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99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平开窗包括小窗体、中窗体、活动窗体以及大窗体,活动窗体内侧设置纱窗;并且小窗体与中窗体两者的四周分别装设在顶部连接结构、第一中部连接结构及第一侧部连接结构内;活动窗体与大窗体两者的四周分别装设在第一中部连接结构、底部连接结构、第二侧部连接结构和第三侧部连接结构内,小窗体与中窗体之间通过第二中部连接结构配合连接,活动窗体与大窗体之间通过第三中部连接结构配合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结构对称性强,对称性的型材使得平开门的安装结构简单化,易于操作,安装的稳定度高,窗体的厚度可任意调节,扩大了其使用范围,而且该型材平开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实惠。
【专利说明】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物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

【背景技术】
[0002]平开窗是指合页(铰链)装于门侧面、向内(左内开,右内开)或向外开启(左外开,右外开)的门。由门套,合页,门扇,锁等组成;平开窗有单开的平开窗和双开的平开窗,单开门指只有一扇门板,一侧作为门轴,另一侧可以开关,而双开门有两扇门板,各自有自己的门轴,向两个方向开启。平开窗又分为单向开启和双向开启。单向开启是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只能向里推或外拉),双向开启是门扇可以向两个方向开启(如弹簧门),平开窗是相对于别的开启方式来分的,因为门还有移动开启的、上翻的、卷帘升降的、垂直升降的、旋转式的等等;平开门与平开窗不同的是:平开窗均采用玻璃窗体结构,平开门可采用木质门体结构。
[0003]平开窗因其简单的构造及较强的实用性,受到广泛的喜爱,但是现有的平开窗有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门体的安装不便,而且安装后门体或窗体的稳定性也较差,而且对于不同层的玻璃或是木质门体的厚度不能很好的调节,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而且成本较高,对于安装平开窗的用户开说不划算;而且,有时候需要平开窗的某一个窗体活动,另外的窗体固定,不仅能够增大受光面,还能满足通风效果。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该型材平开窗具有结构简单,结构对称性强,对称性的型材使得平开门的安装结构简单化,易于操作,安装的稳定度高,窗体的厚度可任意调节,扩大了其使用范围,而且该型材平开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实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所述平开窗包括小窗体、中窗体、活动窗体以及大窗体,所述小窗体、中窗体以及所述大窗体固定设置,所述活动窗体活动设置;所述小窗体与所述中窗体并列设置,并且所述小窗体与所述中窗体两者的顶层装设在顶部连接结构内,底层装设在第一中部连接结构内的上端,两者的外侧边均装设在第一侧部连接结构内;所述活动窗体与所述大窗体并列设置,并且所述活动窗体与所述大窗体两者的顶层均装设在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内的下端,底层装设在底部连接结构,两者的外侧边分别装设在第二侧部连接结构和第三侧部连接结构内,所述小窗体与所述中窗体之间通过第二中部连接结构配合连接,所述活动窗体与所述大窗体之间通过第三中部连接结构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底部连接结构、第二侧部连接结构以及第三侧部连接结构之间设置纱窗。
[0006]进一步,所述顶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侧部连接结构以及所述第三侧部连接结构三者的结构相同,均由外框及三角锥形的压线组成。
[0007]进一步,所述外框上加工有凸部和凹部,所述外框上还加工有保护板,在所述凹部上配合连接所述压线,所述压线内侧面上还加工有卡齿。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三中部连接结构;两者的结构相同,且均由中框、内框以及压线配合连接,所述中框由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梯形边框组成,两个所述梯形边框之间形成空腔,并在其中一个所述梯形边框的梯形槽内配合连接压线,在另一个所述梯形边框的梯形槽内配合连接内框,所述内框上由内框空腔、设于所述内框空腔侧部的卡紧槽以及设于所述内框空腔侧边上的保护板组成。
[0009]进一步,所述底部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侧部连接结构两者的结构相同,两者也包括外框和内框。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中部连接结构包括中框和两个压线,两个所述压线分别对应设在所述中框两侧的梯形槽内。
[0011]进一步,所述小窗体、中窗体、活动窗体以及大窗体均由双层玻璃体组成,并在所述双层玻璃体内部设置可变宽体槽,所述可变宽体槽内还设置缓冲垫体。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设置小窗体、中窗体、活动窗体以及大窗体,只有活动窗体活动,其余三个窗体固定不动,这样的设置目的既是满足较大的受光面,又是满足窗体的透风效果,而且在活动窗体内部还设置纱窗,在夏季就可通过打开活动窗体及纱窗来实现通风,纱窗将蚊子等动物可阻挡在外,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其次,本发明采用各种型材连接结构将小窗体、中窗体、活动窗体以及大窗体的四种窗体的边框固定住,再与外框固定;通过各个型材连接结构的对称性能够将小窗体、中窗体、活动窗体以及大窗体的稳定性达到最佳,防止因为部分结构的不相同而造成部分部位连接具有差异性,导致两边的受力不均,造成不稳定现象,使得窗体与型材框架的连接更为稳定,本发明的各种型材连接结构还有结构简单化、成本低的优点;其次,设置可变宽体槽,该体槽内可适应性设置多层厚度的玻璃体等,扩大平开窗的使用范围,而且还设置缓冲垫体和极大限度的提高了平开窗的隔音、隔热及隔水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A-A面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发明B-B面首I]视图。
[0016]图4为本发明C-C面剖视图。
[0017]图5为本发明顶部连接结构或第一侧部连接结构或第三侧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发明第一中部连接结构或第三中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发明底部连接结构或第二侧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发明第二中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参照附图1-8所示的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所述平开窗包括小窗体1、中窗体2、活动窗体3以及大窗体4,所述小窗体1、中窗体2以及所述大窗体4固定设置,所述活动窗体3活动设置,所述小窗体1、中窗体2、活动窗体3以及大窗体4均由双层玻璃体20组成,并在所述双层玻璃体20内部设置可变宽体槽2001,所述可变宽体槽2001内还设置缓冲垫体2002,在所述活动窗体3内侧还设置把手15,通过把手15可将活动窗体3平开,并且所述活动窗体3设于所述小窗体I下端,所述大窗体4设于所述中窗体2下端;所述小窗体I与所述中窗体2并列设置,并且所述小窗体I与所述中窗体2两者的顶层装设在顶部连接结构5内,底层装设在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内的上端,两者的外侧边均装设在第一侧部连接结构7内;所述活动窗体3与所述大窗体4并列设置,并且所述活动窗体3与所述大窗体4两者的顶层均装设在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内的下端,底层装设在底部连接结构8,两者的外侧边分别装设在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和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内,所述小窗体I与所述中窗体2之间通过第二中部连接结构11配合连接,所述活动窗体3与所述大窗体4之间通过第三中部连接结构12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底部连接结构8、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以及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之间设置纱窗18 ;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第一侧部连接结构7、底部连接结构8、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第二中部连接结构11以及第三中部连接结构12将所述小窗体1、中窗体2、活动窗体3以及大窗体4每侧边配合装设。
[0023]在本发明中,所述顶部连接结构5、所述第一侧部连接结构7以及所述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三者的结构相同,均由外框13及三角锥形的压线14组成,三角锥形压线14的卡紧效果好,稳定好好。
[0024]在本发明中,所述外框13上加工有凸部1301和凹部1302,所述外框上还加工有保护板1303,在所述凹部1302上配合连接所述压线14,所述压线14内侧面上还加工有卡齿1401,卡齿1401能够将双层玻璃体20侧面牢牢卡住,避免其因为外侧光滑而滑落,提高双层玻璃体20的安装稳定性。
[0025]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与所述第三中部连接结构12 ;两者的结构相同,且均由中框16、内框17以及压线14配合连接,所述中框16由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梯形边框1601组成,两个所述梯形边框1601之间形成空腔,并在其中一个所述梯形边框1601的梯形槽内配合连接压线14,在另一个所述梯形边框1601的梯形槽内配合连接内框19,所述内框19上由内框空腔1901、设于所述内框空腔1901侧部的卡紧槽1902以及设于所述内框空腔1901侧边上的保护板1903组成,所述卡紧槽1902由两个带有圆形突起的摆臂组成,双层玻璃体20可以灵活且稳定卡在摆臂内,并由其端部的突起卡紧。
[0026]在本发明中,所述底部连接结构8与所述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两者的结构相同,两者也包括外框13和内框19。
[0027]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中部连接结构11包括中框16和两个压线14,两个所述压线14分别对应设在所述中框16两侧的梯形槽内。
[0028]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第一侧部连接结构7、底部连接结构8、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第二中部连接结构11以及第三中部连接结构12在与双层玻璃体20相配合处均设置塑胶密封条,塑胶密封条提高整个平开窗的密封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窗包括小窗体(I)、中窗体(2)、活动窗体(3)以及大窗体(4),所述小窗体(I)、中窗体(2)以及所述大窗体(4)固定设置,所述活动窗体(3)活动设置;所述小窗体(I)与所述中窗体(2)并列设置,并且所述小窗体(I)与所述中窗体(2 )两者的顶层装设在顶部连接结构(5 )内,底层装设在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内的上端,两者的外侧边均装设在第一侧部连接结构(7)内;所述活动窗体(3)与所述大窗体(4)并列设置,并且所述活动窗体(3)与所述大窗体(4)两者的顶层均装设在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内的下端,底层装设在底部连接结构(8),两者的外侧边分别装设在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和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内,所述小窗体(I)与所述中窗体(2)之间通过第二中部连接结构(11)配合连接,所述活动窗体(3)与所述大窗体(4)之间通过第三中部连接结构(12)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底部连接结构(8)、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 )以及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 )之间设置纱窗(1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结构(5)、所述第一侧部连接结构(7)以及所述第三侧部连接结构(10)三者的结构相同,均由外框(13)及三角锥形的压线(1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3)上加工有凸部(1301)和凹部(1302),所述外框上还加工有保护板(1303),在所述凹部(1302)上配合连接所述压线(14),所述压线(14)内侧面上还加工有卡齿(1401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部连接结构(6)与所述第三中部连接结构(12);两者的结构相同,且均由中框(16)、内框(17)以及压线(14)配合连接,所述中框(16)由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梯形边框(1601)组成,两个所述梯形边框(1601)之间形成空腔,并在其中一个所述梯形边框(1601)的梯形槽内配合连接压线(14),在另一个所述梯形边框(1601)的梯形槽内配合连接内框(19),所述内框(19)上由内框空腔(1901)、设于所述内框空腔(1901)侧部的卡紧槽(1902)以及设于所述内框空腔(1901)侧边上的保护板(1903)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结构(8)与所述第二侧部连接结构(9)两者的结构相同,两者也包括外框(13)和内框(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部连接结构(11)包括中框(16)和两个压线(14),两个所述压线(14)分别对应设在所述中框(16)两侧的梯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四面窗体手摇型材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窗体(I)、中窗体(2)、活动窗体(3)以及大窗体(4)均由双层玻璃体(20)组成,并在所述双层玻璃体(20)内部设置可变宽体槽(2001),所述可变宽体槽(2001)内还设置缓冲垫体(2002)。
【文档编号】E06B3/26GK104453577SQ20141076173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3日
【发明者】黄霖 申请人:安徽高德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