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米饭蒸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60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自动米饭蒸煮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米饭蒸煮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一个装置中除了蒸煮之外还能够在蒸煮之前自动洗米、蒸煮之后洗锅以及清洗之后排水的自动米饭蒸煮器。



背景技术:

米饭蒸煮器通常是指用来蒸煮米的设备,诸如电米饭蒸煮器、燃气米饭蒸煮器等,并且在本发明中,是指安装在提供团体饮食服务的场所(例如,公司、军营、医院、学校、办公室、旅店)并用来在短时间内蒸煮大量米饭的设备。

作为现有的商用米饭蒸煮系统,已经建议了一种直列式米饭蒸煮系统,其中米饭蒸煮设备沿着传送输送器的长度方向过长地布置。

作为该现有的直列式米饭蒸煮系统,已经建议了如图18所示的包括传送输送器的连续自动米饭蒸煮系统。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该自动米饭蒸煮系统中,包括传送输送器、支撑臂、支撑构件和燃烧器。在加热腔室中,形成有用于插入锅的入口和用于将锅拿出的出口。其中嵌入有绝缘材料的装饰性板覆盖加热腔室的周围。传送输送器的传送路径包括上传送路径和下传送路径,并且加热腔室顶壁靠近上传送路径上的锅的上部并朝向出口倾斜。下传送路径上的锅被线性地传送并被来自燃烧器的火焰加热,从而煮锅中的内容物,并且锅被倾斜地向上传送,并且利用燃烧器的火焰的剩余热蒸上传送路径上的内容物。

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商用直列式米饭蒸煮系统中,由于锅沿着传送输送器的长度方向过长地布置,因此需要大的安装空间。

另外,在现有的商用直列式米饭蒸煮系统中,由于难以分别控制加热腔室的温度或燃烧器的温度,只能在插入到直列式系统中的所有锅中进行一种类型的蒸煮。

另外,在现有的直列式米饭蒸煮系统中,清洗设备和蒸煮设备分开地构造和使用,从而处理和存储它们比较麻烦。也就是说,由于通过清洗设备对谷粒进行清洗并且将 洗好的谷粒传送到蒸煮设备中进行蒸煮,因此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并且由于设备的较大体积而使得安装面积较大,从而导致其存储不方便。另外,还存在单独购买这些设备而太过昂贵的经济负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商业用途(例如团体饮食服务)的作为米饭蒸煮器的自动米饭蒸煮器,该自动米饭蒸煮器在一个装置中蒸煮米饭之外还能够在蒸煮之前自动地洗米、蒸煮之后洗锅并且在清洗之后排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米饭蒸煮器,该自动米饭蒸煮器能够稳定将米和生水供应至锅并且能够将洗米之后的水和洗锅之后的水分开地排出以防止排水设备发生故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米饭蒸煮器,该自动米饭蒸煮器能够自动地打开和关闭锅盖,在蒸煮时对该盖进行稳定加压,在不干涉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在备用位置和用于洗米和洗锅的操作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并且容易与用于洗米/锅的各种工具进行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米饭蒸煮器,该自动米饭蒸煮器包括:主体框架;供米漏斗,该供米漏斗从储米器接收米并且每次排出预定量的米;供米器,该供米器包括能滑动的米传送通道并且将从所述供米漏斗排出的米传送并供应至锅;生水供应器,该生水供应器包括能滑动的生水传送通道并将所供应的生水传送并供应至所述锅;所述锅,在该锅中对所供应的米进行蒸煮;锅加热和支撑单元,该锅加热和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中并加热和支撑所述锅;锅盖驱动器,该锅盖驱动器打开和关闭锅盖并且在蒸煮时对所述锅盖进行加压;清洗器,该清洗器包括多轴铰接单元和安装在所述多轴铰接单元的一端的清洗工具;以及排放单元,该排放单元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旋转,并且抽吸和排出所述锅中的清洗水和残余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米饭蒸煮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米饭蒸煮器从后面观看的立体图,其中主体框架被移除。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供米漏斗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供米漏斗、供米器和生水供应器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供米器和生水供应器的图。

