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磨米面食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4696发布日期:2018-07-13 15:4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食加工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磨米面食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家用自动面食加工机的主要功能包括:制作土司面包、馒头等,制作土司面包基本采用高筋面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包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以米饭为主食的亚洲国家人群对传统面包的口感不太适应,而采用大米与面粉结合制作的面包恰好能调节面包的口感,使得面包既有米饭的风味,又有面包的口感。相关技术中的一些家用自动面食加工机具有采用面粉和米粉制作面包功能,但是上述这些粉料一般较难购买,而且用户也不能放心食用,从而用户希望直接加入大米、小麦、豆类颗粒状杂粮谷物等配料就能制作出美味、健康且放心食用的面包。

相关技术中具有一些可以磨碎大米的面食加工机,其采用类似台式搅拌器的原理,将大米与水混合并磨碎,采用大于6000r/min的高速直流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皮带轮和第二传动皮带轮,将扭力传递给位于搅拌叶片下的合金刀片上,同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交流电机不工作。由于搅拌叶片和合金刀片之间设置有棘轮机构,当合金刀片顺时针转动时搅拌叶片不工作,故合金刀片可高速旋转,将面包桶内的米粒切碎,并形成环流,直至把米与水打碎混合成糊状。然后通过面食加工机上盖设置的机构自动给料的方式投入面粉、酵母等配料到面包桶。然而,棘轮机构容易在运转中容易卡死,减小面食加工机的使用寿命,且合金刀片高速旋转时噪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的磨盘组件,所述磨盘组件的工作可靠性高、噪音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磨盘组件的磨米面食加工机。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的磨盘组件,所述磨盘组件设在面包桶中,所述面包桶的底部伸出驱动轴,所述磨盘组件包括:下磨盘,所述下磨盘固定在所述面包桶的底部,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下磨盘的第一中心孔向上伸出,所述下磨盘的边缘具有凸缘;上磨盘,所述上磨盘同轴地设在所述下磨盘的上部,所述上磨盘和所述下磨盘之间具有磨料间隙,其中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上磨盘的第二中心孔且驱动所述上磨盘旋转,所述上磨盘的边缘上具有边缘凸台,所述边缘凸台止抵所述凸缘。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的磨盘组件,通过采用凸缘、边缘凸台控制磨料间隙,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干磨噪音问题,提高研磨效果和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边缘凸台为多个且沿所述上磨盘的边缘均匀间隔开。

具体地,所述边缘凸台为2个-4个。

具体地,所述边缘凸台包括:支撑段,所述支撑段从所述上磨盘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出;止抵段,所述止抵段从所述支撑段的外端向下延伸出,所述止抵段的下表面为平面。

具体地,所述磨料间隙的高度为0.2mm-1.0mm。

具体地,所述下磨盘的上表面上具有多条沿所述第一中心孔的边缘朝向所述下磨盘的边缘方向延伸出的第一牙形槽。

具体地,所述多条第一牙形槽的内端沿所述第一中心孔的边缘均匀分布。

具体地,所述第一牙形槽形成为横截面为非对称形状的V形槽。

具体地,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V形槽的最低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凸缘为沿所述下磨盘边缘的环形连续的凸缘。

具体地,所述凸缘为沿所述下磨盘边缘的间断的凸缘。

具体地,所述凸缘在间断处设有倒角。

具体地,所述凸缘与所述边缘凸台之间的间隙为0mm-0.5mm。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磨米面食加工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的磨盘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磨米面食加工机,通过设置上述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的磨盘组件,从而提高了磨米面食加工机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磨米面食加工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磨米面食加工机安装普通面包桶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磨米面食加工机安装面包桶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面包桶、磨盘组件和搅拌组件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磨盘组件和搅拌组件的另一个爆炸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磨盘组件和搅拌组件的又一个爆炸图,图未示出下磨盘;

图7是图3中所示的磨盘组件和搅拌组件的剖面图;

图8是图3中所示的上磨盘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上磨盘的仰视图;

图10是图3中所示的下磨盘的剖面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下磨盘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下磨盘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磨米面食加工机;

1:机壳;

11:控制面板组件;12:上盖;

2:烤箱腔体;20:腔室;

22:发热管组件;23:NTC传感器和热保护器;

3a:普通面包桶;3b:面包桶;

4:驱动装置;

41:电机;42:传动组件;43:驱动轴;

5:磨盘组件;50:磨料间隙;

