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气块模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474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加气块模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气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加气块模箱。
【背景技术】
[0002]在加气块的生产中用到模箱,搅拌后的浆料放入模箱中在静养室内静停1.5至2.5小时(不同原料的静养时间不同),形成固态坯体后按照预定产品规格进行切割,形成最终的加气块产品。在成坯后至切割工序的过程中,块状的坯料需要从模箱中脱模,完成脱模后才能采用横向及纵向切割设备进行切割。现有的模箱结构繁琐,不便于吊装移动,限于模箱开合的具体结构,需要采用复杂的翻箱机进行翻箱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便捷、易于脱模的新型加气块模箱。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加气块模箱包括由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模箱本体,在底板上安装有左右两组侧板开合装置;还包括单独的前侧板,前侧板由两组侧板开合装置固定扣合在模箱本体的前侧,形成顶部敞口的完整模箱;侧板开合装置包括平直的连杆,在连杆的后端固接安装有支臂、前端固接安装有翻转板,在翻转板的内缘设有两个槽口,在两个槽口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两滚轮的中心线共线且该中心线与连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模箱本体的底板为双层夹板结构,在双层夹板之间固接有左右两个轴套,两组侧板开合装置的连杆分位于两个轴套内;在模箱本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翻转吊耳。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新型加气块模箱,与现有的模箱结构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模箱分解为模箱本体和独立设置的前侧板,并在模箱本体的底板上加装左右两组侧板开合装置对前侧板进行控制开合,实现了一种仅需翻转90°即可对坯料进行脱模的新型结构,动作简洁,无需复杂结构的翻箱机即可进行翻箱脱模,简化了操作流程。侧板开合装置通过支臂控制动作,只需将支臂倾转90°即可令翻转板及其滚轮向侧方转动90°、将前侧板释放,操作十分便捷,非常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0006]优选地:支臂为平直的金属杆,其中心线与连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
[0007]优选地:支臂的中心线位于翻转板的中心面内。
[0008]优选地:所述翻转吊耳为短金属柱状结构,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的外表面固接;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翻转吊耳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布在对角位置。
[0009]优选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两者共用同一根转轴,在转轴的中部设有带有螺纹孔的基座,在翻转板位于两个槽口之间的板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端部旋紧在基座的螺纹孔内。
[0010]优选地:在模箱本体底板的两端均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撞胶墩。
[0011]优选地:在模箱本体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的前部边缘均设有密封胶条。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和图2中侧板开合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模箱本体;2、防撞胶墩;3、翻转吊耳;4、侧板开合装置;4_1、翻转板;4-2、槽口 ;4-3、第一滚轮;4-4、紧固螺钉;4-5、第二滚轮;4_6、转轴;4_7、连杆;4_8、支臂;5、前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7]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模箱本体1,在底板上安装有左右两组侧板开合装置4 ;还包括单独的前侧板5,前侧板5由两组侧板开合装置4固定扣合在模箱本体I的前侧,形成顶部敞口的完整模箱。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模箱的密封性、防止加气块浆料泄露,在模箱本体I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的前部边缘均设有密封胶条,这样在前侧板5靠设在模箱本体I的前侧时,接触的位置通过密封胶条实现密封连接。
[0018]请参见图3,侧板开合装置4包括平直的连杆4-7,在连杆4-7的后端固接安装有支臂4-8、前端固接安装有翻转板4-1,在翻转板4-1的内缘设有两个槽口 4-2,在两个槽口4-2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4-3和第二滚轮4-5,两滚轮的中心线共线且该中心线与连杆4-7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模箱本体I的底板为双层夹板结构,在双层夹板之间固接有左右两个轴套,两组侧板开合装置4的连杆4-7分位于两个轴套内。通过在另一侧倾转支臂4-8,可以控制前部的翻转板4-1带动两个滚轮向侧方倾转,当翻转板4-1由近似竖直的位置倾转至近似水平的位置,前侧板5即被释放。
