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厨房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24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组合厨房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功能组合厨房用具。



背景技术:

筷筒是一种用于插放筷子的器具,现有的筷筒一般为筒状,有些筷筒为了避免筒内积水,于筷筒底面设置通孔,以利筷筒排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用具的越发多样化,容易占用较大的厨房空间,功能单一的现有筷筒已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厨房用具,该用具适用于各种场合,便于物品收纳,节省空间,避免物品散乱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组合厨房用具,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置物槽,于该置物槽一边设有一置物筒,该置物筒底部制有若干通孔,该置物筒下方设有一集水盘。

所述底座与置物槽、置物筒构成固定结构,该底座与置物筒之间形成有间隙,该底座对应该置物筒的位置制有型孔,所述集水盘设于该型孔上。

所述置物槽为一敞口结构,该置物槽相对置物筒一边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用以支撑餐具。

所述支撑部由一底面以及分别设于底面两边的侧面组成,该底面和二侧面构成梯形结构。

所述置物筒为一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该置物筒内部通过各通孔与外部相连通,形成一上下对流结构,各通孔等距分布于置物筒底部。

所述集水盘内凹形成一凹槽,该集水盘一边制有一连接口,该连接口与置物槽相连接,该集水盘相对连接口一边向外延伸,形成一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于底座设置置物槽,用以放置勺子、调味瓶、纸巾等物品,配合置物槽上的支撑部,以架设外形较长的物品,避免物品散乱;于置物槽上设置置物筒,用以放置筷子、刀叉等物品;置物筒底部的通孔设计,使置物筒内通风透气,干燥不潮湿,即便放于置物筒内的物品表面因清洗后附着有水珠,都可以滑入置物筒中,经过通孔流出,以避免置物筒积水,流出置物筒的水,会收集到置物筒下方的集水盘中,再将集水盘移出置物筒和底座之间的空隙,将收集的水分倒掉即可,干净卫生,作为收纳物品器具,又有节省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底座;11-型孔;2-置物槽;21-支撑部;3-置物筒;31-通孔;4-集水盘;41-连接口;42-手持部;5-勺子;M-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多功能组合厨房用具,包括一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一置物槽2,于该置物槽2一边设有一置物筒3,该置物筒3底部制有若干通孔31,该置物筒3下方设有一集水盘4。

如图1-4所示,底座1与置物槽2、置物筒3构成固定结构,该底座1与置物筒3之间形成有间隙M,该底座1对应该置物筒3的位置制有型孔11,集水盘4设于该型孔11上。

如图1-4所示,置物槽2为一敞口结构,该置物槽2相对置物筒3一边设有支撑部21,该支撑部21用以支撑餐具。

如图1-4所示,支撑部21由一底面以及分别设于底面两边的侧面组成,该底面和二侧面构成梯形结构。

如图1-4所示,置物筒3为一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该置物筒3内部通过各通孔31与外部相连通,形成一上下对流结构,各通孔31等距分布于置物筒3底部,各该通孔31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通孔31的设置,使整个置物筒3通风透气,干燥不潮湿、不积水。

如图1-4所示,集水盘4内凹形成一凹槽,该集水盘4一边制有一连接口41,该连接口41与置物槽2相连接,该连接口41的形状与置物槽2连接处的形状相配合,该集水盘4相对连接口41一边向外延伸,形成一手持部42,当集水盘4收集了置物筒3内的水时,使用者可拿起手持部42,将集水盘4移出底座1和置物筒3之间的间隙M,对收集到的水进行合理处理。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厨房用具,还包括有勺子5,该勺子5可放置在置物槽2中,并通过置物槽2上的支撑部21,支撑勺子5的勺柄,为日常收纳提供方便;需要说明的是,置物槽2、置物筒3、置物槽2之支撑部21以及配套的勺子5、筷子等组件表面花纹和/或外形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套设计,达到外形美观的效果,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餐桌,具有装饰环境的效果。

日常使用中,可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餐台上放置餐具、调味瓶、牙签和纸巾等物品,当用于中餐台时,置物槽2可用于放置勺子5等餐具,置物筒3可用于放置筷子等餐具;当用于西餐台时,置物槽2可用于放置纸巾等物品,置物筒3可用于放置刀叉等餐具;此外,置物槽2还可用于放置调味瓶等物品,功能多样;需要说明的是,当放入置物筒3内的物品(如筷子等)表面附着有水珠,水珠会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流到置物筒3底部,再经过各通孔31,落到置物筒3下方的集水盘4中,随后将集水盘4从底座1取下,倒掉集水盘4中的积水即可,使用卫生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