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19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压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其涉及一种供每一位使用者的开锁模式自行设定,而管理者亦可对锁具强迫重新设定,以达到所使用的锁具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按压号码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锁具,其型式有多种,但主要提供开锁及闭锁功能,其中一种即是利用正确的钥匙插入锁心内,并使其转动进而带动栓而使另端所设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以达到开锁目的。另种锁具则为设计有数个号码轮的锁具,在将正确号码转至特定位置,即可完成开锁。然而这种锁具仅可适用于使用者的人数较为有限的场所,例如,家用或办公室内所使用的锁具,也就是仅有少数人或个人专用,必须利用正确的钥匙才可完成开锁,反之,即无法进行开锁。
前述的锁具若运用于公用场所的置物箱时,将造成钥匙被前一位不法人士的使用者复制,使得下一位使用者使用同一置物箱,在将财物置放于其内部后,极有可能遭到该不法人士的偷窃,因此,为防范此一问题,在公共场所所设置的置物箱,即必须使任何一位使用者在使用之初,可先自行设定开启的模式方可解决上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利用锁心驱动锁片旋转,以达到开锁与闭锁作用的锁具,若运用于公共场所极可能受到不法人士偷窃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号码锁,其可供每一位使用者的开锁模式自行设定,而管理者亦可对锁具予以强迫重新设定,以达到所使用的锁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在面板上设有底板,二者之间设有并列的锁栓滑块与变号滑块,面板可安装在锁体内,前述的面板与底板上设有压钮孔及通孔,供设置小压钮及压钮;锁栓滑块于一端设有长孔,其块体二侧沿长轴向形成有通道,且垂直于通道形成有数个容槽,变号滑块呈∩形且位于锁栓滑块外部,其一端设有置入长孔内的突柱,其内侧壁相对于各锁栓滑块的容槽位置形成有容槽,在锁栓滑块与变号滑块的另端与面板内壁设有弹性组件;各小压钮位于锁栓滑块与变号滑块的容槽间,在朝向锁栓滑块的壁面形成有轴向的长槽,其内垂直设有相通的通孔,另设有可在长槽内滑移的内套且二者间设有弹簧,内套在相对于长槽方向形成有二沿轴向且相邻的珠槽,其中一珠槽及通孔处设有钢珠,小压钮在朝向锁体一端的壁面形成有凹入的扣部并在端头设有复位弹簧;锁体内部设有可滑移的定位滑块,且定位滑块一端与内壁间设有弹簧,另端锁体上枢设有带动杆,该带动杆的另一端与前述压钮相对,定位滑块上相对于各小压钮处设有固定片,该固定片与小压钮的扣部相互扣固。
前述的按压号码锁,其中锁栓滑块与相对的面板与底板处,分别设有相互套置的凸条及导沟。
前述的按压号码锁,其中带动杆呈L形分别与压钮及定位滑块接触,且二侧端分别形成枢轴与座体相对设置的轴座枢设。
前述的按压号码锁,其中面板与座体上形成有一空间供设置控制钮,控制钮二端分别为突出在面板外的旋钮,及突出在座体外的带动栓,该带动栓上设有锁片,控制钮在相对于锁栓滑块位置所设的外壳,其外周缘形成有闭锁凹部、开锁凹部及变号凹部,且三凹部相对于其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同且距离为由小至大。
前述的按压号码锁,其中控制钮外部设有抵块,面板与锁体内可容纳控制钮的壁面形成具有角度的环槽,其端部设有供阻止抵块的挡部。
前述的按压号码锁,其中面板与锁体的一端设有可滑移且突出于外的锁块,另端与所设的锁栓滑块及变号滑块结合。
借由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可自行任意依据需要选择开锁的号码,在使用时仅需将所设定相对号码的小压钮压下,即可驱动旋转旋钮使另端的锁片位移开锁,本实用新型亦可直接使锁栓滑块的端头突出于锁具的外侧,即其端头可设计做为开锁或闭锁的构件,具有创造性、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A~图4D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闭锁凹部、开锁凹部及变号凹部分别相差九十度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呈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开锁状态下使用完毕,将控制钮反向旋转复位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说明10面板 101导沟102压钮孔 103通孔104设置孔 105环槽106挡部11小压钮111长槽112通孔113扣部114复位弹簧12内套 121滑柱122珠槽13钢珠14弹簧 15压钮20锁栓滑块 21长孔22凸条 23通道
