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31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通道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通道锁,包括相互锁扣的主锁与副锁,主锁包括:安装在安装板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安装在第一垫片的锁体;收容锁体的锁壳;贯穿锁壳、锁体、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方棒;与方棒连接的把手,把手转动并带动方棒转动;锁体包括:锁舌,设置在锁体的一端;锁舌复位弹簧,与锁舌连接;叉板,与锁舌连接;底座,设置在锁体的底部;内保险销,设置在底座上;托板,设置在锁体的底部;拔叉,与托板连接,且与方棒转动连接;以及把手复位弹簧,与拔叉连接;把手转动并带动方棒,方棒转动并带动拔叉,拔叉转动压缩把手复位弹簧,并带动托板横向移动,并带动锁舌收缩;锁舌压缩锁舌复位弹簧,并带动叉板横向移动,叉板抵接内保险销。
【专利说明】通道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锁构件,特别是涉及通道锁。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什么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个人生活隐私的注重,在家庭、办公室或浴室等地方都会安装门,同时会在门上安装锁。
[0003]例如玻璃门锁,传统的门锁皆需要钥匙通过锁芯来进行闭锁,室内锁闭后,在紧急情况下,室外也必须要有钥匙才能够解锁开门,十分不方便,也不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无需钥匙在室外也可以解锁的通道所锁。
[0005]一种通道锁,包括相互锁扣的主锁与副锁,所述主锁包括:安装在安装板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垫片的锁体;收容所述锁体的锁壳;贯穿所述锁壳、锁体、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方棒;与所述方棒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转动并带动所述方棒转动;所述锁体包括:锁舌,设置在所述锁体的一端;锁舌复位弹簧,与所述锁舌连接;叉板,与所述锁舌连接;底座,设置在所述锁体的底部;内保险销,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托板,设置在所述锁体的底部;拔叉,与所述托板连接,且与所述方棒转动连接;以及把手复位弹簧,与所述拔叉连接;把手转动并带动所述方棒,所述方棒转动并带动所述拔叉,所述拔叉转动压缩所述把手复位弹簧,并带动所述托板横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锁舌收缩;所述锁舌压缩所述锁舌复位弹簧,并带动所述叉板横向移动,所述叉板抵接所述内保险销。
[0006]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锁体还包括:定位弹簧、定位弹珠;所述定位弹珠放置在所述定位弹簧上,且压缩设置在所述内保险销与所述底座的空间内。
[0007]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开设滑槽,所述内保险销沿所述滑槽纵向滑动。
[0008]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拔叉包括:共轴设置的内拔叉和外拔叉;所述内拔叉的一端为扇型且与所述托板抵接,另一端为凸起且与所述把手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外拔叉的一端为带有缺口的扇型且与所述托板抵接,另一端为凸起且与所述把手复位弹簧连接。
[0009]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保险销为类十字型,与所述叉板抵接的为解锁斜面。
[0010]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外保险销,与所述内保险销抵接。
[0011]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拔叉和所述外拔叉开设有共轴的方棒孔,所述方棒设有定位凸点。
[0012]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方棒还设有定位弹片。
[0013]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副锁包括:安装在安装板的副锁垫片;安装在所述副锁垫片的固定座;收容所述固定座的副锁壳体。[0014]在一个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副锁为卡合件,与所述锁舌卡合。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获得的有益效果有:
[0016]当从室外通过小钢钉、小圆形状物或者是其它细小的钢性物体插入锁体,并推动内保险销,使得内保险销与叉板的位置错开。然后,把手转动并带动拔叉,拔叉转动压缩把手复位弹簧,并带动托板横向移动,并带动锁舌收缩;锁舌压缩锁舌复位弹簧,并带动叉板横向移动,叉板抵接内保险销,实现室外解锁。由此可见,采用本方案无需钥匙即可及解锁,且解锁更为便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实施例的通道锁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通道锁的爆炸图;
[0019]图3为一实施例的锁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一实施例的锁体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0021]图5为一实施例的锁体的俯视图;
[0022]图6为图5中一实施例的沿锁体横向的剖视图;
[0023]图7为图5中一实施例的沿锁体纵向的剖视图;
[0024]图8为一实施例的锁体与方棒转动连接的示意图;
[0025]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锁体与方棒转动连接的示意图;
[0026]图10为一实施例的锁体闭锁状态图;
