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塑料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063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板带塑料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浇筑模板,具体地说是一种板带塑料模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以对拉螺栓方式安装模板的做法非常普遍,对拉螺栓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柱、墙、小型基础的模板施工中,有效地保证了两侧模板的相对位置,简化了模板支撑并节约了人力物力,但在实际的施工中,对拉螺栓孔的布置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一般混凝土浇筑模板都采用木模板,安装对拉螺栓时,对木模板进行现场打孔,这样随机性较强,但对模板损耗较大;现在也有采用塑料定型模板的,但是现有定型模板对预留孔的开设位置要求较高,须严格按照设计排板才能保证有效对孔,否则会出现穿墙螺栓无法对位,造成模板加固的技术难度大。而在施工过程中用不到的预留孔需要进行封堵,但是现有的预留孔普遍存在封盖不严,孔盖易松动掉落等问题,从而导致漏浆,造成沙眼,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板带塑料模板,以解决现有建筑模板安装过程中对孔技术难度大和孔口封盖不严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建筑工程用板带模板,在长方形面板的背面四周设置有与所述面板板面相垂直的边框,所述边框为板状体,在所述边框上开有若干与其他模板连接用的连接孔;在所述面板的背面均匀设置有与所述面板短边上的边框平行的主肋板,所述主肋板的上沿到达或接近所述边框上沿构成的平面,所述主肋板将所述面板的背面分隔为若干矩形分隔区域,在每一所述矩形分隔区域内设有呈十字分布的次肋板,在横向次肋板与纵向次肋板的交叉点处开有螺栓孔;所述次肋板的高度不超过所述主肋板高度的1/3。
[0006]所述螺栓孔是在面板上开有贯通所述面板板面的圆孔,在所述面板的背面沿所述圆孔设有外凸的环圈,在所述环圈的内壁上开有用于插接孔盖卡板的两条轴向导槽,两条所述导槽在环圈内壁对称设置;在所述环圈的内壁上还开有双螺旋结构的两条螺旋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起始端连通于所述导槽的侧沿,所述卡接槽的起始端与末端之间的圆心角小于170°,所述卡接槽的槽底为连续的台阶状卡台,所述卡接槽的上部开通到所述环圈的顶沿上;位于所述圆孔四周的所述次肋板的端面与所述环圈垂直相接,且所述环圈的轴心线位于所述次肋板的中心对称面上;在所述面板的正面沿所述圆孔的周边开有一圈卡接孔盖盖板的环槽,所述环圈内壁上的所述导槽与所述环槽相通。
[0007]所述螺栓孔中所述环槽的槽底面为向中心倾斜的锥面,在所述环槽外圆的面板上制有一圈平顶凸沿,所述凸沿的内口为坡口。
[0008]所述主肋板和所述次肋板统称为背肋板;在所述面板的正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条形体,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面板背面的所述背肋板的位置一一对应。
[0009]在每个所述连接孔两旁的所述边框内侧面上设置有突出内侧面的直立柱形体,在每个所述柱形体的朝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设有上开口的三棱槽,每个所述连接孔旁边的两个所述柱形体上的所述三棱槽组成一个插接固定锁套的燕尾槽。
[0010]本实用新型在边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可实现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有效连接,使锁扣的销钉能够通过,并形成限位;本实用新型在面板的背面设置的主肋板和次肋板可以与板面共同作用,增加面板体系的截面惯性矩,增强面板抗弯强度,有效减少面板厚度,减轻板带模板的重量。在面板的正面设置与面板背面的主肋板和次肋板一一对应的加强筋,加强筋的存在将会填补注塑成型后在面板的正面形成的表面下陷部位,从而消除因局部表面下陷而造成的缩影,即使面板背面主肋板的厚度加大,也不会在面板正面形成缩影。本实用新型在面板上位于横向次肋板与纵向次肋板的交叉点处设置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中开在面板上的螺栓孔排成一条直线,且相邻螺栓孔之间的间距相等,工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螺栓孔穿入穿墙螺栓,再将穿墙螺栓的两端分别固定,以限制两块模板之间的距离,保证两块模板的连接强度,避免炸模现象的发生;而不需要使用的螺栓孔用与其配套的孔盖进行封堵,密封性好,卡接牢固。
