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81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靠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靠枕,特别是指一种用以让使用者头部倚靠,并可对使用者 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用的靠枕结构。
背景技术
座椅应该可以算是日常生活当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器具之一,大部份的座椅主要提 供人们乘坐、休息使用,主要用以方便处理各种事务,或是减轻舟车劳顿过程的疲惫。一般人在乘坐座椅时,多会选则将身体倚靠于座椅的椅背处藉以降低脊椎的负 担,甚至于有些设计较完善的座椅会进一步将椅背的高度延伸到使用者颈部以上的位置以 供使用者的头部倚靠,以达到让使用者的身体完全放松的目的。当使用者将身体完全放松之后,纵使处于承座的姿势,亦非常容易进入半睡眠的 状态,甚至于完全的睡着;然而,一般座椅对所能够提供对头部的支撑作用仅在于椅背相对 于头部后侧的部份。以致于,当乘坐在座椅上的人员因为睡着,或是因为使用者身体机能的限制而无 法自行掌控头部的位置时,反而会因为头部无预警的晃动而造成不适,严重者更有可能对 身体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的头部倚靠,并可对使用 者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用的靠枕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靠枕结构,包括有一头垫;两个侧靠垫,分别设 于该头垫两侧并可相对与该头垫外张或收合;以及该两个侧靠垫与头垫之间设有一用以快 速将侧靠垫固定在外张或收合位置的折叠件。其中,该头垫由座椅的椅背一体向上延伸构成。该头垫两端设有供与座椅结合的装配孔。该头垫由一垫件及一骨架结合所构成。该骨架两端设有装配孔。该头垫由二垫件及二骨架相互枢接构成。该二骨架外侧端设有装配孔。各侧靠垫设有一与折叠件相固接的支架,各侧靠垫的垫体设有一供与支架相轴接 的轴孔。该折叠件为快锁机构、螺件机构或者阶段卡固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包括有一头垫及两个侧靠垫; 其中,两个侧靠垫分别设于该头垫两侧并可相对与该头垫外张或收合;以及,该两个侧靠垫 与头垫之间设有一用以快速将侧靠垫固定在外张或收合位置的折叠件。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于实施时,可直接与座椅结合,或是以外加的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除可以让使用者的头部倚靠于头垫之外,并可将侧靠垫向外拉出张开使用,由两 个侧靠垫对使用者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用,避免使用者的头部无预警的晃动。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直接与座椅结合使用的结构态下,所述头垫可以由座椅的 椅背一体向上延伸构成,而可供作为飞机、大客车或列车的座椅使用,以增加乘客乘坐的舒 适性。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所述头垫由一 垫件及一骨架结合所构成,该骨架两端设有供与座椅结合的装配孔,以增加整体靠枕结构 安装使用的便利性,并增加整体靠枕结构于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所述头垫由二 垫件及二骨架相互枢接构成,使在未使用的状态下,将头垫折叠收合,以方便整体靠枕结构 的携行、收纳。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所述头垫由二 垫件及二骨架相互枢接构成;以及,所述二骨架外侧端分别设有供与座椅结合的装配孔。俾 在未使用的状态下,可将头垫折叠收合,以方便整体靠枕结构的携行、收纳;以及于安装使 用时,可增加整体靠枕结构安装使用的便利性,并增加整体靠枕结构于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不论是在直接与座椅结合使用的结构态下,或是以外加方 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所述各侧靠垫设有一与折叠件相固接的支架,各侧靠垫 的垫体设有一供与支架相轴接的轴孔,使各侧靠垫可与头垫相对转动,以方便使用者将各 侧靠垫调整到最舒适的使用角度。与上揭仅单纯具有让使用者头部倚靠的座椅相较,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不论是 在直接与座椅结合使用的结构态下,或是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皆可 利用两个侧靠垫对使用者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用,避免使用者的头部无预警的晃动。 故,可对使用者的头部提供较佳的稳定、支撑效果。尤其,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可供使用者自由选择是否将支架的两个侧靠垫向外 拉出张开使用,或是将两个侧靠垫向内推入收合,不但具有较多的使用变化,亦不致于影响 座椅原有的操作、移动便利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配置参考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配置参考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折叠收合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靠垫角度调整动作示意图。图号说明10头垫;11装配孔;12垫件;13骨架;20侧靠垫;21支架;22轴孔;30 折叠件;40座椅;41椅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配置参考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包括有一头垫10及两个侧靠垫20。