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343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地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地闩连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降低设置成本及制作工时的天地闩。
背景技术
按,一般目前的住宅或建筑物中设置的出入门,除了设置有出入时能用以进出的门把结构或锁座结构外,通常会于门板上方与门框、门板下方与地板之间增设有另一锁固结构,通称为天地闩。综观目前习知天地闩的结构设计,普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与缺弊,例如天地闩具有锁具及连动机构,锁具采用齿轮及齿条连动机构组配合,可利用旋扭转动齿轮,进而带动 连动机构呈上锁或开锁动作,而通过齿轮及齿条配合型态所影响到的,仍旧制程复杂而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地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天地闩结构包括一容置盒体,该容置盒体包括一内部容设空间、周侧壁以及一穿设部,该穿设部贯穿容置盒体上下端;二带动座,呈可上下位移组设于内部容设空间内一处,二带动座为间隔平行配置型态并呈相互反向相对关系,二带动座皆具有受动端及带动端;长形栓孔,呈横向延伸型态开设于该二带动座的带动端;一连动件,组设于二带动座之间呈可转动状态,该连动件相对二端具有穿设孔,分别于二带动座的长形栓孔相对位,并通过一定位件穿设该长形栓孔与穿设孔,令该二带动座与连动件呈组合链接状态,其中该连动件置中位置处具有一手把定位部以形成旋支点,使得该连动件转动时,能够连动二带动座呈相对远离或靠近状态;二闩杆穿设座,分别组设于二带动座受动端相对内侧,二闩杆穿设座皆具有穿设孔,所述二穿设孔开设位置与连动件的手把定位部呈同轴设置关系;二闩杆,具有连结端及作用端,二闩杆的连结端分别锁组于二闩杆穿设座的穿设孔,且该作用端凸伸出容置盒体的穿设部;一辅助导引部,形成于该容置盒体与二带动座相对位置处,辅助导引部包含有限位槽及导引块,辅助导引二带动座的位移状态;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有效降低天地闩的设置成本及制作工时的实用进步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闩杆与扩接头配合状态图。[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闩杆具有裁切辨识缘的实施例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动件与转接件组合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闩杆作用端与定位座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天地闩装设于门板一侧,与门框或地面相互定位,该天地闩包括一容置盒体10,包括一内部容设空间11、周侧壁12以及一穿设部13,该穿设部13贯穿容置盒体10上下端,且该内部容设空间11欲留有一锁舌装设部14 ;二带动座20,呈可上下位移组设于内部容设空间11内一处,带动座20为间隔平行配置型态并呈相互反向相对关系,带动座20皆具有受动端21及带动端22 ;长形栓孔23,呈横向延伸型态开设于带动座20的带动端22,通过长形栓孔23呈横向延伸设置型态将可产生一个好处,连动件30转动时,通过长形栓孔23令连动件30带动带动座20位移作动过程更加顺畅,避免产生卡滞现象;一连动件30,组设于二带动座20之间呈可转动状态,连动件30相对二端具有穿设孔31,分别于二带动座20的长形栓孔23相对位,并通过一定位件32穿设长形栓孔23与穿设孔31,令二带动座20与连动件30呈组合链接状态,其中该连动件30置中位置处具有一手把定位部33以形成旋支点,使得该连动件30转动时(如图3箭头LI所示),能够连动二带动座20呈相对远离(如图3箭头L2所示)或靠近状态;二闩杆穿设座40,分别组设于二带动座20受动端21相对内侧,二闩杆穿设座40皆具有穿设孔41,所述二穿设孔41开设位置与连动件30的手把定位部33呈同轴设置关系;二闩杆50,具有连结端51及作用端52,二闩杆50的连结端51分别锁组于二穿设孔41,且作用端52凸伸出该容置盒体10的穿设部13 ;一辅助导引部60,形成于容置盒体10与二带动座20相对位置处,辅助导引部60包含有限位槽61及导引块62,所述限位槽61呈立向延伸型态开设于容置盒体10的周侧壁12,导引块62相对凸设于二带动座20 —侧,构成该导引块62能够沿着限位槽61所设路径立向滑动,辅助导引二带动座20的位移状态。其中,如图4所示,天地闩通过一扩接头70延伸闩杆50长度,该扩接头70具有二反向螺孔,供闩杆50螺接,以满足门板高度需求。其中,如图5所示,闩杆50系形成有裁切辨识缘53,提供闩杆50裁切时一个、明显精准的辅助辨识点,可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裁切闩杆50长度。