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326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双层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层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杯子不仅仅满足盛装水或者其他液体饮料这一实际需求,还要体现人们审美水平。所以各种款式和种类的杯子应运而生,比如说将杯子设计成各种形状,或者在杯子壁面设计各种有趣的图案,抑或是在杯子上加装一些漂亮的配饰等等。这些创意设计可以充分彰显使用者的品位与个性,给生活带来种种乐趣。

在杯子上设置一些漂亮或者高雅的配饰,也是当前杯子文化流行的一个趋势。现有在底部安装装饰件,通常是通过在杯子底部钻孔,通过紧固件(比如螺丝、螺帽)的方式将装饰件固定在杯子底部。但是上述装饰件的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装饰件一旦装嵌完毕后即固定不动,不便于把玩;(2)装饰件与杯底通过螺丝固定,在螺纹的缝隙之间以及螺丝与杯底的结合部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难免会滋生细菌,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3)对于单层杯子来说,一旦不小心碰到装饰件,致其松动,整个器皿底部就会漏水坏掉,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杯,以解决传统装饰件通过螺丝螺帽的方式固定在杯子底部不能任意移动,不便于把玩,且装饰件与杯底的结合部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层杯,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内具有盛装空间,所述外杯包覆在所述内杯外部,且与所述内杯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注入有若干个磁体,所述外杯的壁面上还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在所述磁体的作用下吸附在所述外杯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件为含有磁性物质且能被所述磁体吸引的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具有强磁性质的铁、钴、镍及其合金;另一类则是添加有磁性物质的非磁性物质。

进一步的,所述磁体的形状为球形、圆柱形和圆环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外杯的底部开设有外通孔,所述磁体通过所述外通孔注入到所述空腔内,所述外通孔优选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杯的底部开设有内通孔,所述磁体通过所述内通孔注入到所述空腔内,所述内通孔优选为圆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外通孔相配合的第一密封件和/或与所述内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外通孔和所述内通孔的孔径均大于所述磁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外杯和所述内杯在杯口处接合进而连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外杯的底面呈内凹状。

进一步的,所述外杯的材质为陶瓷、玻璃、水晶和塑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内杯的材质为陶瓷、玻璃、水晶和塑料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杯,通过将磁体注入到内杯与外杯所形成的空腔内,使得位于在杯体上的装饰件在磁体的吸引下可灵活移动,避免了传统装饰件通过紧固件的方式固定在杯子底部所带来的不能任意移动,不便于把玩的缺陷;同时,装饰件与杯体的结合部不容易藏污纳垢,易于清洗;内杯与外杯的双层结构设计以及装饰件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观赏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杯;2-内杯;3-空腔;4-磁体;5-装饰件;11-外通孔;12-第一密封件;21-内通孔;22-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双层杯,包括外杯1和内杯2,内杯2内具有盛装空间。盛装空间用于盛放水或者其他液体饮料。外杯1包覆在内杯2外部,且与内杯2之间形成一空腔3,空腔3内注入有若干个磁体4,内杯2的壁面上还设置有装饰件5,装饰件5在磁体4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内杯2上。

外杯1的材质优选为陶瓷、玻璃、水晶和塑料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为其他材质。内杯2的材质优选为陶瓷、玻璃、水晶和塑料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为其他材质。从当前的生产工艺来说,外杯1与内杯2的材质应该一致。不排除以后会出现某种新的工艺,可以使得不同材质的外杯1与内杯2形成一体结构。

陶瓷,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形成的,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种固体材料。采用陶瓷原料制成的双层陶瓷杯颜色鲜艳、漂亮,造型多样,材质也较安全,装冷热水皆可,且耐高温,保温效果较好。

采用玻璃原料制成的双层玻璃杯,因为是由无机硅酸盐类烧结而成,不含有机化学物质,用以喝水、饮料都不必担心有害物质被喝进肚子里。另外,表面光滑清洗容易,细菌和污垢不易滋生。且玻璃表面无孔以及有惰性,这意味着它不会吸收化学气味或遭受腐蚀。