其中,该两个侧靠垫20分别设于该头垫10两侧并可相对与该头垫10外张或收 合;以及,该两个侧靠垫20与该头垫10之间进一步设有一用以快速将侧靠垫20固定在外 张或收合位置的折叠件30。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于实施时,可以如图1所示直接与座椅40结合使用,或是 如图2所示以外加的方式安装于座椅40使用,除可以让使用者的头部倚靠于头垫10之外, 并可将侧靠垫20向外拉出张开使用,由两个侧靠垫20对使用者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 用,避免使用者的头部无预警的晃动。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直接与座椅结合使用的结构态下,该头垫 10可以由座椅40的椅背41 一体向上延伸构成,而可供作为飞机、大客车或列车的座椅使 用,以增加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40使用的结构型态 下,所述头垫10两端设有供与座椅40 (如轮椅)结合的装配孔11,以增加整体靠枕结构安 装使用的便利性,并增加整体靠枕结构于使用时的稳定性。尤其,在本实用新型的图3所示,该靠枕结构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40使用的结 构型态下,该头垫10由一垫件12及一骨架13结合所构成,该骨架13两端设有供与座椅结 合的装配孔11,以增加整体靠枕结构安装使用的便利性,并增加整体靠枕结构于使用时的 稳定性。尤其,在本实用新型的图4及图5所示,该靠枕结构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40使 用的结构型态下,该头垫10由二垫件12及二骨架13相互枢接构成,使在未使用的状态下, 将头垫10折叠收合,以方便整体靠枕结构的携行、收纳。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该头 垫10除了可以由一垫件12及一骨架13 —体结合而构成,该头垫10亦可由二垫件12及二 骨架13相互枢接构成,藉以在未使用的状态下,能够将头垫10折叠收合,以方便携行、收纳 之外。且该骨架13上亦分别设有供与座椅40结合的装配孔11,藉以在安装使用时,装配孔 11各穿设固定绳,而固定绳可为相互绑结方式或为魔鬼毡相互黏合以固定于椅背41上,或 为松紧带套合于椅背41上,增加整体靠枕结构安装使用的便利性,并增加整体靠枕结构于 使用时的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不论是在直接与座椅结合使用的结构态 下,或是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该各侧靠垫20可如图6所示,设有一与 折叠件30相固接的支架21,各侧靠垫20的垫体上则设有一供与该支架21相轴接的轴孔 22,使各侧靠垫20可与头垫10相对转动,方便使用者将各侧靠垫20调整到最舒适的使用 角度;此外,该折叠件30可为扳式的快锁机构,或为螺锁方式的螺件机构,亦可为段卡方式 的阶段卡固机构。与上揭仅单纯具有让使用者头部倚靠的座椅相较,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不论是 在直接与座椅结合使用的结构态下,或是以外加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的结构型态下,皆可 利用两个侧靠垫对使用者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用,避免使用者的头部无预警的晃动。 故,可对使用者的头部提供较佳的稳定、支撑效果。尤其,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可供使用者自由选择是否将支架的两个侧靠垫向外拉出张开使用,或是将两个侧靠垫向内推入收合,不但具有较多的使用变化,亦不致于影响 座椅原有的操作、移动便利性。
权利要求1.一种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头垫;两个侧靠垫,分别设于该头垫两侧并可相对与该头垫外张或收合;以及 该两个侧靠垫与头垫之间设有一用以快速将侧靠垫固定在外张或收合位置的折叠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垫由座椅的椅背一体向上延伸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垫两端设有供与座椅结合的装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垫由一垫件及一骨架结合所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骨架两端设有装配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垫由二垫件及二骨架相互枢接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骨架外侧端设有装配孔。
8.如权利要求1、2、3、5或7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靠垫设有一与折叠件相 固接的支架,各侧靠垫的垫体设有一供与支架相轴接的轴孔。
9.如权利要求1、2、3、5或7所述的靠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折叠件为快锁机构、螺件 机构或者阶段卡固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靠枕结构主要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的头部倚靠,并可对使用者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用的靠枕结构。所述的靠枕结构可直接与座椅结合,或是以外加的方式安装于座椅使用,以让使用者的头部得以倚靠于头垫上,并且选择是否将头垫两侧的侧靠垫向外拉出张开使用,由两个侧靠垫对使用者头部两侧提供扶持、依撑作用,避免使用者的头部无预警的晃动。
文档编号A47C7/38GK201861177SQ2010205994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唐春湖 申请人:唐春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