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788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1]如图1-2所示,两段灌浆套筒通过直螺纹连接,第二灌浆套筒12的连接端设有外直螺纹,第一灌浆套筒11的连接端设有内直螺纹,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通过外直螺纹和内直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一灌浆套筒11与第二灌浆套筒12的内腔与被连接钢筋4相连,施工时先将被连接钢筋4插接在第一灌浆套筒11的内腔内,然后将套接在被连接钢筋4上的第二灌浆套筒12与第一灌浆套筒11对接,然后相对旋转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完成套筒连接,然后进行灌浆连接。
[0032]如图3所示,两段灌浆套筒通过锥螺纹连接,即将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的内直螺纹和外直螺纹替换为内锥螺纹和外锥螺纹,这样可以减少螺接时旋转筒体的次数,以解决施工时操作空间狭小带来的施工困难的问题,提高工效,而且锥形口对接相对较容易,便于施工。
[0033]如图4-6所示,两段灌浆套筒通过连接套筒5连接,连接套筒5两端内筒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套筒5两端内螺纹为直螺纹,两段灌浆套筒的外径基本相等,两段灌浆套筒的端部分别设有和连接套筒5的直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套筒5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两段灌浆套筒。
[0034]如图7-8所示,两段灌浆套筒通过连接套筒5连接,连接套筒5两端内筒壁上设有内螺纹,两段灌浆套筒I的外径不同,两段灌浆套筒中外径大的为第一灌浆套筒11,外径小的为第二灌浆套筒12,连接套筒5靠近第一灌浆套筒11的一端内螺纹为锥螺纹,连接套筒5靠近第二灌浆套筒12 —端的内螺纹为直螺纹,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的端部分别设有与锥螺纹和直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套筒5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两段灌浆套筒。
[0035]上述使用连接套筒5进行灌浆连接的施工工序如下:
[0036]I)先将被连接钢筋4分别插接在全灌浆套筒I已安装有密封橡胶环6的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内;
[0037]2)将连接套筒5螺接在第二灌浆套筒12上,并使连接套筒5的外端伸出第二灌浆套筒12的外部或者与第二灌浆套筒12的外边缘在一个平面上;
[0038]3)吊装构件,将第一灌浆套筒11与连接套筒5对接,然后旋转连接套筒5,使连接套筒5套接在第一灌浆套筒11上,完成全灌浆套筒I的初步连接;
[0039]4)进行灌浆连接。
[0040]如图9所示,两段已安装好橡胶密封环的灌浆套筒通过插接旋转螺纹结构连接,插接旋转螺纹结构包括位于第一灌浆套筒11端部的外套接头和位于第二灌浆套筒12端部的内接头,第二灌浆套筒12内接头外壁上至少均匀布设有两段节螺纹,优选为4段,第一灌浆套筒11外套接头的内筒壁上至少均匀布设有两段节螺纹,优选为4段,钢筋套筒11外套接头的内筒壁上与内接头外壁上的节螺纹相匹配,节螺纹是由内接头或外套接头上完整的螺纹沿着灌浆套筒的轴线方向铣去部分螺纹之后残留的节螺纹,本实施例中优选铣出4段节螺纹,各个节螺纹之间形成沟槽,内接头的多个节螺纹可沿着沟槽插接在外套接头内,内接头卡入外套接头内并旋转节螺纹进行连接,施工时先将被连接钢筋4插接在第一灌浆套筒11内,然后将套接在被连接钢筋上的第二灌浆套筒12的内接头沿着被铣掉的螺纹沟槽卡入外套接头内,然后相对旋转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完成套筒连接,然后进行灌浆连接。
[0041]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只需要旋转一定角度就可以将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连接在一起,但是对正螺纹还需要特别的结构辅助,螺纹长度要比设计计算的最短全螺纹长I倍以上,即两端套筒的配合段要比配合最短的全螺纹长I倍以上,可在不便旋转套筒处使用,通常还需设一个备紧螺母,内接头或外套接头上完整的螺纹沿着灌浆套筒的轴线方向铣去的部分可以是2或者大于2的数,从而形成相应个数的螺纹沟槽,2个螺纹沟槽时第一灌浆套筒11和第二灌浆套筒12连接要相对旋转90度,3个螺纹沟槽时相对旋转60度,4个螺纹沟槽时相对旋转45度……,相应的螺纹沟槽越多转的角度越少。
[0042]如图1-9所示,如果是进行水平钢筋连接则可在其中一段灌浆套筒上设灌浆孔3,另外一段灌浆套筒上设排浆孔2,灌浆孔3和排浆孔2设在全灌浆套筒I的筒体的同一侧,两孔的轴线在垂直于全灌浆套筒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0°?15°,灌浆孔3、排浆孔2分别将两段灌浆套筒的内腔与外表面联通,灌浆前将全灌浆套筒I的灌浆孔3和排浆孔2转动到套筒的正上方位置,并在灌浆孔3和排浆孔2上各安装I个灌浆、排浆接头,接头端口的水平最低位置超过灌浆套筒的内腔水平最高点,全灌浆套筒I的两端均进行密封,可以在灌浆套筒外端部开口处(参见图1和2)设卡槽或凸台,卡槽或凸台上定位有用于密封的橡胶环6,或者采用其它材料和方式,将灌浆套筒I内腔与钢筋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灌入套筒内腔的灌浆料从两端间隙处漏出,最后通过灌浆孔的接头向全灌浆套筒I的内腔注入灌浆料,直至排浆孔的接头流出灌浆料,该接头的灌浆连接才告完成。