其中,如图6所示,连动件30的手把定位部33组设有一转接件331供一手把34插设,转接件331由至少两个不同尺寸块体332相互插组迭置而成,令该转接件331具有不同口径的插设孔333,以满足不同尺寸的手把。其中,如图7所示,闩杆50的作用端52插设于一定位座80中,其中作用端52具有斜导面521,而定位座80则设有一滚轮81,当作用端52插设于该定位座80时,所述斜导面521与滚轮81呈配合状态,即可获得一种迫紧效果,避免门板产生松动问题。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本实用新型天地闩的核心设计,主要在于各构件配置关系的技术特点,本实用新型天地闩通过二带动座20与连动件30连结关系带动二闩杆50的作用端52呈相对卡合于定位座80,构成门板与门框、地面定位的上锁动作或闩杆50的作用端52脱离定位座80呈开锁动作的作用诉求;且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天地闩结构的带动座20与连动件30制作成本与工序比对于习知齿轮及齿条相对降低,且其使用规格不需受到门板尺寸而有所局限,故藉此设计确可有效降低天地闩结构的设置成本,并保有习知所达到的效能,实堪称一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效益的创新设计。功效说明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的事实如下本实用新型天地闩主要通过二带动座与连动件连结关系带动二闩杆的作用端呈相对卡合或脱离定位座的创新独特结构型态设计,可通过带动座与连动件的设置,达到有效降低天地闩结构的设置成本及制作工时的实用进步性。本实用新型可产生的新功效如下通过所述带动座带动端设有该长形栓孔及容置盒体与二带动座相对位置处形成有所述辅助导引部的结构设计,而能令天地闩整体于作动过程中的状态顺畅,而能避免卡滞问题的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天地闩,包括 一容置盒体,包括一内部容设空间、周侧壁以及一穿设部,该穿设部贯穿容置盒体上下端; 二带动座,呈可上下位移组设于内部容设空间内一处,二带动座为间隔平行配置型态并呈相互反向相对关系,二带动座皆具有受动端及带动端; 长形栓孔,呈横向延伸型态开设于该二带动座的带动端; 一连动件,组设于二带动座之间呈可转动状态,该连动件相对二端具有穿设孔,分别于二带动座的长形栓孔相对位,并通过一定位件穿设该长形栓孔与穿设孔,令该二带动座与连动件呈组合链接状态,其中该连动件置中位置处具有一手把定位部以形成旋支点,使得该连动件转动时,能够连动二带动座呈相对远离或靠近状态; 二闩杆穿设座,分别组设于二带动座受动端相对内侧,二闩杆穿设座皆具有穿设孔,所述二穿设孔开设位置与连动件的手把定位部呈同轴设置关系; 二闩杆,具有连结端及作用端,二闩杆的连结端分别锁组于二闩杆穿设座的穿设孔,且该作用端凸伸出容置盒体的穿设部; 一辅助导引部,形成于容置盒体与二带动座相对位置处,辅助导引部包含有限位槽及导引块,辅助导引二带动座的位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地闩,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地闩连动结构通过一扩接头延伸闩杆长度,该扩接头具有二反向螺孔,供闩杆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地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的手把定位部组设有一转接件,供一手把插设,该转接件由至少两个不同尺寸块体相互插组迭置而成,令转接件具有不同口径的插设孔,满足不同尺寸的手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地闩,其特征在于,所述闩杆的作用端插设于一定位座中,其中该作用端具有斜导面,而该定位座则设有一滚轮,当作用端插设于定位座时,所述斜导面与滚轮呈配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地闩,其特征在于,所述闩杆形成有裁切辨识缘,藉以提供闩杆裁切时一个明显精准的辅助辨识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地闩连动结构,包含一容置盒体、二闩杆,其中容置盒体内部容设空间中组设有间隔平行配置型态并呈相互反向相对关系的带动座及组设于二带动座之间呈可转动状态的连动件,且二带动座受动端装设具有穿设孔的闩杆穿设座,以供闩杆螺设,且闩杆与连动件所设手把定位部呈同轴设置关系,其中带动座的带动端设有长形栓孔,带动座与容置盒体相对位置处形成有一辅助导引部,以辅助导引二带动座的位移状态;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有效降低天地闩的设置成本及制作工时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E05B63/14GK202530874SQ2012200574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8日
发明者石丰铭 申请人:大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