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2664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包括密封材料、迎水面填充材料、中埋式止水带、背水面填充材料、左和右钢筋骨架,左、右钢筋骨架对称在原结构伸缩缝两侧,左、右钢筋骨架与旧混凝土之间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左、右钢筋骨架靠近原结构伸缩缝侧分别设有左、右钢筋框架,两个左钢筋框架之间形成左安装腔,两个右钢筋框架之间形成右安装腔,中埋式止水带的左、右部装在左、右安装腔内,以左、右钢筋骨架为基础浇筑左、右新混凝土,背水面填充材料顶在中埋式止水带与密封料之间,密封材料位于左、右新混凝土之间,迎水面填充材料顶在密封材料与中埋式止水带之间。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连接牢靠,堵漏效果好,寿命长,变形能力强,解决混凝土伸缩缝渗漏问题。
【专利说明】
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现场制作的接缝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
[0002]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或构筑物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混凝土伸缩缝因沉降、变形等因素造成伸缩缝止水系统损坏而引发的渗漏现象在工程实践中经常出现,究其原因,这多为中埋式止水带(中埋水带)损坏所引起的渗漏。
[0003]目前,现有技术针对上述渗漏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1、直接采用化学注浆法配合附加防水,即将伸缩缝中中埋式止水带(中埋水带)迎水面的填充物清理干净,填塞上麻丝,麻丝顶部采用无收缩灌浆料封堵,并在封堵层设置若干个注浆孔,待封堵层达到强度后,向麻丝上注入化学注浆材料,使麻丝与化学注浆材料连成整体,再将伸缩缝密封并增设附加防水层,形成止水体系;2、采用填塞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遇水膨胀止水胶配合附加防水,即将伸缩缝中中埋式止水带(中埋水带)迎水面的填充物清理干净,填塞上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遇水膨胀止水胶,对伸缩缝密封后再增设附加防水层;3、在伸缩缝的迎水面设置外贴式或可拆卸式止水带,外贴式或可拆卸式止水带与伸缩缝两侧混凝土之间采用粘接或压接。
[0004]采用第一种处理方法处理后,虽说起到了一定的封堵作用,但其适应变形能力非常差,灌浆料和注浆材料与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连接质量直接关系到防水效果,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灌浆料和注浆材料与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连接质量并不理想,时间稍长就会产生缝隙,从而造成渗漏,因此,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沉降稳定、变形小、使用周期短的伸缩缝堵漏;第二种处理方法的适应变形能力也非常差,对旧伸缩缝截面偏差尤其是宽度方向要求高,并且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遇水膨胀止水胶与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连接是否严密是治理效果的关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连接并不是很理想,时间稍长就会产生缝隙,导致渗漏,另外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遇水膨胀止水胶遇水膨胀缓慢,短时间内起不到止水的效果,因此,此种方法也只能适用于伸缩缝宽度深度偏差不大、沉降稳定、变形小、使用周期短的伸缩缝堵漏;除此之外,前两种方法中的防水材料(如灌浆料、注浆材料、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胶等)经常裸露在外部,长时间与外界空气或水接触,极易老化,使用寿命较短,且前两种方法采用的材料温度变形与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变形差异较大,长期使用需要多次处理。第三种处理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变形适应能力,但是止水带长时间暴露易老化,对伸缩缝两侧混凝土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另外止水带与混凝土表面的连接处易出现渗水隐串
■/Ql、O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混凝土连接牢靠,堵漏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并且变形适应能力强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从而解决混凝土伸缩缝因沉降、变形等因素造成伸缩缝止水系统损坏而引发的渗漏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原结构伸缩缝两侧的旧混凝土以及装在旧混凝土中的密封料和中埋水带,其中,还包括密封材料、迎水面填充材料、中埋式止水带、背水面填充材料以及由若干钢筋绑扎而成的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左、右钢筋骨架对称设置在原结构伸缩缝的左右两侧,并均与旧混凝土固定连接,左、右钢筋骨架与旧混凝土之间均有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沿原结构伸缩缝长度方向设置,左钢筋骨架靠近原结构伸缩缝侧前后设置有两个平齐且截面均呈矩形的左钢筋框架,两个左钢筋框架之间形成左安装腔,右钢筋骨架靠近原结构伸缩缝侧前后设置有两个平齐且截面均呈矩形的右钢筋框架,两个右钢筋框架之间形成右安装腔,两个左钢筋框架与两个右钢筋框架对称,中埋式止水带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装在左安装腔和右安装腔内,中埋式止水带与中埋水带对齐,分别以左、右钢筋骨架为基础浇筑左新混凝土和右新混凝土,背水面填充材料顶在中埋式止水带与密封料之间,密封材料位于左、右新混凝土之间并且三者外表面相平齐,迎水面填充材料顶在密封材料与中埋式止水带之间。