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窗或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43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窗或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通风窗或门,其包括主框架(102),玻璃支撑的窗框(104),通风通道(106),锁定装置(112)和双向枢转的翻板(14)。枢转翻板(14)装在窗框(104)上并且连接到锁定装置(112)的锁定机构(114)上。枢转翻板(14)适于绕第一轴(A1)在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第一打开位置上,锁定机构(114)在解锁位置,或者绕第二轴(A2)在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第二打开位置上,锁定机构(114)在锁定位置。
【专利说明】—种通风窗或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窗或门,尤其是,用于倾斜屋顶的窗和门的、具有铰链式双向枢转系统的通风窗或门,该双向枢转系统包括驱动锁具的通风翻板。

【背景技术】
[0002]斜屋顶窗适用于斜屋顶,其可以为建筑物提供充足的阳光并照亮室内。
[0003]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窗包括内窗框架和外窗框结构,即枢转地安装的玻璃窗结构,其中,内窗框架安装在墙体或屋顶上,同时,外窗框的一端与内窗框架可枢转地连接,以及另一端可以通过锁定停留装置打开或关闭。
[0004]在现有技术的门或窗的设计中,尤其是,对于具有框架结构和窗框结构的屋顶窗来说,为了在窗或门锁紧时具有适宜的通风,经典的设计是同时装置一个铰链相对于另一个铰链是垂直地或水平地。这可以用来打开或关闭门或窗,以便它们可以在铰链驱动机构作用下可调节放置于不同的位置。
[0005]为了允许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区域之间有适当的和适宜的通风,大部分的斜屋顶窗被设计成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意愿打开和关闭。
[0006]简单且优雅的设计包括小型门或窗的开口,即通风通道,其互连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与门或窗相结合。这使得打开或关闭嵌入在门或窗里的通风开口成为可能,以便在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之间获得有效的空气交换和通风。
[0007]在涉及屋顶窗的现有技术中,参考文献DE6903921和EP0458725B1所示的用以获得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之间空气通风的已知结构和机构,以及给出可沿单一方向枢转的盖构件,其设计成通过锁紧装置与窗框相连接。当窗框相对于主框架处于锁紧位置上时,该盖构件可单向枢转以便于打开或关闭空气通道,同时驱动连接至特殊设计的锁紧装置的控制元件,以允许该控制元件处于不同位置,例如三个不同位置。当处于不同位置时,锁紧装置的棘爪受到相应的驱动,以便当窗框关闭时,开启或关闭窗的同时通风口是打开的或关闭的。
[0008]例如,在W02007/009685所描述的设计中,可见许多缺点。成本高且制造工艺复杂,因此诸如属于该设计的锁紧装置有一定的缺点。
[0009]在该现有技术设计中,为了在三个不同位置间滑动,盖构件通过使用不同枢转点上的弹簧连接到控制元件上,但是在这种设计中,不同金属构件之间互相碰撞,因此在驱动和使用时会产生不想要的噪音。例如在EP053881157和DKPA200600968中,一些改良已经被推荐用于这类锁紧装置,这一定会增加进一步的成本且长期使用后会有磨损的问题。因此,长期使用的话,关于噪音的问题也可能重现。
[0010]例如,因为铰链安装在盖构件下面,当盖构件被打开并处于通风位置时,该盖构件与滑动控制元件相连,同时盖构件的打开角度对应于滑动距离。因此,通风角度不能太大,同时为了方便使用,铰链只能被布置在盖构件下方。因此,盖构件被布置以致其阻挡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之间的空气交换方向,导致不理想的空气交换效果和低效能。
[0011]此外,这种设计造成一种天然且固有的缺陷。因为通风盖构件,即与锁紧系统相连的顶端通风元件,控制着介于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之间的空气通道的开口,通过用细钢丝或其它元件穿过通风通道的作用在通风设备盖构件上,就很有可能打开窗。这会增加诸如入室盗窃及类似的未授权进入和闯入的可能性。
[0012]下列已知的机构(DK2002/000235、W002/084043、W099/51832、W099/10610)建议从外部区域部分地封锁通风元件(顶部元件),降低入室盗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不理想地增加了成本并降低了通风效果。
[0013]在W02009/141447A1中,通风元件还具有自锁功能,而在W02002/08043中,该设备需手动激活。然而,手动激活容易被使用者忘记,不方便使用,造成其他危害,以及导致较高的成本。
[0014]针对打开和关闭的方法,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锁具和/或锁紧控制机构。锁具的有效且智能的使用对斜屋顶窗的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
