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51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
背景技术
在办公室或其它的场所,地面插座位于地板的表面(例如参见公开号为H7-11828(JP7-11828A)的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的
-
段和附图1_3)。这样的地面插座包括地面盒主体、盖和电线通道门,在所述地面盒主体中布置有电源插座、电话接线端子等,所述盖通过地面盒主体可旋转地支持并可打开地关闭形成在地面盒主体的顶面中的开口,所述电线通道门被连接至电缆出口孔,所述电缆出口孔通过沿着盖的与盖的轴相反的一侧的边缘的一部分切割而形成。 在该地面插座中,当电缆不被连接至地面插座时,电线通道门关闭形成在盖中的电缆出口孔,从而阻止垃圾或灰尘进入地面盒主体。为了将电缆连接至该地面插座,所述盖打开,所述电缆被连接至电源插座,在所述盖关闭之前电线通道门保持打开状态。然后,电线通道门以预定的角度被固定,从而保护电缆。然而,在JP7-11828A中公开的地面插座中,在电线通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没有结构来阻止电线通道门不需要地向上抬起。所以,例如,如果电线通道门因为振动或其它的原因被向上抬起,存在人们被电线通道门绊倒的可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改善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包括连接至地板材料的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具有开口以便设在地板下面的接线装置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和由所述框架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以关闭所述开口的盖构件,其中所述盖构件包括具有供电线穿过的电线通道开口的盖主体,和由盖主体可旋转地支撑以关闭所述电线通道开口的电线通道门,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分,当电线通道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电线通道门的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上,其中所述电线通道门包括作为电线通道门的旋转轴线的轴,和当电线通道门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部分地置于第一支撑部分上的腿部,所述腿部具有止动件以接触盖主体的后表面来阻止电线通道门向上抬起,且其中所述轴由盖主体支撑成能在垂直于轴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止动件接触盖主体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止动件不接触盖主体的后表面。优选地,当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止动件与盖主体的后表面的端部接触。优选地,所述盖主体可包括第二支撑部分,当电线通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电线通道门的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上,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具有移动限制部分,当电线通道门在打开状态时该移动限制部分接触电线通道门的一部分,由此阻止电线通道门在与电线通道门打开的一侧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本发明能提供具有改善的安全性能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


本发明上述和其它的目的和特征将从下述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为清楚,其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底部透视图;图2是具有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显示具有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4A是具有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平面图,该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电线通道门处于关闭状态,和图4B是图4A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侧视图;图5A和5B是具有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透视图,该地面电 