采用水晶原料制成的双层水晶杯,与玻璃最主要的区别是水晶含有2-30%的矿物质(铅或无铅)。水晶具有明目、提神、利便、稳定血压的作用,同时对眼疾、咽炎、失眠、肩周炎等有特殊疗效,使得水晶杯具有保健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

选择以上哪种材质制作双层杯,完全根据用户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在本实施例中,外杯1和内杯2的材质相同,均选为陶瓷,优选为纳米陶瓷粉末。由于纳米陶瓷粉末具有高纯度、组成可控、成分均匀、具有所需物相、颗粒尺寸小且分布范围窄、无硬团聚体等特性,采用其所制成的陶瓷杯表面光滑,韧性较好。

外杯1和内杯2在杯口处接合进而连成一体,该步骤是生产双层陶瓷杯的关键步骤之一。生产时先分别生产外杯1和内杯2的坯体,然后再用与外杯1、内杯2同样材料的原料将其粘结,上釉后烧成制得,其一体结构的特点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质量。外杯1与内杯2形成空腔3的双层结构,相比传统的单层杯结构,双层陶瓷杯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在饮用热水时,可以直接握持而不会烫手。

位于空腔3内的磁体4采用永磁材料制成。永磁材料主要分为合金永磁材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合金永磁材料包括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Nd2Fe14B)、钐钴(SmCo)、钕镍钴(NdNiCO);铁氧体永磁材料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烧结铁氧体、粘结铁氧体和注塑铁氧体。在本实施例中,磁体4采用钕铁硼磁铁制成。

进一步的,为确保磁体4在空腔3中的灵活移动,磁体4的形状可为球形、圆柱形和圆环形中的任意一种。磁体4的数量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磁体4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被磁体4吸附在内杯2内壁底部的装饰件5为含有磁性物质且能被磁体4吸引的装饰件。装饰件5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身具有强磁性质的铁、钴、镍及其合金;另一类则是添加有磁性物质的非磁性物质,比如说,含有磁性粉末的贵金属饰品。在本实施例中,装饰件5为含有磁性粉末的银饰配件,该银饰配件为花朵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内杯2的底部开设有内通孔21,内通孔21的形状为圆形,内通孔21的孔径大于磁体4的直径,磁体4通过内通孔21注入到空腔3内。

为保证空腔3的密封,防止磁体4从内杯2的内通孔21中落出,本实施例还包括与内通孔21相配合的第二密封件22。在将磁体4注入空腔3后,内通孔21采用第二密封件22对空腔3进行封堵。第二密封件22的材质可以与杯体的材质相同,比如为陶瓷、水晶或者玻璃等,也可与杯体的材质不同,比如金属或者硅胶等,具体来说金属又可选用铁、铜、铝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22的材质为金属铜。将第二密封件22安装在内通孔21中后,对第二密封件22进行图案设计,与内杯2的底部的图案相一致,可以取得良好的外观效果。

更进一步的,内杯2的底面呈内凹状,外杯1与内杯2均设计成光滑的曲面形,以确保空腔3同样呈现曲面形,有利于磁体4在空腔3内的滑动。

在外杯1的侧面可印制各种好看有趣的图案,以吸引客户的购买。外杯1也可设计成多种形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形状。外杯1的形状与内杯2的形状相一致。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提供了一种双层杯,包括外杯1和内杯2,内杯2的外径略小于外杯1的内径,使得内杯2可套入外杯1。在外杯1与内杯2之间形成一空腔3,空腔3内注入有若干个磁体4。为了使双层杯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外杯1的壁面上还设置有装饰件5,装饰件5在磁体4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外杯1上。

在本实施例中,外杯1与内杯2的材质均选用水晶。传统的不锈钢杯或者陶瓷杯,由于是不透明材料,无法直接观察到杯中饮品的情况,尤其是在泡茶过程中,无法观察到杯中茶叶情况,很难判断何时更换茶叶。而双层水晶杯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双层水晶杯透明,很容易辨明内杯2中的内容物状态,观赏性极强。