51:下磨盘;511:第一中心孔;51a:螺钉孔;512:第一牙形槽;

513:第一筋条;514:环形台;515:凸缘;

52:上磨盘;521:第二中心孔;522:进料口;

5221:导料槽;523:第二牙形槽;524:第二筋条;

5241:倒角;525:中心凸台;526:边缘凸台;5261:支撑段;

5262:止抵段;

6:搅拌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磨盘组件5。其中,磨米面食加工机100可以为磨米面包机,下面仅以磨米面食加工机100为磨米面包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磨米面食加工机100还可以为一些其他的具有加工面食功能的烹饪器具。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磨盘组件5,磨盘组件5设在面包桶3b中,面包桶3b的底部伸出驱动轴43。

参照图3,并结合图4、图8和图11,磨盘组件5包括:下磨盘51和上磨盘52,下磨盘51固定在面包桶3b底部,其中驱动轴43穿过下磨盘51的第一中心孔511向上伸出,上磨盘52同轴地设在下磨盘51的顶部,驱动轴43穿过上磨盘52的第二中心孔521且驱动上磨盘52旋转,上磨盘52和下磨盘51之间具有磨料间隙50,上磨盘52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料口522,进料口522与磨料间隙50连通。

参照图3,并结合图4、图8和图11,上磨盘52和下磨盘51均布置在面包桶3b内,驱动轴43向上穿过下磨盘51且与下磨盘51无连接,驱动轴43向上穿过下磨盘51后与上磨盘52相连以向上磨盘52传递动力,这样,下磨盘51可以固定在面包桶3b内的底部,例如,下磨盘51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固定在面包桶3b内的底部(如图12所示,下磨盘51上可以具有用于连接螺钉的螺钉孔51a),上磨盘52可以可转动地设在下磨盘51的上方,其中,上磨盘52的下表面与下磨盘51的上表面上下间隔开以限定出磨料间隙50,进料口522可以由上磨盘52的上端面向下贯穿至与磨料间隙50连通,从而待磨的大米、小麦、豆类等杂粮谷物可以从上磨盘52上的进料口522向下流入磨料间隙50中,以进行研磨。可选地,上磨盘52和下磨盘51均可以采用不锈钢精密铸造,并采用纳米陶瓷材料压制烧结而成。

上磨盘52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中心凸台525以使上磨盘52和下磨盘51之间形成磨料间隙50。如图8和图9所示,中心凸台525可以由上磨盘52下端面的中心向下凸出而成,当上磨盘52与下磨盘51装配到位后,中心凸台525的下端面止抵在下磨盘51的上端面上,从而保证上磨盘52的下表面与下磨盘51的上表面上下间隔开,以形成磨料间隙50。

可选地,下磨盘51的上表面上环绕第一中心孔511具有环形台514,环形台514对应地支撑中心凸台525。参照图11和图7,环形台514可以由下磨盘51的上端面向上凸出而成,且环形台514可以大体形成为圆环薄片,且环绕第一中心孔511设置,当上磨盘52与下磨盘51装配到位后,中心凸台525的下端面可以止抵在环形台514的上端面上,从而进一步保证上磨盘52的下表面与下磨盘51的上表面上下间隔开,以形成磨料间隙50。由此,通过调节环形台514和中心凸台525的厚度可以有效地调节磨料间隙50的高度。

优选地,参照图7,磨料间隙50的高度h1为0.2mm-1.0mm。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下磨盘51的环形台514与上磨盘52的中心凸台525在工作时是贴合的(下文所述的上磨盘52上的四个边缘凸台526与下磨盘51的凸缘515之间的名义尺寸也是贴合的),从而上磨盘52的下表面与和下磨盘51的上表面之间可以形成0.2mm~1.0mm的磨料间隙50。由此,可以有效地改善干磨噪音问题,且由于磨料间隙50稳定、合理,从而保证研磨时、物料可以充分地被研磨成米浆,试验验证,研磨后有80%的米浆可以通过60目的网筛,从而说明磨制的米浆可以达到制作满意面包的效果,保证面包具有优异的口感。

可选地,凸缘515可以形成为沿下磨盘51边缘的环形连续的凸缘,凸缘515还可以形成为沿下磨盘51边缘的间断的凸缘,其中,当凸缘515形成为沿下磨盘51边缘的间断的凸缘时,凸缘515在间断处设有倒角,由此,边缘凸台526在倒角处可以过渡顺畅。优选地,具体地,凸缘515与边缘凸台526之间的间隙为0mm-0.5mm。

