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拨锁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拨锁头,包括至少一个防拨弹珠,防拨弹珠远离钥匙孔的开口的一侧至少还设有一个下弹珠。闭锁状态时,收容孔与导向孔相对设置,防拨弹珠靠近上弹珠的一端与导向孔的开口平齐。若采用工具拨动上述防拨锁头,则需从钥匙孔插入,将下弹珠顶上去,以使锁芯在锁芯孔内可转动。为了对防拨弹珠后面的下弹珠进行操作,则必须先将防拨弹珠顶上。此时,防拨弹珠与导向孔的开口平齐的一端将卡入对应的收容孔内。因此,即使后面的下弹珠被顶上,锁芯依然与锁体卡紧,而难以旋转锁芯以开锁。而且,钥匙孔内的空间有限,绕开防拨弹珠以对其后面的下弹珠进行操作是不现实的。因此,上述防拨锁头可有效防止弹珠被拨开,防盗性能得到提高。
【专利说明】防拨锁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拨锁头。
【背景技术】
[0002]弹子锁自问世以来,以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以及防盗性能较好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不法分子制造出一种开锁工具,该开锁可通过钥匙孔,将弹子锁中的弹珠一一拨开。因此,不法分子们便可在不用钥匙的情况下将弹子锁打开,从而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隐患,也是弹子锁的防盗性能收到很大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弹珠被拨开,以提高防盗性能的防拨锁头。
[0004]一种防拨锁头,包括锁体、圆柱形的锁芯及多个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弹簧、上弹珠及下弹珠,所述锁体上设有锁芯孔,且所述锁芯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收容孔,所述锁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芯孔内,所述锁芯沿其轴向开设有钥匙孔,且所述锁芯的侧壁沿所述锁芯的径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钥匙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上弹珠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并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下弹珠收容于所述导向孔内,至少一个所述下弹珠为防拨弹珠,所述防拨弹珠远离所述钥匙孔的开口的一侧至少还设有一个所述下弹珠;
[0005]其中,闭锁状态时,所述收容孔与所述导向孔相对设置,所述上弹珠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弹珠抵接,且收容于所述导向孔内,以使锁芯与所述锁体卡紧,所述防拨弹珠靠近所述上弹珠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孔的开口平齐;
[0006]开锁状态时,所述上弹珠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弹珠抵接,且所述上弹珠位于所述导向孔外,以使所述锁芯在所述锁芯孔内可转动。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拨弹珠为一个,且所述下弹珠均位于所述防拨弹珠远离所述钥匙孔的开口的一侧。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钥匙孔为矩形孔,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钥匙孔的一底面垂直,所述防拨弹珠的一端与所述底面抵接,所述防拨弹珠的长度等于所述导向孔的长度加上所述底面与其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弹珠靠近所述上弹珠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弹珠靠近所述上弹珠的一端的端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锁芯侧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条形封珠,所述条形封珠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且一端与所述收容孔的底部抵持,所述弹簧远离所述上弹珠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条形封珠远离所述收容孔的底部的一端。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上设有两个所述锁芯孔,且两个所述锁芯孔同轴设置,所述锁芯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锁芯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锁芯孔内。[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可转动的设于所述锁体上,且位于两个所述锁芯孔之间,所述凸轮分别与两个所述锁芯传动连接。
[0014]上述防拨锁头包括防拨弹珠,闭锁状态时,防拨弹珠靠近上弹珠的一端与导向孔的开口平齐。若不使用专门的钥匙,而用工具拨动上述防拨锁头,则工具需从钥匙孔插入,再将下弹珠顶上去,以使锁芯在锁芯孔内可转动。为了对防拨弹珠后面的下弹珠进行操作,则必须先将防拨弹珠顶上。此时,防拨弹珠与导向孔的开口平齐的一端将卡入对应的收容孔内。因此,即使后面的下弹珠被顶上,锁芯依然与锁体卡紧,而难以旋转锁芯以开锁。而且,钥匙孔内的空间有限,绕开防拨弹珠以对其后面的下弹珠进行操作是不现实的。因此,上述防拨锁头可有效防止弹珠被拨开,防盗性能得到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防拨锁头的爆炸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防拨锁头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0]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防拨锁头100包括锁体110、锁芯120、锁紧件130、防拨弹珠140及凸轮150。
