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0992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5]2、在步骤I的基础上,在平台板41上组装护栏44和挡脚板45即完成操作平台的安装。
[0036]3、将支撑柱52的螺栓孔7通过螺栓与标准模板I的U型折槽12预留的孔洞连接即完成垂直度调整装置5的安装。
[0037]接下来对各模板进行拼装连接,安装步骤如下:
[0038]1、将标准模板A与转角模板3通过螺栓连接;
[0039]2、在步骤I的基础上,在转角模板3处通过螺栓连接标准模板B ;
[0040]3、在步骤2的基础上,在标准模板B处通过螺栓连接转角模板3 (此处即完成了柱身一半模板的拼装);
[0041]4、重复步骤I?3,完成柱身另外一半模板的拼装;
[0042]5、将两个半块模板通过螺栓组装在一起;
[0043]6、在四个角部位通过斜拉杆6对柱身进行加固,即完成柱身模板的安装。
[0044]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完成1200卡1200mm模柱的拼接。
[0045]实施例二:
[0046]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模柱为500*600mm的模柱,即由4块200mm的拼装模板2、2块300_的拼装模板2和4块转角模板3组成,其安装步骤如下(省略操作平台4和和垂直度调整装置5的安装步骤):
[0047]1、将300mm的拼装模板2与转角模板3通过螺栓连接;
[0048]2、在步骤I的基础上,在转角模板3处通过螺栓连接一块200mm的拼装模板2 ;
[0049]3、在步骤2的基础上,在200mm的拼装模板2处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块200mm的拼装模板2 ;
[0050]4、在步骤3的基础上,在第二块200mm的拼装模板2处通过螺栓连接转角模板3 (此处即完成了柱身一半模板的拼装);
[0051]5、重复步骤I?4,完成柱身另外一半模板的拼装;
[0052]6、将两个半块模板通过螺栓组装在一起,即完成柱身模板的安装。
[0053]实施例三:
[0054]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模柱为1200*1600mm的模柱,即由2块标准模板A、2块标准模板B、4块200_的拼装模板2和4块转角模板3组成,其安装步骤如下(省略操作平台4和和垂直度调整装置5的安装步骤):
[0055]1、将标准模板A与转角模板3通过螺栓连接;
[0056]2、在步骤I的基础上,在转角模板3处通过螺栓连接一块200mm的拼装模板2 ;
[0057]3、在步骤2的基础上,在200mm的拼装模板2处通过螺栓连接标准模板B ;
[0058]4、在步骤3的基础上,在标准模板B的另一端处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块200mm的拼装模板2 ;
[0059]5、在步骤4的基础上,在第二块200mm的拼装模板2处通过螺栓连接转角模板3 (此处即完成了柱身一半模板的拼装);
[0060]6、重复步骤I?5,完成柱身另外一半模板的拼装;
[0061]7、将两个半块模板通过螺栓组装在一起;
[0062]8、在四个角部位通过斜拉杆6对柱身进行加固,即完成柱身模板的安装。
[0063]实施例四:
[0064]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模柱为1400*1600mm的模柱,即由4块标准模板B、6块200mm的拼装模板2和4块转角模板3组成,其安装步骤如下(省略操作平台4和和垂直度调整装置5的安装步骤):
[0065]1、将一块标准模板B的一端与一块200mm的拼装模板2通过螺栓连接;
[0066]2、在步骤I的基础上,在拼装模板2的另一端处通过螺栓连接转角模板3 ;
[0067]3、在步骤2的基础上,在转角模板3处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块200mm的拼装模板2 ;
[0068]4、在步骤3的基础上,在第二块200mm的拼装模板2处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块标准模板B ;
[0069]5、在步骤4的基础上,在第二块标准模板B的另一端处通过螺栓连接第三块200mm的拼装模板2 ;
[0070]6、在步骤5的基础上,在第三块200mm的拼装模板2处通过螺栓连接转角模板3 (此处即完成了柱身一半模板的拼装);
[0071]7、重复步骤I?6,完成柱身另外一半模板的拼装;
[0072]8、将两个半块模板通过螺栓组装在一起;
[0073]9、在四个角部位通过斜拉杆6对柱身进行加固,即完成柱身模板的安装。
[0074]本发明通过合理利用标准模板1、拼装模板2、转角模板3可以灵活的完成不同尺寸柱的模板拼装,主要包括:500 * 500,500 * 600,600 * 600,600 * 700,700 * 700,600★ 800,700 ★ 800,800 ★ 800、1200 ★ 1200、1200 ★ 1400、1200 ★ 1600、1400 ★ 1400、1600女1600(单位均为mm)等截面尺寸的柱。通过实验测试,3名杂工在3.5小时内可完成了 4条截面尺寸为 1200 * 1200、1200 * 1400、1400 * 1400、1400 * 1600(均为 mm)的方柱模板安装,浇筑过程中无任何扭曲变形,拆模后最大垂直度偏差仅为2_,混凝土观感质量较好,模板拆卸后无任何损坏。
