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体感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531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体感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体感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体感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体感椅外形与传统皮沙发的外形类型,外形较为单一,且缺乏美观度;现有的体感椅体积均较大,无法适应学校、家庭等多种环境使用;现有的体感椅不具备收纳空间,无法收纳使用设备与其他物件;现有的体感椅的电池集成在体感椅中,使电池更换不变;现有的体感椅均与遥控设备通过传输线连接,无法进行远程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外形美观,具有收纳空间,体积小,便于家庭使用,且电池便于分离,能够远程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包括椅身,所述椅身包括主壳体和置物壳,所述主壳体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主壳体的背部设有左右贯穿的曲面凹槽,所述曲面凹槽包括底平面和上斜面,所述底平面水平设置,所述上斜面倾斜设置,所述上斜面的下端与所述底平面的内侧端连接,所述置物壳与所述曲面凹槽形状适配,所述置物壳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曲面凹槽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主壳体的背面设有曲面凹槽,曲面凹槽左右贯穿设置,则曲面凹槽左右贯穿至主壳体的左右侧面,主壳体的曲面凹槽处安装有置物壳,使主壳体内部还是形成了封闭的空间,并且置物壳与曲面凹槽形状适配,置物壳的底面为平面,可以用来存放物品;置物壳设置在主壳体的背面,不影响椅身整体的外观,主壳体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紧凑小巧,外形美观,便于家庭、学校等场合使用,使用范围更广;主壳体对椅身起主要支撑作用,主壳体一体设置,使椅身结构合理稳固,外侧面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体感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体感椅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体感椅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体感椅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体感椅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体感椅的椅身底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体感椅与客户终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椅身;2、软垫;3、震动器;4、底座;5、电池盒;6、充电指示灯;

7、电源开关;8、电源接口;9、灯带;10、客户终端;

11、主壳体;12、置物壳;

111、曲面凹槽;1111、底平面;1112、上斜面;1113、圆弧面;

121、条状凸起;

21、倒锥凹槽;

51、盒体;52、盒盖;521、拉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椅身包括主壳体和置物壳,在主壳体的背部设有曲面凹槽,并用置物壳将曲面凹槽封住,使保持椅身结构稳固性的同时,使置物壳可以用于存放物品,使体感椅具有收纳功能。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包括椅身1,所述椅身1包括主壳体11和置物壳12,所述主壳体11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主壳体11的背部设有左右贯穿的曲面凹槽111,所述曲面凹槽111包括底平面1111和上斜面1112,所述底平面1111水平设置,所述上斜面1112倾斜设置,所述上斜面1112的下端与所述底平面1111的内侧端连接,所述置物壳12与所述曲面凹槽111形状适配,所述置物壳12安装在所述主壳体11的曲面凹槽111处。

进一步的,所述曲面凹槽111还包括圆弧面1113,所述上斜面1112通过所述圆弧面1113与所述底平面1111光滑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曲面凹槽111上还设有圆弧面1113,使上斜面1112通过圆弧面1113与底平面1111光滑连接,上斜面1112、圆弧面1113、底平面1111连接成的曲面的投影形状类似于抛物线形状,使主壳体11上具有光滑的曲线,外形美观,且可尽量减少主壳体11上的应力集中现象。

优选地,上斜面1112为弧形面,使主壳体11上曲线更美,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壳12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两根的条状凸起121,所述条状凸起121上下设置,所述条状凸起1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条状凸起121上下设置,相邻的条状凸起121之间设有间隙,条状凸起121可提高放置的物品与置物壳12之间的摩擦力,使物品放置的更加稳固;条状凸起1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则条状凸起121的上表面为平面,且与物品接触的面积大,使物品放置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1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主壳体11的侧壁的投影形状为弧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主壳体11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使椅身1结构更加小巧;主壳体11的侧壁的投影形状为弧形,则使主壳体11具有良好的曲线,外形美观。

进一步的,还包括软垫2,所述主壳体11的上端面为从背面向前面倾斜的斜面,所述软垫2安装在所述椅身1的上端面处,所述软垫2的上端面设有倒锥凹槽21,所述倒锥凹槽21的底面为平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主壳体11的上端面为斜面,主壳体11的背面比前面高,软垫2安装在椅身1的上端面上,软垫2的上端面设有倒锥凹槽21,使用时,人坐在软垫2的倒锥凹槽21中,人的屁股坐在倒锥凹槽21的底面上,软垫2的背面也是高于前面的,则在软垫2的背面形成了一定高度的靠背,倒锥凹槽21左侧面和右侧面也形成了高于前面的凸台,用于放置人的左胳膊和右胳膊,使人坐在体感椅上后较为舒适。

优选地,所述软垫2的前侧面的底端高于或者平于所述倒锥凹槽21的底面,软垫2的前侧面高于倒锥凹槽21底面一些,或者与倒锥凹槽21的底面平齐,坐在体感椅上都会较为舒适。

进一步的,还包括震动器3,所述震动器3位于所述倒锥凹槽21的底面与所述椅身1之间,和/或位于所述倒锥凹槽21的背面与所述椅身1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震动器3用于对人的身体的方位进行调整,震动器3位于倒锥凹槽21的底面与椅身1之间,主要从人的屁股或大腿处调整坐的上下方位和角度,震动器3位于倒锥凹槽21的背面与椅身1之间,主要从人的后背处调整坐的前后方位和角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4和灯带9,所述底座4位于所述椅身1的下方,所述椅身1与所述底座4转动连接,所述灯带9位于所述主壳体11与所述置物壳12的连接处。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座4设在椅身1下方,底座4与椅身1转动连接,使椅身1可以相对于底座4转动,从而调整人坐的水平方位和角度;灯带9位于主壳体11与置物壳12的连接处,使在主壳体11的左右侧面和背面均有灯光效果,通过灯光效果还可传递体感椅的使用状态信息,例如体感椅是处于通电状态、使用状态等,还使体感椅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还包括充电电池和电池盒5,所述充电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盒5中,所述椅身1的底部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盒5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电池盒5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电池盒5包括盒体51和盒盖52,所述盒体51顶部开口,所述盒盖52盖在所述盒体51顶部,所述盒盖52上设有拉手孔521。

