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48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结构工程中钢筋的机械连接构件,特别是涉及包含套筒在内的各种直径圆钢筋和变形钢筋的连接构件。
现有技术中钢筋的机械连接有多种。如中国专利90221362.8中公开了一种增加强度的钢筋连接构件,用冷锻、热锻等工艺手段将连接钢筋端部轴向一定长度的原材料先行扩粗,然后在扩粗段表面切削螺纹,提高其抗拉强度。但螺纹连接构件要进行切削加工,现场安装时须旋钮,弯曲钢筋构件连接时难以安装和无法保证其方向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强度高、便于安装的钢筋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包括被连接的钢筋端部和连接套,钢筋的端部沿轴向一定长度加工成凸台,两钢筋端部对接后套上与其形状相配合的可固定连接套,连接套沿其轴向分为2至4部分,由各部分围合固定而成。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二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二的截面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三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四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端面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五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中,被连接钢筋1端部一定长度已加工成凸台4,凸台4与钢筋1轴向夹角为钝角,端面处除外。两钢筋1端部对接后套上与其形状相配合的可固定连接套2,连接套2沿轴向分为2部分,由2部分围合固定而成。连接套2中部外径相等,两端外径逐渐减小,用箍环3固定。图6为连接套2分成4部分的形状。连接套2的两锥面上设有螺纹,箍环3与之相应形式配合,如图7所示。
图2中与图1不同之处为连接套2的各部分设有连接板5,各部分通过连接板5由紧固件8围合固定。
钢筋1端部轴向上有1至3个凸台4,连接套2与其形状相应配合。如图1、图2、图4所示。凸台4径向为圆形或多边形,图3为其形状之一。
钢筋1的端面可以平的,也可以其中一边钢筋1端面中心有凸头6,另一边钢筋1端面则有与之配合的凹穴7。如图5所示。
为提高两钢筋的连接强度,也可在两钢筋对接端面间加粘连剂。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构件至少具有这样的优点加工简便,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在钢筋扩粗后,无须再进行切削加工,接头强度较高,安全性好,现场安装时不须旋扭,操作条件要求低,弯曲钢筋连接时,可保证其方向性。
权利要求1.一种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包括连接的钢筋端部和连接套,其特在于钢筋(1)的端部沿轴向一定长度加工成凸台(4),两钢筋(1)端部对接后套上与其形状相配合的可固定连接套(2),连接套(2)沿轴向分为2至4部分,由各部分围合固定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筋(1)端部轴向上有1至3个凸台(4),连接套(2)与其形状相应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台(4)与钢筋(1)轴向夹角为钝角,端面处除外。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台(4)径向为圆形或多边形。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套(2)中部外径相等,两端外径逐渐减小,用箍环(3)固定。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套(2)的各部分设有连接板(5),各部分通过连接板(5)由紧固件(8)围合固定。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筋(1)的端面可以是平的,也可以其中一边钢筋(1)端面中心有凸头(6),另一边钢筋(1)端面则有与之配合的凹穴(7)。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套(2)的两锥面设有螺纹,箍环(3)与之相应形式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套箍式钢筋接头装置,涉及建筑工程钢筋的机械连接构件。该装置包括被连接钢筋端部和连接套,钢筋端部沿轴向一定长度加工成凸台,两钢筋端部对接后套上与其形状相配合的分为2至4部分的可固定连接套。该装置接头强度高、成本低,操作条件要求低,钢筋连接可保证其方向性。
文档编号E04G17/065GK2216108SQ9424512
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4日
发明者罗君东 申请人:罗君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