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桌椅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2344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桌椅组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桌椅组合。



背景技术:

在当今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下,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将目光转向胶囊房、蜗居等集合式住宅,因此,对于大家具的购置也显得没有必要。一些新型的如折叠型、收纳型小家具越来越受青睐。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这款多功能的桌椅组合是在传统家具基础上的改进,旨在通过设计手段使桌椅获得更多的使用维度、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广泛的适用性,冲破人们对家具的固有思维发掘身边更多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桌椅组合,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桌椅功能简单、占用空间大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的桌椅组合,其包括一外椅单元以及一内椅单元,所述外椅单元包括两个外架、一外靠背、一外凹部、一座板、两个嵌入槽、一枢纽轴、一固定销以及一脚踏,所述两个外架的同一侧边上方共同衔接所述外靠背,使所述外靠背与两个外架之间在上方围成一ㄇ字形的外凹部,所述座板呈L形,在所述座板的其中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嵌入槽,所述座板的同端处穿设所述枢纽轴, 在座板中间的折弯处设有孔洞供所述固定销装入,所述内椅单元包括两个内架、一内靠背、一内凹部、一插合槽以及一乘坐件,所述两个内架的同一侧边上方共同衔接所述内靠背,使所述内靠背与两个内架之间在上方围成一ㄇ字形的内凹部,所述两个内架中间处开设有插合槽,所述乘坐件装设在内架的下方架体上。

优选地,所述外椅单元的外架呈L形,且互相对称。

优选地,在所述两个外架的一端开设一固定孔,另一端外侧设有一插接槽。

优选地,所述枢纽轴的两端分别突出到所述嵌入槽外,所述枢纽轴分别枢接在两个外架的中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销将座板固定在外架上方所开设的固定孔处。

优选地,所述座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外架所设的插接槽相嵌合。

优选地,在与所述插接槽同端处的两个外架之间衔接所述脚踏。

优选地,所述内椅单元的内架呈L形,并相互对称。

优选地,所述内椅单元的乘坐件设计为一口字形。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一带可翻转座板的外椅单元,使用者可将座板放下,当两个椅子分别使用,也可将座板向上翻转,固定在外架上方,把座板外侧面做桌面使用,与内椅组成一桌椅组合,还能将插合槽对准枢纽轴,将内椅收在外椅中,节省空间,使用者通过内外椅任意变换组装,可产生多种形式的使用状态,提升桌椅组合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多功能的桌椅组合,其结构包括:一外椅单元2以及一内椅单元3。

所述外椅单元2包括两个外架21、一外靠背22、一外凹部23、一座板24、两个嵌入槽25、一枢纽轴26、一固定销27以及一脚踏28,所述外架21呈L形,且互相对称,在所述两个外架21的一端开设一固定孔211,另一端外侧设有一插接槽212,所述两个外架21的同一侧边上方共同衔接所述外靠背22,使所述外靠背22与两个外架21之间在上方围成一ㄇ字形的外凹部23,所述座板24呈L形,在所述座板24的其中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嵌入槽25,所述座板24的同端处穿设所述枢纽轴26,使所述枢纽轴26的两端分别突出到所述嵌入槽25外,所述枢纽轴26能分别枢接在两个外架21的中间,在座板24中间的折弯处设有孔洞可供装入所述固定销27,所述固定销27用于将座板24固定在外架21上方所开设的固定孔211处,所述座板24的另一端设有一插接头241,所述插接头241与外架21所设的插接槽212相嵌合,在与所述插接槽212同端处的两个外架21之间衔接所述脚踏28。

所述内椅单元3包括两个内架31、一内靠背32、一内凹部33、一插合槽34以及一乘坐件35,所述内架31同样呈L形,并相互对称,所述两个内架31的同一侧边上方共同衔接所述内靠背32,使所述内靠背32与两个内架31之间在上方围成一ㄇ字形的内凹部33,所述两个内架31中间处开设有插合槽34,另所述乘坐件35设计为一口字形,所述乘坐件35装设在两个L形内架31的下方架体上。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外椅单元2与内椅单元3可分别做为椅子使用,在分别使用时,所述外椅单元2的座板24呈下放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座板24末端的插接头241组合在外架21末端的插接槽212内,使座板24外侧面可供使用者乘坐,外靠背22与外凹部23可供人体背部躺靠,而所述内椅单元3的乘坐件35也能直接提供使用者乘坐,内靠背32与内凹部33供人体背部躺靠。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外椅单元2与内椅单元3可相互组装使用或者收纳,两者的组装方式为将内架31上的插合槽34对准枢纽轴26,接着顺势将乘坐件35移入两个外架21内,使得枢纽轴26嵌入插合槽34中,而部分的内架31在嵌入槽25中,在此状态下,座板24外侧面可供使用者乘坐,外、内靠背与外、内凹部供人体背部躺靠,此组合状态下也有利于收纳。所述外椅单元2也可变换为桌面使用,使用者可将座板24以枢纽轴26为轴心向上翻转,再通过固定销27由固定孔211插入到座板24的孔洞内,将座板24固定在外架21上方,使座板24外侧面可做为桌面使用,在此状态下,所述外椅单元2已变换成桌面,而内椅单元3便可配合外椅单元2使用,组成为一组桌椅,而所述脚踏28在外椅单元2做为桌面使用时,供脚部踩踏或者用于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带可翻转座板的外椅单元,使用者可将座板放下,当两个椅子分别使用,也可将座板向上翻转,固定在外架上方,把座板外侧面做桌面使用,与内椅组成一桌椅组合,还能将插合槽对准枢纽轴,将内椅收在外椅中,节省空间,使用者通过内外椅任意变换组装,可产生多种形式的使用状态,提升桌椅组合的实用价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桌椅组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