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筒式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48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筒式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筒式杯。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在外出时可能要携带两种不同的饮品。目前市面上的水杯多为单筒式杯,一般只能容纳一种饮品,当人们外出携带两种不同饮品时,就需要带两个杯子,这既占用地方还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筒式杯,能同时承载两种饮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筒式杯,包括外杯,外杯内设置有内杯,外杯和内杯的开口处共同连接有杯口旋转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杯口旋转器包括固定盘,固定盘设置有外杯出水口和内杯出水口,固定盘的中心位置铰接有旋转片,外杯和内杯的开口与固定盘均螺纹连接。

外杯出水口位于外杯和内杯的开口之间,内杯出水口位于内杯的开口内。

外杯出水口与内杯出水口均凸起。

旋转片里侧分别设置有与外杯出水口和内杯出水口能过渡配合的盖帽a和盖帽b。

旋转片设置为扇形。

外杯出水口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盘的中心位置的连线与内杯出水口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盘的中心位置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旋转片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

内杯的杯壁设置为两层,两层内杯壁之间填充有真空。

外杯及内杯与杯口旋转器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沿杯口旋转器的外沿还螺纹连接有存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筒式杯在外杯里套有内杯,能同时承载两种饮品,并连接有存水器能即饮即存混合饮品,即满足了用户的特殊需要,又保证了饮品混合前的无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筒式杯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筒式杯中杯口旋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筒式杯中旋转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杯,2.内杯,3.杯口旋转器,4.存水器;5.密封圈;

31.固定盘,32.旋转片,33.外杯出水口,34.内杯出水口,35.盖帽a,36.盖帽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筒式杯,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杯1,外杯1内设置有内杯2,外杯1和内杯2的开口处共同连接有杯口旋转器3。

如图2所述,杯口旋转器3包括固定盘31,固定盘31设置有外杯出水口33和内杯出水口34,固定盘31的中心位置铰接有旋转片32,外杯1和内杯2的开口与固定盘31均螺纹连接。

外杯出水口33位于外杯1和内杯2的开口之间,内杯出水口34位于内杯2的开口内。

外杯出水口33与内杯出水口34均凸起。

如图3所示,旋转片32里侧分别设置有与外杯出水口33和内杯出水口34能过渡配合的盖帽a35和盖帽b36。

旋转片32设置为扇形。

外杯出水口33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盘31的中心位置的连线与内杯出水口34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盘31的中心位置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旋转片32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

内杯2的杯壁设置为两层,两层内杯壁之间填充有真空。

外杯1及内杯2与杯口旋转器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5。

沿杯口旋转器3的外沿还螺纹连接有存水器4。

使用时,由于外杯1、内杯2与杯口旋转器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以外杯1和内杯2的饮品在混合前不会相互污染。饮用外杯1内的饮品时,卸下存水器4,将旋转片32旋转至有内杯出水口34的一侧,盖帽b36将凸起的内杯出水口34封闭,露出外杯出水口33,即可将外杯1内的饮品从外杯出水口33倒入到存水器4中;饮用内杯2饮品时,将旋转片32旋转至有外杯出水口33的一侧,盖帽a35封闭外杯出水口33,露出内杯出水口34,即可将内杯2的饮品从内杯出水口34倒入存水器4中;将外杯1和内杯2的饮品进行混合时,可按上述步骤分别将外杯1和内杯2的饮品倒入存水器4内进行混合饮用;外杯出水口33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盘31的中心位置的连线与内杯出水口34的中心位置和固定盘31的中心位置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旋转片32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保证了外杯出水口33与内杯出水口34不能同时被旋转片32遮挡,内杯2的杯壁设置为两层,两层内杯壁之间填充有真空,因此,内杯具有保温作用,当所盛放的饮料需要保温时,可在内杯盛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筒式杯,能同时承载两种饮品,并可将不同饮品混合即饮即存,即满足了用户的特殊需要,又保证了饮品混合前的无杂质,极大程度上节省了用户出门所带物品的空间,使用户出门更加轻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