图6和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排放单元的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清洗器的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工具安装单元的图。

图10至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工具主体的各种实施例的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锅盖驱动器的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锅盖驱动器的联接加压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倾斜缸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米饭蒸煮器包括:主体框架;从储米器接收米并且每次排出预定量的米的供米漏斗;供米器,该供米器包括可滑动的米传送通道并且将从供米漏斗排出的米传送并供应至锅;生水供应器,该生水供应器包括可滑动的生水传送通道并且将所供应的生水传送并供应至锅;所述锅,在该锅对所供应的米进行蒸煮;锅加热和支撑单元,该锅加热和支撑单元安装在主体框架中并加热和支撑该锅;锅盖驱动器,该锅盖驱动器打开和关闭锅盖,并且在蒸煮时对该锅盖进行加压;清洗器,该清洗器包括多轴铰接单元和安装在多轴铰接单元的一端的清洗工具;和排放单元,该排放单元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旋转,并且抽吸和排出锅中的清洗水和残余物。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米饭蒸煮器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米饭蒸煮器安装在向数百人提供团体饮食服务的地方(诸如公司、军营、医院、学校、办公室、旅馆等),并且用来在短时间内蒸煮大量米饭。

如图1至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自动米饭蒸煮器20包括:主体框架110;锅130,在该锅中对所供应的米进行蒸煮;加热和支撑锅的锅加热和支撑单元120;打开和关闭锅盖的锅盖驱动器140;生水供应器150;供米器160;清洗器170;排放单元180;和供米漏斗200。

主体框架110形成为近似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底板111形成在主体框架110的底表面处,从而可以安装锅加热和支撑单元。当应用于以上描述的群集型米饭蒸煮系统时,主体框架110可以固定地安装,但是不必限于此,并且还可以通过在底板111的下部安装轮子112而可以移动地安装。

多个测量仪和控制面板可以设置在主体框架110的前侧。这里,所述多个测量仪(未示出)可以是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并且需要时显示感测值的测量仪,例如,供应有来自感测所供应的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显示感测值的水温测量仪、供应有来自感测加热单元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显示感测值的加热单元温度测量仪、显示锅的温度的锅温度测量仪等。

另外,控制面板可以安装在主体框架的上部处或前侧处,但是也可以安装在彼此相邻的两个自动米饭蒸煮器之间以共同控制相邻的自动米饭蒸煮器。

锅加热和支撑单元120安装在主体框架110的底板111上。锅加热和支撑单元加热和支撑锅。

锅加热和支撑单元120包括锅加热单元123和支撑支架121。

锅加热单元123在容纳锅的同时加热锅。在锅加热单元123的底部处使用各种类型的加热器(如感应加热器、电加热器、燃气加热器)来加热该锅。

另外,多个辊形成在锅加热单元123的内壁的上端部处,从而使得锅的上端部悬置于其上以进行安置,并且可以打开和关闭的门124形成在锅加热单元123的前侧,以在完成蒸煮之后稳定地取出重量较重的锅130。

多个支撑支架121安装在锅加热单元123的下部处以支撑锅加热单元。测压元件122安装在支撑支架121的上部和锅加热单元123之间以感测锅的载荷。

另外,倾斜缸125进一步安装在锅加热和支撑单元120的下部处以倾斜地抬起锅加热和支撑单元120以便将锅130倾斜地倾斜。

倾斜缸125可以例如由气动缸等构成。如图15所示,倾斜缸125的一侧固定在主体框架110的底板111上,其另一侧联接以倾斜方式联接至锅加热单元123。倾斜 缸125安装在锅加热和支撑单元120的一侧的下部,以倾斜地抬起锅加热和支撑单元,从而使得具有较重重量的锅在蒸煮完成之后被倾斜地倾斜,以便进行清洗或排放,由此更方便米饭蒸煮器的使用。

