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65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



背景技术:

送话拾音功能六人对面式课桌无线版是一项新技术,是根据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面的学习互动和交流原理设计和发明,同时方便空间布局和换位,是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精品课堂、较大课堂的重要教学设备。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和日益普及到教学各个方面,给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创新,广大教育机构都将其作为新兴的培训和教学工具投入使用,尤其是培训学习、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精品课堂、较大课堂中经常需要事实的老师与学生互动、同桌面对面学生的互动、台上台下交流、手机网络远程视频通话、较大培训大厅的互动经验,进行师与生、同桌间、班与班、校与校、台上台下以及城乡之间的远程教学交流互动,送话拾音功能六人对面式课桌无线版的发明满足了以上功能,对面对面、同桌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以及师与生、校与校以及城乡之间的远程教学交流互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和升级的技术,比如拾音课桌的抢答、定位,发声器可编程,设计触摸屏,增加快捷键等功能,更好的让学生同桌之间互动、学生和老师互动、网上课堂互动,逐步实现课堂作业提交等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丰富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增加了培训、演讲、上课时的互动性,提高了课时进度和学生成绩。多媒体直播课堂拾音功能课桌六人对面式课桌的发明大大推进了教学的发展,创新了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对教育教学更好的贡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是多媒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桌参与互动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提高了面对面、同桌间学习互动性,为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精品课堂、较大课堂提供新的教学模式,给优生发挥自己的同桌带头的机会,给差生提供了学习参考的榜样,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拾音、录音回放上传的实时互动传输,是多媒体教学时学生也能参与的直接设备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和培训教学的重要产品,其功能先进,满足了班与班、校与校以及师生间音频互动互连。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包括课桌、抢答按键、发声器、拾音器、功能盒、发射器、电源盒、电源开关、拉簧、挂钩,所述课桌为六人面对面座课桌,每一面有三个座位供三个人坐的对称结构,每一个座位课桌的斜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功能盒和电源盒,其中间的斜面板上设有拾音器,每一个座位课桌的小面板的右侧设有抢答按键和发声器,所述抢答按键在发声器的右边,所述课桌的一侧板上部设有电源开关,所述拉簧一端连接每一个座位课桌大面板下平面,其另一端连接底板的上平面,所述挂钩通过螺钉固接于课桌立板后侧面上部,所述发射器设在课桌的斜面板及小面板下方的接线盒内。

进一步,所述的课桌包括底条、过渡条、立板、底板、侧板、面板、螺钉、背板、隔板,所述面板由大面板、斜面板、小面板组成,所述小面板两侧对称连接斜面板的上侧边,斜面板的下侧边均连接一大面板的上平面中部,在二大面板的接合处下面竖直连接背板上侧,大面板的两端连接侧板上边,所述隔板均分连接在大面板的下平面,每一侧构成三个座位,所述底板连接在侧板与隔板的相对面间和隔板与隔板的相对面间,并通过拉簧连接,所述侧板的下边连接立板的上边,立板下边连接过渡条的小面,过渡条的大面连接底条的中部,所述的课桌为对称结构。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由大面板的中部上平面连接斜面板的下侧边,斜面板上侧边连接小面板侧边形成的,所述接线盒与大面板和底板间的贮物室分隔开。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的两端侧板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贮物室是由大面板、底板、侧板和或隔板连接成的贮物空间。

进一步,所述抢答按键由按钮、凸圈、固定件、外壳组成,所述凸圈与外壳一体连接,凸圈置于小面板上,凸圈贯穿小面板后通过固定件与外壳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拾音器由外罩、锁止圈、拾音器主体组成,所述拾音器主体与外罩连接,外罩置于斜面板上,拾音器主体贯穿斜面板,拾音器主体通过锁止圏固定拾音器。

进一步,所述面板的下平面与底板的上平面间对称连接拉簧,在所述拉簧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锁止件,所述侧板的内侧和隔板的两侧均设有锁止槽。