24容槽 25弹簧30变号滑块31突柱 32容槽33弹性组件 40底板41导沟 42压钮孔43通孔 50定位滑块51弹簧 52固定片60锁体 601凸条602容槽 603让槽604环槽 605挡部606轴座 61定位块62带动杆621枢轴70控制钮71旋钮711抵块 72外壳721闭锁凹部 722开锁凹部723变号凹部73变号转块 731变号凹部74带动栓80锁块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按压号码锁,其构造是在面板10上设有底板40,并在二者之间设有并列的锁栓滑块20与变号滑块30,在面板10的一端设有控制钮70可驱动锁栓滑块20与变号滑块30位移,前述组装整体可安装置入在锁体60内部。
同时配合参阅图5所示,前述面板10的背面设有导沟101且在正面上相对设有数个压钮孔102(图中所示为0~10个孔),其中一端设有通孔103,在底板40上亦相对设有导沟41、压钮孔42及通孔103,在面板10的另一端设有设置孔104。
锁栓滑块20为长形体且一端设有长孔21,另端与面板10侧壁间设有弹簧25,其二侧分别形成有可在导沟101 41内滑移的凸条22,另,二相对侧面分别形成有一通道23,及数条与通道23垂直相通并相对位于每一压钮孔102的容槽24。
变号滑块30呈∩形且一端设有突柱31,另端与面板10内壁之间设有弹性组件33,其二侧体的内侧面形成有相对于压钮孔102位置的容槽32,前述的锁栓滑块20可置入二侧体内,且长孔21供突柱31置入,使得锁栓滑块20与变号滑块30呈并列状。
再同时配合参阅图5、图6所示,前述的各压钮孔102、42之间设有小压钮11,另在通孔103、43处设有压钮15,前述的小压钮11及压钮15呈柱状并在外侧壁形成有突部,使其可被限制在面板10与底板40间位移。配合参阅图4所示,小压钮11在朝向锁栓滑块20的壁面形成有轴向的长槽111,在槽内设有相互垂直的通孔112,长槽111内设有内套12且二者间设有弹簧14,使内套12朝向外部顶推,小压钮11在内侧一端壁面形成有凹入的扣部113,该内套12在相对于长槽111方向形成有二位于轴向且相邻的珠槽122,其中一珠槽122内及通孔112处设有一钢珠13。
再参阅图3及图5所示,锁体60内部形成有一凸条601供一定位滑块50套置并相对滑移,该定位滑块50与锁体60内壁间设有弹簧51,其二侧相对于各小压钮11处分别形成有相对的容槽602,在小压钮11与容槽602间设有复位弹簧114。凸条601一端形成有一与设置孔104相对的空间及通孔,供控制钮70安装。
在凸条601的另端形成的空间设有轴座606,一呈L形的带动杆62相对设有可枢设在轴座606内的枢轴621,带动杆62的二垂直侧分别相对于定位滑块50与压钮15处,在远离轴座606的方向与每一容槽602相通形成有让槽603。在凸条601的另端且在定位滑块50的端头与锁体60间设有弹簧51,使得定位滑块50经常抵压于带动杆62一端,在定位滑块50上且相对于各容槽602位设有弧状的固定片52。
在面板10的设置孔104与锁体60上的相对空间处设有控制钮70,控制钮70的旋钮71及外壳72的周缘设有抵块711,在另端套设有变号转动73及一带动栓74,该带动栓74上设有锁片75。前述的抵块711位于面板10与锁体60所设的环槽604处移动,并受到挡部605的限制定位。配合参阅图7所示,在外壳72及套于其上的变号转块73的外侧形成有闭锁凹部721、开锁凹部722及变号凹部731,该三凹部分别相差为九十度位置,且相对于旋钮71的转动中心距离不同且距离为由小至大。前述闭锁凹部721位于另二凹部之间。
配合参阅图2、图4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面板10与底板40的各相对压钮孔102、42及通孔103、43内分别设有小压钮11及压钮15,使得各压钮仅可在相对的孔内移位,如图4A所示,是呈闭锁模式。此时每一小压钮11内部所设内套12的滑柱121位于容槽24处,而不是位于通道23处,如此,滑柱121即可阻挡位于容槽24处,使得锁栓滑块20即无法内缩位移而形成开锁。另参阅图7所示,若配合控制钮70使用,此时外壳72的闭锁凹部721位于锁栓滑块20的相对端面处,因此,使得控制钮70亦无法转动而利用带动栓74使锁片75移位。
参阅图4B所示,若将所设定正确号码位置的各小压钮11下压至定位,其扣部113借由固定片52的扣固定位,此时内套12的滑柱121即可移至相对于通道23处,如此,锁栓滑块20即可自由移动,亦即当受到推压时可产生移位,如图8所示。若使用者逆时针方向旋转控制钮70的旋钮71,将推移锁栓滑块20滑移,此时开锁凹部722相对于其端头处,在旋转的同时可使锁片75转动九十度,而达到开锁状态(如图8所示)。
若在开锁状态下使用完毕,可将控制钮70反向旋转复位,如图9所示,使得闭锁凹部721相对于锁栓滑块20的端头处,再按压压钮15即可顶推带动杆62摆动并以其另端推移定位滑块50,此时定位滑块50与所设的各固定片52即可由容槽602移动至让槽603处,亦即可脱离与扣部113的扣固,此时各小压钮11将借由弹簧114的作用而复位突伸在外。
