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34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窗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雨水进入屋内且对门/窗起保护作用的门/窗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一般的门/窗与墙体结合处时常带有缝隙,因此很难阻止屋外的雨水通过结合处的缝隙渗入屋内,导致墙体的潮湿。尤其是由木材制成的门/窗,不仅其与墙体 结合处时常带有缝隙,而且所述门/窗本身也会由于长期受到雨水的影响而被腐蚀,甚至腐烂。气候的变化或是台风影响经常使部分地区的降雨量急剧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由 于一般门的接地端与地面接触部分留有空隙,导致大量的雨水从该空隙进入屋内,从而给 居住其中的居民造成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雨水进入屋内,并且对门/窗本身有较好保 护作用的门/窗防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它包括形成于门/窗两侧的 定位部件、两插杆以及一防水布,所述两侧定位部件上各设有一插槽;所述的两插杆各自配 合一所述的插槽;防水布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所述的插杆。所述的两侧定位部件为平行于门/窗立柱且靠近门/窗立柱外侧的长条形左、右 定位部件;所述插槽为平行于门/窗立柱,且贯穿左、右定位部件的左、右插槽,所述左、右 插槽的上端口位于门/窗上横梁之上;所述防水布的左右两侧分别包裹并缝合有左、右插 杆;所述的左、右插杆分别位于上述的左、右插槽内。所述防水布的接地端向外形成一铺设段;上述门的外侧地面上固接另一防水布, 所述铺设段与地面之间用另一防水布间隔。所述的两插槽为平行于门/窗横梁的上、下插槽,所述上、下插槽为通槽,上插槽 形成于上横梁之上且上、下插槽之间的距离大于门/窗立柱长度,所述上、下插槽的长度大 于门/窗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水布的上、下两侧分别包裹并缝合有上、下插杆;所 述的上、下插杆分别位于上述的上、下插槽内。所述的两插杆分别由两根以上的短插杆通过与防水布两侧的缝合前后连接而成。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 屋内且对门/窗本身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设计新颖,结构简单。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半剖图;图2为门左右两侧的插槽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连接有防水布的左、右插杆示意图;图4为图1左侧部分的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纵向结构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它包括分别形成于门6左右两外 侧的左、右定位部件151、152,所述左、右定位部件151、152上分别设有左插槽1、右插槽2 ; 配合所述的左插槽1、右插槽2使用的左插杆3、右插杆4以及一防水布5,该防水布5的左 右两侧分别包裹并缝合所述的左插杆3、右插杆4,所述的左插杆3、右插杆4分别位于上述 的左插槽1、右插槽2内。参照图3,所述的左插杆3、右插杆4分别由两根以上的短插杆34通过与防水布5 两侧的缝合前后连接而成。通过这种方式可方便地将左插杆3、右插杆4自左、右定位部件 的上端插入,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插杆过长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在不使用时还可将左插 杆3、右插杆4折叠放置,从而减少了存放空间。参照图1,左插槽1、右插槽2为平行于门立柱7且靠近门立柱7外侧的两长条形 插槽,所述左插槽1、右插槽2为通槽。所述左插槽1、右插槽2的上端口 10位于门6的上 横梁8之上,左插槽1、右插槽2向下延伸至地面。左、右定位部件151、152固接在墙体上。 左插槽1、右插槽2的截面呈大半个圆弧形,且其截面半径略大于包覆有防水布5的左插杆 3、右插杆4的半径。参照图1,使用时,借助梯子将缝合有左插杆3、右插杆4的防水布5自左插槽1、右 插槽2的上端口 10插入,直至与地面接触。左插槽1、右插槽2上分别设有开口部分9,所 述防水布5从左插槽1、右插槽2的开口部分9延伸出并与左插槽1、右插槽2的外侧面配 合,在门6外侧形成一左右两侧封闭的区域,从而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屋内,同时对门6起到 较好的保护作用。实施例二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 的防水布5的接地端向外形成一铺设段12 ;门6的外侧地面上固接有另一防水布13,所述 铺设段12与地面11之间用另一防水布13间隔,且另一防水布13的长和宽均大于所述铺 设段12,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雨水从地面11与门6下端的间隙14中进入屋内。采用这种结 构可更加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屋内。实施例三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的两侧定 位部件为平行于门(图中未画出)的上横梁(图中未画出)的上、下定位部件153、154,所 述上、下定位部件153、154内分别设有上、下插槽且所述上、下插槽为通槽。上插槽形成于 上横梁之上且上、下插槽之间的距离大于门立柱(图中未画出)长度,所述上、下插槽的长度大于门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水布5的上下两侧分别包裹并缝合有上插杆16、下插杆17 ;所述的上插杆16、下插杆17分别位于上述的上、下插槽内。实施例四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二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左、右插杆31、41较短,这种方式可在下雨较小的时候使用,以便于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另外,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用在门上外,还适用于窗户,并且可有效防止雨水从窗 户进入并且对窗户本身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为了让使用者在能方便地拆卸及使用, 可在防水布的中间加设防水拉链。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权利要求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形成于门/窗两侧的定位部件、两插杆以及一防水布,所述两侧定位部件上各设有一插槽;所述的两插杆各自配合一所述的插槽;防水布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所述的插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定位部件为平 行于门/窗立柱且靠近门/窗立柱外侧的长条形左、右定位部件;所述插槽为平行于门/ 窗立柱,且贯穿左、右定位部件的左、右插槽,所述左、右插槽的上端口位于门/窗上横梁之 上;所述防水布的左右两侧分别包裹并缝合有左、右插杆;所述的左、右插杆分别位于上述 的左、右插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的接地端向外 形成一铺设段;上述门的外侧地面上固接另一防水布,所述铺设段与地面之间用另一防水 布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插槽为平行于门/ 窗横梁的上、下插槽,所述上、下插槽为通槽,上插槽形成于上横梁之上且上、下插槽之间的 距离大于门/窗立柱长度,所述上、下插槽的长度大于门/窗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所述防 水布的上、下两侧分别包裹并缝合有上、下插杆;所述的上、下插杆分别位于上述的上、下插 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插杆分别由两根 以上的短插杆通过与防水布两侧的缝合前后连接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门/窗防水装置,它包括形成于门/窗两侧的定位部件、两插杆以及一防水布,所述两侧定位部件上各设有一插槽;所述的两插杆各自配合一所述的插槽;防水布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所述的插杆。通过在门/窗外侧安装防水装置可有效得防止雨水进入屋内,并且对门/窗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文档编号E06B7/26GK201560691SQ20092018158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温志文 申请人:温志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