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的脚手架管和脚手架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030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的脚手架管和脚手架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的脚手架管,所述脚手架管具有:从第一轴向管端部延伸至相对的第二轴向管端部的管轴线;设置在第一轴向管端部上的接收部分以及设置在第二轴向管端部上的插入部分,插入部分与接收部分相比横截面减少并且以径向肩台作为终结,所述径向肩台形成朝向插入部分指向的环形支撑面,接收部分的内径大于插入部分的外径,从而使得具有相同的插入部分的相邻脚手架管可以插入至接收部分中。而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脚手架管的脚手架元件。
【背景技术】
[0002]例如,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构建作为操作性的脚手架系统或承重的脚手架系统。脚手架管通常用在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的框架元件中,特别是用在操作性的脚手架系统中,并且脚手架管在构建承重的脚手架系统时或在所谓的通道框架的情况下作为独立支柱。在框架脚手架系统中,将两根平行的脚手架管连接到至少一个横向托架,特别是通过焊接而连接。随后框架元件安装在彼此之上,从而可以形成非常高的脚手架高度。然而,脚手架管还构建作为独立的杆。这种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的原理基本上始终相同。在脚手架管的轴向端部处,具有形成所谓的插入部分的减小的横截面。在相对的端部处,相邻的脚手架管的插入部分则可以插入到接收部分内,或者反之亦然。插入部分和接收部分相对于彼此具有径向游隙,以帮助插入。然而,这种径向游隙不利于脚手架系统的稳定性,因为上部的脚手架管会易于相对于下部的脚手架管发生倾斜。为了减少最大的倾斜角度,已知的是向整个接收部分提供轴向的纵向凹槽,所述轴向的纵向凹槽借助于塑性形变而形成并且彼此周向间隔开。由此减少了径向游隙。然而,这种优点的代价是带来了缺点,即:将一根脚手架管插入至另一根脚手架管中不再非常容易,并且管在构建或拆卸脚手架期间变得更易于被卡住或倾斜,特别是在插入框架元件的脚手架管远早于插入框架元件的其它脚手架管时。

【发明内容】

[000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手架管,所述脚手架管能够简单且快速地构建和拆卸具有高度脚手架稳定性的结构性脚手架系统。
[0004]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前言部分中提及的脚手架管类型而实现,脚手架管的管壁在第一轴向管端部处具有最大壁厚3_,而在别处(即在所有其它区域处)具有较小壁厚so在第一轴向管端部处的这种径向扩大的增厚管壁增大了脚手架管的前侧与位于插入的附加脚手架管的径向肩台处的相邻支撑面之间的接触面,所述脚手架管的前侧由增厚部分形成。在这个示例中,在一个插入至另一个中的管径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接触面还形成在周向方向上连续的宽环形面。因此,在仅仅最少量地增大材料需求的情况下,在第一轴向管端部上形成了更为均匀的压力分布和更小的表面压力。
[0005]相反,在现有技术中,接收部分的前部面可以相对于径向肩台的支撑面移动,从而使得接触面减少,由此前侧处的管经受更大的负荷,因此具有较小的承重能力,并且会更易于发生塑性形变。
[0006]在优选的方法中,在第一轴向管端部处增厚管壁通过对脚手架管的镦粗变形而实现,这导致管壁在径向方向上塑性扩张。
[0007]优选地,下式适用于在第一轴向管端部处的最大壁厚smax:l.2*s彡smax彡2*s,特别是1.5*s,其中s指代在第一轴向管端部处增厚的管壁之外的脚手架管的恒定壁厚。
[0008]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脚手架管在第一轴向端部处的外径基本上相当于接收部分的外径。换句话说,这意味着第一轴向管端部径向向内扩张,同时在第一轴向管端部的区域内维持脚手架管的径向外侧基本上呈筒形,特别是圆筒形。增厚的管壁因而不仅提供了较大的前部面,而且还确保了在已插入的脚手架管和该前部面之间的接触尽可能地大。
[0009]在脚手架管的第一轴向管端部处,优选设置有增厚部分,其中管壁以基本上楔形的方式从最小壁厚s增厚至最大壁厚s_。
[0010]增厚部分可以特别地具有轴向尺寸LA,其中:S < La< 5*s,特别是La?2.5*s,其中s同样指代第一轴向管端部处的管壁增厚部分之外的脚手架管的恒定壁厚。
[0011]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同样由在前言中提到的脚手架管类型实现,其中第一轴向管端部处的接收部分具有恰好一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在周向方向上中断或连续,并且减少了接收部分的内径du,而且限定了接收部分的最小内径du-。
[0012]本发明在小径向游隙和简单地将相邻脚手架管一个插入至另一中之间提供了出色的折中。由于所形成的定位凹槽,接收部分在第一轴向管端部处具有最小内径,所述最小内径相对于常规的非成形脚手架管而言显著地减少了径向游隙。然而,接收部分在定位凹槽朝向径向肩台的轴向下游处的内径相对于所述最小内径增大,从而使得在插入部分的尖端刚离开定位凹槽的区域之后,待插入的脚手架管仍然倾斜至较大的角度。由于在开始插入操作时意于一个插入至另一个中的脚手架管可以相对于彼此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倾斜并且倾斜至较大的角度,因此基本上不可能发生脚手架管不合需要的卡住或倾斜。然而,插入部分的尖端(即,第二轴向管端部)贯入接收部分越深,则所产生的两个抵接面之间的间距也越大,所述两个抵接面一方面是位于插入部分的尖端和接收部分的内侧之间的抵接面,而另一方面是位于定位凹槽和插入部分的相邻区域之间的抵接面。由于抵接面之间的轴向间距增大,在插入部分的尖端处径向游隙所允许的最大倾斜角度越来越变小。
[0013]由于插入的脚手架管的径向定位仅仅借助于单个定位凹槽而实施,径向游隙(即,插入部分的外径和由定位凹槽限定的接收部分的最小内径之间的间隙)可以相对于常规的结构性脚手架系统减小,而不使得结构性脚手架系统的组装和拆卸的复杂性显著增大。这是因为所述恰好一个定位凹槽允许在将两个脚手架管一个插入至另一个中时首先具有相当大的倾斜角度,从而确保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的组装友好结构和拆卸,即使是径向游隙较小。在脚手架管的组装状态下,然后小的径向游隙对结构性的脚手架系统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产生有利影响。
[0014]在脚手架管的实施例中,插入部分从第二轴向管端部至径向肩台具有轴向插入长度,定位凹槽距第一轴向管端部的轴向间距小于轴向插入长度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小于五分之一。
[0015]而且,定位凹槽距第一轴向管端部的轴向间距还可以小于接收部分的内径。由于定位凹槽非常靠近第一轴向管端部的轴向布置,在开始插入操作时,脚手架管的倾斜能易于进行简单的组装和拆卸。同时,在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脚手架管彼此固定,并且径向游隙小,这是由于定位凹槽相对于第一轴向管端部、进而相对于脚手架管的支撑面之间的接近性。这种靠近支撑面且具有小游隙的固定产生了脚手架管连接的高轴向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0016]在脚手架管的另一实施例中,接收部分具有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开或连续的凹槽,所述凹槽相对于第一轴向管端部具有比定位凹槽更大的轴向间距,并且限定了内径山,。,下式适用于所述内径:(!“_<由于除了定位凹槽之外还设置了这个凹槽,在两个脚手架管的插入操作结束时,特别是当一根脚手架管的插入部分的尖端到达另一脚手架管的接收部分内的凹槽时,两个脚手架管相对于彼此的可能倾斜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