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上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886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百叶窗上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上轨。
背景技术
现有百叶窗上轨的主体为上部开口的长槽体,槽体底部和前后两侧侧壁均为平板状,顶部开口两侧设有连接前后侧壁的水平边缘,这种结构的缺陷是抗弯强度不高,易于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百叶窗上轨,这种百叶窗上轨的抗弯强度高,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是百叶窗上轨的主体为上部开口的长槽体,槽体底部呈平板状,设有若干位于槽内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一般可以是两个,呈纵向延伸的条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槽体底部设置了加强筋,提高了整体的抗弯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百叶窗上轨主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与图1对应的百叶窗上轨主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百叶窗上轨的主体为上部开口的长槽体,槽体底部4呈平板状,设有若干位于槽内的加强筋5。
所述加强筋5的数量一般可以是两个,呈纵向延伸的条状。
所述槽体的后侧壁3可以呈平板状,顶部开口7两侧可以设有连接前后侧壁6、3的水平顶板2,前侧壁6可以是向前突起的带有一个折角的折板,这种外形结构更美观,也更便于使用。
所述槽体开口7两侧的水平顶板2的边缘处可以设有向槽内延伸的垂直折边1,这些垂直折边1同样可以起到加强作用。
所述前侧壁6折板的下半部可以设有用于安装百叶窗拉绳和转杆的孔,由于前侧壁6向前突起,使拉绳和转杆同百叶窗的叶片之间保持有一定距离,避免了拉绳和转杆操作时对叶片的妨碍和碰坏。
权利要求1.一种百叶窗上轨,主体为上部开口的长槽体,底部呈平板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底部设有若干位于槽内的加强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是两个,呈纵向延伸的条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叶窗上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后侧壁呈平板状,顶部开口两侧设有连接前后侧壁的水平顶板,前侧壁为向前突起的带有一个折角的折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窗上轨,其特征在所述槽体开口两侧的水平顶板的边缘处设有向槽内延伸的垂直折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窗上轨,其特征在所述前侧壁折板的下半部设有用于安装百叶窗拉绳和转杆的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上轨,其主体为上部开口的长槽体,槽体底部和后侧壁呈平板状,前侧壁为向前突起的带有一个折角的折板,顶部开口两侧设有连接前后侧壁的水平顶板,该顶板边缘设有向槽内延伸的折边,槽体底部设有若干位于槽内的加强筋,其数量一般是两个,呈纵向延伸的条状,用于安装百叶窗拉绳和转杆的孔设置在槽体前侧壁折板的下半部。这种百叶窗上轨外形美观,抗弯强度高,不易损坏,并避免了百叶窗的拉绳和转杆操作时对叶片的妨碍和碰坏。
文档编号E06B9/02GK2646357SQ20032010145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0日
发明者苏正雄 申请人:南海华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外商独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