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窗或门的、作为推拉翼扇或可移动的提升‑推拉翼扇的可移动的翼扇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10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用于窗或门的、作为推拉翼扇或可移动的提升‑推拉翼扇的可移动的翼扇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窗或门的、作为推拉翼扇或可移动的提升-推拉翼扇的可移动的翼扇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窗或门的、作为推拉翼扇或可移动的提升-推拉翼扇的可移动的翼扇以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已知并且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由作为推拉翼扇的、在外部的门窗框中为了打开和关闭而可移动地布置的翼扇并且由同样布置在门窗框内的其它门或窗元件、例如固定窗组成。

关闭的推拉翼扇可在其背对其它门或窗元件的侧面处通过操作设置在翼扇框架内的五金件锁在门窗框处并且因此防止未经允许的打开。通常,推拉翼扇可移动地容置在所述推拉翼扇之上或之下。在通常借助于操作把手打开提升-推拉翼扇时,所述推拉翼扇连同密封机构抬起,由此更易于所述推拉翼扇运行。于是,打开的推拉翼扇能够在相邻而置的固定件前方推移。提升-推拉翼扇根据实施方式能够仅推移或者也能够额外地倾翻。在关闭时,所述推拉翼扇下降并且因此所述密封机构再次压紧。所述打开和关闭也可通过电动的、液压的或气动的致动器实现。

然而接合区域形成防止未经允许的打开的薄弱部位,关闭的推拉翼扇在所述接合区域处紧接所述其它门或窗元件。在所述接合区域内,在使用合适的工具的情况下可能企图使关闭的推拉翼扇和其它门或窗元件垂直于门或窗平面地相互挤开,如此以便强制打开门或窗。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已知用于所述接合区域的保险装置,亦即呈两个相同成形的保险导轨或型材的形式。所述保险装置由金属制成并且相应地具有第一型材区段,所述第一型材区段与第二型材区段一体制成并且从所述第二型材区段伸出。所述保险型材于是分别如此紧固在翼扇框架的和其它门或窗元件的垂直区段处,即在推拉翼扇关闭时,所述保险型材在其第一型材区段的区域内重叠并且同时也这样从后方接合,即通过所述保险型材对于为了强制打开而将所述关闭的推拉翼扇和紧接的其它门或窗元件相互挤开的企图有效地起反作用。

所述已知的保险型材的缺点是其较差的隔热和隔声,从而为了实现足够的隔热和隔声,除了在推拉翼扇关闭时直接作用在保险型材之间的密封机构以外,在保险型材处使用其它密封机构,所述其它密封机构与翼扇或其它门或窗元件共同作用并且承受由于推拉翼扇在打开和关闭时运动而增加的磨损。

所述问题是已知的并且在市场上存在相应的密封装置。

已知的装置在文献DE20119725U1中介绍。为了使建筑物门和/或建筑物窗的关闭的门和/或窗翼扇在与紧接的门或窗元件的接合区域中固定而形成下述装置,其由至少两个保险型材组成,其中在接合区域内一个型材可借助于紧固侧面紧固在翼扇的框架处并且一个型材可借助于紧固侧面紧固在其它门或窗元件处。所述保险型材的型材区段在翼扇关闭时形成相互搭接或从后方接合。为此,所述保险型材相应地构造为两件式的,由第一型材体以及由第二型材体组成,所述第一型材体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型材区段,所述第二型材体由隔热和/或隔声的材料制成并且在背对紧固侧面的侧面处至少部分遮盖第一型材体。

所述已知的装置为了通过所述构件的两件式布置方式实施保险装置需要许多结构空间,这可导致关于防止未经允许的打开和所述装置的隔热和隔声方面的功能性的妨碍。

通过在所述第一型材体与遮住的第二型材体之间的保险型材的、从所述窗或门的外侧可见地可接触的锁定装置提供借助于简单机构松开锁定装置的可能性,其中借助于移除所述遮住的型材体,释放为了将所述第二型材体紧固到所述窗或门处而设置的紧固螺栓并且使其可接触,并且所述窗或门轻易地打开。

