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抗震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30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抗震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箱,具体属于与家具组合使 用的抗震箱。
背景技术
地震是人类的一大天然灾难之一,很难预测,也很难 避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发明地震仪,用于预测地震 的发生,但是,在地震发生时,人类也很难得益。在地震 发生时,人类慌乱逃生,是导致更多伤亡的原因; 一般的 地震知识告诉我们在地震时,如在地面要到空阔地方去, 要室内要找房子坚固的地方躲藏,或者躲藏在床底下、桌 子底下或柜子里,但是,床底下、桌子底下四周有大量空 位,如果是大地震,房子倒塌大量的石块也会向空位涌过 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伤害,如躲藏在柜子里, 相对躲藏床底下、桌子底下安全一点,柜子是木料板拼合 而成,在重力压倒下,也会断裂或变形,对躲藏在柜子的 人同样不是十分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安全性高、具有自救的组合式抗震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
组合式抗震箱,包括具有内腔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加强筋,框架表面上设有抗震层,在抗震层上开有透气 孔。
所述抗震层为海绵、软体材料,减轻对抗震箱的冲击。 所述框架外侧连固接把手,方便移动。
所述框架的内腔里设有储物盒,储物盒可以储藏一定 的干粮和水,保证躲在抗震箱内的人在等待救援时,也能 自救。
所述框架的内腔里设有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是供 在抗震箱里的人发出信号或声响,使救护人员能知道或听 到声响第 一 时间赶去救助。
所述抗震层开有若干个相大气连通的透气孔,保证抗 震箱与大气连通,使抗震箱里有空气。
所述框架开合盖上锁销,锁销的拨销连通抗震层内外 两面,确保储藏在抗震箱的人,不因房子倒塌,抗震箱坠 落时而打开,同时,救援人员能从外边拉动拨销打开抗震 箱的人。
所述框架与家具结合,可根据家具的尺寸,设置框架 适用的尺寸与其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抗震箱结构简单、实用,在框 架上焊接有加强筋和在框架表面设有抗震层,都是减速轻 地震时楼房倒塌时的冲击力,有利于躲藏在抗震箱里的人 员安全,从而提高抗震箱的抗震能力和保证躲藏人员安全。
2、 在抗震箱内设有储物盒和信号发射器,对躲藏在抗 震箱里的人员起到自救的作用,大大提高躲藏在抗震箱里的人员生存机效。
3、抗震箱可以与一般的家具组合使用,减小占用空间。


图1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抗震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至2所示组合式抗震箱,包括具有内腔的框
架1,所述框架l上设有加强筋2,框架l表面上设有抗震 层3,在抗震层3上开有透气孔7。
所述抗震层3为海绵、软体材料,减轻对抗震箱的冲击。
所述框架1外侧连固接把手4,方便移动。
所述框架1的内腔里设有储物盒5,储物盒可以储藏 一定的干粮和水,保证躲在抗震箱内的人在等待救援时, 也能自救。
所述框架1的内腔里设有信号发射器6,信号发射器 是供在抗震箱里的人发出信号或声响,使救护人员能知道 或听到声响第 一 时间赶去救助。
所述抗震层3开有若干个相大气连通的透气孔7,保 证抗震箱与大气连通,使抗震箱里有空气。
所述框架1开合盖上锁销8,锁销8的拨销连通抗震 层3内外两面,确保储藏在抗震箱的人,不因房子倒塌, 抗震箱坠落时而打开,同时,救援人员能从外边拉动拨销打开抗震箱的人。
所述框架l与家具结合,可根据家具的尺寸,设置框 架适用的尺寸与其配合,可以与一般的家具组合使用,减 小占用空间。
权利要求1. 组合式抗震箱,包括具有内腔的框架(1),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上设有加强筋(2),框架(1)表面上设有抗震层(3),在抗震层(3)上开有透气孔(7)。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组合式抗震箱,其特征是,所 述抗震层(3)为海绵、软体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抗震箱,其特征是,所 述框架(l)外侧连固接把手(4)。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组合式抗震箱,其特征是,所 述框架(l)的内腔里设有储物盒(5)。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组合式抗震箱,其特征是,所 述框架(1)的内腔里设有信号发射器(6)。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组合式抗震箱,其特征是,所 述抗震层(3)开有若干个相大气连通的透气孔(7)。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组合式抗震箱,其特征是,所 述框架(l)开合盖上锁销(8),锁销(8)的拨销连通抗震层(3) 内夕卜两面。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组合式抗震箱,其特征是,所 述框架(l)与家具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抗震箱,它包括具有内腔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加强筋,框架表面上设有抗震层,在抗震层上开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具有自救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B55/00GK201227481SQ20082004823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6日
发明者林 车 申请人:林 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