[0015]经典地,锁紧保持装置包括棒形的锁定元件,其包括圆柱形的销和锁紧装置,其中,该棒形锁定元件可枢转地连接于外窗框,其上有多个定位棘爪,并且圆柱形的销被布置于内窗框架上,与定位棘爪合作调节通风口的开口,当关闭时,通过把手转动锁紧保持装置,内部窗框架和外窗框便紧紧相连。
[0016]上述的机构中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通风口调节装置是从上述锁紧保持装置上拆下来的,其导致零件更多,装配困难,制造成本更高,并且操作烦人。其次,棒形锁定元件包括影响锁定元件机械强度的棘爪。此外,该锁定元件容易从圆柱形的销中滑离因而影响定位和使用。
[0017]已经推荐了各种锁紧装置以及包括斜窗框的这种锁紧装置,其上安装有可平移的致动组件,且包括把手以及齿轮机构,齿轮机构把执行元件的平移运动转变成锁定元件的转动运动(EP1746232B1)。这类机构利用磁力装置驱动锁定元件,它会造成其它长期使用和磨损的固有问题。其它现有技术推荐的类似机构如EP1762679A1,其描述了用于把门禁元件固定在关闭位置的组件,其包括使用有吸引力的磁体。此外,现有技术锁紧装置典型地使用至少两个铰链杆和两个复位弹簧作为驱动滑块和闩锁扣钩之间的连接机构。然而,此设计的缺点包括组件的数量和设计机构的复杂性。
[0018]在CN 102812198 A中,给出了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新的通风窗,其通过连接着铰链臂的双向枢转翻板选择通风的方向以及是否锁定窗户,其中枢转翻板能够处于多种位置,例如,在关闭位置,翻板关闭通风通道,同时把锁定机构设置在锁定位置。在第一打开位置,翻板枢转以打开通风通道,同时把锁定机构设置在解锁位置。在第二打开位置,翻板枢转以打开通风通道,同时使所述锁定机构保持在锁定位置,且第二开打位置的方向与第一打开位置的方向相反。
[0019]上述机构中存在一些缺点,由于不同的操作者对翻板施加的拉拽力和拉拽方向不同,使得在装置启动时存在上下两个轴和轴套同时被拉出的现象,尤其在操作者用力过猛的情况时,该机构极易发生弯曲变形,增加轴与轴套脱离的风险,使机构失灵,运作时发出噪音,同时极易损坏配件,缩短使用寿命。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必须提高铰链臂的端部与翻板的圆弧形部分的配合度,而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对加工工艺的要求,并带来昂贵的加工成本。实用新型内容
[0020]根据上述提及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意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窗或门的锁定和通风的装置,其结合新颖性与实用新型性的通风开口调节和锁定机构,其更简单、噪音低、加工工艺要求更低并且可靠性高。
[0021]为了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并且克服一些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固有问题,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主框架的通风窗或门,布置成主框架内倾斜的支撑玻璃的窗框,提供在窗框里的通风通道,其在窗的内部开口和外部开口之间延伸,带有在关闭位置上适于把窗框锁定到主框架上的锁定装置,带有具有锁定机构的锁,所述锁定机构安装在通风通道内部窗框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窗或门具有枢转翻板,枢转翻板安装在窗框上并连接到锁定机构,其适于绕相对于窗框静止的第一定轴,在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关闭位置,翻板关闭内部开口同时设置锁定机构在锁定位置,在第一打开位置,翻板枢转以打开通风通道同时设置锁定机构在解锁位置。
[0022]枢转翻板还适于绕相对于窗框是静止的并且平行于第一定轴的第二定轴,在翻板的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二打开位置,翻板枢转以打开通风通道同时保持锁定机构在锁定位置。
[002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一个关节装置,该关节装置包括固定块,枢转翻板与关节装置连接,关节装置通过固定块装配在窗框上,关节装置还包括:
[0024]-多个销轴,包括与第一定轴同轴的第一销轴、与第二定轴同轴的第二销轴、以及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第三销轴与平行于第一定轴的第一活动轴同轴,第四销轴与平行于第一活动轴的第二活动轴同轴,并且第一销轴到第四销轴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销轴到第三销轴之间的距离,
[0025]-两个连接件,其中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第一销轴和第四销轴,另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
[0026]-两个刚性枢转件,其中:一个枢转件固定在固定块上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铰接;另一个枢转件固定连接枢转翻板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铰接,当枢转翻板绕着定轴转动时,两个刚性枢转件适于将连接件受到的部分应力传导至固定块。
[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该关节装置中:
