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24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车门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外开手柄。
背景技术
现有卡车驾驶室车门外开,大多采用按扭式外开手柄,开门时,需一边按下门锁按 钮,一边向外拉外开手柄打开车门,由于车身高大,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向外拉动外开手柄,即打 开车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该下 翻式外开手柄主要由外开手柄、外开手柄座、转换拉杆和连杆组成,外开手柄是扁平的板状 手柄,该外开手柄的左侧面的中部可为凹平面,外开手柄座也是片状物,该外开手柄座的中 部可为向左凸的盆形面,在外开手柄座的右侧的前下部带有朝右凸的底座,在外开手柄的 下端部开设圆柱形凹槽,而在外开手柄座上的底座的上端部设置圆柱形凸轴,将此圆柱形 凸轴对应嵌装进外开手柄上的圆柱形凹槽中,外开手柄就安装在外开手柄座上并可作相对 的摆转,同时,在外开手柄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设置悬臂式的拉杆,该悬臂式的拉杆可呈弧形 下弯且横截面可为矩形,在此拉杆的右段的前后侧面上对称地带有导轨段,而在此拉杆的 左段的上表面上带有凸起的限位段,在此拉杆的左端上钻孔并安装销轴;在外开手柄座的 上部开设矩形通孔,此矩形通孔的前、后侧均带有槽形上滑道,同时在外开手柄座的左侧面 上位于此矩形通孔的下侧部位设置了槽形弹簧座,该弹簧座可为槽口向上的直角槽形弹簧 座,在此弹簧座的前后槽壁上钻孔并安装卡簧轴,在卡簧轴上安装回位卡簧,将外开手柄上 的悬臂式拉杆穿过外开手柄座上的矩形通孔,并使此拉杆上的前后导轨段对应位于该矩形 通孔上的前后槽形上滑道中,以作相对滑动,同时使拉杆上表面上的限位段可抵靠在矩形 通孔上方的板上,以控制外开手柄打开的位置;在外开手柄座上的弹簧座的卡簧轴的前外 伸段上滑动安装转换拉杆,该转换拉杆的左段呈扁平状,其上开有长圆形孔,该转换拉杆的 右段为呈矩形截面的钩头段,该转换拉杆的扁平段与钩头段之间的夹角大于90°,最佳夹 角为120°,在转换拉杆的中部钻孔以套装在卡簧轴的前外伸段上,同时将转换拉杆扁平段 上的长圆形孔套装在拉杆左端上的销轴的外伸段上,这样,当向右(即向外)拉动外开手 柄,使拉杆右移,拉杆左端上的销轴带动转换拉杆绕卡簧轴作顺时针转动,当松开手时,在 回位卡簧的作用下,外开手柄左移复位,而转换拉杆作逆时针转动;在转换拉杆的钩头段的 钩头上勾挂向上竖置的连杆,该连杆的上端则与锁体的锁舌臂相连。使用时,向右(即向外)拉转外开手柄,外开手柄上的拉杆右移拉动转换拉杆作顺 时针转动,转换拉杆上的钩头拉动连杆下行,连杆带动锁舌臂将锁打开,继续向右拉动外开 手柄,即打开车门,操作简单又方便。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结构合理,向外拉动外开手柄,即可打开车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靠。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作进一步的 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与锁体连接示意图之一,(车 门关闭时)。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与锁体连接示意图之二,(车 门打开时)。图3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图4为外开手柄座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中右视示意图。图6是图1、图2中件1和件8 外开手柄和拉杆的主视示意图。图丨-图6中1、外开手柄2、连杆3、圆柱形轴4、锁舌臂5、外开手柄座6、 转换拉杆7、卡簧轴8、拉杆9、销轴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6中可以看出一种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该下翻式外开 手柄主要由外开手柄1、外开手柄座5、转换拉杆6和连杆2组成,外开手柄1是扁平的板状 手柄,该外开手柄1的左侧面的中部可为凹平面,外开手柄座5也是片状物,该外开手柄座 5的中部可为向左凸的盆形面,在外开手柄座5的右侧的前下部带有朝右凸的底座10,在外 开手柄1的下端部开设圆柱形凹槽,而在外开手柄座5上的底座10的上端部设置圆柱形凸 轴,将此圆柱形凸轴对应嵌装进外开手柄1上的圆柱形凹槽中,外开手柄1就安装在外开手 柄座5上并可作相对的摆转,同时,在外开手柄1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设置悬臂式的拉杆8,该 拉杆8可呈弧形下弯且横截面可为矩形,在此拉杆8的右段的前后侧面上对称地带有导轨 段,而在此拉杆8的左段的上表面上带有凸起的限位段,在此拉杆8的左端上钻孔并安装销 轴9 ;在外开手柄座5的上部开设矩形通孔,此矩形通孔的前、后侧均带有槽形上滑道,同时 在外开手柄座5的左侧面上位于此矩形通孔的下侧部位设置了槽形弹簧座,该弹簧座可为 槽口向上的直角槽形弹簧座,在此槽形弹簧座的前后槽壁上钻孔并安装卡簧轴7,在卡簧轴 7上安装回位卡簧,将外开手柄1上的拉杆8穿过外开手柄座5上的矩形通孔,并使此拉杆 8上的前后导轨段对应位于此矩形通孔上的前后槽形上滑道中,以作相对滑动,同时使拉杆 8上表面上的限位段可抵靠在矩形通孔上方的板上,以控制外开手柄1打开的位置;在外开 手柄座5的槽形弹簧座上的卡簧轴7的前外伸段上滑动安装转换拉杆6,该转换拉杆6的左 段呈扁平状,其上开有长圆形孔,该转换拉杆6的右段为呈矩形截面的钩头段,转换拉杆6 的扁平段与钩头段之间的夹角大于90°,最佳夹角为120°,在转换拉杆6的中部钻孔以套 装在卡簧轴7的前外伸段上,同时将转换拉杆6扁平段上的长圆形孔套装在拉杆8左端上 的销轴9的外伸段上,这样,当向右(即向外)拉动外开手柄1,使拉杆8右移,拉杆8左端 上的销轴9带动转换拉杆6绕卡簧轴7作顺时针转动,当松开手时,在回位卡簧的作用下, 外开手柄1左移复位,而转换拉杆6作逆时针转动;在转换拉杆6的钩头段的钩头上勾挂向上竖置的连杆2,该连杆2的上端则与锁体的锁舌臂4相连。 使用时,向右(即向外)拉转外开手柄1,外开手柄1上的拉杆8右移拉动转换拉 杆6作顺时针转动,转换拉杆6上的钩头拉动连杆2下行,连杆2带动锁舌臂4将锁打开, 继续向右拉动外开手柄1,即打开车门,操作简单又方便。
权利要求一种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a、该下翻式外开手柄主要由外开手柄(1)、外开手柄座(5)、转换拉杆(6)和连杆(2)组成,外开手柄(1)是扁平的板状手柄,外开手柄座(5)也是片状物,在外开手柄座(5)的右侧的前下部带有朝右凸的底座(10),在外开手柄(1)的下端部开设圆柱形凹槽,而在外开手柄座(5)上的底座(10)的上端部设置圆柱形凸轴,将此圆柱形凸轴对应嵌装进外开手柄(1)上的圆柱形凹槽中,外开手柄(1)就安装在外开手柄座(5)上并作相对的摆转,同时,在外开手柄(1)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设置悬臂式的拉杆(8),在此拉杆(8)的右段的前后侧面上对称地带有导轨段,而在此拉杆(8)的左段的上表面上带有凸起的限位段,在此拉杆(8)的左端上钻孔并安装销轴(9);b、在外开手柄座(5)的上部开设矩形通孔,此矩形通孔的前、后侧均带有槽形上滑道,同时在外开手柄座(5)的左侧面上位于此矩形通孔的下侧部位设置槽形弹簧座,在此槽形弹簧座的前后槽壁上钻孔并安装卡簧轴(7),在卡簧轴(7)上安装回位卡簧,将外开手柄(1)上拉杆(8)穿过外开手柄座(5)上的矩形通孔,此拉杆(8)上的前后导轨段对应位于该矩形通孔上的前后槽形上滑道中作相对滑动,同时使拉杆(8)上表面上的限位段抵靠在矩形通孔上方的板上;c、在外开手柄座(5)的弹簧座上的卡簧轴(7)的前外伸段上滑动安装转换拉杆(6),该转换拉杆(6)的左段呈扁平状,其上开有长圆形孔,该转换拉杆(6)的右段为呈矩形截面的钩头段,该转换拉杆(6)的扁平段与钩头段之间的夹角大于90°,在转换拉杆(6)的中部钻孔以套装在卡簧轴(7)的前外伸段上,同时将转换拉杆(6)扁平段上的长圆形孔套装在拉杆(8)左端上的销轴(9)的外伸段上;d、在转换拉杆(6)的钩头段的钩头上勾挂向上竖置的连杆(2),该连杆(2)的上端则与锁体的锁舌臂(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转换拉杆(6)的扁平段与 钩头段之间的最佳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该外开手柄(1)的左侧面 的中部为凹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该外开手柄座(5)的中部 为向左凸的盆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该拉杆(8)呈弧形下弯且 横截面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其特征是该槽形弹簧座为槽口向上 的直角槽形弹簧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门用下翻式外开手柄,属车门附件,其特征是该下翻式外开手柄主要由外开手柄、外开手柄座、转换拉杆和连杆组成,外开手柄是扁平的板状手柄,外开手柄座也是片状物,在外开手柄左侧面的上部固定设置悬臂式的拉杆,在此拉杆的左端上钻孔并安装销轴;在外开手柄座的上部开设矩形通孔,将外开手柄上的悬臂式拉杆穿过外开手柄座上的矩形通孔,在外开手柄座左侧面上的槽形弹簧座中安装卡簧轴并安装回位卡簧,在此卡簧轴上安装转换拉杆,并将转换拉杆上的长圆形孔套装在拉杆左端的销轴上,在转换拉杆的钩头段的钩头上勾挂向上竖置的连杆,该连杆的上端则与锁体的锁舌臂相连,向外拉动外开手柄,即可打开车门,操作简单,使用可靠。
文档编号E05B1/00GK201747125SQ20102024767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刘威, 宁方勇, 彭华, 王少军 申请人: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