源插座盖组件的电线通道门处于关闭状态;图6A是具有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平面图,该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电线通道门处于打开状态,且图6B是图6A中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侧剖面图;图7A、7B和7C是显示在地面电源插座装置中使用的第一接线装置组的前视图、侧视图和平面图;图8A是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第一接线装置组的前透视图,且图SB是所述第一接线装置组的后透视图;图9A和9B是显示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第二接线装置组的前视图和透视图;图IOA至IOE是解释将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接线装置组连接至地板材料的顺序的说明性示意图;图IlA是示出连接至地板材料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的示例图,且图IlB是示出连接至地板材料的第一接线装置组的示例图;和图12A至12G是解释打开地面电源插座装置内的电线通道门的操作的示例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照图I至12G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在下面的描述中,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由图4B中所示的方向确定,除非特别提及。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I包括作为主要组成部件的第一顶板构件2A、第二顶板构件2B、第一接线装置组3A、第二接线装置组3B、框架构件4和盖构件5。地面电源插座装置I还包括分隔构件6,其从存在于地板材料100的底侧处的空间分隔出用于容纳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A和3B的电线的空间。地面电源插座装置I还包括衬垫7。在该实施例中,框架构件4和盖构件5构成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8。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中的每个通过对薄金属板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为大体U型形状。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的每个包括一个中央部20和从中央部20的相反端部在一个方向上伸出的一对侧向部21和22。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除了侧向部21和22的梢端部外都关于一条线彼此对称。在第一顶板构件2A的侧向部21和22分别已经与第二顶板构件2B的侧向部21和22相匹配后,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被置于地板材料100上,从而形成具有大体相等长度的四条边的矩形框架。L型啮合部分23a和24a分别形成在第一顶板构件2A的侧向部21和22的梢端。同样地,与相应啮合部分23a和24a啮合的L型啮合部分23b和24b分别形成在第二顶板构件2B的侧向部21和22的梢端上。邻接部25形成在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每个的中央部20上。详细地,所述邻接部25从中央部20的内边缘(面对相对的顶板构件的边缘)向下突出。供用于连接相应的接线装置组(第一接线装置组3A或第二接线装置组3B)的连接螺钉28插入的插孔26和27形成在中央部20内靠近其相反端部处。供用于固定框架构件4的连接螺钉44螺纹配合的螺纹孔29a和29b形成在中央部20内靠近其相反端部处。参照图3,第一接线装置组3A包括作为其主要组成部件的用作强电流接线装置的用于AC 100V的电源插座31A、连接框架32、连接支架33、电线固定构件34和绝缘盖35。被标准化为大方凸型可互换接线装置的常规接线装置被用作电源插座31A。由人 造树脂制成的连接框架32被用于将电源插座3IA保持和连接于连接支架33。所述连接支架33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当从侧面看时,连接支架33具有大体上U型形状。连接支架33包括具有开口 33b的接线装置保持部33a,所述开口 33b露出电源插座31A的前表面。连接框架32被连接至接线装置保持部33a的后侧。接线装置保持部33a被向下和向前倾斜(图7B中向左),以便允许用户容易地将插头插进电源插座31A中。与地板材料100的下表面接触的邻接部33c在一个方向上(远离地板材料100的连接孔101)从接线装置保持部33a的上边缘的中央部分伸出。固定部33d和33e在相对于邻接部33c的相反方向上(向着连接孔101)从接线装置保持部33a的上边缘的相反端部伸出。支架连接构件33f在与邻接部33c相同的方向上从接线装置保持部33a的下边缘伸出。电线固定构件34通过螺钉被固定至支架连接构件33f (参见图7B)。分隔构件6所固定至的固定部33g在相对于支架连接构件33f的相反方向上从接线装置保持部33a的下边缘伸出。第一接线装置组3A通过将地板材料100夹持在第一接线装置组3A和第一顶板构件2A之间而被固定至地板材料100。换句话说,连接螺钉28被插进第一顶板构件2A的插孔26和27中,并被螺纹配合至相应的固定部33d和33e,从而连接第一顶板构件2A和第一接线装置组3A。如果在地板材料100已经被夹置在第一顶板构件2A和第一接线装置组3A之间后,连接螺钉28被螺纹配合至固定部33d和33e,则地板材料100被牢牢地夹持在第一顶板构件2A和邻接部33c之间,由此第一接线装置组3A被固定至地板材料100。参照图5A、5B和5C,电线固定构件34通过螺钉被固定至连接支架33的支架连接构件33f。供用合成树脂形成的捆带(未示出)插入的多个插孔34a形成在电线固定构件34的后端部。电线插孔31a形成在电源插座31A的后表面内。如果布置在地板材料100下方的接线空间内的电力线(未示出)被插进电线插孔31a中,则电力线被连接至储存在电源插座31A中的快速联接型接线端子(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连接至电源插座31A的电力线由插入插孔34a中的捆带来系缚。