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中,左、右钢筋骨架上均伸出有若干钢筋段,各钢筋段均采用植筋后锚固的方法固定连接在旧混凝土上。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中,左、右新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旧混凝土的强度,左、右新混凝土的厚度均至少200mm,宽度均至少500mm。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中,中埋式止水带为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中,遇水膨胀止水条通过胶粘剂粘贴于旧混凝土表面上或通过螺钉固定在旧混凝土表面上。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中,遇水膨胀止水条为橡胶止水条。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在伸缩缝出现渗漏问题后,通常做法是采用将中埋水带迎水面的填充物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灌注、填塞或粘接其它防水材料不同,本实用新型仍保持原有中埋水带迎水面的填充物不变,在发生渗漏的伸缩缝两侧旧混凝土表面上分别设置左钢筋骨架、右钢筋骨架和遇水膨胀止水条,并以该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为基础浇筑左新混凝土和右新混凝土,从而将中埋式止水带的左部和右部事先预埋在两个新浇混凝土中,此外,还在左新混凝土与右新混凝土之间设置密封材料、迎水面填充材料和背水面填充材料,因此,当建筑物因气候温度变化发生变形时,中埋式止水带可以在两块新浇混凝土的拉动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配合原结构伸缩缝两端的旧混凝土收缩或扩张,在中埋式止水带中部预设变形部位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的变形适应能力非常强,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与旧混凝土的固定连接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与旧混凝土的连接非常牢靠。由于中埋式止水带除了中部变形部位外其余部位均埋设在新浇混凝土中,加之密封材料、迎水面填充材料、背水面填充材料及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密封作用,相当于把中埋式止水带封闭在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起主要密封作用的中埋式止水带不会与外界空气或水接触,相应也就不易发生老化或腐蚀,使用寿命非常长。本实用新型起密封作用的除了中埋式止水带外,还有密封材料、迎水面填充材料、背水面填充材料、遇水膨胀止水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堵漏效果非常好。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防渗漏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对发生渗漏的伸缩缝截面偏差以及伸缩缝两侧旧混凝土的平整度要求不高,只要能将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固定连接到旧混凝土上即可实现后续堵漏。
[0013]截面呈矩形的两个左钢筋框架和两个右钢筋框架,可保证中埋式止水带的两端分别与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可靠连接,而且在浇筑新的混凝土后,还能确保中埋式止水带的两端与两块新浇混凝土的连接强度。
[0014]左、右钢筋骨架均通过各自伸出的钢筋段与旧混凝土采用植筋锚固连接,这种连接结构能够有效保证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可靠性。
[0015]遇水膨胀止水条通过胶粘剂粘贴于旧混凝土表面上或通过螺钉固定在旧混凝土表面上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对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定位,换句话说,当以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为基础浇筑新混凝土时,能够防止遇水膨胀止水条发生错位。
【附图说明】
: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图1中的左侧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方向,右侧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方向;图1中的底部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外表面,也是建筑物的前部,前后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厚度方向;图1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结构伸缩缝的长度方向。
