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状折光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031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锯齿状折光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光玻璃,特别是一种一表面呈锯齿状的折光玻璃。
目前玻璃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各种建筑物的窗户几乎都无例外地采用平面玻璃。虽然对提高室内的光照度有良好的效果,但其带来的“光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例如,在办公室或学校教室里,当强烈的太阳光直射窗户玻璃照射到办公桌或课桌上时,强烈的光线就会十分刺眼,影响办公和学习,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就会引起近视,乃至色盲。特别是强烈的太阳光线还会对人的精神、身体造成伤害。为减少阳光直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目前还有不少有色玻璃用于建筑上的窗户,但其成本较普通玻璃高;也有使用窗帘、百叶窗等来阻止光线直射的,但会影响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减少光线直射而不影响照明效果的折光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之折光玻璃一面为平面、一面为锯齿状面,其特点是齿状面的水平面与其斜面的夹角θ为45°且其齿深距与开口距相等,使其楔形切口构成一等腰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将其齿状面向窗外,平面向窗内安装时,则窗外有阳光照射到该玻璃上时,由于其齿状面是由若干正三棱镜组成,因此,在其作用下,一部分阳光将被反射出窗外,其折射光线将通过平面折向天花板方向再经天花板反射到室内的空间;在室内“尘埃”的作用下形成漫射,使室内的光照柔和。这样就较有效地防止了太阳光的直射造成的危害,使室内的光照变得相对均匀,光强相对减弱。有利于人的工作和学习。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右视局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中1是折光玻璃体,其背面4为平面,正面为齿状面,该齿状面由斜面2和水平面3所构成,二者之间的夹角θ(参见图2)为45°。在图2中,其齿状面的水平面齿深距为AB,开口面的开口距为AC,且有AB=AC。即其齿状面的每一个楔形切口(△ABC)构成等腰直角三有形,为防止伤害,其齿状部制成圆角。使用时,将本折光玻璃的齿状面向窗外,平面向窗内装入窗户,如以水平面为参照面,当太阳光以大于45°角射向窗户时(即图中的K光线,α夹角),则据玻璃的光学性质可知,其光路将如图中所示,其射向室内的折射光线K′将射向天花板方向,此时一般在早上500-800时及傍晚1630-1900时左右为不强光;当太阳光以小于45°入射角射向窗户时(即图中M光线,α″夹角),其光路如图中所示,其折射光M′仍将射向天花板方向,此时约800时-1600时,为强烈太阳光;图中L光线,夹角α′的太阳光为α′为45°时的光路图,L′为折射光。综上可以看出,通过本折光玻璃,可有效地将一部分光线反射出窗外,而折射进室内的太阳光都将射向天花板方向,经天花板反射后照到室内,从而起到了柔和光线的作用,阻止了阳光的直射,克服了阳光直接照射到办公桌或课桌等对人体的损害。因而可广泛用作办公室、家庭、学校及其他公共设施的窗户玻璃。
权利要求1.一种锯齿状折光玻璃,一面为平面,一面为锯齿状面,其特征在于齿状面的水平面与其斜面的夹角(θ)为45°,且其齿深距(AB)与开口距(AC)相等,使其楔形切口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利摘要一种锯齿状折光玻璃,一面为平面,一面为锯齿状面,其特点是齿状面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且其齿深距与开口距相等,使其楔形切口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优点是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可有效阻止阳光直射对人们学习或办公造成的损害,并可柔和室内的光照。可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学校、家庭等作为窗用玻璃。
文档编号C03C4/00GK2305403SQ9624602
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7日
发明者宁健 申请人:宁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