这使得能固定电力线至电线固定构件34并减少施加至接线端子的张力。绝缘盖35包括可移除地钩在连接框架32的周边边缘的锁定爪35a。从而,盖住电源插座31A的后表面的绝缘盖35能被可脱离地连接至连接框架32。第二接线装置组3B包括多个用作弱电流接线装置的LAN插座31B、连接框架32和连接支架33。使用被标准化为大方凸型可互换接线装置的传统接线装置来作为LAN插座31B。每个都被形成单元模块尺寸的三个LAN插座3IB通过连接框架32被连接至连接支架33。除了提供LAN插座31B作为接线装置之外,第二接线装置组3B具有与第一接线装置组3A相同的结构。对所述两个组而言相同的元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且不再赘述。通过弯曲金属板,分隔壁6形成为大体U型形状。所述分隔壁6包括中央部6a,所述中央部6a具有形成在与第一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A和3B的连接支架33的固定部33g的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的插孔6b。通过将固定螺钉6c插进插孔6b中并将螺钉6c螺纹配合进入相应的固定部33g的螺纹孔中,分隔壁6被固定至各自的连接支架33。分隔构件6和连接支架33配合以限定地板材料100下面的空间,从而形成用于储存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A和3B的电线的储存空间。参照图2,框架构件4通过例如铝模铸形成为具有矩形框架状形状,其具有大体上相等长度的四条边。框架构件4具有形成在其中央区域的矩形开口 41。在关闭盖构件5时盖构件5的一部分被放置于其上的支撑部42形成在开口 41的周边边缘上,以从除了一侧 之外的其余三侧向内凸出。供连接螺钉44插入的四个插孔43a和43b在与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的螺纹孔29a和29b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在支撑部42中。盖构件5能绕平行于开口 41的周边边缘的其上不形成支撑部42的一侧的旋转轴线旋转。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盖构件5的轴51的轴孔45形成在开口 41的周边边缘(在图2中仅示出一个轴孔)。在该实施例中,当电线通道门53 (下文将解释)处于打开状态时,设在电线通道门53上的腿部53a与支撑部42接触(参见图1),由此支撑部42形成第一支撑部分。盖构件5包括通过例如铝模铸形成矩形板形状的盖主体50。轴51从盖板50的一端的相反侧伸出。供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A和3B的电线(未示出)穿过的电线通道开口 52形成在盖主体50的边缘,轴51之一从该边缘伸出。支撑部50c设在电线通道开口 52的周边边缘的两个相应的相反侧上,从而电线通道门53的部分能被支撑在支撑部50c上。此外,供用作电线通道门53的旋转轴线的轴53b插入的水平细长的轴孔50b形成在电线通道开口 52的周边边缘的两个相应的相反侧上。电线通道门53的部分支撑于其上的两个支撑部(第二支撑部)50a以水平行设在电线通道开口 52的周边边缘的另一侧上。凹部形成在每个支撑部50a的一个表面上(图2中的上表面)中,从而当电线通道门53处于打开状态时,电线通道门53相应边缘(面对盖主体50)被置于与所述凹部接触。用于可打开地关闭电线通道开口 52的电线通道门53被可旋转地连接至盖主体50。电线通道门53由例如铝模铸形成水平细长的矩形板形状。轴53b从电线通道门53的端部(在图2中面向盖主体50)的各个相反侧伸出。轴53b被插进盖主体50的各个轴孔50b中并用作电线通道门53的旋转轴线。腿部53a (例如图2中的三个腿部)从电线通道门53的下表面向下伸出并以规则间隔定彼此隔开。止动件53c和止动件53d设在相反的左、右腿部53a的每个上。止动件53c限制电线通道门53打开时旋转的角度。当电线通道门53处于关闭状态时,止动件53d与盖主体50的后表面接触,从而阻止电线通道门53被向上抬起。如图I所示,用于保护插过电线通道门53并设置在地板下面的电线(未示出)的衬套55被保持在腿部53a之间。每个腿部53a形成为当从侧面看时的三角形形状,并包括当电线通道门53在打开状态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边和当电线通道门53在关闭状态时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边。中央腿部53a用作用于隔离强电流电线(例如连接至电源插座31A的电力线)和弱电流电线(例如连接至LAN插座31B的通信线)的分隔壁。例如,如果强电流电线被设置在中央腿部53a的一侧且如果弱电流电线被设置在中央腿部53a的另一侧,强电流电线能与弱电流电线通过中央腿部53a被隔离。衬垫7通过例如合成树脂形成矩形框架状形状,并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与框架构件4之间。现在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8的特征。图I是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8的底部透视图,其显示了盖构件5的盖主体50和电线通道门53均关闭的状态。电线通道门53被支撑在设于盖主体50上的支撑部50a和50c上。止动件53d接触相应的支撑部50c的后表面的前端,从而阻止电线通道门53被向上抬起。在该状态下,电线通道门53的每个轴53b被设置在相应轴孔50b的与电线通道门53的打开侧相反的一侧(图I中是右 侧)。在该实施例中,此位置被称为轴53b的第一位置。在盖主体50已经打开后,如果电线通道门53被移动至打开侧(图I中的左侧),轴53b在水平细长的轴孔50b中移动至打开侧,且止动件53d移动至它们不接触支撑部50c的位置。结果,电线通道门53允许被打开。