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89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烹饪方式不断涌现,例如利用蒸汽对食材进行烹饪的方式,可以实现在餐台上实现即蒸即食的新型就餐模式。在蒸汽对食材进行高温烹饪的过程中,需要将蒸具上的罩体合上以避免蒸汽外溢,待食材蒸制完毕后再将罩体取掉,一顿饭下来,服务员需要将罩体开合数十次,十分辛苦,劳动力成本较高,且服务员在服务的过程中也会影响食客的就餐体验。

此外,即蒸即食的烹饪工具大多包括密封装置、蒸汽生成装置、排水装置。这些装置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因此即蒸即食的烹饪工具大多固定安装于餐台的桌面。这些安装于桌面的烹饪工具使得餐台的功能变得单一,无法继续作为通用的餐台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该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通过设置升降式盖板以及多种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蒸即食的烹饪工具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台表面具有一内凹腔体,所述内凹腔体中容置有锅具,所述内凹腔体上方具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方至少一侧具有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连接固定所述升降板、另一端固设于所述餐台处,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所述锅具相适配的罩体。

所述餐台表面开设有一用于容置所述升降板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设位置及尺寸与所述升降板相对应,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升降板的厚度相同。

所述升降杆为液压伸缩杆或由伺服电机驱动的电动杆。

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具有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杆,两所述升降杆竖向设置,贯穿所述餐台的两侧缘部。

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具有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杆,两所述升降杆竖向设置,贯穿所述内凹腔体两侧的所述餐台表面。

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平板控制装置。

所述锅具为蒸烤一体锅,所述蒸烤一体锅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蒸汽进孔、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排气孔。

所述内凹腔体中位于所述锅具下方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并接通有蒸汽引入部分以及烟气排出部分;所述蒸汽引入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凹腔体底部的蒸汽喷嘴,所述蒸汽喷嘴经蒸汽管道与蒸汽发生装置相连;所述烟气排出部分包括开设于所述内凹腔体底部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经排气管道与抽气风机相连。

所述锅具的顶部凸缘支承于所述内凹腔体的上缘部,所述罩体外缘部与所述锅具的顶部凸缘相配合。

所述升降板下表面、所述罩体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两升降杆设置于餐台的两侧缘部,离锅具较远,这样坐在餐台旁边的食客在从锅具内夹取食物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升降杆的阻碍;(2)升降板处于盖合状态时,升降板嵌入凹槽内部,使得餐台的表面形成平整的桌面,此时餐台可以作为通用的餐台进行使用;(3)锅具具有多种加热装置,可以根据食材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加热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升降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升降板处于开盖合态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锅具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升降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升降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7所示,图中标记分别为:餐台101、内凹腔体102、锅具103、升降板104、升降杆105、罩体106、凹槽107、顶部凸缘108、上缘部109、外缘部110、电加热装置111、蒸汽引入部分112、烟气排出部分113、蒸汽喷嘴114、蒸汽管道115、蒸汽进孔116、排气孔117、排气管道118、抽气风机119、平板控制装置120、照明灯具121、餐台201、内凹腔体202、升降板204、升降杆205、凹槽207、餐台301、内凹腔体302、锅具303、升降杆305。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升降板的烹饪餐台,餐台101表面具有一内凹腔体102,内凹腔体102中容置有锅具103,内凹腔体102上方具有升降板104,升降板104的至少一侧具有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杆105,升降板104的下表面固定有与锅具103相适配的罩体106。

如图1至图3所示,升降杆105的顶端与升降板104连接固定、底端贯穿餐台101表面并固定于餐台101下方,其中,升降杆105为液压伸缩杆或由伺服电机驱动的电动杆。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板104的两侧具有驱动其升降的升降杆105,两升降杆105贯穿餐台101的两侧缘部。两个升降杆105可以沿竖直方向同步地升降,在升降杆105升降的过程中,安装在升降杆105顶部的升降板104随升降杆105同步升降。两升降杆105设置于餐台101的两侧缘部,离锅具103较远,这样坐在餐台101两边的食客在从锅具103内夹取食物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升降杆105的阻碍。

