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角度可调的小儿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23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支架角度可调的小儿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支架角度可调的小儿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座椅,其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的角度是不可调节的,及儿童座椅的重心高度是固定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的活泼程度及孩子的重量也随之增长,这时需要调节前后支架的角度,使儿童座椅的重心降低,提高座椅的稳定性。同时需要儿童座椅的高度变化以适应孩子身高增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座椅的前、后支架不可调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支架角度可调的小儿座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支架角度可调的小儿座椅,包括凳体、前支架和后支架,其特征在于:凳体上设有支架安装支座,后支架铰接在支架安装支座上,后支架上还设有弹性定位凸柱,支架安装支座上设有至少2个定位插孔,弹性定位凸柱穿过所述的定位插孔,还包括按压扣板,所述的按压扣板扣接在支架安装支座上,按压扣板与支架安装支座之间设有弹簧,按压扣板上设有推柱,推柱按压所述的弹性定位凸柱。

作为优选,支架安装支座上还设有支架安装孔,还包括销轴,所述的销轴穿过后支架、支架安装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V型弹簧片,V型弹簧片位于后支架内,所述的弹性定位凸柱位于V型弹簧片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后支架内,所述的第二弹簧顶住所述的弹性定位凸柱。此优选方案是V型弹簧片的一种替代形式,有第二弹簧在弹性定位凸柱底部、两者相互配合的形式同样能够实现V型弹簧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前、后支架之间角度可调,儿童座椅的重心高度可调节;将两支架之间角度转大后座椅在地面上的投影面增大,使座椅更加稳定, 同时座椅高度也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孩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支架角度转动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V型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V型弹簧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按压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第二弹簧与弹性定位凸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侧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中后支架转动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支架角度可调的小儿座椅,如图1至5所示,包括凳体2、前支架4和后支架1,凳体2上设有支架安装支座3,后支架1铰接在支架安装支座3上,后支架1上还设有弹性定位凸柱11,支架安装支座3上设有至少2个定位插孔9,弹性定位凸柱11穿过所述的定位插孔9,还包括按压扣板7,所述的按压扣板7扣接在支架安装支座3上,按压扣板7与支架安装支座3之间设有弹簧6,按压扣板7上设有推柱12,推柱12按压所述的弹性定位凸柱11。

按下按压扣板7,推柱12按压所述的弹性定位凸柱11,弹性定位凸柱11从原先的定位插孔9中退出,后支架1在重力或者人力作用下转动,弹性定位凸柱11在下一个定位插孔9中插入后,后支架1位置固定。

支架安装支座3上还设有支架安装孔8,还包括销轴,所述的销轴穿过后支架1、支架安装孔8。

还包括V型弹簧片10,V型弹簧片10位于后支架1内,所述的弹性定位凸柱11位于V型弹簧片10上。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同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用第二弹簧与弹性定位凸柱替代V型弹簧片10。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