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工具盒的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05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带工具盒的课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具建材领域,尤其是涉及带工具盒的课桌。
背景技术
:在高中,学生课程比较多,各类科目的书本也比较多,通常情况下,桌洞和桌面上都摆放的满满的,剩余空间非常有限,几乎连存放文具盒的空间都没有。而学生使用的文具等物品有些都是直接摆放在桌子上,很容易碰到地上,损坏或者不能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2552845提供了一种固设有工具盒的课桌,如图2所示,桌子上设有工具盒,工具盒的结构包括一个盒体4,盒体上设有多个独立的抽屉,所述的抽屉中可以放文具,也可以放一些梳妆用品,所述的盒体4的上方还设有一个直角卡板3,所述的直角卡板3的水平板上设有螺孔2和螺栓1。使用的时候,平时该工具盒可以像文具盒一样放在包里随身携带。在教室或者其它地方学习的时候,可以将该工具盒取出将直角卡板3卡在桌面的边缘,桌面的边缘边缘处设有与螺栓对应的螺孔,然后通过螺栓1和螺孔2的连接实现固定。然而上述专利技术仍存在如下技术缺陷:采用螺栓将工具盒与课桌连接,但是螺栓属于易受机械振动影响而发生松动的连接件,常期使用,所述工具盒易从课桌上脱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带工具盒的课桌,以避免工具盒从课桌上脱落。本方案中的带工具盒的课桌,包括课桌本体以及工具盒,所述工具盒包括一个盒体,盒体上设有一组抽屉,所述盒体的上方还固设有一个直角卡板,直角卡板卡入所述课桌本体桌面的边缘,所述的直角卡板上设有螺栓,所述直角卡板与课桌上均设有供所述螺栓定位用的螺孔;所述螺栓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栓头与螺纹杆,所述螺栓内设一贯通螺栓头与螺纹杆的通孔,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个端口设于螺栓头的顶部,通孔的另一端口设于螺纹杆的侧壁上;所述通孔内设有留置钉,所述留置钉的一个末端由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口穿出并抵靠在螺孔内壁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留置钉通过通孔直接穿入到螺孔内壁上,如果螺栓相对于螺孔发生相对转动,使螺栓向外脱出,那所述留置钉也会被带出,而直接抵靠在螺孔内壁的留置钉会受到螺孔内壁的影响。由于螺孔内径(螺孔内壁的截面直径)是变化的(沿螺孔轴向,时而逐渐变大时而逐渐变小),在螺孔内径逐渐缩小时,所述留置钉的末端会受到挤压,使留置钉在通孔内变抵紧,这样留置钉也会对螺孔及通孔施加反作用力,使得螺栓被留置钉卡死在螺孔内,从而达到阻止螺栓脱出,避免工具盒从课桌上脱落的目的。进一步,所述通孔的一个端口为沉孔状,所述留置钉的另一个末端是与所述通孔的一个端口形状匹配的扁头状。由于安装螺栓以及留置钉的人员无法准确测量通孔的长度,只能尝试性地将留置钉穿入到通孔内,看看留置钉的末端能不能抵到螺孔内壁。如果所述留置钉较细,而且留置钉的长度小于通孔长度,那留置钉就会完全掉到通孔内而无法取出。为此,特将留置钉的另一个末端设计成扁头状,将通孔的一个端口设成与之匹配的沉孔状,这样无论留置钉有多短,所述留置钉的另一个末端都能定位在所述通孔的沉孔状的端口处,避免较短的留置钉完全掉入通孔内而无法被取出,实现留置钉及安全螺栓的可拆卸。进一步,所述通孔上设有一截弯曲段。在通孔上设置弯曲段,这样安装留置钉时,留置钉也会在通孔的相应位置处发生应力变形(即被打弯);与直线形的留置钉及通孔相比,螺孔内壁对留置钉的反作用难以将留置钉从通孔中顶出,更能保证留置钉对螺栓的卡死效果。进一步,所述弯曲段设于所述通孔的下半段。