壳体上的转动支点18铰接,形成杠杆机构。压杆14的两叉端部安装滚轮17,压杆14的另一端通过钢丝拉绳19与控制手轮20联接,摇动手轮20,通过钢丝绳19牵引压杆14绕转动支点18摆动,滚轮17通过压盘12,使四个拐臂调节头13同步发生角位移,即旋叶轴10绕其轴线转过一角度,带动与旋叶轴10连接在一起的旋叶16转动一角度。为了便于说明,旋叶16绕旋叶轴10的轴线的转动,确切地说是摆动,定义为旋叶16的自转,因为旋叶16固定在旋叶轴10上,使旋叶16相对水平面的仰角得到调整。由于驱动头11同轴安装在蜗轮轴上,所以电机1通过由皮带轮3、蜗杆9、蜗轮8、驱动头11、旋叶轴10组成的传动链使旋叶16绕蜗轮8轴线转动,将此转动定义为旋叶的公转。不难理解,通过电机1和摇动手轮20两条传动途径,可以使旋叶16既公转又自转,旋叶16公转的目的在于不仅将整台机器的振动能量通过旋叶16传至混凝土作业面,振动压实混凝土,同时又刮平和磨光混凝土的作业面。旋叶16自转的目的,使旋叶16与混凝土作业面形成行走所需的转动仰角。
操作机构主要包括由三根铁管焊接而成的行走控制把手21、旋叶调整机构中的控制手轮20、电气控制箱22,控制把手21的下端与变速箱4的壳体连接。
操作控制机构主要控制电机的开、关和速度调节。摇动手轮20调节旋叶16相对作业面的水平仰角。当机器在某部位完成作业,需要移动位置时,操作者需要压住行走控制把手21,使整机形成偏重作用于旋叶16上,旋叶16因为与作业面形成的转动仰角,水平反力的作用,使旋叶16会在转动过程中按受压点方位偏移,从而达到行走的目的,其行走的方向和速度,随压力大小及压力点位置变化而变化。
图5所示是偏心配重盘的结构示意图、配重盘除了常规的偏心盘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图5所示结构。配重盘2通过螺钉27固定在基套24上,基套24与电机1的输出轴采用键26连接。由于电机1采用双头输出,安装在电机1两端输出轴上的配重盘2错位一角度,可以改变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使振动参数得到调节,获得满意的振动效果。
本实施例中,电机1的转速,偏心配重盘2、旋叶16的仰角,整机偏重大小均可根据工况由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调整和变化,使机器经常处于最佳状态下工作,而达到本实用新型振动参数可调,振动压实,刮平磨光,轻便行走的目的。
附图1中,5为电机和皮带轮安全罩壳,7为下罩壳,用以防止操作中水泥浆的飞溅,23为电缆线盘。附图5中,25、28为配重盘2安装定位时的固定螺钉。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1、除了振动压实混凝土外,还可以利用旋叶刮平磨光混凝土作业面。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不好,采用常规手工机械作业,需要先将混凝土摊平,然后振动压实,最后采用人工刮平磨光,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磨平机作业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2、机器行走轻便,可以降低操作强度。常规手工机械一般难以行走,能行走的机构又往往留下很深轮辙,需要人工修复抹平。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磨平机除了振动压实、刮平磨光,还具有轻便行走、不留痕迹的效果,一机三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操作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磨平机具有电机速度、配重盘、旋叶水平仰角等振动参数调整环节,可以根据作业要求调节振动频率、振动幅度、振动能量等振动参数,使机器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获得满意的作业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旋叶式振动磨平机,包括电机和偏心配重盘构成的振动机构,控制手把及电气、机械控制装置构成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振动机构安装在变速箱(4)的上部,操作机构通过其控制把手(21)的下端安装在变速箱(4)外侧,该变速箱(4)内设置有蜗轮(8)和蜗杆(9)组成的变速机构,垂直的蜗轮轴下端安装有旋叶轴驱动头(11),电机(1)的输出轴与蜗杆轴之间采用带传动连接,按圆心角均布在驱动头(11)上的旋叶轴(10),一端安装在驱动头(11)的径向孔内,另一端安装在环形旋叶轴保持架(15)的径向孔内,拐臂调节头(13)安装在旋叶轴(10)上,由叉形旋叶压杆(14)、旋叶压盘(12)、拐臂调节头(13)构成旋叶(16)水平仰角的调节机构,电机(1)的转动,通过带传动机构、蜗轮蜗杆变速机构、旋叶轴驱动头(11)、转换成旋叶(16)绕蜗轮(8)轴线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磨平机,其特征在于旋叶(16)水平仰角调节机构中的叉形旋叶压杆(14)的中段与固定在变速箱(4)壳体上的转动支点(18)铰接,形成杠杆机构,压杆(14)的两叉端部安装有压杆滚轮(17),压杆(14)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19)与控制手轮(20)联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磨平机,其特征在于由蜗轮(8)蜗杆(9)构成的变速机构可以采用锥形伞齿轮组成的变速机构进行替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叶式振动磨平机,适用于混凝土边浇筑、边振动、边磨平、边行走的工程作业。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振动机构和电气、机械控制机构,电机1的输出扭矩通过变速机构转换成旋叶16浇蜗轮8轴线转动,旋叶16又能相对旋叶轴10摆动,调整其行走所需水平仰角。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设备操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E04G21/06GK2215543SQ9424520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7日
发明者王雅谷 申请人:王雅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