[0028]-所述两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铰接第一销轴的第一轴套,以及铰接第四销轴的第二轴套;第二连接件包括铰接第二销轴的第三轴套,以及铰接第三销轴的第四轴套,
[0029]-所述两个刚性枢转件包括第一刚性枢转件和第二刚性枢转件,第一刚性枢转件包括铰接第一销轴的第五轴套,以及铰接第二销轴的第六轴套;第二刚性枢转件包括铰接第三销轴的第七轴套,以及铰接第四销轴的第八轴套,
[0030]第一和第二活动轴沿翻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当翻板在其关闭位置时,第一活动轴与第一定轴重合,第二活动轴和第二定轴重合。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另一方面,当枢转翻板在其关闭位置时,第一刚性枢转件和第二刚性枢转件面向彼此并错开一段距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干涉。
[0032]在另一方面,第一刚性枢转件和第二刚性枢转件的主体部分各具有至少一个通孔,以便第一和第二刚性枢转件通过通孔螺栓或螺纹固定在固定块和枢转翻板上。第一刚性枢转件能够被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其中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第一销轴上,另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第二销轴上。第二刚性枢转件能够被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其中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第三销轴上,另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第四销轴上。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定轴上绕有扭簧。第一和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支撑扭簧的支撑槽,以便通过扭簧的回弹力使翻板趋于保持在关闭内部开口的关闭位置上。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固定块还包括:限位槽和限位杆,其中限位槽位于固定块内部。限位杆的一端通过固定块上的开口铰接在第二连接件上,另一端具有棘爪。限位杆的棘爪指向限位槽,限位槽至少为两个且呈齿形排列,以便通过第二连接件对枢转翻板的翻转角度进行选择性调节。
[0035]本实用新型的枢转件和各轴间在运动过程中始终连接在一起,减少了配件之间的磨损和碰撞,尤其在涂上润滑油后可大大降低噪音,并且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因各个轴和轴套始终铰接在一起运作,可大大减少配件的大小,在生产过程中可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窗或门的锁定和通风的装置通过铰链装置大大减少了通风孔的装配空间,使通风板的尺寸可以做得更窄,以增大窗的通光面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典范的窗通风系统的示意透视图。
[0037]图2展示了图1的窗通风系统的枢转翻板和关节装置在关闭位置的示意透视图。
[0038]图3展示了图1的窗通风系统的枢转翻板和关节装置在第一打开位置的示意透视图。
[0039]图3A是枢转翻板在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0040]图4展示了图1中的窗通风系统的枢转翻板和关节装置在第二打开位置的示意透视图。
[0041]图4A展示了图1中的窗通风系统的枢转翻板和关节装置在第二打开位置的另一示意透视图。
[0042]图5A展示了带有枢转翻板的典范的窗在第一打开位置的示意透视图。
[0043]图5B展示了图5A的窗的横截面示意透视图。
[0044]图6A展示了带有枢转翻板的典范的窗在第二打开位置的示意透视图。
[0045]图6B展示了图6A的窗的横截面示意透视图。
[0046]图7展示了带有打开的窗框的典范的窗的示意透视图。
[0047]图8展示了图1的通风系统的锁定装置的示意图。
[0048]图9展示了图8的锁定装置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的更为详细的示意图。
[0049]图9A展示了图8的锁定装置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的更为详细的示意图。
[0050]图10展示了涉及关节装置的更为详细的视图。
[0051]图11展示了另一实施例的涉及关节装置的更为详细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参阅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10。通风系统10倚靠窗或门安装。把手或把手棒12连接到具有双向功能或机构的枢转翻板14上,其连接到两个关节装置16和18上。关节装置16和18铰接地连接到枢转翻板14上。
[0053]现参阅图2,展示了图1的窗通风系统10上的枢转翻板14和关节装置16在关闭位置。
[0054]参阅图3,展示了通风系统10的枢转翻板14和关节装置16在第一打开位置。图3和图3A是运作中的枢转翻板的示意图,其将在下文详述。
[0055]现参阅图4,展示了通风系统10的枢转翻板14和关节装置16在第二打开位置。
[0056]现参阅图4A,展示了通风系统10的枢转翻板14和关节装置16在另一第二打开位置上,相较于图4中的打开角度例如10到30度,优选为19度,图4A的打开角度更大例如30到60度,优选为38度,以便获得更好的通风效果。
