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6546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的可调节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建筑模板通常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小块的模板现场拼装成所需要的筑模形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建筑模板规格化,即采用统一规格的小块模板来拼装不同形状的建筑构件的模具。由此可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构件模具的构造效率。而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由于模板的统一规格降低了构造模具的灵活性。特别是由于建筑施工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模板磨损产生的误差,导致模板在拼合后产生一些缝隙,这些缝隙使得所构造模具不能形成密闭的模腔,影响到浇筑构件的质量,同时也会产生浇筑材料的流失浪费。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用发泡塑料一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对所形成的缝隙进行填堵,这样的弹性材料由于是现场进行裁割,用过后就成为了建筑垃圾,这样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这样的填堵通常是在模板安装连接时进行调试填堵,使得模板的安装连接的效率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0003]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模板安装后往往存在间隙,需要使用弹性材料进行填堵,造成材料浪费,安装效率低,进而提供一种安装后可避免产生缝隙的可调节建筑模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可调节建筑模板,其包括至少一具有浇筑面的浇筑侧板,与所述浇筑侧板对应设置的调节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浇筑侧板和所述调节侧板之间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连接在所述浇筑侧板上的第一支撑构件;
连接在所述调节侧板上的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设有可沿调节方向相对滑动,并限制其他方向相互移动的导向结构;
至少在所述浇筑侧板及所述调节侧板垂直于调节方向的伸出边缘上设有与相邻模板连接的连接边缘结构,并且在所述浇筑模板上与伸出边缘相对的一侧边缘设置的一个弹性补偿件;
以及设置在所述浇筑侧板与调节侧板之间,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相对滑动的调节驱动机构。
[0005]所述调节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浇筑侧板/所述调节侧板上的具有第一斜面的定斜面,在调节方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侧板/所述浇筑侧板上具有第二斜面的动斜面,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相对滑动,来改变所述浇筑侧板及所述调节侧板上所述连接边缘结构之间在调节方向上的距离。
[0006]所述定斜面成型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上,所述动斜面成型在一个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上的调节块上,所述调节块受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沿动斜面和定斜面的倾斜方向移动。
[0007]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调节侧板上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轴向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螺杆,以及连接在位于所述浇筑侧板与所述调节侧板之间的所述螺杆上的所述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相对所述浇筑侧板及所述调节侧板不可转动,并可在所述螺杆螺纹的驱动下可沿所述螺杆轴线往返移动。
[0008]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若干第一支撑板及构成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成对贴靠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撑板;至少一对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在垂直于调节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至少另一个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排列顺序相反;以及沿调节方向延伸的凹凸结构分别成型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贴靠的部分上。
[0009]所述凹凸结构分别由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弯曲成型。
[0010]相邻两对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排列顺序相反;相邻且中间未设有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所述浇筑侧板的一端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两所述第一支撑板一同成型所述定斜面。
[0011]所述螺杆可转动,所述调节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调节块架在成型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定斜面上,并可在所述螺杆转动时可沿所述螺杆轴线往返移动。
[0012]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成型有一个沿调节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螺杆伸入所述通孔内的端部穿过所述长孔并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长孔的部分设有防止所述螺杆端部从所述长孔中脱出的挡圈。
[0013]所述动斜面和所述定斜面可以设置成靠近所述浇筑侧板的一端比靠近所述调节侧板的一端更靠近所述螺杆轴线。
[0014]所述动斜面和所述定斜面设置成靠近所述浇筑侧板的一端比靠近所述调节侧板的一端更远离所述螺杆轴线。
[0015]相邻两对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排列顺序相反;相邻且中间未设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远离所述调节侧板的一端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所述两第二支撑板一同成型所述定斜面。
[0016]所述螺杆连接在所述浇筑侧板上,所述调节块套接在所述螺杆上受螺接在所述螺杆上的一个驱动螺母驱动,所述调节块架在成型在两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定斜面上,并可在所述驱动螺母转动时可沿所述螺杆轴线往返移动。
[0017]所述浇筑侧板上固定一个沿调节方向延伸的T型件,所述螺杆伸入所述通孔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具有T型凹槽的螺帽,通过所述螺帽与所述T型件嵌合实现所述螺杆与所述浇筑侧板的连接。
[0018]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所述螺杆的位置向所述浇筑侧板和所述调节侧板之间的中间凹入形成容纳螺杆连接件的空间,在该凹入部分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位置设有平行于所述螺杆轴线的加强筋。
[0019]成型有所述定斜面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该定斜面也延伸到相应的凹入部分及相连的加强筋。
[0020]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调节侧板上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限位板连接的螺杆;套设在位于所述浇筑侧板与所述调节侧板之间的所述螺杆上的所述调节块;以及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小端穿过所述通孔的T型件和可驱动所述T型件沿所述螺杆轴线滑动的螺帽;其中,所述限位板上成型有一个沿调节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螺杆伸入所述通孔内的端部穿过所述长孔并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长孔的部分设有防止所述螺杆端部从所述长孔中脱出的挡圈;且所述调节块相对所述浇筑侧板及所述调节侧板不可转动,并可在所述T型件的驱动下可沿所述螺杆轴线往返移动。
[002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在本发明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浇筑侧板上的第一支撑构件,连接在所述调节侧板上的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设有可沿调节方向相对滑动,并限制其他方向相互移动的导向结构;至少在所述浇筑侧板及所述调节侧板垂直于调节方向的伸出边缘上设有与相邻模板连接的连接边缘结构,并且在所述浇筑模板上与伸出边缘相对的一侧边缘设置的一个弹性补偿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浇筑侧板与调节侧板之间,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