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00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既需要保温,又需要较好的消音和减振功能,而且要有一定防护强度的门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聚氨酯发泡技术应用广泛,聚氨酯既能有一定的强度又有很好的保温、绝缘和防水性,成本也比较低。但在实际应用中,单靠聚氨酯本身的强度还不够,需要在聚氨酯发泡中内衬金属板,比较常用的有钢板和铝板,使得聚氨酯板遭受外部撞击时,不会造成聚氨酯面的破坏和金属板的变形,整体防护性能加强,也可以防止在脱模时板的变形。但因为金属板和硬质聚氨酯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硬泡聚氨酯和金属板的形变不一致造成聚氨酯与金属板剥离、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聚氨酯与金属板膨胀系数不同而开裂的问题的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包括:基材,在所述基材上设有多个安装孔;覆盖面,所述覆盖包裹在所述基材的外侧;以及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柱分别与所述覆盖面的上覆盖面及下覆盖面连接。所述安装孔为均匀分布。所述覆盖面及所述连接柱为聚氨酯。所述聚氨酯的硬度在60 70。所述上覆盖面及所述下覆盖面的厚度为4毫米 20毫米。所述基材为钢板或铝板。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采用密度和硬度较高的软泡聚氨酯发泡成型。即在开孔的金属 板 上发泡较高密度的软质聚氨酯,这样使得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可以有效地利用软质聚氨酯的弹性,使金属板和聚氨酯的线膨胀之差抵消在软质聚氨酯的弹性形变上,而且可以有较好的减振和消音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结构侧面剖示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俯视图。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基材2_安装孔3_上覆盖面4-下覆盖面5-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包括:材质为钢板或铝板的基材I。在基材I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在安装孔2内设有连接柱5。基材I的外侧包裹有覆盖面,其中覆盖面包括上覆盖面3及下覆盖面4,上覆盖面3及下覆盖面4通过连接柱5相互连接,上覆盖面3及下覆盖面4的厚度为4毫米 20毫米。覆盖面及连接柱5的材质为密度和硬度较高的软泡聚氨酯发泡成型,硬度在60 70。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采用密度和硬度较高的软泡聚氨酯发泡成型。即在开孔的金属板上发泡较高密度的软质聚氨酯,这样使得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可以有效地利用软质聚氨酯的弹性,使金属板和聚氨酯的线膨胀之差抵消在软质聚氨酯的弹性形变上,而且可以有较好的减振和消音效果。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在所述基材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覆盖面,所述覆盖包裹在所述基材的外侧;以及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柱分别与所述覆盖面的上覆盖面及下覆盖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面及所述连接柱为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的硬度在60 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盖面及所述下覆盖面的厚度为4毫米 2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钢板或铝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包括基材,在基材上设有多个安装孔;覆盖面,覆盖包裹在基材的外侧;以及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安装孔内,连接柱分别与覆盖面的上覆盖面及下覆盖面连接。安装孔为均匀分布。覆盖面及连接柱为聚氨酯。聚氨酯的硬度在60~70。上覆盖面及下覆盖面的厚度为4毫米~20毫米。基材为钢板或铝板。本实用新型内衬金属板的软发泡聚氨酯门盖采用密度和硬度较高的软泡聚氨酯发泡成型。即在开孔的金属板上发泡较高密度的软质聚氨酯,这样使得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可以有效地利用软质聚氨酯的弹性,使金属板和聚氨酯的线膨胀之差抵消在软质聚氨酯的弹性形变上,而且可以有较好的减振和消音效果。
文档编号E06B3/70GK202990749SQ20122069079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万承林, 王庶民, 王鸿伟 申请人: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