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2225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学习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学习桌,属于文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繁重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要坐在学习桌前多个小时。在这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学生一般很少起立活动,而且就算是一开始保持较为正确的坐姿也会因为随着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坐姿发生变化,有的甚至会趴在桌子上。而且久坐也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能够起到提醒作用,并可以强制久坐学生站立休息的多功能学习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学习桌,包括桌面,桌面下设置四条桌腿,其特征是,所述的桌腿包括外套腿和内套腿,内套腿连接桌面,外套腿与地面固定,内套腿可在外套腿中上下滑动;内套腿外侧有突出,在外套腿的内壁设置有滑轨,内套腿通过突出沿滑轨上下滑动;在外套腿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螺杆,在内套腿的底部固定有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筒,螺杆可拧入套筒。

所述的内套腿的底面与外套腿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所述的缓冲弹簧与内套腿和外套腿相接触的位置安装有橡胶块。

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所述的PLC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转速、每次转动圈数和转动间隔时间。

所述的内套腿的突出上和滑轨上设置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作为PLC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的启动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有效,能够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自行提升桌面的离地高度,随着桌面的提升使用者的坐姿自然提高。当桌面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使用者便会站立工作或学习,达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套腿与外套腿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面;2、内套腿;3、外套腿;4、缓冲弹簧;5、橡胶块;6、步进电机;7、套筒;8、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学习桌,包括桌面1,桌面1下设置桌腿,所述的桌腿包括外套腿4和内套腿2,内套腿2连接桌面1,外套腿3与地面固定,内套腿2可在外套腿3中上下滑动;内套腿2外侧有突出,在外套腿3的内壁设置有滑轨,内套腿2通过突出沿滑轨上下滑动;在外套腿3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6的转轴上固定有螺杆8,在内套腿2的底部固定有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筒7,螺杆8可拧入套筒7。在每条外套腿的内部均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的内套腿2的底面与外套腿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4。所述的缓冲弹簧4与内套腿2和外套腿3相接触的位置安装有橡胶块5。缓冲弹簧4和橡胶块5对内套腿、外套腿之间的相对运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步进电机6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所述的PLC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转速、每次转动圈数和转动间隔时间。

所述的内套腿2的突出上和滑轨上设置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作为PLC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的启动信号。

具体工作过程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来调整行程开关的行程距离,保证步进电机开始反转时使用者已是站姿。根据使用时间和使用者的偏好通过PLC控制器来调整步进电机的转速、每次转动圈数和转动间隔时间。

初始过程中使用者以正常坐姿在桌面学习或工作,随着时间的推进,PLC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开始转动,螺杆慢慢由套筒内拧出,桌面开始向上移动,转动到指定圈数后桌面停止上升,使用者所使用的桌面高度有了一定升高。到达制定的转动间隔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继续转动,螺杆继续由套筒内拧出,桌面继续升高。当内套腿升高到设定高度时,使用者完全达到站姿,即行程开关的触点接触后,PLC控制器根据设定的转动间隔时间、转速、每次转动的圈数控制步进电机反转,螺杆慢慢拧入套筒则桌面开始向下移动。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桌面重复上下运动,直至使用者停止工作或学习,关闭PLC控制器。

由于PLC控制器控制桌面的提升和降低,使用者不知不觉中会改变坐姿,改变坐姿的过程中会调整身体的用力情况,而且能保证使用者不会久坐。达到保护身体健康的目的。

上述实施案例仅是为清楚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