排气风扇190可以进一步安装在锅130上方。排气风扇190安装在锅上方以将蒸煮时产生的蒸汽迅速排走,由此防止由于蒸汽而使得米饭蒸煮器的部件等发生故障。

锅130的盖132可以通过锅盖驱动器140而从锅的主体131打开和关闭。

锅盖驱动器140打开和关闭盖132并朝向锅的主体131对盖进行加压,以在蒸煮时维持锅中的预定压力。

锅盖驱动器140包括盖驱动马达141、盖驱动轴143、盖驱动杆144和联接加压器145。

盖驱动杆144通过安装在盖驱动板142上的支架等联接以联接至盖驱动轴143。盖驱动轴143由盖驱动马达141旋转。

联接加压器145可拆卸地联接至锅130的盖132,并且利用联接铰链144a可旋转地铰链联接至盖驱动杆144。联接至锅盖的联接加压器145可旋转地铰链联接至盖驱动杆,从而当盖驱动杆旋转并且锅盖132接近锅的主体131时,联接加压器145可以铰链旋转以通过锅盖132的重量使锅盖132水平,从而锅盖132可以正确地覆盖锅的主体。

另外,电永磁体146安装在联接加压器145的端部处,锅盖132联接至联接加压器145。电永磁体146插入到在锅盖的抓握部132a处凹入的抓握凹槽132b内。电永磁体146通过利用磁力吸引锅盖132而联接至锅盖132,并且在施加电流时通过释放磁力而与锅盖分离。

另外,弹簧147设置在联接加压器145中以朝向锅盖132对联接加压器145和电永磁体146弹性加压,由此在蒸煮时帮助维持锅中的压力。

供米漏斗200设置在锅的后侧上方。供米漏斗200从安装在主体框架的底板111上的储米器201接收米并且每次将预定量的米排放到下面将描述的供米器160内。这里,举例来说,储米器201临时存储从公共设备单元的存储器接收的原料(如米等),并且将米供应到供米漏斗,但是本发明不必限于此。用户可以在需要时直接将米等原料供应到储米器201。

供米漏斗200包括漏斗主体200c、开闭板208和开闭板驱动马达203。

连接至抽吸泵(未示出)的进气管200a和连接至储米器201的传送管200b设置在漏斗主体200c中,当通过驱动抽吸泵在漏斗主体200c中进行真空抽吸时,储米器201中的米借助于抽吸力通过传送管200b传送到漏斗主体。

下排放端口形成在漏斗主体200c的下端处,并且开闭板208打开和关闭下排放端口。开闭板208联接至开闭连杆206,安装在漏斗板202的底表面处的支撑连杆207连接至开闭连杆206的中间部分以支撑该开闭连杆,旋转连杆205以第一连杆销205a作为媒介可旋转地联接至开闭连杆206的一端。

旋转连杆205的另一端连接至开闭板驱动马达203,从而利用第二连杆销204a作为媒介将旋转支架204连接至旋转连杆205。因而,开闭板通过被开闭板驱动马达203驱动而可以打开预定时间,从而每次可以将预定量的米从漏斗主体200c排出。

供米器160设置在供米漏斗200下方。供米器106将从供米漏斗排出的米传送并供应至锅。

供米器160包括传送从供米漏斗200排出的米的米传送通道161、固定供米通道162和米传送通道驱动马达163。

米传送通道161形成为横截面为近似矩形形状的矩形通道,供应开口161a形成在米传送通道161的上表面中(从供米漏斗的下排放端口排出的米穿过该供应开口供应),排放开口161b形成在米传送通道161的一端处(从供应开口161a供应并传送的米穿过该排放开口朝向锅的主体131排出)。

