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筷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49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筷套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筷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筷套装。



背景技术:

筷子古称“箸”,发源于中国,是指用竹、木、金属或陶瓷等材质制作的夹取食物的细棍儿,是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近年来,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在外出用餐时,会随身携带筷子而避免使用免洗筷。一来是为了响应环保,减少一次性使用餐具所带来的庞大垃圾量;另外,为了延长免洗筷的保存期间,制造厂商在制作时常会加入化学添加物,甚至在针对多家免洗筷的检验报告中,发现有重金属物质,若消费者长期使用,容易因为误食大量有毒物质而危害健康。然而,携带筷子通常须再搭配筷盒的使用以便收纳,但是筷盒的尺寸须配合筷子的长度,而无法适用于任何长度的筷子;另外,目前筷盒的盒体和盖体大都是通过外置的固定件连接,使筷套装的体积增大造成携带不方便,盖体与盒体分离后易丢失。为此,现有的筷套装仍有设计未臻完善而待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筷套装。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筷套装,包括筷子和筷盒,所述筷子包括本体段和筷尖段,筷尖段能拆卸式地连接于本体段;所述筷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的上表面形成放置筷子的凹槽,盖体滑动式地连接于盒体而打开或闭合盒体上表面的凹槽,盒体上设有一磁铁,磁铁用于将盖体固定于盒体上。将筷子一分为二,缩小筷子的体积,不仅使盒体的长度缩短便于携带,而且盒体的凹槽内能容纳更多的筷子;采用盖体滑动于盒体而打开或闭合盒体,不易使盖体与盒体分离,防止盖体的丢失;在盒体上内置磁铁,使其与盖体固定,较好地限制了盒体与盖体的相互滑动,又能节省外置的固定件所需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筷子的筷尖段包括筷尖和连接端,连接端形成外螺纹,所述筷子本体段的一端内凹形成插接口,插接口内侧壁上形成内螺纹,内螺纹与筷尖段连接端的外螺纹配合而使筷子的本体段与筷尖段固定,筷子的筷尖段和本体段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组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两侧壁上形成相互平行的两滑道,盖体移动连接于两滑道,通过盒体上的滑道引导盖体平稳地滑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盒体一端的上表面均匀布设数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所述磁铁,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磁铁相互吸引且一一对应的磁性材料,使盒体与盖体牢固地盖合,不易相互滑动而使筷子掉出。

优选的,所述盒体表面的凹槽呈U型,U型的闭合端中部空间方便取用筷子。

优选的,所述盒体一端的中部形成一插口,相应的盖体的一端设一插条,当盖体闭合于盒体时,盖体的插条抵靠于盒体的插口,进一步固定盖体与盒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插条为中空圆柱状,一端固定于盖体,另一端开口且开口端设有口盖,插条内可以用于放置小物件,如牙签,功能多样化。

优选的,所述插条的材质采用黄铜,质量轻,硬度高,保证插条的使用强度,方便携带。

优选的,所述盒体表面凹槽的两端壁上形成对应的通孔,使凹槽内部空气流动,防止筷子发霉。

优选的,所述筷盒的盒体和盖体的材质采用紫光檀,其具有硬度高、抗腐蚀性高、不易翘曲变形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筷套装将筷子一分为二,缩小筷子的体积,不仅使盒体的长度缩短便于携带,而且盒体的凹槽内能容纳更多的筷子;采用盖体滑动于盒体而打开或闭合盒体,不易使盖体与盒体分离,防止盖体的丢失;在盒体上内置磁铁,使其与盖体固定,较好地限制了盒体与盖体的相互滑动,又能节省外置的固定件所需的空间;结构简单,取用筷子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便携筷套装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便携筷套装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便携筷套装的结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便携筷套装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盒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盒体的结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盒体的结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盖体的结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盖体的结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盖体的结构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筷套装包括筷子和筷盒。筷子为长杆状,沿长度方向包括本体段3-1和筷尖段3-2,从本体段至筷尖段的方向,本体段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筷尖段的横截面为圆形,筷子的横截面的宽度呈线性缩小。筷尖段3-2包括筷尖和连接端,连接端形成外螺纹,本体段3-1的一端内凹形成插接口,插接口内侧壁上形成内螺纹,内螺纹与筷尖段3-2连接端的外螺纹配合而使筷子的本体段3-1与筷尖段3-2固定连接,筷子的筷尖段3-2和本体段3-1通过螺纹连接,组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筷盒包括盒体1和盖体2,盒体1和盖体2采用紫光檀加工而成,盒体1呈凸字形,包括上下设置的平底部和凸出部,平底部的长度和凸出部的长度相等,凸出部的宽度小于平底部的宽度,平底部的上表面形成凹槽1-1,由两个等轴的U形侧壁围绕而成且两个U形侧壁的开口端齐平,凹槽1-1呈U型结构,筷子可根据凹槽1-1的大小选择是否拆卸放置。U型结构的两侧的凹槽用于存放筷子,U型结构闭合端的中部空间方便手指伸入取用筷子。

盒体1的凸出部的两侧壁形成相互平行的两滑道1-4,盖体2包括盖板和与盖板一体成形的两侧壁2-4,两侧壁的横截面为L形,与凸字形盒体1的两侧壁匹配,使盖体2安装于盒体1上且相对于盒体1的长度方向作平移运动而打开或闭合盒体1上表面的凹槽。盒体1一端的上表面沿盒体宽度方向均匀布设两个圆形安装孔1-2,每个安装孔1-2内各紧配一块磁铁;盖板的一端的下表面也形成与两个圆形安装孔1-2正对的两个安装口2--2,每个安装口2-2内各设有与磁铁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当盖体2闭合于盒体1上时使盒体与盖体牢固地盖合,不易相互滑动而使筷子掉出。

设有安装孔1-2的盒体1一端的中部形成插口1-3,插口1-3的内壁呈圆弧状,两侧壁的端口与盒体1的端口齐平;设有安装口2-2的盖体2的一端的中部形成插条2-3,由黄铜加工而成,当盖体2闭合于盒体1时,盖体的插条2-3插接并抵靠于盒体的插口1-3,防止盖体2在盒体1上过渡滑动,进一步固定盖体2与盒体1的相对位置。插条2-3呈中空圆柱状,上端固定于盖体2内,另一端开口且开口端设有口盖,插条2-3内可以用于放置小物件,如牙签等,方便实用。

本实施例的便携筷套装将筷子一分为二,缩小筷子的体积,不仅使盒体的长度缩短便于携带,而且盒体的凹槽内能容纳更多的筷子;采用盖体滑动于盒体而打开或闭合盒体,不易使盖体与盒体分离,防止盖体的丢失;在盒体上内置磁铁,使其与盖体固定,较好地限制了盒体与盖体的相互滑动,又能节省外置的固定件所需的空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盒体上表面的凹槽的两端壁上形成对应的通孔,通孔与外界连通,使凹槽内部空气流动,防止筷子发霉,其它结构参照实施例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