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63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砧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砧板。



背景技术:

砧板是厨房里必须用到的工具,为了节约烹饪的时间,主妇们通常将菜进行清洗后就直接放置在砧板上进行处理,菜上残余的水分不可避免会流下砧板到操作台上,往往把操作台弄得凌乱不堪,收拾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市面上的砧板通常只有切菜功能,功能比较单一,砧板的反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菜时可以防止水分外流、带有托盘功能的组合式砧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砧板,包括砧板本体和设于砧板本体下方的托盘,所述托盘包括可拆卸相连的上盘体和下盘体,所述下盘体的上表面凸起形成限位凸部,所述上盘体上设有与该限位凸部适配的卡槽。

进行切菜时将砧板放置在托盘上方,托盘收集了砧板上流下的液体,而且托盘的容积较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刚清洗过的菜上残余的水分或切菜时产生的汁液外流,保证了厨房操作台的清洁卫生;托盘用于临时收纳碗碟、杯子等用品,也可以放置刚清洗过的水果,其表面残余的水分可以流入托盘内,达到沥干水果的目的;当砧板清洗后可以将其靠墙竖立在托盘上,砧板的下端卡设在限位凸部上,达到沥干砧板水分的目的;砧板本体与托盘独立设置,从而竹制的砧板本体正反两面都可以使用,不会接触操作台,正面用于切肉类时,反面可以用于切蔬菜,避免不同种类的食物相互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部包括多组间断设置的凸筋,相邻一组凸筋之间平行设置。限位凸部的顶面与砧板本体的背面相接触,凸筋结构减少了砧板本体与托盘之间的接触面积,凸筋之间的空气可以流通,避免砧板滋生细菌导致发霉,更加干净卫生。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部包括多组间断设置的凸筋,相邻一组凸筋之间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部延伸整个下盘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盘体的边缘向上倾斜延伸形成挡流槽。挡流槽增加了托盘可容纳汁液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挡流槽侧壁形成空腔,所述下盘体上形成与该空腔限位配合的凸棱。凸棱和空腔的配合实现了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的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盘体两侧对称设有便于手持的握部。便于使用者移动或拿取托盘。

进一步的,所述下盘体底部四周设有支脚。在砧板本体上进行切菜时,支脚可以防止下方的托盘发生移位。

进一步的,所述下盘体底部中心设有支撑部。避免切菜时或砧板本体上承受较多食物时,下盘体的中心发生塌陷,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为对称设置的弧形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盘体的材质为聚丙烯,所述下盘体的材质为热塑性橡胶材料。下盘体采用的材质可以有效防止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将砧板与托盘有效结合,改善了砧板功能单一的缺点,防止汁液外流污染操作台,更加干净、卫生,不会与操作台面产生滑动,安全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砧板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砧板本体上脚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8所示,一种组合式砧板,包括呈方形的砧板本体1,砧板本体1由竹制材料制成。砧板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托盘,托盘包括由聚丙烯材质制成的上盘体21和由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的下盘体22,下盘体22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限位凸部221, 限位凸部221延伸整个下盘体22设置,具体的,该限位凸部221包括多组间断设置的凸筋222,即凸筋的长度方向上相邻凸筋222之间具有供液体在限位凸部221所在区域内流动的通道,避免液体积聚在局部区域。凸筋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一组凸筋222之间平行设置,即通道交错设置,从而液体可以随意在各个方向上流动蔓延。

砧板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脚垫11,脚垫11上形成波浪形的凸齿111,相邻凸齿111之间刚好可以与凸筋222配合,即凸筋222的宽度与凸齿111之间的距离相当,当砧板本体1放置在下盘体22上时,实现定位作用,避免砧板本体1随意移动。

上盘体21与下盘体22的形状、大小一致,在下盘体22设置限位凸部的区域,上盘体21上开设有卡槽211,卡槽211与限位凸部221配合,即多个凸筋222可以相应地一一卡设在多个卡槽211内。上盘体21的边缘一整圈向上凸起形成挡流槽212,该挡流槽212与上盘体21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结构,且挡流槽212的内壁倾斜设置,即挡流槽212自底部向上呈喇叭状开口设置。挡流槽212的四周顶面向下弯折形成空腔,下盘体22的四周分别向上凸起形成四条凸棱213,凸棱213刚好卡设在空腔内,即凸棱213的外壁与空腔的内壁刚好密切贴合。

下盘体22的宽度方向上两侧对称设置有握部214,该握部214为下盘体22的边沿向内凹陷形成的长条形槽体,便于使用者将放置在水平操作台上的托盘整个拿起。下盘体22的底部四周设有支脚215,该支脚215刚好处于下盘体22的四个弯折处,为弧形的凸块结构。下盘体22的底部中心位置还设有支撑部216,该支撑部216为两个对称布设的弧形凸条结构,支撑部216的高度与支脚215的高度相同,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撑。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