[0027]图11为图10中一实施例的锁体闭锁状态的剖视图;
[0028]图12为一实施例的锁体解锁状态图;
[0029]图13为图12中一实施例的锁体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0030]图14为另一实施例的通道锁整体示意图;
[0031]图15为一实施例的通道锁安装示意图;
[0032]图16为另一实施例的通道锁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型新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型新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型新加以限制。
[0034]本实用型新中描述的前、后、左、右,内侧、外侧是根据附图所示的位置而言,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型新的范围。
[0035]结合附图1?16,第一实施例,通道锁,包括:相互锁扣的主锁I与副锁2。具体地,主锁I 一般安装在门上,副锁2 —般安装在门框上,主锁I与副锁2相互锁扣时,门即关闭在门框上。
[0036]主锁I包括:第一垫片11、第二垫片12、锁体13、锁壳14、方棒15以及把手16。
[0037]第一垫片11,安装在安装板17上,安装板17可以是木门、铁门等其它形式的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7为玻璃门。
[0038]第二垫片12,安装在安装板17上,与第一垫片11相互适配,第一垫片11与第二垫片12分别安装在安装板17的两侧。[0039]锁体13,安装在第一垫片11上,是通道锁的核心部分,实现开锁或闭锁的重要构件。
[0040]锁壳14,包括内锁壳141和外锁壳142,内锁壳14和外锁壳14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7的两侧,并形成收容腔体,能够收容锁体13。
[0041]方棒15,贯穿锁壳14、锁体13、第一垫片11、第二垫片12,是为锁体13内部器件转动提供传动力。
[0042]把手16,与方棒15连接把手16转动并带动方棒15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6为2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7的两侧,且分别安装在方棒15的两端,把手16转动可带动方棒15转动,并传递转动力。
[0043]进一步地,锁体13包括:
[0044]锁舌131,设置在锁体1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锁舌131为斜舌,斜舌的斜面处朝室内。
[0045]锁舌复位弹簧132,与锁舌131连接。具体地,锁舌复位弹簧132设置在锁体13的底部,锁舌131收缩至锁体13内时压缩锁舌复位弹簧132,复位时受到锁舌复位弹簧132的弹性回复力。
[0046]叉板133,与锁舌131连接。具体地,叉板133随着锁舌131的收缩可横行的向内侧移动。
[0047]底座134,设置在锁体13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34为一类柱形体,内凹形成以收容空间。
[0048]内保险销135,设置在底座134上。在本实施例中,内保险销135恰能够放置在收容空间内,且能够纵向滑动。当受到外部纵向的推动,内保险销135可在收容空间内纵向滑动。
[0049]托板136,设置在锁体13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托板136为片状,共设置2个,分别设置布置在锁体13内部的两侧。
[0050]拔叉137,与托板136连接,且与方棒15转动连接。具体地,拔叉137的底部与托板136连接,可带动托板136横行移动。而且,拔叉137与方棒15可转动的连接,方棒15转动带动拔叉137转动。
[0051]把手复位弹簧138,与拔叉137连接。具体地,把手16通过方棒15带动拔叉137转动,进而压缩把手复位弹簧138 ;当施加把手16的转动力撤回,把手复位弹簧138的弹性回复力推动拔叉137复位。
[0052]当从室外通过小钢钉、小圆形状物或者是其它细小的钢性物体插入锁体13,并推动内保险销135,使得内保险销135与叉板133的位置错开。然后,把手16转动并带动拔叉137,拔叉137转动压缩把手复位弹簧138,并带动托板136横向移动,并带动锁舌131收缩;锁舌131压缩锁舌复位弹簧132,并带动叉板133横向移动,叉板133抵接内保险销135,实现室外解锁。
[0053]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锁体13还包括:定位弹簧1351、定位弹珠1352。定位弹珠1352放置在定位弹簧1351上,且压缩设置在内保险销135与底座134的空间内。由于内保险销135在纵向会产生移动,定位弹珠1352可以减少内保险销135与底座134内壁的摩擦阻力,滑动的更为顺畅。[0054]进一步地,底座134开设滑槽,内保险销135沿滑槽纵向滑动。开设的滑撑可以限定内保险销135沿着设定的位置滑动,使得内保险销135滑动的更为稳定。
[0055]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拔叉137包括:共轴设置的内拔叉1371和外拔叉1372。
[0056]内拔叉1371,为类圆形,中间开设了方形孔。内拔叉1371的一端为扇型且与托板136抵接,另一端为凸起且与把手复位弹簧138连接。内拔叉1371转动,扇型的一端带动托板136横行移动,凸起的另一端压缩把手复位弹簧138 ;当撤销对内拔叉1371所提供的转动力,则手复位弹簧通过弹性回复力使得内拔叉1371回复到初始位置。
[0057]外拔叉1372,为类圆形,中间开设了方棒孔1373,且与内拔叉1371共轴设置。外拔叉1372的一端为带有缺口的扇型且与托板136抵接,另一端为凸起且与把手复位弹簧138连接。当内拔叉1371与外拔叉1372共轴设置时,该缺口的恰能够使得内保险销135与外拔叉1372处于不同的平面,形成外拔叉卡槽。
[0058]进一步地,内保险销135为类十字型,与叉板133抵接的为解锁斜面1351。而与解锁斜面1351相反的一侧为内保险销卡块1352,内保险销卡块1352恰与外拔叉卡槽抵接。
[0059]当内保险销135与外拔叉1372相抵接时,解锁斜面1351与叉板133相抵接,或者有一定距离,但是该距离较短,叉板133向内侧移动的距离还不足以把锁舌131收缩至合适的位置。
[0060]因此,由于解锁斜面1351与叉板133相抵接或者有一定距离(即内保险销卡块1352与外拔叉卡槽抵接),托板136可横向移动的距离较短或不可移动,由于托板136与外拔叉1372连接,由于托板136移动的距离较短或不可移动,则外拔叉1372也就转动的角度较小或者不可转动,即从室外也就无法开锁。
