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虫蛀布衣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虫蛀布衣柜。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多多少少都需要一些家居产品使用。现在很多人外出工作,那么选择简单、实惠、又实用的家居产品是他们的首选。布衣柜比较简单,携带很方便,对于住所经常要搬动的人群来说比较实用,同时脏了可以拿下来洗,比较漂亮。尤其到了夏天,需要对冬、春、秋服装进行收藏,特别是棉、毛、皮革制服,要长期挂在衣柜内。但南方的夏季不仅气温高,而且比较潮湿,容易被虫蛀和发霉,给服装的保藏带来困难。人们为了对付蛀虫对衣服的侵害,通常在衣服口袋里放些樟脑球或者在衣柜里悬挂樟脑球,但是樟脑球需要另外购置,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020567292. 4,公开了一种自动溢香防蛀衣柜,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溢香防蛀衣柜,包括柜体、药囊管、横拉杆、弹簧、螺钉、移动密封片、溢香防蛀孔、柜门组成,自动溢香防蛀衣柜设有柜体,柜体与柜门的两侧合页连接,在柜体的内壁侧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一个药囊管,药囊管内下端可储存固体香料、樟脑粉呈块状形的混合物,在药囊管的上端设有横拉杆,横拉杆的一端与柜门上的螺钉连接,横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弹簧与移动密封片连接,移动密封片的内侧有溢香防蛀孔。只要把衣服放入衣柜内,更换衣服打开柜门时溢香防蛀的混合挥发物自动从溢香防蛀孔中散发出来,使整件衣服悬挂在衣架上不会被虫蛀,而且拿下穿在身上让人充满幽香气味,给人们日常生活增添温馨的香意。但仍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操作比较麻烦,当药囊散发完之后不易更换;二是只适合木制衣柜,不易拆卸,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虫蛀布衣柜,该布衣柜结构简单,容易拆卸,便于携带;使用过程,整个防虫蛀布衣柜里的衣服不会被虫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虫蛀布衣柜,包括柜体框架以及罩设于柜体框架外的布套,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布套为防虫蛀面料。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柜体框架由若干金属管通过塑料接头搭建而成。优选的,为了防止金属管生锈玷污衣服,同时延长金属管的寿命,所述金属管外涂有防锈层。优选的,为了金属框架搭建得更为牢固和放置更多的衣物,所述的防虫蛀布衣柜内设置有挂衣杆和多层相互错开可放置衣服的平台。优选的,所述布套侧面设有一双开门,该双开门通过拉锁开合。本发明一种防虫蛀布衣柜结构简单,容易拆卸,便于携带;使用过程,整个防虫蛀布衣柜里的衣服不会被虫蛀,值得推广。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虫蛀布衣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金属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塑料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 一柜体框架,2—布套,3—金属管,4一塑料接头,5—挂衣杆,6—平台,7一双开门,8一拉锁。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 3所示,一种防虫蛀布衣柜,包括柜体框架I以及罩设于柜体框架外的布套2,所述布套2为防虫蛀面料,该面料只靠面料自身所含成分缓慢释放就可以使放置于衣柜里的衣服防虫蛀,不需要另外购置樟脑球,使用十分方便;所述柜体框架I由若干金属管3通过塑料接头4搭建而成,该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无需专业技术,方便拆卸,牢固无需工具,并且成本较低;所述金属管3外涂有防锈层,是为了防止锈迹玷污衣服,而且使得金属管3不易被磨损;所述的防虫蛀布衣柜内设置有挂衣杆5和多层相互错开可放置衣服的平台6,是为了方便把不同的衣服分开放置,而且起到固定柜体框架I的作用;所述布套2的侧面设有一双开门7,该双开门7通过拉锁8开合。本发明一种防虫蛀布衣柜结构简单,容易拆卸,便于携带;使用过程,整个防虫蛀布衣柜里的衣服不会被虫蛀,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虫姓布衣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框架以及罩设于柜体框架外的布套,所述布套为防虫蛀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蛀布衣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框架由若干金属管通过塑料接头搭建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蛀布衣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外涂有防锈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蛀布衣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虫蛀布衣柜内设置有挂衣杆和多层相互错开可放置衣服的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虫蛀布衣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侧面设有一双开门,该双开门通过拉锁开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虫蛀布衣柜,包括柜体框架以及罩设于柜体框架外的布套,所述布套为防虫蛀面料,所述柜体框架由若干金属管通过塑料接头搭建而成,所述金属管外涂有防锈层,所述的衣柜内设置有挂衣杆和多层相互错开可放置衣服的平台,所述布套侧面设有一双开门,该双开门通过拉锁开合。本发明一种防虫蛀布衣柜结构简单,容易拆卸,便于携带;使用过程,整个防虫蛀布衣柜里的衣服不会被虫蛀,值得推广。
文档编号A47B47/06GK103005873SQ2012105761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秦雅昀 申请人:秦雅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