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02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喝水用具,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杯通常是指方便携带及使用且价格低廉的纸质杯子,是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常见的喝水工具。授权公告号CN 202515211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杯碗,包括杯壁,所述杯壁上设有可横向伸展开的多条褶皱,外出时携带本杯碗占用空间小,本杯碗既可当水杯使用,还可将褶皱横向伸展增大其容积,方便盛装食物,使用方便。该专利主要功能是所述褶皱沿杯壁周向均布,使杯壁可同时向四周规则伸展。

结合以上相似案例与实际应用经验,可知目前的一次性杯存在着很多缺陷,如下:①现有的一次性杯很多都是展开状为便于直接使用,杯子的存放通过上下叠合累加来实现,但是,这样的一次性杯仍然是圆柱状或圆锥状结构,仍然占用较大的存放空间,更加不便于携带,由于用一个取一个,还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②现有的一次性杯即便具备防烫结构或加强筋等,但是仍然无法彻底隔热,很多情况下由于杯壁较薄,仍会烫伤手,若额外增设加强筋,就会导致批量生产时增加工序,这就增加了成本,也是不可取的;③现有的纸杯密封效果较差,长时间存水会发生漏水现象;④现有的纸杯缺少人性化设计,特别是杯体与手指之间的灵活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可折叠、方便携带、不会漏水、采用指孔防烫设计的一次性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由杯壁层与防烫杯托组成,其中的杯壁层由前、后两个片层结构组成并且这两个片层前、后相接组成杯腔,该杯壁层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防烫杯托,每个防烫杯托与杯壁层之间具有密封线;所述防烫杯托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两个指孔。

相应地,两个防烫杯托相对应的两个指孔之间距离小于拇指指尖与食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所述杯壁层外表面增加广告文字或图案涂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杯的有益效果为:

⑴具备体积小、可折叠、方便携带等优点,特别是在机场或超市方便接水喝,一次性使用后可丢弃,不占空间,回收方便,环保实用;

⑵杯体两侧有密封设计,不会漏水;

⑶杯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指孔,即增加了指孔防烫结构设计,手指穿过小孔,既方便喝水,也不会被热水烫到手;

⑷指孔防烫结构不仅具有防烫功能,也锻炼了手指的灵活度,相当于锻炼了手部关节,既增加了趣味性,也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次性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次性杯的展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杯体;

11、杯壁层;12、防烫杯托;13、密封线;14、指孔;15、杯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由杯壁层11与防烫杯托12组成,其中的杯壁层11由前、后两个片层结构组成并且这两个片层前、后相接组成杯腔15,该杯壁层1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防烫杯托12,其中的防烫杯托12为单片结构并且每个防烫杯托12与杯壁层11之间具有密封线13,从而加强杯腔15的密封性能;

相应地,所述防烫杯托12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两个指孔14,该防烫杯托12上边沿与杯壁层11上边沿相接并且防烫杯托12上边沿所在水平高度低于杯壁层11弧面顶端的高度;所述杯壁层11底面与防烫杯托12底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此外,所述杯壁层11的每个片层结构可根据使用需求增加层数,两个防烫杯托12相对应的两个指孔14之间距离小于拇指指尖与食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所述杯壁层11外表面可增加广告文字或图案涂层。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由杯壁层11与防烫杯托12组成,其中的杯壁层11由两个片层结构组成并且这两个片层前、后相接组成杯腔15,该杯壁层1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防烫杯托12,每个防烫杯托12与杯壁层11之间具有密封线13,从而加强杯腔15的密封性能;

相应地,所述防烫杯托12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两个指孔14;所述杯壁层11外表面可增加广告文字或图案涂层。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例如,杯体、指孔等形状或尺寸,利于增加杯腔密封性能的设计等,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