进一步,所述电源接口的一接线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抢答按键、发声器、拾音器及发射器的一接线端后,电源接口的另一接线端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源开关,电源开关通过信号线连接抢答按键、发声器、拾音器及发射器的另一接线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采用无线发射信号,能避免移动桌子损坏外部连接信号线,方便使用,结合抢答问题,录音、贮物于一体,功能性强,贮物室空间可变,容量大,增强增加团队回答问题的条件和集体学习的凝聚力,提高提高了同桌之间、优生和差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实用性强,拾音效果好,无杂音,抢答按键方便学生回答问题,增加较大课堂和多媒体教室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机会,提供互动频率;按键发声器,给课堂、智能摄像提供定位,更好的让课堂、班级、学校间、远程的直播、插播互动效果;多功能盒,方便学生存放笔,用品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变空间的贮物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包括课桌1、抢答按键2、发声器3、拾音器4、功能盒5、发射器6、电源盒7、电源开关8、拉簧10、挂钩9,所述课桌1为六人面对面座课桌,每一面有三个座位供三个人坐的对称结构,每一个座位课桌的斜面板106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功能盒5和电源盒7,其中间的斜面板1062上设有拾音器4,每一个座位课桌的小面板1063的右侧设有抢答按键2和发声器3,所述抢答按键2在发声器3的右边,所述课桌1的一侧板105上部设有电源开关8,所述拉簧10一端连接每一个座位课桌大面板1061下平面,其另一端连接底板104的上平面,所述挂钩9通过螺钉固接于课桌立板103后侧面上部,所述发射器6设在课桌的斜面板1062及小面板1063下方的接线盒内。

进一步,所述的课桌1包括底条101、过渡条102、立板103、底板104、侧板105、面板106、螺钉107、背板108、隔板109,所述面板106由大面板1061、斜面板1062、小面板1063组成,所述小面板1063两侧对称连接斜面板1062的上侧边,斜面板1062的下侧边均连接一大面板1061的上平面中部,在二大面板1061的接合处下面竖直连接背板108上侧,大面板1061的两端连接侧板105上边,所述隔板109均分连接在大面板1061的下平面,课桌每一侧构成三个座位,所述底板104连接在侧板105与隔板109的相对面间和隔板109与隔板的相对面间,并通过拉簧10连接,所述侧板105的下边连接立板103的上边,立板103下边连接过渡条102的小面,过渡条102的大面连接底条101的中部,所述的课桌1为对称结构。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由大面板1061的中部上平面连接斜面板1062的下侧边,斜面板1062上侧边连接小面板1063侧边形成的,所述接线盒与大面板1061和底板104间的贮物室分隔开。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的两端侧板105上设有通孔1051。

进一步,所述的贮物室是由大面板1061的下平面、底板104的上平面、侧板105和或隔板109的内侧面连接成的贮物空间。

进一步,所述抢答按键2由按钮201、凸圈202、固定件203、外壳204组成,所述凸圈202与外壳204一体连接,凸圈202置于小面板1063上,凸圈202贯穿小面板1063后通过固定件203与外壳204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拾音器4由外罩401、锁止圈402、拾音器主体403组成,所述拾音器主体403与外罩401连接,外罩401置于斜面板1062上,拾音器主体403贯穿斜面板1062,拾音器主体403通过锁止圏402固定拾音器4。

进一步,所述斜面板1061的下平面与底板104的上平面间对称连接拉簧10,在所述拉簧10与底板104的连接处设有锁止件1001,所述侧板105的内侧和隔板109的两侧均设有锁止槽1052。

进一步,所述电源盒7内装配蓄电池,其一接线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抢答按键2、发声器3、拾音器4及发射器6的一接线端后,电源盒7的另一接线端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源开关8,电源开关8通过信号线连接抢答按键2、发声器3、拾音器4及发射器6的另一接线端。

进一步,所述的发射器6为具有FM音频信号发射功能的发射器,如CX-WM24G02系列版本。

进一步,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投入应用后,即可改变传统多媒体课只有老师在讲课,学生听课的局面,即便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讲话也无法通过先进的微信平台、网络互动的形式参与和学习,如今网络的发展给发明学生课桌具备先进功能迫切需要,使得学生和老师、异地或本地都可以实时对话,班级与班级实时交流,学校与学校实时互动的教学新模式,让教育领导者不但可以看到班级的实时画面,也可以听到或者参与到和学生互动和指导。

进一步,一种有送话拾音功能的六人面对面无线移动版课桌采用蓄电池供电模式,保障了使用过程无安全隐患,学生回答问题时触按“抢答按键”,学生按键后电源供电,“拾音器保护门”打开,学生可以回答问题,拾音器无线传输。一路供电为讲台上安装的变压控制器,设计每生一路的开关模式,从而完成课堂实时互动。

进一步,拾音器设计在课桌中间凸起的开窗内,设有拾音器保护门,学生想要回答问题时,通过抢答按键保护门自动开门,发声器自动发声,以实现给发声位置的定位,让跟踪摄像头的扫描跟踪,使老师和其他学生确认该发声的位置和观察,并听取该生的回答过程,在通过拾音器、视频的传输,实现远程、网上课堂和互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