[0057]图5A展示了带有枢转翻板14的典范的窗100在第一打开位置,图5B展示了窗的横截面示意透视图。所示主框架102与通风系统10相关。玻璃支撑窗框104布置成在主框架102内倾斜。这里,在图5A和5B中,展示了窗框104在关闭位置。
[0058]参阅图5B,展示了通风通道106,其中,来自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空气自由交换毫无障碍。通风通道106包括窗100的内部开口 108和外部开口 110。
[0059]这里,在第一打开位置,枢转翻板14以某种程度打开,其中,空气交换能自翻板14的底部结构发生,其中,翻板14的打开伴随着开口 108面朝上。
[0060]图6A展示了带有枢转翻板14的典范的窗在第二打开位置,图6B展示了窗100的横截面示意透视图。在第二打开位置,枢转翻板14以某种程度打开,其中,空气交换能自翻板14的上部结构发生,其中,翻板14的打开伴随着开口 108面朝下。
[0061]通过窗100里的内部开口 108和外部开口 110,由表示自外部和内部空间交换空气流的箭头可见,窗100能提供双向通风通道的事实提供了优点,即空气能如图5B所示在向上方向交换并且能如图6B所示在向下方向交换。这就是说,由于热或冷或湿度的控制,用户可以决定更合意地向下方向打开通风通道106,而不是向上方向。
[0062]用户还可以按照愿望翻开双向枢转翻板14,通过调整打开量、通过改变打开尺寸的角度,来调节通风通道106的尺寸和/或长度。
[0063]参阅图6B,展示了在窗100里的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10。窗100包括主框架202和窗框单元204。窗框单元204包括窗框组件204A和窗框组件204B。窗框组件204A和204B铰接地连接到关节装置108上。这个具有两个不同的且分离的窗框组件的设计和布置提供了附加优点,即用于制造的模块化组件能降低成本并且提供轻松装配。
[0064]现参阅图7,展示了窗100的窗框104在打开位置。
[0065]现对具有双向枢转翻板14的双向枢转通风系统10的更精确的机械结构和运作做更为详细描述。
[0066]参阅图8,阐示了图1的通风系统10的锁定装置112。锁定装置112适于在关闭位置把窗框104锁定到主框架102上。锁定装置112包括锁定机构114,其装配在通风通道106内的窗框104上。锁定机构114具有单一锁定功能。
[0067]回头参阅图1、图2和图8,枢转翻板14配置在窗框104上并且连接到锁定机构114上。参阅图3,枢转翻板14适于绕相对于窗框104是静止的第一定轴Al,在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关闭位置,翻板14关闭内部开口 108同时设置锁定机构114在锁定位置,在第一打开位置,翻板14枢转以打开通风通道106同时设置锁定机构在解锁位置。
[0068]此外,参阅图4,枢转翻板14还适于绕相对于窗框104是静止的并且平行于第一定轴Al的第二定轴A2,在翻板14的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第二打开位置,翻板14枢转以打开通风通道106同时保持锁定机构114在锁定位置。
[0069]现参阅图3,描述了关节装置16的细节。关节装置16具有固定装配在窗框104上的固定块17,关节装置16通过固定块17装配在窗框104上。枢转翻板14与至少一个关节装置16连接。特别地,参阅图3和3A并结合图10,第一刚性枢转件600a通过其主体部分上的通孔65固定在固定块17上,例如通过螺栓或螺钉或通过卡合,另外,通孔的数量并无限制。第一刚性枢转件600a具有从主体部分延伸出的延伸端,其延伸端具有第五和第六轴套,第五轴套89a设置在与第一定轴Al同轴的第一销轴87a上,第六轴套89b设置在与第二定轴A2同轴的第二销轴87b上。
[0070]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通过其主体部分上的通孔65固定在枢转翻板14上,例如通过螺栓或螺钉或通过卡合。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具有从主体部分延伸出的延伸端,其延伸端具有第七和第八轴套,第七轴套89c设置在与第一活动轴BI同轴的第三销轴87c上,第八轴套89d设置在与第二活动轴B2同轴的第四销轴87d上,以使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能分别绕着第一活动轴BI和第二活动轴B2枢转。当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受力转动时,第一刚性枢转件600a将第一和第二连接件80a、80b上的应力分散到固定块上,以降低第一和第二连接件80a、80b发生形变的几率。
[0071]第一销轴87a和第四销轴87d分别套在第一连接件80a两端的第一和第二轴套中。第二销轴87b和第三销轴87c分别套在第二连接件80b两端的第三和第四轴套中。第一连接件80a与第二连接件80b是同一的,以确保第一定轴Al和第二活动轴B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定轴A2和第一活动轴BI之间的距离。
[0072]图4展示了与关节装置16有关的枢转翻板14的运作的另一视图。当翻板14在其关闭位置时,沿翻板1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活动轴BI和第二活动轴B2与第一定轴Al和第二定轴A2相一致,如图2可见。