固定供米通道162设置在米传送通道161下方以支撑米传送通道。辊设置在固定供米通道162中,从而使得米传送通道161可以在该辊上滑动。固定供米通道162包括由位于其中的米传送通道驱动马达驱动的带轮或链轮,并且该带轮或链轮与固定有米传送通道的支架连接,从而米传送通道161通过米传送通道驱动马达163向前和向后滑动。

另外,米传送通道161被安装成使得其形成有排放开口161b的一端朝向锅向下倾斜,从而从供米器供应的米可以进行稳定地供应,而不会从锅的主体飞溅,并且该排放开口可以朝向锅的主体紧密地定位。

生水供应器150设置在供米器160的一侧。生水供应器150传送并供应所供应的生水。

生水供应器150包括传送所供应的生水的生水传送通道151、固定生水供应通道 152和生水传送通道驱动马达153。

像米传送通道一样,生水传送通道151包括生水供应开口151a和生水排放开口151b。当生水传送通道151向前滑动时,通过生水供应马达155的驱动而供应的生水通过生水供应管154供应至生水供应开口151a。

固定生水供应通道152设置在生水传送通道151下方以支撑生水传送通道。像固定供米通道一样,固定生水供应通道152包括辊和带轮或链轮以及支架,从而使得生水传送通道151通过生水传送通道驱动马达153而向前和向后滑动。

另外,生水传送通道151还被安装成使得其一端朝向锅向下倾斜,从而可以没有任何飞溅地将生水稳定地供应到锅,并且可以将生水排放开口朝向锅的主体紧密地定位。

由清洗器170在蒸煮之前对由供米器160供应的米进行清洗,并且对完成蒸煮的锅130进行清洗。

清洗器170包括多轴铰接单元171和172、工具安装单元173和安装在多轴铰接单元的一端的清洗工具175。

多轴铰接单元171和172包括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相对旋转的多个接头171a、171b、171c、171d、171e和171f以及多个连杆172a和172b。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轴铰接单元由五轴接头构成,并且所述多个接头可以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相对旋转。

例如,第一接头171a和第二接头171b在x-y平面上的彼此正交的方向上旋转,而第五接头171e和第六接头171f在y-z平面上的彼此正交的方向上旋转,从而当以任意点作为中心点时这些接头可以在诸如x方向、y方向、z方向等所有方向上旋转。

由于多轴铰接单元可以容易地移动到x-y-z平面上的任意位置,因此清洗工具可以安装在多轴铰接单元的一端处,并且在锅中旋转的同时竖直移动,由此更清洁且顺利地对米和锅进行清洗。

工具安装单元173安装在设置于多轴铰接单元的一端的第六接头171f处。工具安装单元173包括工具夹持器174,工具夹持器174保持下面将描述的清洗工具以将其钩住并固定。固定钩174a设置在工具夹持器174的一端处,以钩住并固定下面将描述的清洗工具的头部的下表面。

工具夹持器174由电磁体形成,并且插入到清洗工具的头部容纳部内以在施加电 流时联接至该清洗工具,并在断开电流时与该清洗工具分离。

执行不同功能的多个各种清洗工具可拆卸地联接至工具安装单元173。

清洗工具175、176或177包括由工具夹持器夹持的头部175a、176a或177a、工具主体175c、176c或177c以及连接头部和工具主体的连接部175b、176b和177b。

工具主体可以按照需要由执行各种功能的各种工具构成。

图10示出了用于在蒸煮之前洗米的洗米工具。如图10所示,洗米工具175具有多个爪175c,这些爪具有三股式叉形。贯通狭槽175d形成在多个爪中的每个爪中,从而在洗米工具旋转时容纳在锅中的米和生水可以顺利通过以对米进行清洗,由此降低摩擦阻力并容易洗米。