在该实施例中,在轴孔50b内的打开侧被称为轴53b的第二位置。这样,电线通道门53的轴53b能在轴孔50b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图6B是具有本实施例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8的地面电源插座装置I的侧剖面图,其显示了电线通道门53打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被设置在与电线通道门53的打开侧相反的一侧(图6B中的右侧)的电线通道门53的边缘接触到设在盖主体50上的支撑部50a的凹部。因此,例如,即使有冲击从打开侧(图6B中的左侧)施加至电线通道门53,所述冲击也被分散至支撑部50a而不是将应力集中在轴53b上,因此降低了施加至轴53b的负载。在该实施例中,形成在支撑部50a中的凹部构成了移动限制部分。接下来,参照附图10和11描述地面电源插座装置I的安装顺序。如图IOA所示,连接螺钉28被首先插进第一顶板构件2A的插孔26和27中,并被螺纹配合至第一接线装置组3A的连接支架33的固定部33d和33e,借此第一顶板构件2A和第一接线装置组3A暂时组装在一起。在第一顶板构件2A和第一接线装置组3A已经暂时组装在一起后,第一接线装置组3A通过连接孔101被插进地板材料100的底侧。如图IOB所示,第一顶板构件2A被放置在连接孔101的周边边缘部分上。虽然在图IOA至IOE中未示出,第一顶板构件2A的邻接部25在前述状态下接触连接孔101的端面,从而确定第一顶板构件2A的安装位置。为了简化起见,在图IOB中仅示出地板材料100的两侧中的一侧。在这种状态下,连接螺钉28被拧紧以将地板材料100夹持第一顶板构件2A和第一接线装置组3A之间,借此第一顶板构件2A和第一接线装置组3A暂时被固定至地板材料100。其后,在其中第二顶板构件2B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B已经暂时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第二接线装置组3B通过连接孔101被插进地板材料100的底侧。这时,第二顶板构件2B被放置在连接孔101的周边边缘部分上,同时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的啮合部分23a彼此啮合且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的啮合部分24a彼此啮合。在这种状态下,连接螺钉28被拧紧以将地板材料100夹持第二顶板构件2B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B之间,借此第二顶板构件2B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B暂时被固定至地板材料100。
随后,如图IOD所示,分隔构件6被插进连接孔101中。固定螺钉6c被插进分隔构件6的插孔6b中并螺纹配合至固定部33g的螺纹孔,借此所述分隔构件6被固定至第一和第二接线装置组3A和3B (参见图10E)。下一步,如图IlA所示,地毯103铺在地板材料100的上表面上。衬垫7被放置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的上表面上。框架构件4放置在衬垫7上。此后,连接螺钉44被插进框架构件4的插孔43a和43b中并被螺纹配合进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的相应螺纹孔29a和29b中,借此框架构件4被固定至第一和第二顶板构件2A和2B。最后,盖构件5被可旋转地连接至框架构件4,从而完成地面电源插座装置I的安装。将参照图12A至12G描述电线与地面电源插座装置I连接的顺序。图12A显示了盖主体50和处于关闭状态的电线通道门53。在这种状态下,盖主体50通过与打开/关闭按钮54 —体化的锁钩56 (参见图I)被保持关闭。电线通道门53也被保持关闭,因为止动件53d被锁定至相应的支撑部50c的后表面的前端。 如果打开/关闭按钮54在其打开的方向上被滑动,可能由锁钩56产生的锁止状态被释放且盖主体50通过板簧(未示出)的偏压力被稍微打开,所述板簧被设置在盖主体50的底侧(参见图12B)。在这种状态下,盖主体50在打开方向上(图12C中通过箭头Dl标示的方向)被移动。在盖主体50被打开得较宽之后,进行电源插座3IA或LAN插座3IB的接线。为了引出连接至电源插座31A或LAN插座31B的电线,电线通道门53被向外拉(图12D中通过箭头D2标示的方向)并在打开方向上旋转(图12D中通过箭头D3标示的方向)。向外拉电线通道门53的原因是为了移动止动件53d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它们不接触支撑部50c,因此允许电线通道门53在打开方向上旋转。这时,电线通道门53的旋转角度受到止动件53c限制。在电线通道门53处于打开状态下,盖主体50在关闭方向上移动(在图12E中通过箭头D4标示的方向)。盖主体50进一步在关闭方向上(在图12F中通过箭头D4标示的方向)逆着板簧的偏压力而移动。当完全关闭时,盖主体50通过锁钩56被保持在关闭状态。电线通道门53的腿部53a被保持置于支撑部42上并且电线通道门53被保持打开(参见图12G)。电线穿过邻接的腿部53a之间的空间被引向外面。因为电线通道门保持打开,即使在电线通道门53被降下时也没有电线在电线通道门53和地板材料100之间被挤碎的可能。这使得能保护电线。另外,如图6B所示,电线通道门53的设在与电线通道门53的打开侧相反的一侧(面对盖主体50)上的边缘与支撑部50a的凹部接触。所以,即使冲击从打开侧施加至电线通道门53,所述冲击也被分散至支撑部50a,因而阻止应力集中在轴53b上,从而降低施加至轴53b的载荷。以上述顺序,能通过打开盖主体50而进行接线。然后,盖主体50能在电线通道门53保持打开的状态下被关闭。通过执行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电线通道门53能从打开状态转换至关闭状态。