[0061]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通道锁还包括外保险销,与内保险销135抵接。当通道锁闭锁,推动外保险销,进而推动内保险销135纵向滑动。当内保险销135与外拔叉1372抵接时,解锁斜面1351与叉板133也相抵接,此时外拔叉1372就无法转动,则从室外也就无法开锁,即可以从室内进行锁住。
[0062]当在室内转动把手16带动内侧方棒15旋转,方棒15使内拔叉1371转动并带动托板136向后移动,托板136同进带动锁舌131缩入锁体13内。当托板136向后移动的同时,凸起的叉板133触及内保险销135前端的解锁斜面1351,使内保险销135往上活动,从而实现解锁。
[0063]解锁完毕后,锁舌复位弹簧132可使锁舌131及托板136自动复位,后面的把手复位弹簧138可使把手16自动回位,而内保险销135因为定位弹珠1352的作用,仍然停留在已解锁的状态,此时如果需要再次锁闭,需要再次按下外保险销进行锁闭。
[0064]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内拔叉1371和外拔叉1372开设有共轴的方棒15孔,方棒15采用两段式可定位结构,且方棒15设有定位凸点151。
[0065]进一步地,方棒15还设有定位弹片152,方棒15从有定位弹片152的一侧穿入锁体13方棒15孔内,当定位凸点151达到位置后,定位弹片152弹出将方棒15定位。安装后的方棒15两侧均可实现自由转动,任何一边的转动均可带动锁舌131。定位后的方棒15可防止使用过程中方棒15位置变化后,影响锁体13的功能实现。[0066]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副锁2包括:安装在安装板17的副锁垫片21 ;安装在所述副锁垫片21的固定座22 ;收容所述固定座22的副锁壳体23,副锁壳体23包括,实现副锁2与主锁I的锁合。
[0067]在其它实施例中,副锁2可设计为卡合件,直接嵌入至门框内侧,与锁舌131卡合,实现副锁2与主锁I的锁合。
[0068]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连接,可以通过螺钉连接、顶丝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各个组件之间可以设置垫片等。
[0069]在其它实施例中,通道锁还可做成其它使用条件下的结构,通过改变外保险销的长度与安装位置,可用于内开门和外开门使用。
[0070]由技术常识可知,以上所述实施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式来实现,故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因此,上述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只是举例说明,还可以有若干变形,并不是仅有,所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范围内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道锁,包括相互锁扣的主锁与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包括:安装在安装板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垫片的锁体;收容所述锁体的锁壳;贯穿所述锁壳、锁体、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方棒;与所述方棒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转动并带动所述方棒转动; 所述锁体包括: 锁舌,设置在所述锁体的一端; 锁舌复位弹簧,与所述锁舌连接; 叉板,与所述锁舌连接; 底座,设置在所述锁体的底部; 内保险销,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托板,设置在所述锁体的底部; 拔叉,与所述托板连接,且与所述方棒转动连接;以及 把手复位弹簧,与所述拔叉连接; 把手转动并带动所述方棒,所述方棒转动并带动所述拔叉,所述拔叉转动压缩所述把手复位弹簧,并带动所述托板横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锁舌收缩;所述锁舌压缩所述锁舌复位弹簧,并带动所述叉板横向移动,所述叉板抵接所述内保险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定位弹簧、定位弹珠;所述定位弹珠放置在所述定位弹簧上,且压缩设置在所述内保险销与所述底座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滑槽,所述内保险销沿所述滑槽纵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叉包括:共轴设置的内拔叉和外拔叉;所述内拔叉的一端为扇型且与所述托板抵接,另一端为凸起且与所述把手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外拔叉的一端为带有缺口的扇型且与所述托板抵接,另一端为凸起且与所述把手复位弹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险销为类十字型,与所述叉板抵接的为解锁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保险销,与所述内保险销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拔叉和所述外拔叉开设有共轴的方棒孔,所述方棒设有定位凸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棒还设有定位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锁包括:安装在安装板的副锁垫片;安装在所述副锁垫片的固定座;收容所述固定座的副锁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锁为卡合件,与所述锁舌卡合。
【文档编号】E05B35/00GK203547270SQ20132061448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白宝鲲 申请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