[0011]其配套的孔盖结构为:包括圆形盖板和垂直设置在盖板底面的卡板,在卡板的两侧中部分别设有用以在螺栓孔的卡接槽上卡接定位的凸肩。盖板包括柱形盖体和位于柱形盖体顶面的倒锥台形盖沿,盖体的直径略小于螺栓孔的环槽外圆直径,在盖体的底面边沿制有一圈倒角的圆锥面,盖沿上的倒锥面用于封盖在螺栓孔上的平顶凸沿的坡口面上,使盖沿的顶面与螺栓孔上的平顶凸沿相平齐。
[0012]用孔盖对螺栓孔进行封堵时,先从模板的正面将孔盖的卡板插入导槽,并推动孔盖沿导槽移动,至孔盖的盖板完全进入环槽,此时,卡板两侧的凸肩正好位于螺旋卡接槽的一端,然后沿螺旋卡接槽旋转卡板,卡板两侧的凸肩分别沿螺旋卡接槽底面上的台阶状卡台螺旋前进,直至被其卡紧,从而保证孔盖不会轻易脱落,此时孔盖的盖板侧壁与螺栓孔环槽的侧壁紧密贴合,封盖严实,孔盖盖沿的顶面与螺栓孔上的平顶凸沿相平齐,与周围的板面形成平整的表面,保证混凝土板墙的成型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孔旁边的两个柱形体上的三棱槽组成一个插接固定锁套的燕尾槽,实现了对锁套的卡位固定,使锁套与模板成为一个整体,防止锁套松脱的现象,多次使用时不需重复安装和拆卸,减少了反复安装和拆卸的次数,降低了锁套和塑料模板的损耗率,延长了锁套和塑料模板的使用寿命。
[0014]本实用新型可与其它模板预拼成所需要的非标准螺栓孔模板,然后配合穿墙螺栓、孔盖完成模板的安装工作,拆除过程无需将其分解,将其作为一块整板使用即可,减少工作量;同时可实现模板拼装时螺栓孔位置的灵活调整,降低对孔难度,解决了穿墙螺栓无法快速准确对位的问题;而且面板中不需穿接螺栓的螺栓孔的封盖效果好,不会出现孔口漏浆,大幅度提高了建筑物的表观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孔的内部部分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孔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孔配套孔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孔被孔盖封堵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面板,2、边框,3、主肋板,4、加强筋,5、次肋板,6、连接孔,7、螺栓孔,7-1、圆孔,7-2、环圈,7-3、导槽,7-4、螺旋卡接槽,7-5、卡台,7-6、环槽,8、孔口加强筋,9、孔盖,9-1、盖板,9-1-1、盖体,9-1-2、盖沿,9-2、卡板,9-3、凸肩,10、柱形体,11、保护角,12、二棱槽,13、限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板I呈长方形,在面板I背面的四周设置有与面板I板面垂直的边框2,边框2为板状体,在边框2上开有若干与其他模板连接用的连接孔6,连接孔6为矩形通孔,面板I每一侧边框2上的连接孔6均排列在一条与其所在边框2长边平行的直线上。在横向边框2与纵向边框2相交的四个边角处还安装有保护角11,可消除因角部损坏而报废整张模板的弊端,减少模板的破坏率,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在边框2上设有上沿和下沿,在所述边框2内侧上的所述连接孔6的两边设有直立的孔口加强筋8 ;所述孔口加强筋8的上、下两端延伸到所述边框2的上沿和下沿。边框2靠近面板I的位置开有横向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中嵌接有密封条。
[0026]在面板I的背面垂直设置有背肋板,背肋板为板状体,背肋板是支撑面板I的龙骨,用于增强面板I的抗弯承载力。本实用新型中的背肋板包括主肋板3和次肋板5,主肋板3的上沿到达或接近边框2上沿构成的平面,次肋板5的高度不超过主肋板3高度的1/3。主肋板3将面板I分隔为若干形状基本相同、面积基本相等的矩形分隔区域,次肋板5呈十字分布在面板I背面的每个矩形分隔区域内,并将每个矩形分隔区域分为若干正方形区块。
[0027]在所述面板I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为条形体,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面板I背面的所述背肋板的位置一一对应,即:有一个主肋板3就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加强筋4,有一个次肋板5,同样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加强筋4。主肋板3和次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