欲进行重新设定开锁号码位置,首先必须使锁具呈开锁状态,即如图4B所示,此时由于各小压钮11内部内套12的滑柱121均位于开锁的通道23处,当旋动控制钮70使变号凹部723再持续推移锁栓滑块20及变号滑块30,此时可使变号滑块30的各容槽32相对各小压钮11位置(配合参阅图4C所示),此时原位于各内套12的珠槽122的钢珠13,移至通孔112及容槽32处,此时可按压压钮15使固定片52释放各被按压的小压钮11,供使用者重新设定。
在重新设定开锁号码时,参阅图4D所示,可按压相对号码的小压钮11并受固定片52定位,此时可通过通孔112将钢珠13带移相对至另一珠槽122处,在控制钮70反向旋转复位后,其锁栓滑块20及变号滑块30将复位,并使得容槽32不再相对于小压钮11位置,如此,即可将钢珠13推移至相对的珠槽122内。若再按压压钮15进而推移固定滑块50,此时固定片52将各小压钮11释放,使得移动的小压钮11内部内套12的滑柱121移至容槽24处,即完成锁具的变号动作。
配合参阅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面板10与锁体60的一端设有锁块80,其一端突出至外部,另端与内部所设的锁栓滑块20及变号滑块30所抵顶,当锁栓滑块20与小压钮11间呈开锁状时,该锁块80可在受压情形下内缩,反之,呈闭锁状时,则锁块80无法内缩于锁体内部。
权利要求1.一种按压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在面板上设有底板,二者之间设有并列的锁栓滑块与变号滑块,面板可安装在锁体内,前述的面板与底板上设有压钮孔及通孔,供设置小压钮及压钮;锁栓滑块于一端设有长孔,其块体二侧沿长轴向形成有通道,且垂直于通道形成有数个容槽,变号滑块呈∩形且位于锁栓滑块外部,其一端设有置入长孔内的突柱,其内侧壁相对于各锁栓滑块的容槽位置形成有容槽,在锁栓滑块与变号滑块的另端与面板内壁设有弹性组件;各小压钮位于锁栓滑块与变号滑块的容槽间,在朝向锁栓滑块的壁面形成有轴向的长槽,其内垂直设有相通的通孔,另设有可在长槽内滑移的内套且二者间设有弹簧,内套在相对于长槽方向形成有二沿轴向且相邻的珠槽,其中一珠槽及通孔处设有钢珠,小压钮在朝向锁体一端的壁面形成有凹入的扣部并在端头设有复位弹簧;锁体内部设有可滑移的定位滑块,且定位滑块一端与内壁间设有弹簧,另端锁体上枢设有带动杆,该带动杆的另一端与前述压钮相对,定位滑块上相对于各小压钮处设有固定片,该固定片与小压钮的扣部相互扣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号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滑块与相对的面板与底板处,分别设有相互套置的凸条及导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号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杆呈L形分别与压钮及定位滑块接触,且二侧端分别形成枢轴与座体相对设置的轴座枢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按压号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座体上形成有一空间供设置控制钮,控制钮二端分别为突出在面板外的旋钮,及突出在座体外的带动栓,该带动栓上设有锁片,控制钮在相对于锁栓滑块位置所设的外壳,其外周缘形成有闭锁凹部、开锁凹部及变号凹部,且三凹部相对于其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同且距离为由小至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号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钮外部设有抵块,面板与锁体内可容纳控制钮的壁面形成具有角度的环槽,其端部设有供阻止抵块的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号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锁体的一端设有可滑移且突出于外的锁块,另端与所设的锁栓滑块及变号滑块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按压号码锁,其锁体内设有底板且外侧为面板,面板与底板间设有相互并列的锁栓滑块及变号滑块,各构件间设有相通的孔或空间供设置各小压钮,锁体内设有定位滑块且在相对于各小压钮处设有固定片,锁体的一端设有控制钮并在其外围相对于锁栓滑块或变号滑块端头轴向形成凹部,其另端设有可推移定位滑块的压钮。当按压小压钮至开启处,即可使锁栓滑块移位此时控制钮即可转动开启,亦可依需要推移变号滑块而改变小压钮的开启位置。本实用新型可随时依据使用者或管理者的设定改变开启小压钮的位置,极具实用性。
文档编号E05B37/00GK2644585SQ0327670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2日
发明者杨国宗 申请人:杨凱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