[0021]锁体110 —般由金属制成,可被加工成各种形状。锁体110上设有锁芯孔111,且锁芯孔11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收容孔113。具体的,锁芯孔111呈圆柱形。收容孔113沿锁芯孔111的径向延伸。收容孔113为条形圆孔,可为盲孔或通孔。
[0022]锁芯120呈圆柱形,与锁芯孔111的形状相匹配。锁芯120可转动地设于锁芯孔111内。锁芯120 —般由金属制成,且通过锁定壁125锁定,以防止锁芯120从锁芯孔111中脱落。此外,锁芯120常与锁舌(图未示)传动连接。锁芯120在锁芯孔111内转动时,带动锁舌伸缩,从而实现开锁或闭锁。锁芯120沿其轴向开设有钥匙孔121,且锁芯120的侧壁沿锁芯120的径向开设有多个与钥匙孔121连通的导向孔123。钥匙孔121的横截面可为矩形、十字形或圆形,对应与钥匙的形状相匹配。导向孔123为圆形通孔,其开口位于锁芯120的侧壁,与开口相对的一端与钥匙孔121连通。
[0023]其中,转动锁芯120,可使其中多个导向孔123分别与多个锁收容孔113对齐。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孔123与收容孔113的数量相同,且等于锁紧件130的数量。转动锁芯120,可使所有导向孔123与所有收容孔113 —一对应。
[0024]锁紧件130为多个,锁紧件130包括弹簧131、上弹珠133、下弹珠135及条形封珠137。
[0025]弹簧131收容于收容孔113内,上弹珠133的一端收容于收容孔113内并与弹簧131抵接,下弹珠135收容于导向孔123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条形封珠137收容于收容孔113内,且一端与收容孔113的底部抵持,弹簧131远离上弹珠133的一端固定于条形封珠137远离收容孔113的底部的一端。安装时,可先将弹簧131固定于条形封珠137上,再将条形封珠137装入收容孔113内。由于条形封珠137可与收容孔113的内壁相抵持,故对弹簧131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相对于直接将弹簧131固定于收容孔113内,采用条形封珠137可简化安装过程。
[0026]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条形封珠137可省略,而直接将弹簧131收容于收容孔113内。
[0027]闭锁状态时,收容孔113与导向孔123相对设置,上弹珠133远离弹簧131的一端与下弹珠135抵接,且收容于导向孔123内。因此,上弹珠133的一端位于收容孔113内,另一端位于导向孔123内,从而锁芯120与锁体110卡紧,使得锁芯120无法转动,达到闭锁的目的。
[0028]其中,至少一个下弹珠135为防拨弹珠140。防拨弹珠140与其他下弹珠135的结构及安装方式相同,仅长度大于其他下弹珠135的长度。闭锁状态时,其他下弹珠135靠近上弹珠140的一端均位于导向孔123内,防拨弹珠140靠近上弹珠133的一端与导向孔123的开口平齐。具体的,防拨弹珠140靠近上弹珠133的一端的断面与锁芯120的侧壁相切。闭锁状态时,若防拨弹珠140向靠近上弹珠133的方向滑动,则防拨弹珠140的一部分将卡入收容孔113内。
[0029]此外,防拨弹珠140靠近远离钥匙孔121的开口的一侧至少还设有一个下弹珠135。因此,若采用工具将拨动下弹珠135,以将上弹珠133抵出导向孔123,则必须先将防拨弹珠140向靠近上弹珠133的方向顶开,以在钥匙孔121内形成空间。然而,这将导致防拨弹珠140与导向孔123的开口平齐的一端将卡入对应的收容孔113内。因此,即使后面的下弹珠135被顶上,对应的上弹珠133被抵出导向孔123,锁芯120依然与锁体110卡紧,因而无法开锁。
[0030]开锁状态时,上弹珠133远离弹簧131的一端与下弹珠135抵接。而且,下弹珠135将上弹珠133顶出至导向孔123外。此时,上弹珠133位于导向孔123外,下弹珠135及防拨弹珠140靠近上弹珠133的末端与导向孔123的开口平齐,故锁芯120在锁芯孔111内可转动,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
[0031]具体的,与防拨锁头100匹配的钥匙上开设有与防拨弹珠140对应的避位槽。钥匙插入钥匙孔121内,将下弹珠135顶开,直至将上弹珠133抵出导向孔123。防拨弹珠140落入避位槽内,因此,防拨弹珠140不会卡入对应的收容孔113内。
[0032]在本实施例中,下弹珠135靠近上弹珠133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面。进一步的,下弹珠135靠近上弹珠133的一端的端面的曲率半径与锁芯120侧面的曲率半径相同。当下弹珠135靠近上弹珠133的末端与导向孔123的开口平齐时,该末端的端面与锁芯120侧面形成圆滑的过渡。因此,在锁芯120的侧壁不会产生凸起,从而使得锁芯120的表面光滑,便于锁芯120转动。
[0033]在本实施例中,防拨弹珠140为一个,且下弹珠135均位于防拨弹珠140远离钥匙孔121的开口的一侧。因此,若要通过拨动下弹珠135实现非法开锁,则都必须经过防拨弹珠140,从而加大非法开锁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拨弹珠140可为多个。而且,每个防拨弹珠140还可位于任意两个下弹珠135之间。
[0034]在本实施例中,钥匙孔121为矩形孔,且导向孔123与钥匙孔121的一底面(图未标)垂直,防拨弹珠140的一端与该底面抵接,防拨弹珠140的长度等于导向孔123的长度加上该底面与其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0035]由于防拨弹珠140的一端与钥匙孔121的底面抵接,故防拨弹珠140可将钥匙孔121的空间全部遮挡住。当不法分子想通过拨动弹珠的方式非法开锁时,则必须先将防拨弹珠140顶开。因此,防拨弹珠140难以被绕开,从而使得防拨锁头100的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闻。
[0036]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10上设有两个锁芯孔111,且两个锁芯孔111同轴设置,锁芯120为两个,且两个锁芯120分别收容于两个锁芯孔111内。
