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41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撑架,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撑手机、平板电脑、书和手部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人都爱躺在床上玩手机,但是自己拿着手机时间长了手腕会又酸又疼,会很累。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手机支撑架,中国专利CN104283995A公开了一种手机架,主要由弧形支架、弹簧、支撑体、可调节伸缩杆、弯轴、旋转轴、可伸缩调节装置、固定体、手机放置体、抓手组成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CN103259894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机架,包括架体和预期铰接连接的支撑杆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底部均设有防滑层,架体分为左、右两块,可以抽拉改变使用宽度,左、右架体均设有底托架、前护板,另外设有左、右侧护板分别安装于左右架体一边,左、右架体及底托架、前护板、左、右侧护板内表面均粘贴有丝绒保护层,所有铰接部件均使用可以角度调节并能够角度定位的铰接装置。这些手机架仅用于固定手机,用途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多功能支撑架,采用两种抽拉结构和两种转换托,分别用于支撑手机、平板电脑、书和手部,解决人们阅读时长时间托举书、手机、平板等导致身体疲劳的问题,能够减轻胳膊和肩颈的劳累,使阅读更轻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功能支撑架,其主体结构包括:桌板、卡槽、桌腿、锁紧夹板、第一套筒、第一通道、第一锁紧孔、第二锁紧孔、第一支撑柱、底板、滑动条、第一拉绳、第二拉绳、齿轮、第一锁紧条、连接条、第二锁紧条、滑轨、螺栓连接部件、第一球状凹陷、第二套筒、第一螺纹孔、内螺纹、第二支撑柱、外螺纹、第二球状凹陷和手托,位于桌板下方的三个以上的桌腿与桌板固定连接,桌板中间设置有U型卡槽,卡槽的开口端设有弹性的弧状结构的锁紧夹板,锁紧夹板沿桌板的水平面向卡槽的开口端相向或相背滑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第一套筒竖直插入卡槽中,第一套筒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竖向开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至少2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锁紧孔,第一套筒内套装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下部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开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锁紧孔,第一支撑柱底部设有底板,底板的中间设置有左右两侧均带有锯齿的滑动条,滑动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滑动条下方设置有滑轨,滑动条能够在滑轨内沿底板平面水平运动,滑动条的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结构相同的齿轮,齿轮远离滑动条的一侧分别设有与齿轮啮合的第一锁紧条,滑动条的一端垂直设有连接条,连接条的两端对称式设有第二锁紧条,将第一套筒内的第一支撑柱抽拉到目标长度时,拉动穿过第一通道的第一拉绳或第二拉绳,滑动条沿滑轨底部水平运动,带动齿轮转动;第一锁紧条与第二锁紧条能够沿底板水平面反向运动,并穿过第二锁紧孔和第一锁紧孔,第一套筒与第一支撑柱之间形成卡装连接,实现多功能支撑架的第一次高度调节;第一支撑柱和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部件,螺栓连接部件包含球型螺栓、挡片、螺栓安装孔和通孔,挡片的中间开有通孔,挡片上的两侧对称式设有螺栓安装孔,球型螺栓底部圆球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球型螺栓底部圆球能够在第一支撑柱的顶部的第一球状凹陷内360度转动,球型螺栓与第二套筒底部设置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球型螺栓中部为六角或方型结构,第二套筒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支撑柱下端外侧为筒状结构,其筒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竖直开口,筒壁外圆周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套筒通过外螺纹与第二支撑柱连接,将第二支撑柱抽拉到目标长度时,旋转第二套筒或第二支撑柱,第二套筒的内螺纹与第二支撑柱的外螺纹之间形成螺纹紧固,实现多功能支撑架的第二次高度调节,第二支撑柱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二球状凹陷,第二支撑柱与手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部件连接,圆形凹陷状结构的手托底部设置有第一突起,第一突起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螺栓连接部件的上端螺纹式连接,螺栓连接部件的底部放置在第二球状凹陷内;手托内表面上粘贴有弹性体,第一球状凹陷和第二球状凹陷内表面均粘贴有硬质橡胶垫片。

