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性床垫。
背景技术:
现有床的种类越来越多,很多开始具有按摩保健或者磁理疗等功能,使得床垫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不断的改进,现有的床垫也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但是特别是这种带磁性的床垫,由于设置了磁性组件,整个结构较为复杂,层次过多,结构的稳定性不高,使用容易易位、损坏等,使用寿命短,磁保健效果也不佳,按摩的功能还不够优良,生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使用舒适且磁保健按摩效果更优的磁性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性床垫,包括基础垫块,所述基础垫块包括位于下方的用于铺设的底垫块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垫块上的上部按摩垫块,所述上部按摩垫块上一体连接有若干呈弧形状的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置内凹槽并与所述底垫块形成密闭区间,所述密闭区间内设有磁颗粒。
上述技术方案中,整个结构形成一体式的结构,垫块也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内部封住磁颗粒,整个结构简单牢固,也稳定,物理性能更好,使用也更加舒适,使用也不容易易位、损坏等,使用寿命延长,磁保健按摩效果得到提升,生产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按摩凸起在上部按摩垫块上呈矩形整列状分布。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底垫块和上部按摩垫块均为发泡层。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底垫块和上部按摩垫块均为聚乙烯发泡层或者均为聚丙烯发泡层。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磁颗粒包括圆柱形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上底面上一体连接有位于基体上方的聚磁体,所述聚磁体的从其与所述基体的上底面连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处的水平方向的各个截面的面积由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聚磁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基体的高度。
该优选方式中整个磁颗粒的新设计,基体和聚磁体的连接结构以及更好地聚集磁场的聚磁体的新设计,使得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更高,受力分布更加优化,物理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聚磁体顶部形成更好的磁场,磁场强度相比以前具有更好的集中度和穿透力,磁场强度也变高,不容易损伤、易位、变形等,抗干扰能力强,磁保健效果更好,放在按摩器材或者家居用品等中,具有更好的磁保健按摩效果,生产成本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聚磁体的从其与所述基体的上底面连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处的水平方向的各个截面均为圆形面。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聚磁体呈圆台形状。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聚磁体呈圆形凸起状。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聚磁体最底下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的半径为基体的高度的1.5倍以上。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体的高度为聚磁体高度的1.5倍以上。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聚磁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状的凹陷。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提升透气性,保护磁颗粒,提升磁保健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基体的侧面以及聚磁体的侧面均为抛光面。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基体的侧面以及聚磁体的侧面均涂覆有防氧化涂层。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聚磁体的从其与所述基体的上底面连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处的水平方向的各个截面均为边数超过10的多边形面。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上述的各种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个结构简单牢固,也稳定,物理性能更好,使用也更加舒适,使用也不容易易位、损坏等,使用寿命延长,磁保健按摩效果得到提升,生产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磁颗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31、基础垫块,311、底垫块,312、上部按摩垫块,3120、按摩凸起,22、磁颗粒,1、基体,2、聚磁体,3、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磁性床垫,包括基础垫块31,所述基础垫块31包括位于下方的用于铺设的底垫块311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底垫块311上的上部按摩垫块312,所述上部按摩垫块312上一体连接有若干呈弧形状的按摩凸起3120,所述按摩凸起3120内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置内凹槽并与所述底垫块311形成密闭区间,所述密闭区间内设有磁颗粒22。按摩凸起3120在上部按摩垫块312上呈矩形整列状分布。底垫块311和上部按摩垫块312均为发泡层。底垫块311和上部按摩垫块312均为聚乙烯发泡层或者均为聚丙烯发泡层。
整个结构代替了以前采用架桥的多层设置磁组件的结构,结构得到极大的优化,本申请的结构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进行制造,步骤一、准备好模具,模具的外形应该与基础垫块31的相仿且呈倒置的样式,同时准备好发泡材料,采用聚乙烯材料或者聚丙烯材料;步骤二、先在模具中倒入一部分发泡材料,进行发泡成型形成上部按摩垫块312和按摩凸起3120并在按摩凸起3120的容置内凹槽中放置磁颗粒22,接着再在模具中倒入另一部分发泡材料,发泡成型形成底垫块311并与上部按摩垫块312一体连接住,另一种方法是,在于步骤二的不同,在模具中可以设置线圈等可产生立体空间磁场的装置,然后将磁颗粒22放置到模具中,使得磁颗粒22在相应的位置呈悬浮状,然后倒入所有发泡材料,整个基础垫块31一体发泡成型。
所述磁颗粒22包括圆柱形的基体1,所述基体1的上底面上一体连接有位于基体1上方的聚磁体2,所述聚磁体2的从其与所述基体1的上底面连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处的水平方向的各个截面的面积由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聚磁体2的高度小于所述基体1的高度。磁颗粒22在容置内凹槽放置时也是正向放置,也即聚磁体2位于上方,靠近人体一侧,按摩凸起3120也是位于上方并靠人体一侧,两者可以更好地融合。
所述聚磁体2的从其与所述基体1的上底面连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处的水平方向的各个截面均为圆形面。所述聚磁体2呈圆形凸起状。所述聚磁体2最底下的水平方向的截面的半径为基体1的高度的1.5倍以上。所述基体1的高度为聚磁体2高度的1.5倍以上。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磁体2的顶部开设有圆形状的凹陷3。凹陷3的深度优先控制在3mm以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基体1的侧面以及聚磁体2的侧面均为抛光面。凹陷3和基体1的下底面采用非抛光面,还可以进行磨砂处理并形成磨砂面。
再进一步的方案,基体1的侧面以及聚磁体2的侧面均涂覆有防氧化涂层。凹陷3和基体1的下底面可以不涂覆防氧化涂层,保证更好的效果。
上述磁颗粒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得:步骤一、选取铁氧体或者钕铁硼作为材料;步骤二、烧制形成矩形磁块;步骤三、通过切割作业切出最终磁颗粒的外部形状;步骤四,若要进行抛光作业,则先对聚磁体2的侧面进行抛光然后再对基体1的侧面进行抛光;步骤五,若要涂覆防氧化涂层,基体1的侧面以及聚磁体2的侧面可同时进行喷涂作业,然后进行固化即可。
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聚磁体2呈圆台形状。
实施例3,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聚磁体2的从其与所述基体1的上底面连接的底面至其的至少三分之二的高度处的水平方向的各个截面均为边数超过10的多边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