[0019]本实施例中,支臂4-8为平直的金属杆,其中心线与连杆4-7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支臂4-8的中心线位于翻转板4-1的中心面内。采用上述设计的优点是:支臂4-8与翻转板4-1两者为同步转动,更加容易控制翻转的角度。
[0020]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4-3与第二滚轮4-5两者共用同一根转轴4-6,在转轴4_6的中部设有带有螺纹孔的基座,在翻转板4-1位于两个槽口 4-2之间的板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有紧固螺钉4-4,紧固螺钉4-4的端部旋紧在基座的螺纹孔内。采用上述可拆卸结构的优点是:随着模箱的使用,第一滚轮4-3与第二滚轮4-5会发生磨损,时间久了会令前侧板5无法与模箱本体I紧密贴合,故必须进行更换,上述结构保证了更换操作的便捷性。
[0021]在模箱本体I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翻转吊耳3,翻转吊耳3用于与翻箱机的翻箱机构连接实现翻箱脱模。本实施例中,翻转吊耳3为短金属柱状结构,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的外表面固接;具体地,如图1和图2中所示,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翻转吊耳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布在对角位置。
[0022]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模箱之间发生碰撞而损伤,在模箱本体I底板的两端均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撞胶墩2,在碰撞时提供缓冲作用。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加气块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模箱本体(I),在底板上安装有左右两组侧板开合装置(4);还包括单独的前侧板(5),前侧板(5)由两组侧板开合装置⑷固定扣合在模箱本体⑴的前侧,形成顶部敞口的完整模箱;侧板开合装置(4)包括平直的连杆(4-7),在连杆(4-7)的后端固接安装有支臂(4-8)、前端固接安装有翻转板(4-1),在翻转板(4-1)的内缘设有两个槽口(4-2),在两个槽口(4-2)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4-3)和第二滚轮(4-5),两滚轮的中心线共线且该中心线与连杆(4-7)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模箱本体(I)的底板为双层夹板结构,在双层夹板之间固接有左右两个轴套,两组侧板开合装置(4)的连杆(4-7)分位于两个轴套内;在模箱本体(I)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翻转吊耳(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气块模箱,其特征在于:支臂(4-8)为平直的金属杆,其中心线与连杆(4-7)的中心线垂直相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加气块模箱,其特征在于:支臂(4-8)的中心线位于翻转板(4-1)的中心面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气块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吊耳(3)为短金属柱状结构,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的外表面固接;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翻转吊耳(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布在对角位置。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加气块模箱,其特征在于:第一滚轮(4-3)与第二滚轮(4-5)两者共用同一根转轴(4-6),在转轴(4-6)的中部设有带有螺纹孔的基座,在翻转板(4-1)位于两个槽口(4-2)之间的板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有紧固螺钉(4-4),紧固螺钉(4-4)的端部旋紧在基座的螺纹孔内。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加气块模箱,其特征在于:在模箱本体(I)底板的两端均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撞胶墩(2)。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加气块模箱,其特征在于:在模箱本体(I)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的前部边缘均设有密封胶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加气块模箱。包括由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模箱本体,在底板上安装有左右两组侧板开合装置;还包括单独的前侧板,前侧板由两组侧板开合装置固定扣合在模箱本体的前侧,形成顶部敞口的完整模箱;侧板开合装置包括平直的连杆,在连杆的后端固接安装有支臂、前端固接安装有翻转板,在翻转板的内缘设有两个槽口,在两个槽口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两滚轮的中心线共线且该中心线与连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模箱本体的底板为双层夹板结构,在双层夹板之间固接有左右两个轴套,两组侧板开合装置的连杆分位于两个轴套内;在模箱本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翻转吊耳。
【IPC分类】B28B7/08
【公开号】CN204914153
【申请号】CN201520673717
【发明人】齐明
【申请人】贵州建丰机械建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