外杯1和内杯2在杯口处接合进而连成一体。生产时将内杯2坯体的口沿处预留有与外杯1坯体口沿对接的面,然后将预制好的内杯2坯体往外杯1坯体口沿面上扣接,采用常规的方法烧成制造产品即可。由于对接面的存在,使得内杯2的坯体与外杯1的坯体的对接既简单又准确。采用此方法制成的双层水晶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且能在-60度至1400度温度范围内加温不炸裂,无污染,易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磁体4采用铁氧体永磁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为确保磁体4在空腔3中的灵活移动,磁体4的形状可为球形、圆柱形和圆环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磁体4的形状优选为球形。磁体4的数量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由于外杯1与内杯2均是透明的,人们可直接观察到空腔3中的磁体4。所以磁体4可以是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磁体组合,在吸附装饰件5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双层杯的观赏性。

另外,装饰件5为含有磁性物质且能被磁体4吸引的装饰件。装饰件5可为各种形状,可根据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选用镀金、镀银等,使本双层水晶杯具有较高的收藏与鉴赏的价值。但前提是装饰件5中需含有磁性物质,以便在磁体4的吸引下能够吸附在杯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装饰件5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挤压成类似纪念币形状。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外杯1的底部开设有外通孔11,外通孔11的形状为圆形,外通孔11的孔径大于磁体4的直径,磁体4通过外通孔11注入到空腔3内。

为了保证空腔3的密封,防止磁体4从外杯1的外通孔11中落出,本实施例还包括与外通孔11相配合的第一密封件12。在将磁体4注入空腔3后,外通孔11采用第一密封件12进行封堵。第一密封件12的材质可选用与杯体相同的材质,也可选用与杯体不同的材质,比如说金属、硅胶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2的材质与杯体的材质相同,具体选用水晶。

更进一步的,外杯1的底面呈内凹状,这样第一密封件12位于外杯1的底面时,不会突出于杯体的底面,有利于杯体的摆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双层杯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但在附图中并未表示出来。实施例2公开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实施例3中外杯1与内杯2所采用的材质为玻璃。玻璃与水晶一样,也是透明的,但就生产成本来说,显然玻璃杯比水晶杯的生产成本低很多。被磁体4吸附到外杯1表面上的装饰件5为铁质金属,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颜料,以增加装饰件5的美感。装饰件5的形状可为任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层玻璃杯,透明度高、耐磨损、晶莹剔透、典雅大方等特点,且由于其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工作方式:将若干个磁体4通过外通孔11或者内通孔21注入到烧制好的双层杯的空腔3内,采用第一密封件12或者第二密封件22分别对外通孔11或者内通孔21进行密封,防止磁体4从空腔3中落出。

使用时,可将磁体4集中置于空腔3一侧,将装饰件5放置于与磁体4相对应的外杯1或者内杯2的杯面上,利用磁体4的吸力,装饰件5可被吸附到外杯1或者内杯2上。当需要对装饰件5的位置进行变换时,可用手将装饰件5从外杯1或者内杯2上拆下,将磁体4集中置于空腔3的另一侧,再将装饰件5放置于与磁体4相对应的外杯1或者内杯2的杯面上即可。采用磁体4可灵活控制装饰件5的位置,也可随时将装饰件5取下,进行把玩。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将磁体4注入到内杯2与外杯1所形成的空腔3内,使得位于在杯体上的装饰件5在磁体4的吸引下可灵活移动的启示,可将茶具、酒具、餐具等均设计成上述这种结构,使得各用具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并存,增强用户体验。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杯,通过将磁体注入到内杯与外杯所形成的空腔内,使得位于在杯体上的装饰件在磁体的吸引下可灵活移动,避免了传统装饰件通过紧固件的方式固定在杯子底部所带来的不能任意移动,不便于把玩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杯,装饰件与杯体通过磁力吸引,使其结合部不容易藏污纳垢,易于清洗,避免了传统的通过螺丝与杯底进行固定的方式所引起的细菌滋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杯,通过内杯与外杯的双层结构设计以及装饰件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观赏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