其中优选地,如图10所示,中心凸台525可以形成为圆柱形,且中心凸台525厚度h为1mm-4mm,也就是说,中心凸台525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1mm-4mm。由此,便于磨料间隙50内的物料自内向外流出。

下磨盘51的边缘具有凸缘515,上磨盘52的边缘上具有边缘凸台526,边缘凸台526止抵凸缘515。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凸缘515可以大体形成为圆环形,且凸缘515可以由下磨盘51侧壁向外延伸而成,边缘凸台526可以大体构造为凸块,且边缘凸台526可以由上磨盘52的侧壁向外延伸而成,当上磨盘52与下磨盘51装配到位后,边缘凸台526的下端面止抵在凸缘515的上端面上,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上磨盘52的下表面与下磨盘51的上表面上下间隔开,以形成磨料间隙50。其中,磨盘组件5工作时,上磨盘52上的边缘凸台526与下磨盘51的凸缘515是贴合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磨盘组件5,通过采用中心凸台525和边缘凸台526控制磨料间隙50的高度,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干磨噪音问题,且由于磨料间隙50稳定、合理,从而研磨时、物料可以充分地被研磨成米浆,以达到制作满意面包的效果,保证面包具有优异的口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边缘凸台526为多个且沿上磨盘52的边缘均匀间隔开,优选地,边缘凸台526为2个-4个,也就是说,边缘凸台526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且边缘凸台526为多个且沿上磨盘52的边缘均匀间隔开。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边缘凸台526可以为四个,且四个边缘凸台526在上磨盘52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开分布,也就是说,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缘凸台526之间的夹角相同。

具体地,边缘凸台526包括:支撑段5261和止抵段5262,支撑段5261从上磨盘52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出,止抵段5262从支撑段5261的外端向下延伸出,止抵段5262的下表面为平面。参照图5,由支撑段5261和止抵段5262所组成的边缘凸台526大体构造为L形,其中支撑段5261的内端与上磨盘52的侧壁相连,支撑段5261的下端与止抵段5262的上端相连,止抵段5262的下端面构造为平面,从而边缘凸台526可以牢靠地止抵在凸缘515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下磨盘51的上表面上具有多条从第一中心孔511的边缘朝向下磨盘51的边缘延伸出的第一牙形槽512,第一牙形槽512相对于其内端与第一中心孔511的中心之间的第一径向连线偏离。如图11-图12所示,第一中心孔511沿上下方向贯穿下磨盘51的中心,多个第一牙形槽512可以在下磨盘51上端面的周向上间隔开,每个第一牙形槽512均可以由下磨盘51的上端面向下凹入形成,且每个第一牙形槽512均按照从内到外的方向、沿着倾斜于下磨盘51上端面的径向方向的延伸,也就是说,每个第一牙形槽512的外端和内端的连线与其内端和第一中心孔511的中心的连线相交一定夹角,换言之,每个第一牙形槽512的延伸方向均与其内端所在的、下磨盘51上端面的径向延伸线相交一定夹角。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可以理解为朝向下磨盘51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下磨盘51中心轴线的方向。

由此,当待磨的大米、小麦、豆类等杂粮谷物从上磨盘52上的进料口522向下流入磨料间隙50中,且驱动轴43驱动上磨盘52转动后,大米、小麦、豆类等杂粮谷物可以在磨料间隙50内得到研磨,并沿着多个第一牙形槽512向外流出,也就是说,第一牙形槽512可以起到导料的作用,使得研磨后的物料重新回到面包桶3b内,接着再从上磨盘52上的进料口522向下流入磨料间隙50中,以进行周而复始地循环研磨。

另外,由于第一牙形槽512相对于其内端与第一中心孔511的中心之间的第一径向连线偏离,从而有利于磨料间隙50内研磨的大米、小麦、豆类等杂粮谷物等沿着多个第一牙形槽512向外流出,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功率消耗等。另外,由于第一牙形槽512相对于其内端与第一中心孔511的中心之间的第一径向连线偏离,从而可以增大每个第一牙形槽512的长度,以进一步提高研磨大米、小麦、豆类等杂粮谷物的研磨效率和研磨效果。