本实施例涉及的多功能支撑架包含至少一组由第二套筒和第二支撑柱组合构成的支撑部,螺栓连接部件用于支撑部之间连接,实现三次以上的高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两种抽拉结构和两种转换托,实现支撑手机、平板电脑、书和手部四种功能;其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生产投资低,功能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组装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一支撑柱沿A-A线剖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螺栓连接部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二套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二套筒沿B-B线剖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二支撑柱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二支撑柱沿C-C线剖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含多功能托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功能托的反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多功能支撑架的主体结构包括桌板1、卡槽2、桌腿3、锁紧夹板4、第一套筒5、第一通道6、第一锁紧孔7、第二锁紧孔8、第一支撑柱9、底板10、滑动条11、第一拉绳12、第二拉绳13、齿轮14、第一锁紧条15、连接条16、第二锁紧条17、滑轨18、螺栓连接部件23、第一球状凹陷24、第二套筒25、第一螺纹孔26、内螺纹27、第二支撑柱28、外螺纹29、第二球状凹陷30、螺栓连接部件31和手托32,位于桌板1下方的三个以上的桌腿3与桌板1固定连接,桌板1中间设置有U型卡槽2,卡槽2的开口端设有弹性的弧状结构的锁紧夹板4,锁紧夹板4沿桌板1的水平面向卡槽2的开口端相向或相背滑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第一套筒5竖直插入卡槽2中,第一套筒5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竖向开有第一通道6,第一通道6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至少2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锁紧孔7,第一套筒5内套装有第一支撑柱9,第一支撑柱9下部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开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锁紧孔8,第一支撑柱9底部设有底板10,底板10的中间设置有左右两侧均带有锯齿的滑动条11,滑动条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拉绳12和第二拉绳13,滑动条11下方设置有滑轨18,滑动条11能够在滑轨18内沿底板10平面水平运动,滑动条11的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结构相同的齿轮14,齿轮14远离滑动条11的一侧分别设有与齿轮14啮合的第一锁紧条15,滑动条11的一端垂直设有连接条16,连接条16的两端对称式设有第二锁紧条17,将第一套筒5内的第一支撑柱9抽拉到目标长度时,拉动穿过第一通道6的第一拉绳12或第二拉绳13,滑动条11沿滑轨18底部水平运动,带动齿轮14转动;第一锁紧条15与第二锁紧条17能够沿底板10水平面反向运动,并穿过第二锁紧孔8和第一锁紧孔7,第一套筒5与第一支撑柱9之间形成卡装连接,实现多功能支撑架的第一次高度调节;第一支撑柱9和第二套筒25之间设置有螺栓连接部件23,螺栓连接部件23包含球型螺栓22、挡片19、螺栓安装孔20和通孔21,挡片19的中间开有通孔21,挡片19上的两侧对称式设有螺栓安装孔20,球型螺栓22底部圆球的直径大于通孔21的直径,球型螺栓22底部圆球能够在第一支撑柱9的顶部的第一球状凹陷24内360度转动,球型螺栓22与第二套筒25底部设置的第一螺纹孔26螺纹连接;球型螺栓22中部为六角或方型结构,便于拆装,第二套筒25内侧设置有内螺纹27,第二支撑柱28下端外侧为筒状结构,其筒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竖直开口,筒壁外圆周上设有外螺纹29,第二套筒25通过外螺纹29与第二支撑柱28连接,将第二支撑柱28抽拉到目标长度时,旋转第二套筒25或第二支撑柱28,第二套筒25的内螺纹27与第二支撑柱28的外螺纹29之间形成螺纹紧固,实现多功能支撑架的第二次高度调节,第二支撑柱28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二球状凹陷30,螺栓连接部件31与螺栓连接部件23尺寸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柱28与手托3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部件31连接,圆形凹陷状结构的手托32底部设置有第一突起33,第一突起33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34,第二螺纹孔34与螺栓连接部件31的上端螺纹式连接,螺栓连接部件31的底部放置在第二球状凹陷30内;手托32内表面上粘贴有弹性材料,第一球状凹陷24和第二球状凹陷30内表面均粘贴有硬质橡胶垫片。

本实施例涉及的多功能支撑架包含至少一组由第二套筒25和第二支撑柱28组合构成的支撑部,螺栓连接部件用于支撑部之间连接,实现三次以上的高度调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多功能支撑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主体结构中的手托32替换为多功能托35,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多功能托35包含底挡板36、夹条37、夹子38、第二通道39、L型螺栓40、锁紧机构41、第二突起42和第二螺纹孔43,底部设有底挡板36的多功能托35的正面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夹条37,夹条37的外部设有夹子38,夹子38能够控制打开或闭合夹条37,多功能托35的正面开有第二通道39,第二通道39内设有能够上下和前后调节的L型螺栓40,L型螺栓40的末端套装有锁紧机构41,多功能托35反面设有第二突起42,第二突起42内部设有第三螺纹孔43,第三螺纹孔43与螺栓连接部件31的上端螺纹式连接,螺栓连接部件31的底部设置在第二球状凹陷30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