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拉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18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拉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具体涉及一种抽拉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座椅通常形状比较单一,且不能随意变化,而且一个椅子能容纳的人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且通常的座椅仅具有坐的功能,并不能用作他用,功能也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多、使用效率高且趣味性强的抽拉座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抽拉座椅,包括一个框架,在所述框架内均匀分布有四个以上结构、大小均相同且贯穿框架的抽拉孔,在所述抽拉孔中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抽拉条,所述抽拉条与抽拉孔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框架的横截面和纵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抽拉条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所述抽拉条的长度大于抽拉孔的长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进步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和抽拉条之间滑动配合,可将不同位置的抽拉条抽出来拼成不同形状的椅子、桌子、躺床、储物架、挂衣架等,一物多用,且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效率高;框架和抽拉条之间抽拉方便,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很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I、框架,2、抽拉条。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I和图2所不可知,抽拉座椅,包括一个框架1,在所述框架I内均勻分布有四个以上结构、大小均相同且贯穿框架I的抽拉孔,在所述抽拉孔中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抽拉条2,所述抽拉条2与抽拉孔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框架I的横截面和纵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抽拉条2为圆柱形;所述抽拉条2的长度大于抽拉孔的长度、框架I的宽度,因此抽拉条2的一端或者两端可以露在抽拉孔的外面,这样便于进行抽拉操作。本实用新型中,抽拉孔和抽拉条2均匀分布在框架I内,且纵横规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需要,将抽拉条2从抽拉孔中抽出,形成不同功能的家具。当所有抽拉条2都处于抽拉孔之中时,即不被抽拉出时,整个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个桌子使用。使用时,可以将处于同一高度的抽拉条2抽出,这样即可将多个抽拉条2整体作为椅子使用,剩余的位于抽拉孔中的抽拉条2和框架I可以作为椅子的靠背。在抽拉过程中,要保证抽拉条2有部分还存留于抽拉孔中,这样才能保证家具的正常使用。还可以将处于不同高度的抽拉条2按照不同的规律抽拉出来,形成各种形状的椅子、桌子、躺床、储物架等家具形式。若抽出的抽拉条2互不相连,则每个独立的抽拉条2还可以作为挂衣物的架子。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单人或多人的使用需求,可以一个人使用,人多的时候可以抽拉不同方向不同层面的抽拉条2形成座椅,互不影响;抽拉不同的抽拉条2组合出不同的座椅、床等形式,可坐可卧。不同的身高可以选取不同高度,人们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取不同高度的抽拉条2组合出自己需要的座椅等。抽拉条2在抽拉孔内可以双向滑动,这样,可以分别在框架I的两侧形成不同的椅
子、桌子等,使其使用效率更高。框架I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可以为规则图形,还可以为不规则图形。抽拉条2和抽拉孔的形状也可以随意设计,只要能保证抽拉条2在抽拉孔中双向滑动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抽拉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框架(I),在所述框架(I)内均勻分布有四个以上结构、大小均相同且贯穿框架(I)的抽拉孔,在所述抽拉孔中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抽拉条(2),所述抽拉条(2)与抽拉孔之间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横截面和纵截面均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抽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条(2)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抽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条(2)的长度大于抽拉孔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拉座椅,属于一种家具。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框架,在所述框架内均匀分布有四个以上结构、大小均相同且贯穿框架的抽拉孔,在所述抽拉孔中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抽拉条,所述抽拉条与抽拉孔之间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和抽拉条之间滑动配合,可将不同位置的抽拉条抽出来拼成不同形状的椅子、桌子、躺床、储物架、挂衣架等,一物多用,且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效率高;框架和抽拉条之间抽拉方便,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很高。
文档编号A47C13/00GK202681227SQ2012203290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任英丽, 张庆峰 申请人:燕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