[0037]进一步的,凸轮150可转动的设于锁体110上,且位于两个锁芯孔111之间,凸轮150分别与两个锁芯120传动连接。凸轮150上设有凸起,可用于锁定。锁芯120带动凸轮150转动时,便可实现开锁或闭锁。由于凸轮150分别与两个锁芯120传动连接。在闭锁状态时,必须当两个锁芯120均可在相应的锁芯孔111内转动时,才能带动凸轮150转动,进而开锁。因此,上述双锁芯结构可进一步提高了防拨锁头100的安全性能。
[0038]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锁芯120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
[0039]防拨锁头100包括防拨弹珠140,闭锁状态时,防拨弹珠140靠近上弹珠133的一端与导向孔123的开口平齐。若不使用专门的钥匙,而用工具拨动防拨锁头100,则工具需从钥匙孔121插入,再将下弹珠135顶上去,以使锁芯120在锁芯孔111内可转动。为了对防拨弹珠140后面的下弹珠135进行操作,则必须先将防拨弹珠140顶上。此时,防拨弹珠140与导向孔123的开口平齐的一端将卡入对应的收容孔113内。因此,即使后面的下弹珠135被顶上,锁芯120依然与锁体110卡紧,而难以旋转锁芯120以开锁。而且,钥匙孔121内的空间有限,绕开防拨弹珠140以对其后面的下弹珠135进行操作是不现实的。因此,防拨锁头100可有效防止弹珠被拨开,防盗性能得到提高。
[00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拨锁头,包括锁体、圆柱形的锁芯及多个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弹簧、上弹珠及下弹珠,所述锁体上设有锁芯孔,且所述锁芯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收容孔,所述锁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芯孔内,所述锁芯沿其轴向开设有钥匙孔,且所述锁芯的侧壁沿所述锁芯的径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钥匙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上弹珠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并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下弹珠收容于所述导向孔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下弹珠为防拨弹珠,所述防拨弹珠远离所述钥匙孔的开口的一侧至少还设有一个所述下弹珠; 其中,闭锁状态时,所述收容孔与所述导向孔相对设置,所述上弹珠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弹珠抵接,且收容于所述导向孔内,以使锁芯与所述锁体卡紧,所述防拨弹珠靠近所述上弹珠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孔的开口平齐; 开锁状态时,所述上弹珠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弹珠抵接,且所述上弹珠位于所述导向孔外,以使所述锁芯在所述锁芯孔内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拨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拨弹珠为一个,且所述下弹珠均位于所述防拨弹珠远离所述钥匙孔的开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拨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孔为矩形孔,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钥匙孔的一底面垂直,所述防拨弹珠的一端与所述底面抵接,所述防拨弹珠的长度等于所述导向孔的长度加上所述底面与其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拨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珠靠近所述上弹珠的一端的端面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拨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珠靠近所述上弹珠的一端的端面的曲率半径与所述锁芯侧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拨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条形封珠,所述条形封珠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且一端与所述收容孔的底部抵持,所述弹簧远离所述上弹珠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条形封珠远离所述收容孔的底部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拨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设有两个所述锁芯孔,且两个所述锁芯孔同轴设置,所述锁芯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锁芯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锁芯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拨锁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可转动的设于所述锁体上,且位于两个所述锁芯孔之间,所述凸轮分别与两个所述锁芯传动连接。
【文档编号】E05B15/14GK203569987SQ20132057831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吉正才, 白庭英 申请人:中山亚萨合莱安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