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套式辅助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253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套式辅助勺。



背景技术:

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可以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轻瘫),不同部位或不同组合的瘫痪可分别命名为: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一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损害或脑卒中;交叉性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脑干病变;截瘫:为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多见于骨髓外伤,炎症。

目前,肌体肌力不足的患者,在他们的日常饮食过程中,如果没有护理人员的帮助,很难自我完成,同时,市场上缺乏可以辅助肌力不足的患者,给予生活辅助和功能锻炼的勺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套式辅助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套式辅助勺,其特征在于,包括勺子和勺柄包裹件,所述勺子包括勺头、连接段和勺柄,所述勺头尾端通过连接段与勺柄前端连接,所述连接段具有弯曲弧度,所述勺柄具有弯曲弧度,所述勺柄包裹件包裹在勺柄外,并在侧面设有可供人手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勺柄一侧形状与手掌蜷曲状态下的手指背部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弯曲弧度为9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由可塑性形变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由可塑性形变的金属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勺头、连接段和勺柄为感温变色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较为方便的将勺子固定在患者手上,使用过程中不易掉落,同时能达到给予生活辅助和功能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套式辅助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勺子, 11-勺头,12-连接段,13-勺柄,2-勺柄包裹件,21-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穿套式辅助勺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勺子1和勺柄包裹件2,其中勺子1包括勺头11、连接段12和勺柄13,勺头11尾端通过连接段12与勺柄13前端连接,而连接段12具有弯曲弧度,该弯曲弧度约为90°。勺柄具有弯曲弧度,该弯曲弧度与手指背部弧度相适应,勺柄包裹件2包裹在勺柄13外,勺柄包裹件侧面设有可供人手穿过的通孔21。在使用时,将使用者手掌穿套进勺柄包裹件2的通孔21内,手指背部对着勺柄13,手指弯曲抓握住通孔21下方的勺柄包裹件部分,从而完成勺子1在使用者手中的固定,使用者即可以用本辅助勺。更进一步的,勺柄弧度优选与手掌蜷曲状态下的手指背部形状相适应,这样固定效果更好,且更为舒适。勺头、连接段和勺柄由感温变色材料制成,勺子某一部分感应到的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提示患者中对温度不敏感的人群,增加安全性。

如图1所示勺子1的弯曲方向,适用于右撇子使用者;如果勺头11向另一方向弯曲,则适用于左撇子使用者。因此可以制作两种弯曲方向的勺子,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更进一步的,我们将连接段12设计为可弯曲的,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可以改变勺头的方向,适用范围更广。

连接段12可以由可塑性形变材质制成,优选为可塑性形变的金属。使用者为右撇子时,将连接段12弯向一侧,从而令勺头方向适应右撇子使用习惯,使用者为左撇子时,将连接段12弯向另一侧,从而令勺头方向适应左撇子使用习惯。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