此外,用于隔热和隔声的隔离状态是不充分的,因为仅所述遮住的型材体以隔热和/或隔声的材料制成。在推拉翼扇和固定窗之间的间隙仍然是被忽视的。针对由于高的风压负载和暴风雨荷载而引起的可能的渗水的密封性的措施未在所述装置中出现,这可导致对整个窗或门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用于窗或门的、作为推拉翼扇或可移动的提升-推拉翼扇的可移动的翼扇的、功能可靠的且紧凑的密封装置,其消除前述的、亦即关于隔热和隔声的缺点,所述密封装置借助于维持对于未经允许的渗入的安全性改进暴风雨密封性并且在具有用于窗或门的良好外观的情况下是成本有利的,并且能以简单、快速、可靠且精确的方式以较少结构空间装配和校准。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窗或门的推拉翼扇或提升推拉翼扇具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布置在推拉翼扇与固定窗之间的接合区域内以用于密封且用于保护所述窗或门的关闭的推拉翼扇的间隔。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区域内,一个密封条借助于翼扇框架支承面紧固在推拉翼扇的翼扇框架处并且一个密封条借助于固定窗框架支承面紧固在另外的固定窗的固定窗框架处,其中由型材体构成的密封条具有第一型材区段,所述第一型材区段在推拉翼扇关闭时相互搭接或从后方接合并且与相对置地布置的密封机构形成有效连接的贴靠。优选所述型材体在平行于翼扇框架支承面或固定窗框架支承面背离的侧面上具有容纳槽,紧固螺栓可引入所述容纳槽并且布置为在装配状态下从侧面埋入。紧固螺栓因此不可见并且布置为不可被所述窗或门的外侧的可能未经允许的侵入物接触。

通过布置在密封条的整个长度上的容纳槽,紧固螺栓能够在无其它装配辅助的情况下就位并且密封条可拧紧地紧固。借以排除了密封条的不正确的紧固。由于简便性并且降低成本地,标准紧固螺栓得以使用。在具有隔热和隔声效果的同时通过下述方式实现防止未经允许的侵入的进一步安全性,即所述容纳槽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容纳有覆条,所述覆条与平行于翼扇框架支承面或固定窗框架支承面背离的侧面几乎面齐平地密封遮盖所述容纳槽。所述覆条借助于遮盖所述紧固螺栓进一步防止未经允许的侵入并且通过与型材体的表面的面齐平的布置方式不允许任何工具侵入可能性,从而所述密封条仅可以压力加载,这导致整个密封装置的进一步稳定性并且使得侵入更困难。

所述覆条的简单装配和可靠支承借助于简单且成本有利的机构以有利方式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即所述覆条可借助于锁定装置卡入容纳槽。为此,在覆条的相应的指向容纳槽的侧向支承面处布置有凸状共挤的密封凸起部,所述密封凸起部互补地啮合在容纳槽的相应凹状布置的凹部中。此外,密封凸起部针对由于风压负载和暴风雨荷载引起的可能的渗水提供高度密封性、补偿在型材体和覆条的连接之间的公差并且通过挤压特性对所述连接的配合起到辅助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优点,密封凸起部由软PVC(聚氯乙烯)或由生胶材料、例如橡胶制成。

为了不妨碍所述窗或门的现有外观并且实现简单且成本有利的制造,所述型材体优选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在横截面中在相同的材料厚度的情况下具有相应的板条,所述板条由所述型材体造型地形成空腔。为了提高在所述密封条与推拉翼扇以及与固定窗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紧固螺栓由至少两个预钻孔的板条引导地支承。

所述密封装置在提高所述隔热和隔声性能方面的功能扩展通过下述方式起效,即所述覆条在自由的可见面上具有T形构造的、用于形锁合地容纳刷式密封机构的凹部,所述刷式密封机构又密封封闭了在所述密封条与推拉翼扇和固定窗的相应的支承面之间的间隙并且与所述支承面处于可活动的接触中。借助于所述刷式密封机构的选择,在所述推拉翼扇相对于固定窗移动时,在实现高的隔离数值的同时也实现良好的滑移性能。

被证实尤其有利的是,所述密封装置根据需要也可在没有刷式密封机构的情况下装入所述窗或门。为了避免可能出现在用于刷式密封机构的T形凹部中的污染,所述覆条以有利方式对称地构造,从而通过绕自身轴线的简单转动能够实现与T形凹部相反的平坦侧面的使用,所述侧面与型材体的侧面面齐平地贴靠。