上磨盘52的下表面上具有多条从第二中心孔521的边缘朝向上磨盘52的边缘延伸出的第二牙形槽523,第二牙形槽523相对于其内端与上述第二中心孔521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径向连线偏离。参照图8-图9,第二中心孔521沿上下方向贯穿上磨盘52的中心,多个第二牙形槽523可以在上磨盘52下端面的周向上间隔开,每个第二牙形槽523均可以由上磨盘52的下端面向上凹入形成,且每个第二牙形槽523均按照从内到外的方向、沿着倾斜于上磨盘52下端面的径向方向的延伸,也就是说,每个第二牙形槽523的外端和内端的连线与其内端和第二中心孔521的中心的连线相交一定夹角,换言之,每个第二牙形槽523的延伸方向均与其内端所在的、上磨盘52下端面的径向延伸线相交一定夹角。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可以理解为朝向上磨盘52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上磨盘52中心轴线的方向。

由此,当待磨物料流入磨料间隙50内后,当上磨盘52转动时,物料可以被第二牙形槽523带动转动,且在第一牙形槽512与第二牙形槽523的配合下研磨的更加细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研磨效率和研磨效果。

可选地,第二牙形槽523相对于第二径向连线的偏离方向与第一牙形槽512相对于第一径向连线的偏离方向相反。如图5、图6、图9和图12所示,当上磨盘52与下磨盘51装配到位后,第一径向连线可以与第二径向连线上下相对且重合,其中,相应的第一牙形槽512位于该第一径向连线顺时针方向的一侧,相应的第二牙形槽523位于该第二径向连线逆时针方向的一侧,从而第二牙形槽523相对于第二径向连线的偏离方向与第一牙形槽512相对于第一径向连线的偏离方向相反。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研磨效率和研磨效果。

多条第一牙形槽512的内端沿第一中心孔511的边缘均匀分布,多条第二牙形槽523的内端沿第二中心孔521的边缘均匀分布。如图9和图12所示,多个第一牙形槽512沿着下磨盘51上端面的周向均匀地间隔开,也就是说,多个第一牙形槽512可以通过一个第一牙形槽512,以第一中心孔511的中心为中心、按照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在下磨盘51的上端面上,多个第二牙形槽523沿着上磨盘52下端面的周向均匀地间隔开,也就是说,多个第二牙形槽523可以通过一个第二牙形槽523,以第二中心孔521的中心为中心、按照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在上磨盘52的下端面上。

如图8和图11所示,第一牙形槽512形成为V形槽,第二牙形槽523也形成为V形槽。也就是说,第一牙形槽512的横截面形成为V字形,第二牙形槽523的横截面也形成为V字形。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牙形槽512的横截面和第二牙形槽523的横截面还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优选地,V形槽的横截面为非对称结构,V形槽的横截面具有短边和长边,短边为工作面,也就是说,当上磨盘52旋转工作时,第二牙形槽523的短边比长边优先接触磨料,由于短边的倾斜角度大于长边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磨效果。可选地,凸缘515的上表面不高于V形槽的最低上表面,从而方便导流。

综上,下磨盘51的结构尺寸和形状与上磨盘52的结构尺寸类似,从同一方向看,例如从上向下看,第一牙形槽512的偏离方向与第二牙形槽523的偏离方向是相反的,且第一牙形槽512与第二牙形槽52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非对称的,且第一牙形槽512和第二牙形槽523的用于研磨挤压的工作面角度更大,从而以提高研磨效果。

上磨盘52的下表面还具有与进料口522连通的导料槽5221,导料槽5221连接在进料口522的第一侧,第一侧为沿第二牙形槽523相对于第二径向连线的偏离方向的一侧。如图8和图9所示,进料口522可以大体形成为长圆形且沿上磨盘52下端面的周向延伸,导料槽5221也由上磨盘52的下端面向上凹入而成,且导料槽5221从上磨盘5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朝向远离进料口522中心的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二牙形槽523位于第二径向连线的逆时针的一侧,从而导料槽5221也位于进料口522逆时针方向的一侧。

优选地,如图8所示,导料槽5221形成为倾斜的光滑曲面。也就是说,导料槽5221的壁面均为光滑过渡,没有凸棱或者凹坑等。优选地,参照图10,导料槽5221的最大高度H为2mm-6mm。如图8和图10所示,导料槽5221的与进料口522相连的一端的高度较高,导料槽5221的远离相应的进料口522的一端的高度较低,且优选地,沿着导料槽5221的邻近进料口522的一端到该导料槽5221的远离进料口522的一端的方向,导料槽5221的高度逐渐减小,此时,导料槽5221的与进料口522相连的一端的最大高度为2mm-6mm。由此,导料槽5221可以满足粗细各异的颗粒继续流入磨料间隙50内进行反复研磨。