如果全灌浆套筒I只有在第一灌浆套筒11 一端设了排浆孔2,而在第二灌浆套筒12的一端没有设灌浆孔3,就需要在第二灌浆套筒12的端部安装一个设有灌浆孔3的密封件,从该密封件的灌浆孔3处灌入灌浆料,直至灌浆料从第一灌浆套筒11的排浆孔2接头处流出,该接头的灌浆连接才告完成。当用全灌浆套筒I进行竖向预制构件连接,一般将外径大、内腔直径大的第一灌浆套筒11设在下方,而内腔直径小的第二灌浆套筒12设在远离构件端面一端,并将预埋在构件中的连接钢筋4插入第二灌浆套筒12的内腔,第二灌浆套筒12的端部设有卡槽或凸台,卡槽或凸台上定位有用于密封的橡胶环6,用于钢筋与套筒的密封,而第一灌浆套筒11上可以设灌浆孔3,排浆孔2设置在第二灌浆套筒12上,通过灌浆孔3和排浆孔2上安装的灌浆管、排浆管,将全灌浆套筒I的内腔与预制构件的外表面联通,以用于将灌浆料从套筒下方的灌浆孔注入全灌浆套筒内腔,至灌浆料从套筒上方的排浆孔2排出,灌浆连接方告完成;如果第一灌浆套筒11上不设灌浆孔,可利用构件之间的间隙作为联通腔进行灌浆,通过从联通腔处灌注灌浆料,至灌浆料从套筒上方的排浆孔2流出,也可实现全灌浆套筒接头的灌浆连接。
[0043]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权项】
1.一种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灌浆套筒,分别为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所述第一灌浆套筒上设有排浆孔,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通过连接套筒连接,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灌入灌浆套筒内的灌浆料与被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灌浆套筒的外径不同,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直螺纹或锥螺纹连接成为阶梯状的可拆分式全灌浆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插接旋转螺纹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旋转螺纹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灌浆套筒端部的外套接头和位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端部的内接头,所述内接头外壁上均匀布设多段节螺纹,所述外套接头内壁上均匀布设多段节螺纹,所述内接头和外套接头的节螺纹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接头的各个节螺纹之间形成沟槽,所述内接头的多个节螺纹可沿着所述沟槽插接在所述外套接头内,两段灌浆套筒相对转动后,所述内接头和外套接头的节螺纹的螺牙相互旋入以固定连接两段灌浆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两端内筒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套筒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两段灌浆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灌浆套筒上设有灌浆孔,所述灌浆孔和排浆孔设于灌浆套筒的同一侧,两孔的轴线在垂直于套筒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不大于15°,所述灌浆孔和排浆孔分别将两段灌浆套筒的内腔与外表面联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灌浆套筒和连接套筒是采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或耐蚀钢制成的无缝钢管,所述两段灌浆套筒用机械切削加工工艺加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灌浆套筒外端部开口处设有卡槽或凸台,所述卡槽或凸台上定位有用于密封的橡胶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包括两段灌浆套筒,分别为第一灌浆套筒和第二灌浆套筒,所述第一灌浆套筒上设有排浆孔,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通过连接套筒连接,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灌入灌浆套筒内的灌浆料与被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两段灌浆套筒的外径不同,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直螺纹或锥螺纹连接成为阶梯状的可拆分式全灌浆套筒,所述两段灌浆套筒通过插接旋转螺纹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用全灌浆套筒可以缩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连梁现浇段长度,减少模板用量和现浇混凝土量,使现场施工现浇工作量降低,从而提高建造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IPC分类】E04C5-18
【公开号】CN204456669
【申请号】CN201420820260
【发明人】钱冠龙, 王爱军, 郝志强, 刘兴亚, 朱清华, 郝敏, 祝岩, 赵思远
【申请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