如果将所述弯曲段设置在上半段,则所述留置钉需要补打弯的有效长度过长,相应的安装操作则费时费力,所以特将弯曲段设于所述通孔的下半段,能够节约安装操作的时间并降低安装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所述课桌本体表面涂布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由如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大蒜褐变鳞茎提取物27份、草酰乙酸16份、乙二醇15份、空心陶瓷微珠2份与腐植酸钠1份。进一步,所述防水膜的原料还包括三花龙胆根茎提取液5份。采用上述原料制成的防水膜,可以起到防控液态水进入课桌本体内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质地紧密,不易受外界粘性物质附着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带工具盒的课桌中螺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盒体4、直角卡板3、直角卡板3、螺孔2、螺栓1、桌面的边缘820、盲孔825、螺栓头810、螺纹杆816、通孔842、留置钉846。本实施例所依托的现有技术,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带工具盒的课桌,包括课桌本体以及工具盒,所述工具盒包括一个盒体4,盒体上设有一组抽屉,所述盒体的上方还固设有一个直角卡板3,直角卡板卡入所述课桌本体桌面的边缘,所述的直角卡板上设有螺栓1。所述直角卡板与课桌本体桌面的边缘上均设有供所述螺栓定位用的螺孔2;如图1所示,所述螺栓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栓头810与螺纹杆816,所述螺栓内设一贯通螺栓头与螺纹杆的通孔842。所述通孔的上端口为沉孔状,设于螺栓头的顶部;通孔的下端口设于螺纹杆的侧壁上;所述通孔内设有留置钉,所述留置钉846的上端是与所述通孔的上端口形状匹配的扁头状。所述通孔的下半段上设有一截弯曲段。所述留置钉的下端由所述通孔的下端口穿出并抵靠在螺孔内壁上。直角卡板3与课桌本体桌面的边缘820由所述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桌面的边缘820上设置的螺纹孔为盲孔825,直角卡板3上设置的螺纹孔是贯通孔。所述课桌本体表面涂布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由如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A=大蒜褐变鳞茎提取物27份、B=草酰乙酸16份、C=乙二醇15份、D=空心陶瓷微珠2份、E=腐植酸钠1份与F=三花龙胆根茎提取液5份。每份1公斤。其中防水膜的制备方法是:先将F、B和C混合,加入5倍于该混合物质量的去离子水,搅拌40分钟后密封加热,加热温度维持在40~50℃,加热时间为15分钟,加热完毕后静置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A、E,搅拌30分钟后用旋转蒸发仪以60℃处理,直至液体体积减少30%~50%后添入D,得到用于制成防水膜的涂料。为了验证本发明中防水膜的特点,特制作如下三个实验例:单份(10g)ABCDEF实施例一112615215对比例二100615214对比例一112615210各实验例的配制方法一致,参见上述“防水膜的制备方法”,从而得到三种样品涂料,涂料干化后形成样品涂层,现将三种样品作如下测试:干附着力测试测试方法:将粘着力大于10N/25mm的粘胶带覆盖在样品涂层上,压紧以排去粘胶带下的空气,然后以垂直于涂层表面的角度快速拉起粘胶带,观察涂层的脱落情况。实施例一胶带上无附着物,涂层颜色无变化;对比例二胶带上沾有大量附着物,涂层明显脱落;对比例一胶带上沾有少量附着物,涂层出现部分脱落。湿附着力测试将样品置于38℃±5℃的水中浸泡24h,取出样品并利用擦布擦干,在5min内按干附着力测试方法进行重新纪录:实施例一胶带上无附着物,涂层颜色依然无变化;对比例二胶带上沾有大量附着物,涂层明显脱落;对比例一胶带上沾有大量附着物,涂层明显脱落。划痕测试用瑞士军刀在各样品上施以100N力,然后划上10cm的划痕,观察划痕的深度范围。实施例一的深度范围在15-17cm之间;对比例一的深度范围在21-36cm之间;对比例一的深度范围在31-37cm之间。由上述可见实施例一具有更强的耐划性能,所留下的划痕深度不大,而且不易被外界粘性物附着。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