可选地,进料口522包括沿周向间隔开的两个、三个或者四个。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进料口522可以为三个,且三个进料口522可以在上磨盘52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进料口522的间距相同,此时,导料槽5221可以为三个,且每个进料口522的同侧均可以设置一个导料槽5221,优选地,三个进料口522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三个导料槽5221的结构、尺寸也均相同,从而便于加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磨米面食加工机1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磨盘组件5。具体地,磨米面食加工机100可以包括:机壳1、烤箱腔体2、面包桶、驱动装置4、磨盘组件5以及搅拌组件6。

具体地,烤箱腔体2设在机壳1内,且烤箱腔体2内限定出腔室20,面包桶3b和普通面包桶3a可替换地设在腔室20内。如图1-图3所示,机壳1内可以具有顶部敞开的安装空间,烤箱腔体2可以固定安装在安装空间内,烤箱腔体2内可以具有顶部可开闭的腔室20,面包桶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腔室20内,以实现可替换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所需的面包桶安装在烤箱腔体2内,其中,面包桶可以包括普通面包桶3a和面包桶3b两种,使用磨米面食加工机100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普通面包桶3a或者面包桶3b安装在烤箱腔体2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烤箱腔体2用于向面包桶提供发酵和烘烤的环境,具体地,烤箱腔体2内可以设有发热管组件22,烤箱腔体2的外表面上可以安装有NTC传感器和热保护器23,以在发酵和烘烤时实现精确的控温效果。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传动组件42和上文所述的驱动轴43,驱动轴43通过传动组件42与电机41相连,驱动轴43穿过面包桶的底部且伸入面包桶内,磨盘组件5设在面包桶中以对谷米等物料进行研磨,搅拌组件6设在磨盘组件5上以搅拌面。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组件42连接在电机41与驱动轴43之间,以使电机41可以通过传动组件42驱使驱动轴43旋转工作,磨盘组件5和搅拌组件6均设在面包桶中,且分别与驱动轴43直接或者间接相连,这样,当电机41带动驱动轴43转动时,驱动轴43可以带动磨盘组件5开始工作,以使磨盘组件5对面包桶内的谷米进行研磨,且当电机41带动驱动轴43转动时,驱动轴43还可以同时带动搅拌组件6开始工作,以使搅拌组件6对面包桶内的面进行搅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普通面包桶3a内可以仅设有搅拌组件6,参照图3,而面包桶3b内可以既设有磨盘组件5又设有搅拌组件6。由此,如图2所示,当用户将普通面包桶3a安装在烤箱腔体2内时,驱动轴43可以穿过普通面包桶3a的底部以与搅拌组件6直接或者间接相连,以通过电机41驱动搅拌组件6对普通面包桶3a内的面进行搅拌。如图3所示,当用户将面包桶3b安装在烤箱腔体2内时,驱动轴43可以穿过面包桶3b的底部以与磨盘组件5和搅拌组件6分别直接或者间接相连,以通过电机41驱动磨盘组件5对面包桶3b内的谷米进行研磨、同时通过电机41驱动搅拌组件6对面包桶3b内的面进行搅拌。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磨米面食加工机100具有一机双桶的功能,可以自动把大米、小麦、豆类等杂粮谷物磨成米浆并制作成面包,当用户将普通面包桶3a安装在烤箱腔体2内后,启动磨米面食加工机100可以制作普通面粉面包及面团,以及实现料理功能,当用户将面包桶3b安装在烤箱腔体2内后,启动磨米面食加工机100可以自动磨米等,以制作大米面包或各种杂粮面包,或者制作米浆及米面团,从而满足用户对面包风味以及对健康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机壳1的前表面可以安装控制面板组件11,以大屏幕数码屏显示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功能选项、时间以及当前工作状态等,机壳1的顶部具有上盖12,打开上盖12可以取放面包桶,上盖12上可以设有一个由两个电磁铁分别控制操作的两腔果料盒,两腔果料盒内分别盛装果料和面筋粉酵母,磨米完成后,面包制作的过程中由程序控制电磁铁打开果料盒实现自动投放,以向面包桶内加入面筋粉酵母和果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磨米面食加工机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磨盘组件5,从而提高了磨米面食加工机100的整体性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