此外,针对由于风压负载和暴风雨载荷引起的可能渗水的高度密封性通过下述方式辅助实现,即所述型材体在指向翼扇框架支承面和固定窗框架支承面的侧面上具有用于容纳密封带的槽,其中所述紧固螺栓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槽和容纳槽的中心。基于密封带几近固定螺栓的中轴线的布置方式,通过固定螺栓的力锁合在密封条与推拉翼扇和固定窗处的联接部之间形成最优风雨密性。

此外已证实对五金件的功能、装配和成本有利的是,所述密封装置可与操作杆的五金件无关地并且与所述窗或门的制造无关地装配。所述密封装置的装配在推拉翼扇与形成固定窗或门窗框的间隙之间既可水平地也可垂直地进行。

附图说明

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由附图得出。其中:

图1示出从房间内侧示出的具有处于关闭状态的推拉翼扇并且具有固定在门窗框处的固定窗的窗或门的正视图和所述推拉翼扇的和所述固定窗的接合区域的视图的俯视图,

图2示出对应于按照图1的窗或门的剖面A-A的、穿过中心区域或接合区域的水平剖面,在所述水平剖面处,关闭的推拉翼扇借助于同样在剖面中示出的密封装置紧接所述其它门或窗元件或固定窗,

图3示出对应于按照图1的窗或门的剖面B-B的、穿过推拉翼扇区域的垂直剖面,在所述垂直剖面处,关闭的推拉翼扇借助于在剖面中水平布置地示出的密封装置紧接所述其它门或窗元件或固定窗,和

图4以覆条的预装配图示示出在剖面中示出的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用1表示的窗或门基本上由外部的基本框架或门窗框2构成,在所述基本框架或门窗框中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门1的、作为推拉翼扇3的可移动的翼扇以及固定窗4。

此外,所述例如构造为提升-推拉翼扇的翼扇3具有翼扇框架5和设置在该框架内的玻璃6。所述固定窗4基本上包括框架7和所属的玻璃8。

按照图1,在推拉翼扇3关闭时,设置在翼扇框架5处的未示出五金件的嵌接的联锁元件在门窗框3处至少在翼扇框架5背对固定窗4的垂直侧面上通过门窗框2的联锁机构将所述推拉翼扇联锁。

然而,在关闭的推拉翼扇3和固定窗4之间的过渡部或接合区域9是有问题的,在所述过渡部或接合区域处,所述翼扇框架5和固定窗框架7以形成过渡部的方式借助于垂直的框架区段5’和7’重叠,其中翼扇框架5的垂直区段5’和固定窗框架7的垂直区段7’沿推拉门1的平面的观察方向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借助于面5”和7”彼此相邻而置。在所述接合区域9内,在门翼扇3关闭时,在区段5’和7’之间必然地保留有间隙9’,所述间隙也可从窗或门1的外侧接触到并且在所述间隙处能够借助于侵入工具通过把推拉翼扇3和固定窗4相互挤开实现强制打开。按照图3,这样的间隙同样产生在推拉翼扇3相对于固定窗4或门窗框2的上方水平区域内,适于保护和密封所述间隙。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按照图1至图3,窗或门1的推拉翼扇3或提升-推拉翼扇具有密封装置10,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可垂直和水平布置的密封条11、12,所述密封条布置在推拉翼扇3与固定窗4之间的接合区域9内以用于密封且用于保护所述窗或门1的关闭的推拉翼扇3的间隔9’。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区域9内,密封条11借助于翼扇框架支承面5”紧固在推拉翼扇3的翼扇框架5处并且密封条12借助于固定窗框架支承面7”紧固在另外的固定窗4的固定窗框架7处,其中由型材体13构成的密封条11、12具有第一型材区段14,所述第一型材区段在推拉翼扇3关闭时相互搭接或从后方接合并且与相对置地布置的密封机构15形成有效连接的贴靠。

