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654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0002]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现有的脚手架不方便对物件进行水平输送,也不方便进行竖直升降输送,施工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控制升降载物板实现竖直升降运动,通过升降载物板可以方便放置建筑建造用物件与手工具,从而方便施工;可以控制水平移动管实现水平移动,从而方便控制载物板的水平移动,且通过支撑管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大大提高水平移动管移动的稳定性,且通过载物板方便储存石灰桶等施工材料,方便施工的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呈竖直布置,导向管内套装有升降管,升降管的端部设有升降载物板,升降载物板的底部设有加强块,加强块套装在升降管的外表面,导向管的侧壁设有第一开槽,导向管的侧壁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为弧形形状,第一连杆的上端设置在第一开槽的上侧,第一连杆的下端设有在第一开槽的下侧,第一连杆设有第一旋转轮,第一连杆的中间位置设有活动管,活动管安装在第一旋转轮的轴中心位置,第一旋转轮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一开槽并与升降管接触,升降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与升降管通过螺纹连接;底板上设有载物道,载物道的端部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水平移动管,水平移动管呈水平布置,水平移动管的一端设有载物板,载物板的侧壁设有侧板,水平移动管的另一端底部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的底部设有支撑垫,导向槽的顶部设有第二开槽,导向槽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为弧形形状,第二连杆的两端设有设置在第二开槽的两侧,第二连杆设有第二旋转轮,第二旋转轮通过固定销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旋转轮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二开槽并与水平移动管接触,第二旋转轮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旋转轮与水平移动管通过螺纹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轮套装有手摇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管与第一连杆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销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管的根部设有限位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为三角形形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轮连接有摇臂。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第一旋转轮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管实现竖直升降运动,从而可以控制升降载物板实现竖直升降运动,通过升降载物板可以方便放置建筑建造用物件与手工具,从而方便施工;第二旋转轮的旋转可以控制水平移动管实现水平移动,从而方便控制载物板的水平移动,且通过支撑管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大大提高水平移动管移动的稳定性,且通过载物板方便储存石灰桶等施工材料,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板11、导向管12、升降管13、限位块14、升降载物板15、加强块16、第一开槽17、第一连杆18、第一旋转轮19、活动管20、连接销21、手摇轮22、载物道23、导向槽24、水平移动管25、载物板26、侧板27、支撑管28、支撑垫29、第二开槽30、第二连杆31、第二旋转轮32、固定销33、摇臂34。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导向管12,导向管12呈竖直布置,导向管12内套装有升降管13,升降管13的端部设有升降载物板15,升降载物板15的底部设有加强块16,加强块16套装在升降管13的外表面,导向管12的侧壁设有第一开槽17,导向管12的侧壁设有第一连杆18,第一连杆18为弧形形状,第一连杆18的上端设置在第一开槽17的上侧,第一连杆18的下端设有在第一开槽17的下侧,第一连杆18设有第一旋转轮19,第一连杆18的中间位置设有活动管20,活动管20安装在第一旋转轮19的轴中心位置,第一旋转轮19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一开槽17并与升降管13接触,升降管13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19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19与升降管13通过螺纹连接;底板11上设有载物道23,载物道23的端部设有导向槽24,导向槽24内设有水平移动管25,水平移动管25呈水平布置,水平移动管25的一端设有载物板26,载物板26的侧壁设有侧板27,水平移动管25的另一端底部设有支撑管28,支撑管28的底部设有支撑垫29,导向槽24的顶部设有第二开槽30,导向槽24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杆31,第二连杆31为弧形形状,第二连杆31的两端设有设置在第二开槽30的两侧,第二连杆31设有第二旋转轮32,第二旋转轮32通过固定销33与第二连杆31连接,第二旋转轮32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二开槽30并与水平移动管25接触,第二旋转轮3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旋转轮32与水平移动管25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旋转轮19套装有手摇轮22,活动管20与第一连杆18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销21连接,升降管13的根部设有限位块14,加强块16为三角形形状,第二旋转轮32连接有摇臂34。
[0014]本发明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第一旋转轮19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管13实现竖直升降运动,从而可以控制升降载物板15实现竖直升降运动,通过升降载物板15可以方便放置建筑建造用物件与手工具,从而方便施工;第二旋转轮32的旋转可以控制水平移动管25实现水平移动,从而方便控制载物板26的水平移动,且通过支撑管28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大大提高水平移动管25移动的稳定性,且通过载物板26方便储存石灰桶等施工材料,方便施工。
[0015]其中,第一旋转轮19套装有手摇轮22,所以方便对第一旋转轮19进行旋转控制。
[0016]其中,活动管20与第一连杆18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销21连接,所以方便连接。
[0017]其中,升降管13的根部设有限位块14,所以还具有限位功能。
[0018]其中,第二旋转轮32连接有摇臂34,所以通过摇臂34方便对第二旋转轮32进行旋转控制。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底板(11)上设有导向管(12),导向管(12)呈竖直布置,导向管(12)内套装有升降管(13),升降管(13)的端部设有升降载物板(15),升降载物板(15)的底部设有加强块(16),加强块(16)套装在升降管(13)的外表面,导向管(12)的侧壁设有第一开槽(17),导向管(12)的侧壁设有第一连杆(18),第一连杆(18)为弧形形状,第一连杆(18)的上端设置在第一开槽(17)的上侧,第一连杆(18)的下端设有在第一开槽(17)的下侧,第一连杆(18)设有第一旋转轮(19),第一连杆(18)的中间位置设有活动管(20),活动管(20)安装在第一旋转轮(19)的轴中心位置,第一旋转轮(19)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一开槽(17)并与升降管(13)接触,升降管(13)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19)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19)与升降管(13)通过螺纹连接;底板(11)上设有载物道(23),载物道(23)的端部设有导向槽(24),导向槽(24)内设有水平移动管(25),水平移动管(25)呈水平布置,水平移动管(25)的一端设有载物板(26),载物板(26)的侧壁设有侧板(27),水平移动管(25)的另一端底部设有支撑管(28),支撑管(28)的底部设有支撑垫(29),导向槽(24)的顶部设有第二开槽(30),导向槽(24)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杆(31),第二连杆(31)为弧形形状,第二连杆(31)的两端设有设置在第二开槽(30)的两侦U,第二连杆(31)设有第二旋转轮(32),第二旋转轮(32)通过固定销(33)与第二连杆(31)连接,第二旋转轮(32)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二开槽(30)并与水平移动管(25)接触,第二旋转轮(3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旋转轮(32)与水平移动管(25)通过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轮(19)套装有手摇轮(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活动管(20)与第一连杆(18 )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销(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升降管(13)的根部设有限位块(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加强块(16)为三角形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轮(32)连接有摇臂(34)。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与水平可调式脚手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内套装有升降管,升降管的端部设有升降载物板,导向管的侧壁设有第一开槽,导向管的侧壁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设有第一旋转轮,第一旋转轮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一开槽并与升降管接触,底板上设有载物道,载物道的端部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水平移动管,水平移动管的一端设有载物板,导向槽的顶部设有第二开槽,导向槽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设有第二旋转轮,第二旋转轮的边缘位置穿过第二开槽并与水平移动管接触。本发明方便施工。
【IPC分类】E04G1/20
【公开号】CN105507571
【申请号】CN201511006784
【发明人】于冲
【申请人】南京田中机电再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