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门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07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帘门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帘门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卷帘门锁仅有横向锁舌。为了增强卷帘门的防撬性,近来人们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卷帘门地钩锁。但现有的所有卷帘门均无临时锁闭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防盗性能更强的带自动暂锁装置的卷帘门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卷帘门防盗锁,包括固定于卷帘门下部的锁盒,固定于锁盒上的锁芯,由锁芯驱动的锁杆,由锁杆驱动的横向锁舌,固定于锁杆上的向下延伸的固定地钩,固定于地面下的与固定地钩配合的地钩件,其特征在于锁杆横向设有锁杆延伸段,锁杆延伸段上铰接有活动锁杆,活动锁杆下部设有与地钩件配合的活动地钩,且在锁盒上位于活动锁杆的铰接点上部左侧处设有上支点;在锁杆延伸段上位于活动锁杆的铰接点下部右侧处设有下支点;在活动锁杆与锁杆延伸段之间还连有弹簧。
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锁舌铰接于固定地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当拉下卷帘门时,活动地钩就会自动挂住地钩件,起到自动暂时锁住卷帘门的作用。
2、当再用钥匙驱动锁芯时,锁杆还会同时驱动横向锁舌从横向锁住卷帘门和固定地钩从纵向锁住卷帘门,从而起到多重锁闭作用,增强卷帘门的防撬性。
3、改进后的横向锁舌比传统的与锁杆位于同一轴线的横向锁舌相比,降低了横向锁闭点的位置,改善了受力状况,更加增强了防撬性。
四、附图及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第一种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第二种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第三种状态。
图4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锁盒,2—锁芯,3—上支点,4—锁杆,5—活动锁杆,6—下支点,7—锁杆延伸段,8—弹簧,9—横向锁舌,10—地钩件,11—活动地钩,12—固定地钩。
五、实现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尽描述。

图1和图4,一种卷帘门防盗锁,包括固定于卷帘门下部的锁盒1,固定于锁盒1上的锁芯2,由锁芯2驱动的锁杆4,由锁杆4驱动的横向锁舌9,固定于锁杆4上的向下延伸的固定地钩12,固定于地面下的与固定地钩12配合的地钩件10,其中锁杆4横向设有锁杆延伸段7,锁杆延伸段7上铰接有活动锁杆5,活动锁杆5下部设有与地钩件10配合的活动地钩11,且在锁盒1上位于活动锁杆5的铰接点上部左侧处设有上支点3,在锁杆延伸段7上位于活动锁杆5的铰接点下部右侧处设有下支点6,在活动锁杆5与锁杆延伸段7之间还连有弹簧8;横向锁舌9铰接于固定地钩12上。
其工作原理是当关闭卷帘门后,活动地钩11将自动碰挂于地钩件10上,即
图1状态,此时卷帘门处于暂时锁闭状态。
若需打开卷帘门,用钥匙旋动锁芯2,使锁杆4略向内移动,此时活动地钩11在上支点3及弹簧8的作用下,钩体离开地钩件10,即图2状态。
若需长期锁闭卷帘门,关闭卷帘门后,活动地钩11自动锁闭,再用钥匙旋动锁芯2,使锁杆4向外移动至最远处,此时固定地钩12的钩体也挂于地钩件10上,使卷帘门从纵向得到双重锁闭,与此同时,横向锁舌9也从横向将卷帘门锁闭,即图3所示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卷帘门防盗锁,包括固定于卷帘门下部的锁盒(1),固定于锁盒(1)上的锁芯(2),由锁芯(2)驱动的锁杆(4),由锁杆(4)驱动的横向锁舌(9),固定于锁杆(4)上的向下延伸的固定地钩(12),固定于地面下的与固定地钩(12)配合的地钩件(10),其特征在于锁杆(4)横向设有锁杆延伸段(7),锁杆延伸段(7)上铰接有活动锁杆(5),活动锁杆(5)下部设有与地钩件(10)配合的活动地钩(11),且在锁盒(1)上位于活动锁杆(5)的铰接点上部左侧处设有上支点(3);在锁杆延伸段(7)上位于活动锁杆(5)的铰接点下部右侧处设有下支点(6);在活动锁杆(5)与锁杆延伸段(7)之间还连有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门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横向锁舌(9)铰接于固定地钩(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帘门防盗锁,包括固定于卷帘门下部的锁盒1,固定于锁盒1上的锁芯2,由锁芯2驱动的锁杆4,由锁杆4驱动的横向锁舌9,固定于锁杆4上的固定地钩12,固定于地面下的与固定地钩12配合的地钩件10,其主要特征是锁杆4横向设有锁杆延伸段7,锁杆延伸段7上铰接有活动锁杆5,活动锁杆5下部设有活动地钩11,且在锁盒上设有上支点3,锁杆延伸段上设有下支点6,活动锁杆5与锁杆延伸段7之间连有弹簧8。
文档编号E05C21/00GK2617882SQ0323341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5日
发明者赵其伦 申请人:赵其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