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滤室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75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滤室杯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尤其涉及一种带滤室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普通杯子冲泡茶叶时,有部分茶叶会漂浮在水面上,当快喝完的茶水时茶叶容易随水入口,给饮水者造成不便;使用茶具过程又太繁琐,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一种带滤室杯子,通过在杯体中设置滤盖,在杯底与滤盖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茶格,可以把茶叶放在里边,泡茶时使茶叶能充分浸泡,又能防止茶叶漂浮上来,影响品茶。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带滤室杯子,包括杯体和滤盖,所述杯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凸环,所述滤盖由底部往上呈扩口状并设置有架接边,所述滤盖通过架接边盖设在环形凸环上,所述滤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滤盖设置有夹持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环形凸环沿圆心对称各设置一个缺口,所述滤盖的底部沿圆心对称各设置一个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与缺口匹配卡合。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杯盖。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杯体还包括杯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夹持部为圆形或椭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杯盖的底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杯口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副杯,所述副杯可容置于杯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杯体中设置滤盖,在杯底与滤盖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茶格,可以把茶叶放在里边,泡茶时使茶叶能充分浸泡,又能防止茶叶漂浮上来,影响品茶;在杯体里面配套副杯,加上杯盖,可以用作旅行茶具,多人使用,带起来小巧方便,也可以单独用大杯泡茶,单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带滤室杯子,包括杯体1和滤盖2,所述杯体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凸环11,所述滤盖2由底部往上呈扩口状并设置有架接边21,所述滤盖2通过架接边21盖设在环形凸环11上,所述滤盖2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孔22。在杯体1的中下部设置环形凸环11,将杯体1分为饮用区和过滤区,滤盖2通过架接边21盖设在环形凸环11上,将饮用区和过滤区隔离开。平时过滤区可作为茶格存放茶叶,加入开水后,滤盖2将茶叶隔离在过滤区中,茶叶得到充分浸泡,茶汁从滤盖2上的滤孔22慢慢渗透出来,只需要稍等片刻,一杯口感饱满的茶汤即可饮用。本实用新型的带滤室杯子制作材料优先使用陶瓷,陶瓷茶具具有传热不快,保温适中,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的优点,能大大提高冲茶的效果。

所述滤盖2设置有夹持部23。为方便滤盖2的取放,在滤盖2的圆心部分设置夹持部23,通过夹持部23可以方便地取放滤盖2。

所述环形凸环11沿圆心对称各设置一个缺口111,所述滤盖2的底部沿圆心对称各设置一个卡合块24,所述卡合块24与缺口111匹配卡合。为防止饮用时杯子倾斜导致滤盖2脱落,在环形凸环11沿圆心对称各设置一个缺口111,所述滤盖2的底部沿圆心对称各设置一个卡合块24,卡合块24与滤盖2的盖顶形成内凹的卡合部,将滤盖2的卡合块24对准与之匹配的缺口111,环形凸环11处于卡合部的中间,旋转滤盖2使卡合部与环形凸环11相互限制,滤盖2与杯体1形成一个整体。

还包括杯盖。增设杯盖,可以使杯子有防漏和保温的功效,冲茶时,加上杯盖,可以使茶汁更快出味。

所述杯体1还包括杯把3。设置杯把3既能隔热又方便握持杯子。

所述夹持部23为圆形或椭圆形。为获得更好的夹持效果,将夹持部23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更适合使用手指夹持滤盖2。

所述杯盖的底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杯口匹配。与杯口匹配的凸台可以使杯盖与杯体1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防漏和保温效果更好。

还包括副杯,所述副杯可容置于杯体1内部。在杯体1里面配套副杯,加上杯盖,可以用作旅行茶具,多人使用,带起来小巧方便,也可以单独用大杯泡茶,单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杯体1中设置滤盖2,在杯底与滤盖2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茶格,可以把茶叶放在里边,泡茶时使茶叶能充分浸泡,又能防止茶叶漂浮上来,影响品茶;在杯体1里面配套副杯,加上杯盖,可以用作旅行茶具,多人使用,带起来小巧方便,也可以单独用大杯泡茶,单人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