[0073]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销轴上绕有扭簧84,85,扭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撑在第一和第二连接件上的支撑槽中并能随着第一或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而产生形变以获得回弹力,扭簧通过回弹力促使与该关节装置相连的翻板趋于回复至关闭位置。
[0074]现参阅图9,这个图形展示了图8的锁定装置112的锁定机构114的更多细节。用于锁定机构114的驱动连接装置70铰接在翻板14上以绕第二活动轴B2枢转。轴B2沿翻板1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窗框104 (未示出)有位移。驱动连接装置70还包括铰接到翻板14上的第一杆71。第一杆71还铰接锁定机构114的驱动滑块72。该驱动滑块72控制锁定机构114处于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其中,图9所示位置处于解锁位置。
[0075]此外,当翻板14在其关闭位置和其第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时,第二活动轴B2与第二定轴A2重合,此时,锁定机构114在锁定位置,如图9A所示。
[007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刚性枢转件600a包括两个独立的主体部分,这两个主体的延伸端分别具有第五轴套89a和第六轴套8%,该两个主体部分具有通孔65,并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固定块17上。另外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也包括两个独立的主体部分,这两个主体的延伸端分别具有第七轴套89c和第八轴套89d,该两个主体部分也具有通孔65,并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枢转翻板14上。另外,第一和第二连接件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用于容纳并支撑不发生旋转的第一和第二刚性枢转件的主体。相较于第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更紧凑并且强度更高。
[0077]在某些实施例中,固定块内部具有腔体还包括限位槽55和限位杆56,限位槽55位于固定块17内部,且优选的限位槽55为两个以上并且呈齿形排列,限位杆56的一端通过固定块17上的开口铰接在第二连接件80b上,另一端具有棘爪57并通过棘爪57卡入限位槽55来选择枢转翻板的翻转角度。具体的,限位杆56与扭簧86相连,通过扭簧的张力将棘爪57顶持在限位槽55中,以便于翻板能保持在选择的第二打开位置中。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杆56的一端也可通过固定块17上的开口铰接在第一连接件80a上。
[0078]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实例,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起到限定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预想到能实现相同功能的其它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通风窗或门,包括: -主框架(102), -支撑玻璃的窗框(104),所述窗框布置成在主框架内倾斜, -提供在所述窗框里的通风通道(106),其在窗的内部开口(108)和外部开口(110)之间延伸, -锁定装置(112),所述锁定装置适于在关闭位置把所述窗框锁定到所述主框架(102)上,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在通风通道(106)里的装配在所述窗框上的锁定机构(114),-枢转翻板(14),所述翻板装在所述窗框上并且连接到所述锁定机构上,所述枢转翻板适于绕相对于所述窗框静止的第一定轴(Al)在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关闭位置上,所述翻板关闭所述内部开口(108),同时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锁定位置,在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上,所述翻板枢转以打开所述通风通道(106),同时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解锁位置,所述枢转翻板还适于绕相对于所述窗框是静止的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定轴(Al)的第二定轴(A2),在所述翻板的所述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第二打开位置上,所述翻板枢转以打开通风通道,同时把所述锁定机构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至少一个关节装置(16),所述关节装置包括固定块(17),所述枢转翻板(14)与所述至少一个关节装置(16)连接,所述关节装置通过所述固定块装配在所述窗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装置(16)还包括: -多个销轴,包括与第一定轴(Al)同轴的第一销轴(87a)、与第二定轴(A2)同轴的第二销轴(87b)、以及第三销轴(87c)和第四销轴(87d),所述第三销轴(87c)与平行于所述第一定轴(Al)的第一活动轴(BI)同轴,所述第四销轴(87d)与平行于所述第一活动轴(BI)的第二活动轴(B2)同轴,并且第一销轴(87a)到第四销轴(87d)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销轴(87b)到第三销轴(87c)之间的距离, -两个连接件(80a,80b),其中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一销轴(87a)和第四销轴(87d),另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二销轴(87b)和第三销轴(87c), -两个刚性枢转件^00a,600b),其中:一个枢转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销轴(87a)和第二销轴(87b)铰接;另一个枢转件固定连接所述枢转翻板(14)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三销轴(87c)和第四销轴(87d)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节装置中: -所述两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80a)和第二连接件(80b),所述第一连接件(80a)包括铰接所述第一销轴(87a)的第一轴套(88a),以及铰接所述第四销轴(87d)的第二轴套(88b);所述第二连接件(80b)包括铰接第二销轴(87b)的第三轴套(88c),以及铰接第三销轴(87c)的第四轴套(88d), -所述两个刚性枢转件包括第一刚性枢转件^OOa)和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所述第一刚性枢转件^OOa)包括铰接所述第一销轴(87a)的第五轴套(89a),以及铰接第二销轴(87b)的第六轴套(89b);所述第二刚性枢转件^OOb)包括铰接第三销轴(87c)的第七轴套(89c),以及铰接第四销轴(87d)的第八轴套(89d), 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动轴沿所述翻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当所述翻板在其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动轴(BI)与所述第一定轴(Al)重合,所述第二活动轴(B2)和所述第二定轴(A2)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枢转翻板(14)在其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刚性枢转件(600a)和所述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面向彼此并错开一段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枢转件^OOa)和所述第二刚性枢转件^OOb)的主体部分具有至少一个通孔(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枢转件^OOa)能够被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每个独立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所述通孔(65),其中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所述第一销轴(87a)上,另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所述第二销轴(87b)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枢转件(600b)能够被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所述通孔(65),其中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所述第三销轴(87c)上,另一个独立的部分铰接在所述第四销轴(87d)上。
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销轴上绕有扭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支撑所述扭簧的支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7)还包括: -限位槽(55),所述限位槽(55)位于所述固定块(17)内部, -限位杆(56),所述限位杆(56)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块(17)上的开口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另一端具有棘爪(57),所述限位杆(56)的棘爪(57)指向所述限位槽(5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窗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5)至少为两个且呈齿形排列。
【文档编号】E06B7/10GK204024400SQ20142031160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董志君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松井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