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8包括框架构件4和盖构件5。盖构件5包括盖主体50和电线通道门53,所述盖主体50具有供电线穿过的电线通道开口 52,所述电线通道门53被盖主体50可旋转地支撑并可打开地关闭电线通道开口 52。电线通道门53具有作为电线通道门53的旋转轴线的轴53b,和当所述电线通道门53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部分地支撑在设于框架构件4上的支撑部42上的腿部53a。此外,止动件53d设在腿部53a上并接触盖主体50的后表面并阻止电线通道门53被向上抬起。另外,轴53b被支撑成能在垂直于轴53b的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止动件53d接触盖主体50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止动件53d不接触盖主体50的后表面。当电线通道门53的轴53b处于第一位置时,换言之,当电线通道门53关闭电线通道开口 52时,止动件53d与盖主体50的支撑部50c的后表面接触,因此阻止电线通道门53被向上抬起。结果,人被电线通道门53绊倒就没有可能,因此提高了安全性。在该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当轴53b处于第一位置时,优选地,止动件53d接触设在盖主体50上的各个支撑部50c的后表面的端部。这样的原因是因为轴53d从止动件53d与支撑部50c接触的位置移动至止动件53d不与支撑部50c接触的另一位置的移动距离能被减少。在该实施例中,盖主体50具有支撑部50a,当电线通道门5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 电线通道门53的一部分置于支撑部50a上。当电线通道门53在打开状态时,支撑部50a与电线通道门53的与其打开侧相反的边缘接触,从而阻止电线通道门53被移至与打开侧相反的一侧。所以,即使冲击从打开侧施加至电线通道门53上,支撑部50a会吸收所述冲击,因而阻止应力集中在轴53b上,从而降低施加至轴53b的载荷。虽然本发明已就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超出本发明下述权利要求所确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进行多种改变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包括 连接至地板材料的框架构件,所述框架构件具有开口以便设在地板下面的接线装置通过所述开口露出;和 盖构件,其由所述框架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以关闭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盖构件包括盖主体和电线通道门,所述盖主体具有供电线穿过的电线通道开口,所述电线通道门由盖主体可旋转地支撑以关闭所述电线通道开口, 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分,当电线通道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电线通道门的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上, 其中所述电线通道门包括作为电线通道门的旋转轴线的轴,和当电线通道门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部分地置于第一支撑部分上的腿部,所述腿部具有止动件以与盖主体的后表面接触来阻止电线通道门向上抬起,以及 其中所述轴由所述盖主体支撑以便在垂直于轴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止动件接触盖主体的后表面,在所述第二位置,止动件不接触盖主体的后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当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止动件与盖主体的后表面的端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包括第二支撑部分,当电线通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电线通道门的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上,第二支撑部分具有移动限制部分,当电线通道门处于打开状态时该移动限制部分接触电线通道门的一部分,由此阻止电线通道门在与电线通道门打开的那侧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地面电源插座盖组件,其包括连接至地板材料的框架构件,以及盖构件,所述框架构件具有开口,设在地板下方的接线装置穿过该开口露出,所述盖构件由框架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以关闭所述开口。所述盖构件包括具有供电线穿过的电线通道开口的盖主体,和由盖主体可旋转地支撑以关闭所述电线通道开口的电线通道门,所述电线通道门包括作为电线通道门的旋转轴线的轴,和当电线通道门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部分地置于第一支撑部分上的腿部,所述腿部具有止动件以接触盖主体的后表面以阻止电线通道门向上抬起。
文档编号E05C17/02GK102801034SQ2012101625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上田卓实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