按照图1至图3,尤其由图3明确表明地,优选所述型材体13在平行于翼扇框架支承面5”或固定窗框架支承面7”背离的侧面16上具有容纳槽17,紧固螺栓18可引入所述容纳槽并且布置为在装配状态下从侧面16埋入。按照图2和图3,紧固螺栓18因此不可见并且布置为不可被所述窗或门1的外侧的可能未经允许的侵入物接触。通过布置在密封条11、12的整个长度上的容纳槽17,紧固螺栓18能够在无其它装配辅助的情况下就位并且密封条11、12可拧紧地以预给定的距离紧固。借以排除了密封条11、12的不正确的紧固。按照图2至图4,容纳槽17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容纳有覆条19,所述覆条几乎与平行于翼扇框架支承面5”或固定窗框架支承面7”背离的侧面16面齐平地密封遮盖所述容纳槽17。覆条19由于遮盖紧固螺栓18而提供对未经允许的渗入的进一步保护并且通过与型材体13的表面的面齐平的布置方式而不允许任何的工具侵入可能性,从而密封条11、12仅能以压力加载。

按照图4,覆条19借助于锁定装置20可卡入容纳槽17。为此,在覆条19的相应的指向容纳槽17的侧向支承面21处布置有凸状共挤的密封凸起部22,所述密封凸起部互补地啮合到容纳槽17的相应凹状布置的凹部23中。此外,密封凸起部22针对由于风压负载和暴风雨荷载引起的可能的渗水提供高度密封性、补偿在型材体13和覆条19的连接之间的公差并且通过挤压特性对所述连接的配合起到辅助作用。

按照图2,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型材体13例如在横截面中在几乎相同的材料厚度的情况下具有相应的板条,所述板条由所述型材体13造型地形成空腔。为了提高在所述密封条11、12与推拉翼扇3以及与固定窗4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正如同样由图2得知地,所述紧固螺栓18由至少两个预钻孔的板条引导地支承。

按照图2和图4,所述密封装置10在覆条19处在自由的可见面24上具有T形构造的、用于形锁合地容纳刷式密封机构26的凹部25,所述刷式密封机构又密封封闭了在所述密封条11、12与推拉翼扇3和固定窗4的相应的支承面5”、7”之间的间隙27并且与所述支承面5”、7”处于可活动的接触中。在移动或操作所述推拉翼扇3时,通过刷式密封机构26的选择在推拉翼扇3和固定窗4之间不产生显著的摩擦。运行噪音同样地借以避免。

正如由图3得知地,所述密封装置10根据需要也可在没有刷式密封机构26的情况下装入所述窗或门1。所述覆条19的对称结构能够借助于转动实现所述可见面24的相对侧面的使用,所述侧面与型材体13的侧面16以面齐平的方式贴靠。

此外,按照图2,所述型材体13在指向翼扇框架支承面5”和固定窗框架支承面7”的侧面上具有用于容纳密封带29的槽28,其中所述紧固螺栓18的中轴线形成槽27和容纳槽17的中心。基于密封带29几近固定螺栓18的中轴线的布置方式,通过固定螺栓18的力锁合在密封条11、12与推拉翼扇3和固定窗4处的联接部之间形成最优风雨密性。

此外,已证实对五金件的功能、装配和成本有利的是,不仅如上在图1中、按照剖面A-A、按照图2在垂直的接合区域9内所述地,而且按照图1结合剖面B-B、按照图3在水平的上方接合区域9内所述地,所述密封装置10可优选在没有刷式密封机构26的情况下与操作杆的五金件无关地并且与窗或门1的制造无关地装配。基于所述设计方案易于实现的是,在所述窗或门1的制造之后进行所述密封装置10的装配或替换。

附图标记列表

1 窗或门

2 门窗框

3 推拉翼扇

4 固定窗

5 翼扇框架

5’ 垂直的翼扇框架区段

5” 翼扇框架支承面

6 玻璃

7 固定窗框架

7’ 垂直的固定窗框架区段

7” 固定窗框架支承面

8 玻璃

9 接合区域

9’ 间隙

10 密封装置

11 密封条

12 密封条

13 型材体

14 型材体区段

15 密封机构

16 侧面

17 容纳槽

18 紧固螺栓

19 覆条

20 锁定装置

21 支承面

22 密封凸起部

23 凹部

24 可见面

25 凹部

26 刷式密封机构

27 间隙

28 槽

29 密封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