[0019]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原结构伸缩缝两侧的旧混凝土32以及装在旧混凝土32中的密封料30和中埋水带31,还包括密封材料20、迎水面填充材料21、中埋式止水带22、背水面填充材料23以及由若干钢筋绑扎而成的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对称设置在原结构伸缩缝的左右两侧,并均与旧混凝土 32固定连接,左、右钢筋骨架与旧混凝土 32之间均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6,遇水膨胀止水条16沿原结构伸缩缝长度方向设置,左钢筋骨架靠近原结构伸缩缝侧前后设置有两个平齐且截面均呈矩形的左钢筋框架11,两个左钢筋框架11之间形成左安装腔10,右钢筋骨架靠近原结构伸缩缝侧前后设置有两个平齐且截面均呈矩形的右钢筋框架5,两个右钢筋框架5之间形成右安装腔6,两个左钢筋框架11与两个右钢筋框架5对称,中埋式止水带22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装在左安装腔10和右安装腔6内,中埋式止水带22与中埋水带31对齐,分别以左、右钢筋骨架为基础饶筑左新混凝土 14和右新混凝土 2,左新混凝土 14和右新混凝土 2的强度不低于旧混凝土 32的强度,左新混凝土 14和右新混凝土 2的厚度均至少200mm,优选值均为300mm,宽度均至少500mm,优选值均为600mm,背水面填充材料23顶在中埋式止水带22与密封料30之间,密封材料20位于左新混凝土 14与右新混凝土2之间,并且左新混凝土 14、密封材料20和右新混凝土 2三者的外表面相平齐,迎水面填充材料21顶在密封材料20与中埋式止水带22之间。
[0020]上述所述的左钢筋骨架由若干相互垂直的第一X轴钢筋15、第一 Y轴钢筋12和第一Z轴钢筋13绑扎而成,第一 X轴钢筋15、第一 Y轴钢筋12和第一 Z轴钢筋13采用的具体排数、列数或个数可根据强度需要由公式算出,其计算方法为常规现有技术;右钢筋骨架由若干相互垂直的第二 X轴钢筋4、第二 Y轴钢筋I和第二 Z轴钢筋3绑扎而成,第二 X轴钢筋4、第二 Y轴钢筋I和第二Z轴钢筋3采用的具体排数、列数或个数可根据强度需要由公式算出,其计算方法为常规现有技术。在绑扎若干第一Y轴钢筋12时,使其后部继续向左钢筋骨架后部延伸,形成若干钢筋段,同理,绑扎若干第二Y轴钢筋I时,也使其后部继续向右钢筋骨架后部延伸,形成若干钢筋段,各钢筋段均采用植筋后锚固的方法固定连接在旧混凝土 32上,植筋后锚固的连接方法为常规现有技术。
[0021]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埋式止水带22可以采用钢板止水带,也可以采用橡胶止水带。若采用钢板止水带,则将其左部与左安装腔10前壁或后壁的钢筋焊接,将其右部与右安装腔6前壁或后壁的钢筋焊接;如果采用橡胶止水带,则将其左部通过铁丝绑扎在左安装腔10前壁或后壁的钢筋上,将其右部通过铁丝绑扎在右安装腔6前壁或后壁的的钢筋上。所述的遇水膨胀止水条16可以通过胶粘剂粘贴于旧混凝土 32表面上,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旧混凝土 32表面上,遇水膨胀止水条16为橡胶止水条,当左新混凝土 14和右新混凝土2浇筑后,遇水膨胀止水条16就被左新混凝土 14和右新混凝土2给盖住并紧压着它,相当于位于新浇混凝土内,其不会与外界接触,因此不易老化或腐蚀,正因遇水膨胀止水条16被新浇混凝土压着,因此新旧混凝土之间的密封性非常好。
[0022]本实用新型在左新混凝土14和右新混凝土 2中配置的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有效提高了新饶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及自身的抗裂性能。在饶筑左新混凝土 14和右新混凝土2之前,需要对旧混凝土 32的表面进行凿毛清理,凿毛清理后的旧混凝土 32加上遇水膨胀止水条16能够有效延长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渗水路线,解决新旧混凝土界面施工缝的止水问题,并且此种技术方案对旧混凝土 32的平整度要求较低。左新混凝土 14和右新混凝土 2之间设置的密封材料20、迎水面填充材料21、中埋式止水带22、背水面填充材料23以及新旧混凝土之间设置的遇水膨胀止水条16共同形成一个新浇混凝土伸缩缝的止水体系,解决了防渗漏问题。
[00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原结构伸缩缝两侧的旧混凝土 (32)以及装在I日混凝土 (32)中的密封料(30)和中埋水带(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材料(20)、迎水面填充材料(21)、中埋式止水带(22)、背水面填充材料(23)以及由若干钢筋绑扎而成的左钢筋骨架和右钢筋骨架,左、右钢筋骨架对称设置在原结构伸缩缝的左右两侧,并均与旧混凝土 (32)固定连接,左、右钢筋骨架与旧混凝土 (32)之间均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6),遇水膨胀止水条(16)沿原结构伸缩缝长度方向设置,左钢筋骨架靠近原结构伸缩缝侧前后设置有两个平齐且截面均呈矩形的左钢筋框架(11),两个左钢筋框架(11)之间形成左安装腔(10),右钢筋骨架靠近原结构伸缩缝侧前后设置有两个平齐且截面均呈矩形的右钢筋框架(5),两个右钢筋框架(5)之间形成右安装腔(6),两个左钢筋框架(11)与两个右钢筋框架(5)对称,中埋式止水带(22)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装在左安装腔(10)和右安装腔(6)内,中埋式止水带(22)与中埋水带(31)对齐,分别以左、右钢筋骨架为基础浇筑左新混凝土(14)和右新混凝土(2),背水面填充材料(23)顶在中埋式止水带(22)与密封料(30)之间,密封材料(20)位于左、右新混凝土之间并且三者外表面相平齐,迎水面填充材料(21)顶在密封材料(20)与中埋式止水带(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钢筋骨架上均伸出有若干钢筋段,各钢筋段均采用植筋后锚固的方法固定连接在旧混凝土 (3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新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旧混凝土(32)的强度,所述左、右新混凝土的厚度均至少200mm,宽度均至少5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22)为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6)通过胶粘剂粘贴于旧混凝土 (32)表面上或通过螺钉固定在旧混凝土 (32)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6)为橡胶止水条。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5557856SQ201620388079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陈传江, 陈云生, 杨超峰
【申请人】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