图11示出了用于在蒸煮之后洗锅的洗锅工具。如图11所示,洗锅工具176包括:具有字母u形状的洗锅构件176c,该洗锅构件的外侧由软材料(如海绵等)形成;以及支撑洗锅构件的洗锅支撑构件176d。该洗锅支撑构件具有近似文字ロ形状,其中形成供水穿过的通孔。

图12示出了洗锅工具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2中所示的洗锅工具177包括以近似圆柱形形状形成的第二洗锅构件177c,并且该第二洗锅构件由弹性和硬度大于图11的由海绵形成的洗锅构件176c的材料形成,以在接触并加压锅的内部的同时更强烈地洗锅。

如上所述,工具安装单元可以按照需要选择性地安装有各种工具,由此以更优化和改进方式洗米和锅。

用于通过清洗单元170洗锅或洗米的水由排放单元180排出。在本发明中,该排放单元将在蒸煮之前洗米之后的水和在蒸煮之后洗锅的水分开地排出,以提高排放功能并防止排水设备出现故障。

排放单元180包括将在蒸煮之前洗米之后的水排出的第一排放单元181和将在蒸煮之后洗锅之后的水排出并排出锅中的残余物的第二排放单元182。第一排放单元181和第二排放单元182可以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旋转。

第一排放单元181和第二排放单元182可以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旋转。

第一排放单元181和第二排放单元182分别包括排放抽吸管181a和182a。排放抽吸管通过排放旋转驱动马达181b和182b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旋转。与排放旋转驱动马达181b和182b连接的支架联接至升降板181e和182e,并且排放抽吸管 181a和182a被插入并穿过这些支架。

升降板181e和182e联接至固定板181d和182d以被支撑,并且由排放升降驱动马达181f和182f驱动以沿着固定板181d和182d竖直移动。

固定板181d和182d由固定支架181c和182c稳定地支撑至主体框架的底板111。

因而,排放抽吸管181a和182a可以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旋转,并按照需要竖直地移动以调节用于排水的抽吸力。也就是说,在第一排放单元仅排放洗米水的情况下,第一排放单元仅仅移动为与洗米水的水位对应,从而利用较弱抽吸力将水排出,而在第二排放单元排放洗锅水和残余物的情况下,第二排放单元可以向下移动以在操作过程中逐渐增加抽吸力,由此顺利地排出锅中剩余的所有残余物。

在本发明的具有以上描述的构造的群集型米饭蒸煮系统中,多个米饭蒸煮器围绕公共空间布置,该公共空间可以用于供水和排水系统并用作存储空间,从而即使不需要大量安装面积也可以蒸煮大量米饭,由此能够进行紧凑安装,并且可以从每个自动米饭蒸煮器去除存储空间,由此还使得每个米饭蒸煮器都能够进行紧凑安装。

另外,每个米饭蒸煮器能够独立地蒸煮或者以联接方式使用各种烹饪法进行蒸煮,而不限于以单一烹饪法蒸煮,因而,该米饭蒸煮系统可以根据每个米饭蒸煮器的产出量进行扩展或灵活地操作。

在本发明的自动米饭蒸煮器中,可以在一个装置中自动地进行米饭蒸煮、蒸煮之前的洗米、蒸煮之后的洗锅以及清洗之后的排水,而无需移动锅。

另外,通过供米器和生水供应器可以将米和生水稳定地供应至锅,并且多个清洗工具可以由包括多轴铰接单元的清洗器的构造自动地拆卸和驱动,由此使得可以更清洁且稳定地洗米和锅。

另外,通过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的多个排放单元的构造分别地排放洗米之后的水和洗锅之后的水,可以防止排放系统发生故障。

另外,该自动米饭蒸煮器可以自动地打开和关闭锅盖,在蒸煮时对锅稳定地加压,并且可以在待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自由地移动以洗米和洗锅,因此,即使在自动地进行蒸煮米饭和洗米和洗锅时,也可以稳定地进行蒸煮,而不会在设备之间发生干涉。

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以上描述的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和附图,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替换、修改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