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516阅读:18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煮面炉。



背景技术:

煮面炉是一种烹饪设备,可以用来煮食面条、意大利面、手工面、河粉等面条和粉类食物。现有的煮面炉设有发热管、单孔直接对喷流板(喷流)、粉篱放置板等零部件,发热管安装在设计好的水缸内,将其密封固定,喷流板盖住发热管,同时还具有保护的作用,然后通过发热管加热烧开水产生具有一定力度的冲击力,这是喷流板上的孔就将各处产品的冲击力聚集在一个或多个喷流孔里喷出,从而达到喷流效果,但在面食煮食过程中,如果将发热管所产生的冲击力度集中到一个大孔内,那么喷流力度将会受到一定幅度的影响,因为缸体内部发热管的发热面积宽大,并且发热管是分了三层重叠加热方式,这样会大大减少水烧开的时间以及有极高的冲击力度,在存在较高冲击力度的发热管直接如果产生的爆发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这样则会大大影响的发热管的热效能和资源上的利用。还有,现在市场上的产品的喷流板大多设计为四边死角90度,这样炉体内部的水在循环使用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残留在发热管之间和喷流板内部的残渣很难清理,有的甚至没有专用工具无法清除掉,经过时间的变化,死角地方有可能变黄、变黑、发臭等对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发热管的资源利用率,及无沉淀积物和便于清洗的煮面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煮面炉,其中,包括炉体、在炉体内设有的发热管、在炉体面上设有的粉篱放置板、在粉篱放置板上方设有的粉篱体和在粉篱放置板下方设有的喷流板,及在炉体面上设有的滤水板。喷流板包括面板和四周侧板。面板上设置有多组喷孔;所述的喷孔包括一个大喷流直孔和在大喷流直孔四周设有的四个小喷流直孔;所的侧板包周固定发热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水板上设置有长条漏水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提高发热管的资源利用率,及无沉淀积物和便于清洗的效果。由于喷流板重新设计为每组为5个喷流孔,组数是根据客户所需求的粉篱体个数设计,其中,每组中的喷流孔分布为中间一个大孔,旁边的四个小孔呈现在大孔的四个方向。设计意图和测试结果表明:中间一个大孔对盛有面食的粉篱体或意粉筛进行加热冲散作用,因为自面食等食物在放入水中的第一时间是冷凝并且结实在一起的,中间的喷流直孔设计成比较大,对喷流直射的力度也是最强,因此,在面食等食物放入水中的第一时间就由中间最大的喷流直孔所释放的冲击力将其冲散,使其在盛有食物的粉篱体或意粉筛中得到均匀的翻滚。但是,如果只是依靠中间喷流直孔所释放出来的冲击力和热能量加热,那么在时间和速度以及热效率的使用上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能量没有得到良好的释放,因此,这时四周的小孔设计就可以将剩余的能量有效的发挥出来,在中间的大喷流直孔将食物冲散加热的时候,四边的小孔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度,将由中间直孔冲散的食物进行二次再度冲击,同时也有更多的温度能量介入,这样既能将食物更快的煮熟,对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减少,而在能量和热效率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每组五个喷流直孔的设计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在发热面积上,在这种四周均设计有喷流直孔方面,使发热面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对能量和热效率的利用更直接、明显。继以上所述,该产品喷流板还在零件本身内部结构上做了相关的优化设计,将四边设计为悬空的方式,这样一来是对缸体内部的开水得到了很好的循环使用。另外,如果将四边设计成死角设计,那喷流板内盖住的开水将很难和喷流板以外的开水形成对流循环的使用,与此同时,在煮食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会掉在喷流板内部,也可能会贴住发热管体本身,发热管本身是具有很高的温度的,在加热过程中会对依附在管壁的物体烧糊/烧黄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缸体内部需要煮食食物的开始的味道以及颜色。而将四边设计成悬空的设计方式,即侧板包周固定发热管。使缸体内部的开水得到了内部循环的道理,同时在循环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将依附在发热管管壁的残渣冲走,不会使其依附在发热管管壁上,也不会有烧黄烧黑的说法了,从而不会对食物本身的颜色、安全、味道等具有影响。综上所述,由于该喷流板四周设计成悬空、无死角,因此在做相关清理、清洁卫生时,只需轻轻将该板拿起即可可,四周无沉淀积物等,简单冲洗即可完成卫生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煮面炉,包括炉体、在炉体内设有的发热管、在炉体面上设有的粉篱放置板、在粉篱放置板上方设有的粉篱体10和在粉篱放置板20下方设有的喷流板30,及在炉体面上设有的滤水板70。喷流板30包括面板和四周侧板50。面板上设置有多组喷孔;所述的喷孔包括一个大喷流直孔和在大喷流直孔31四周设有的四个小喷流直孔32;所的侧板50包周固定发热管40。上述的发热管40上安装有安装管60。滤水板70上设置有长条漏水孔71。

应用时,喷流板30重新设计为每组为5个喷流孔,组数是根据客户所需求的粉篱体10个数设计,其中,每组中的喷流孔分布为中间一个大孔,旁边的四个小孔呈现在大孔的四个方向。设计意图和测试结果表明:中间一个大孔对盛有面食的粉篱体10或意粉筛进行加热冲散作用,因为自面食等食物在放入水中的第一时间是冷凝并且结实在一起的,中间的喷流直孔设计成比较大,对喷流直射的力度也是最强,因此,在面食等食物放入水中的第一时间就由中间最大的喷流直孔所释放的冲击力将其冲散,使其在盛有食物的粉篱体10或意粉筛中得到均匀的翻滚。但是,如果只是依靠中间喷流直孔所释放出来的冲击力和热能量加热,那么在时间和速度以及热效率的使用上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能量没有得到良好的释放,因此,这时四周的小孔设计就可以将剩余的能量有效的发挥出来,在中间的大喷流直孔31将食物冲散加热的时候,四边的小孔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度,将由中间直孔冲散的食物进行二次再度冲击,同时也有更多的温度能量介入,这样既能将食物更快的煮熟,对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减少,而在能量和热效率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每组五个喷流直孔的设计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在发热面积上,在这种四周均设计有喷流直孔方面,使发热面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对能量和热效率的利用更直接、明显。继以上所述,该产品喷流板30还在零件本身内部结构上做了相关的优化设计,将四边设计为悬空的方式,这样一来是对缸体内部的开水得到了很好的循环使用。另外,如果将四边设计成死角设计,那喷流板30内盖住的开水将很难和喷流板30以外的开水形成对流循环的使用,与此同时,在煮食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会掉在喷流板30内部,也可能会贴住发热管40体本身,发热管40本身是具有很高的温度的,在加热过程中会对依附在管壁的物体烧糊/烧黄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缸体内部需要煮食食物的开始的味道以及颜色。而将四边设计成悬空的设计方式,即侧板50包周固定发热管40。使缸体内部的开水得到了内部循环的道理,同时在循环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将依附在发热管40管壁的残渣冲走,不会使其依附在发热管40管壁上,也不会有烧黄烧黑的说法了,从而不会对食物本身的颜色、安全、味道等具有影响。综上所述,由于该喷流板30四周设计成悬空、无死角,因此在做相关清理、清洁卫生时,只需轻轻将该板拿起即可可,四周无沉淀积物等,简单冲洗即可完成卫生处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