[0075]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模板、操作平台(4)和垂直度调整装置(5),根据所需浇注的柱截面大小选择至少四块模板围合成一个中间为方柱形模腔的模柱,所述操作平台(4)安装在模柱上端外侧,所述垂直调整装置(5)安装在模柱的下端外侧用于支撑模柱和调整模柱的垂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模板包括有标准模板(I)、拼接模板(2)和转角模板(3),通过四块标准模板(I)与四块转角模板(3)相连接而围合成标准模柱,或在标准模板(I)与转角模板(3)之间增加拼接模板(2)而围合成满足各种柱截面大小要求的模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标准模板(I)包括有钢板(11)、U型折槽(12)以及加固槽钢(13),所述U型折槽(12)作为钢板(11)的纵肋安装在钢板(11)的后表面,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道U型折槽(12),所述加固钢槽(13)作为钢板(11)的横肋安装在钢板(11)的后端,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道加固槽钢(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固槽钢(13)的长度大于上述钢板(11)的宽度,所述加固槽钢(13)在超出钢板(11)两侧的两端部后面设有三角件(14),所述三角件(14)上开有拉孔(15),通过一斜拉杆(6)穿过拉孔(15)后用螺母¢2)固接而实现对整个模柱进行加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板(11)的后表面两侧位置设有侧肋(16),所述侧肋(16)的侧面位于上述两道加固槽钢(13)之间的位置开有螺栓孔(7),通过螺栓穿过该螺栓孔(7)实现与上述拼接模板(2)或转角模板(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拼接模板(2)设有若干种不同宽度规格,在所述拼接模板(2)的两侧板(21)之间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道横肋板(22),所述侧板(21)上位于相邻两道横肋板(22)之间的开有螺栓孔(7),通过螺栓穿过该螺栓孔(7)实现与上述标准模板(I)或转角模板(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转角模板(3)为等边折角"L"形板件,所述转角模板(3)在转角内面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道横隔板(31),相邻两道横隔板(31)之间的侧壁开有螺栓孔(7),通过螺栓穿过该螺栓孔(7)实现与上述标准模板(I)或拼接模板(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平台(4)包括有四块独立的分别连接于模柱四周顶端的平台板(41),每块平台板(41)的底部连接有角钢斜撑(42),所述角钢斜撑(42)的另一端开有螺栓孔(7),该螺栓孔(7)与上述模板上预留的螺栓孔(7)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四块平台板(41)分为两块长板和两块短板,安装时两块长板相对,两块短板相对,所述短板的两端边缘设有附加板(43),所述附加板(43)通过转轴与短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平台(4)还包括有护栏(44),所述护栏(44)通过螺栓连接到上述平台板(41)的外边缘处,所述护栏(44)的下部连接有挡脚板(4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穿墙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垂直度调整装置(5)包括有调节螺杆(51)以及旋接在调节螺杆(51)上的支撑杆(52),所述支撑杆(52)与上述模板固接,所述调节螺杆(51)的底部套接有可旋转式的底托(53),所述底托(53)的底面与地面接触,通过转动调节螺杆(51)即可改变支撑杆(52)的上下位置而实现调整模板的垂直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方柱钢模板,特点是包括有若干模板、操作平台和垂直度调整装置,根据所需浇注的柱截面大小选择至少四块模板围合成一个中间为方柱形模腔的模柱,所述操作平台安装在模柱上端外侧,所述垂直调整装置安装在模柱的下端外侧用于支撑模柱和调整模柱的垂直度。多块模板灵活组合,可拼装不同柱截面,达到一模多用;自带操作平台省去混凝土浇筑时搭设操作平台的繁琐工序;自带垂直度调整装置进行垂直度的调整,使工序变得易操作,通过斜拉杆来受力可省去穿墙杆穿洞及后期孔洞封堵的工序。本发明的方柱钢模板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对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专业操作水平要求较低,可广泛应用于各方面的建筑施工上。
【IPC分类】E04G13-02
【公开号】CN104831922
【申请号】CN201510179238
【发明人】陈德磊, 梁诚忠, 邵泉, 杨锋杰, 彭鸿志, 冯伟国, 孙盛基, 刘暾熙
【申请人】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