由上述描述可知,充电电池放置在电池盒5中,电池盒5设置在主壳体11底部前侧面的凹槽中,不影响主壳体11的外观,电池盒5抽拉式放置在主壳体11中,便于电池盒5的放入和取出,从而便于充电电池的更换;盒盖52盖在盒体51上,结构简单合理;盒盖52上设有拉手孔521,便于人手伸入拉手孔521中将盒盖52拿起来,操作便捷;优选地,拉手孔521的宽度与人手指的宽度适配。

优选地,所述拉手孔521的形状为腰形,不会划伤人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快充接口和充电指示灯6,所述快充接口设置在所述电池盒5上,所述充电指示灯6安装在所述电池盒5的前侧面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电池盒5上设有快充接口,能快速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短;在电池盒5上还设有充电指示灯6,便于观察充电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开关7、电源接口8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源开关7设置在椅身1的背面上端,所述电源接口8设置在椅身1的背面下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安装在所述椅身1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外设的客户终端10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电源开关7用于开启和关闭电源,位于椅身1背面上端,便于人手进行操作;电源接口8与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与市电连接,位于椅身1背面下端,避免出现电源线缠绕的现象;无线通信模块与外设的客户终端10连接,客户终端1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便于通过客户终端10远程控制体感椅的工作状态,实现对体感椅的远程控制。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包括椅身1,所述椅身1包括主壳体11和置物壳12,所述主壳体11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主壳体11的背部设有左右贯穿的曲面凹槽111,所述曲面凹槽111包括底平面1111和上斜面1112,所述底平面1111水平设置,所述上斜面1112倾斜设置,所述上斜面1112的下端与所述底平面1111的内侧端连接,所述置物壳12与所述曲面凹槽111形状适配,所述置物壳12安装在所述主壳体11的曲面凹槽111处。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曲面凹槽111还包括圆弧面1113,所述上斜面1112通过所述圆弧面1113与所述底平面1111光滑连接。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置物壳12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两根的条状凸起121,所述条状凸起121上下设置,所述条状凸起12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主壳体1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主壳体11的侧壁的投影形状为弧形。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软垫2,所述主壳体11的上端面为从背面向前面倾斜的斜面,所述软垫2安装在所述椅身1的上端面处,所述软垫2的上端面设有倒锥凹槽21,所述倒锥凹槽21的底面为平面。所述软垫2的前侧面的底端高于或者平于所述倒锥凹槽21的底面。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或四的基础上,还包括震动器3,所述震动器3位于所述倒锥凹槽21的底面与所述椅身1之间,和/或位于所述倒锥凹槽21的背面与所述椅身1之间。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六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或四的基础上,还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位于所述椅身1的下方,所述椅身1与所述底座4转动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七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或四的基础上,还包括灯带9,所述灯带9位于所述主壳体11与所述置物壳12的连接处。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八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充电电池和电池盒5,所述充电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盒5中,所述椅身1的底部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盒5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电池盒5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电池盒5包括盒体51和盒盖52,所述盒体51顶部开口,所述盒盖52盖在所述盒体51顶部,所述盒盖52上设有拉手孔521。所述拉手孔521的形状为腰形。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九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还包括快充接口和充电指示灯6,所述快充接口设置在所述电池盒5上,所述充电指示灯6安装在所述电池盒5的前侧面上。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为:

一种多功能体感椅,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电源开关7、电源接口8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源开关7设置在椅身1的背面上端,所述电源接口8设置在椅身1的背面下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安装在所述椅身1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外设的客户终端10连接。

使用时,人的屁股坐在软垫2的倒锥凹槽21的底面上,人的背部靠在软垫2的倒锥凹槽21的背面上,人的左胳膊和右胳膊分别放置在软垫2的倒锥凹槽2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体感椅开始工作时会有以下状态:1、外设的电机带动椅身1相对于底座4转动,或者腿部动作带动椅身1相对于底座4转动,2、位于软垫2的倒锥凹槽21底面的震动器3震动,3、位于软垫2的倒锥凹槽21背面的震动器3震动;在客户终端10上设置体感椅的工作模式,人带上VR眼镜坐在体感椅上进行感受。

需要对电池更换或者充电时,均可将电池盒5从主壳体11的底部拿出,通过快充接口进行充电后,充电状态由充电指示灯6进行指示,很快就可以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体感椅,椅身1呈圆柱形,椅身1的背面设有曲面凹槽111,曲面凹槽111处安装有形状适配的置物壳12,置物壳12上设有条状凸起121,置物壳12用于放置物品,人坐在软垫2的倒锥凹槽21上,软垫2与椅身1之间设有震动器3,椅身1可相对于底座4转动,电池盒5便于从椅身1中拿出,充电电池可快速充电,还有灯带9进行灯效显示,客户终端10可远程控制体感椅的工作模式,所述体感椅外形小巧光滑,体积小,外形美观,可以存放物品,具有收纳功能,便于应用到各种场合,可快速充电和远程控制,操作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