如图2和图3所示,餐台101表面开设有一用于容置升降板104的凹槽107,凹槽107的开设位置及尺寸与升降板104相对应,其中,凹槽107的深度与升降板104的厚度相同。当升降杆105收缩至图3所示的最低位置时升降板104处于盖合状态,升降板104嵌入凹槽107内部,升降板104将餐台101表面的凹槽107完全填充,使得餐台101的表面形成平整的桌面,此时餐台101可以作为通用的餐台进行使用。

如图2至图4所示,锅具103的顶部凸缘108支承于内凹腔体102的上缘部109,罩体106的外缘部110与锅具103的顶部凸缘108相配合。在升降板104的下表面安装有罩体106;当升降杆105收缩至图3所示的最低位置时升降板104处于盖合状态,罩体106盖在锅具103上,罩体106的外缘部110紧贴锅具103的顶部凸缘108形成密封结构。这种密封结构可以防止烹饪过程中锅具103内部的水汽或油烟从罩体106和锅具103的结合处泄露。升降板104下表面或罩体106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照明灯具121,当升降板104处于盖合状态时(如图3所示),照明灯具121关闭;当升降板104处于开启状态时,照明灯具121开启;使用照明灯具121进行照明,可以便于使用人员观察锅具103内的食物的烹饪状况。

如图2和图3所示,内凹腔体102中位于锅具103下方设置有电加热装置111并接通有蒸汽引入部分112以及烟气排出部分113;蒸汽引入部分112包括设置于内凹腔体102底部的蒸汽喷嘴114,蒸汽喷嘴114经蒸汽管道115与蒸汽发生装置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锅具103为蒸烤一体锅,蒸烤一体锅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蒸汽进孔116、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排气孔117;烟气排出部分113包括开设于内凹腔体102底部的排气口,排气口经排气管道118与抽气风机119相连。通过抽气风机119可以使得锅具103内部保持负压,在烹饪过程中锅具内部的冷凝水、油烟以及多余的蒸汽均可在抽气风机119的抽吸作用下通过排气管道118排出。

如图2和图3所示,餐台101上设置有平板控制装置120,平板控制装置120可以控制升降杆105的升降、照明灯具121的开关。此外平板控制装置120还可以控制电加热装置111、蒸汽引入部分112以及烟气排出部分113;通过平板控制装置120可以控制锅具103的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通过对平板控制装置120进行编程,还可以按照预定的菜单,自动对锅具103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

使用电加热装置111可以实现烧烤功能;当利用电加热装置111进行烧烤烹饪时,通过升降杆105驱动升降板104及其罩体106上升,使锅具103上口敞开,将食材放入锅具103中并开启电加热装置111进行烧烤,同时开启烟气排出部分113将烧烤所产生烟气从锅具103中排出;

当利用蒸汽引入部分112进行蒸汽烹饪时,通过升降杆105驱动升降板104及其罩体106下降,使罩体106盖合于锅具103外缘以构成密闭空间,开启蒸汽引入部分112对食材进行蒸汽加热,同时开启烟气排出部分113将水汽从所述锅具103中排出。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1)两升降杆105设置于餐台101的两侧缘部,离锅具103较远,这样坐在餐台101旁边的食客在从锅具103内夹取食物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升降杆105的阻碍;(2)升降板104处于盖合状态时,升降板104嵌入凹槽107内部,使得餐台101的表面形成平整的桌面,此时餐台101可以作为通用的餐台进行使用;(3)锅具103具有多种加热装置,可以根据食材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加热方式。

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升降杆205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杆205设置在内凹腔体202的两侧,两升降杆205贯穿内凹腔体202两侧的餐台201表面并延伸至餐台20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杆205的顶端同样安装有升降板204,升降板204的长度稍大于内凹腔体202的长度;餐台201表面同样开设有一用于容置升降板204的凹槽207,凹槽207的开设位置及尺寸与升降板204相对应;当升降杆205处于最低位置时,升降板204可以完全填充在餐台201表面的凹槽内部,使得餐台201表面形成平整的桌面。

实施例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餐台301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餐台301的桌面、锅具303、内凹腔体302以及升降板(图中没有画出)均为类正方形;这种设置形式,可以使食客能够围坐在餐桌的四面进行就餐;与第二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升降杆305设置在内凹腔体302的两侧,两升降杆305贯穿内凹腔体302两侧的餐台表面并延伸至餐台301内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