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沥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99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沥饭煲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米饭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沥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煲只能进行简单的焖饭或者煮粥,焖出来的饭粘稠度高,易结成团,口感不佳,而且往往含糖量高,不适宜患有糖尿病或类似病的人群食用。在农村,有一种传统的米饭制作方法-先将米放入水中煮八九成熟,然后过滤米汤,再将八九成熟的米放入甑子(一种木制桶状物)中,甑子下面是水,用猛火使水产生蒸汽蒸甑子中的米,蒸熟的米饭叫沥饭。沥饭吃起来口感松散、味道香,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关键是含糖量较焖饭低,食用较为健康。

现有的电饭煲由于结构的限制不能制作沥饭,而专利201020541797.3公开了一种“用电饭煲做沥饭的装置”,该装置将米饭放在带孔的钵体中,钵体外再套一个盛水的钵体,米饭在盛水的钵体内进行煮米步骤,然后带孔的钵体提升离开盛水的钵体,最后进行蒸米步骤,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米在煮的过程中,没有搅拌,容易粘底,而且米受热不均影响口感;2)煮、蒸机构没有完成分离,米在煮的过程中容易随着沸腾液体溢出带孔的钵体进入盛水的钵体;3)采用传统方式制作沥饭时,可以在煮米后收集米汤,但是该装置煮完饭后的米汤并没有排出收集,而是作为蒸米的液体最后完全蒸发,不能收集米汤;4)该装置通过升降机构抬升带孔的钵体,蒸米时,升降装置暴露在高温高压且粘度较大的环境中,不易清洗,容易造成堵塞和损坏;5)米饭在钵体内与蒸气接触面积小,不易蒸熟。

专利2015204323844公开了一种“沥饭煲”,该装置可以实现沥饭和米汤收集功能,但是不能制作锅巴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沥饭煲,该电饭煲除了能正常煮饭煮粥外,还可以收集米汤、搅拌米粒、制作锅巴饭。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沥饭煲,包括壳体、钵体和米汤罐,钵体设在壳体内部,钵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固定在壳体上的电机驱动,钵体底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加热机构,米汤罐可拆卸的设在壳体底部;钵体底面设有下沉的容腔,容腔内设有流道控制机构、底面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米汤罐入口连通,流道控制机构包括只能沿容腔升降不能旋转的套筒、可旋转的设在套筒内并相对套筒轴向固定的传动盘、设在套筒内传动盘下方并与套筒底部通过螺纹配合的堵液块、设在传动盘上并指向堵液块的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设在堵液块上用于与活动拨杆或固定拨杆配合的拨片,传动盘可拆卸的与搅拌机构连接,活动拨杆底端低于固定拨杆且能够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堵液块升降时能够离开或堵住排液口,传动盘和堵液块上设有进液口。

进一步地,传动盘上设有两个活动拨杆和两个固定拨杆,两个活动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两个固定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固定拨杆直接固定在传动盘上,活动拨杆穿过传动盘上的通孔并通过活动拨杆上部的台阶限位,活动拨杆只能向远离固定拨杆的一侧摆动,活动拨杆下部设有用于防脱出的突出块。

进一步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块和搅拌块拨杆,搅拌块拨杆呈一字型,搅拌块呈U型,搅拌块拨杆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块顶部两端分别与搅拌块拨杆的两端配合,搅拌块中部设有与钵体内壁贴合的圆环。

进一步地,电机固定在壳体外部,电机通过软轴与搅拌块拨杆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处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顶端为棱形轴,棱形轴与搅拌块上的棱形孔可拆卸的配合。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钵体设在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内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排汽孔和水箱,水箱的外侧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水阀。

进一步地,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能够伸入堵液块上的进液口,传动盘上的进液口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传动盘上的进液口口径小于米粒的尺寸,另一种是传动盘上的进液口口径大于米粒的尺寸并且流道控制机构上方设有沥米盘,沥米盘将容腔入口盖住,沥米盘上设有口径小于米粒尺寸的开口,搅拌机构穿过沥米盘与传动盘连接。

进一步地,米汤罐与壳体底部有两种装配结构,一种是米汤罐入口处设有一圈台阶,壳体底面设有沉孔,米汤罐上的台阶与壳体底面的沉孔配合,另一种是米汤罐入口处外围设有一圈台阶,钵体底部设有开口,米汤罐入口处外围的台阶的外侧由钵体底部的开口定位、内侧由钵体上容腔的外壁定位。

进一步地,容腔两侧设于直线的凹陷部分或直线的凸出部分,套筒的两侧设有与凹陷部分配合的凸出块或与凸出部分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工作时,搅拌机构带动传动盘旋转,正转(反转)时,传动盘上的固定拨杆带动拨片旋转,拨片带动堵液块下降,当堵液块运动到底时,固定杆的底端只能从拔片上相切而过,活动拨杆与拨片接触时将会被抬起(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不会带动堵液块继续运动,此时传动盘空转(套筒可能被顶起来),反转(正转)时,活动拨杆带动拨片旋转,拨片带动堵液块上升,套筒运动到底,堵液块继续上升直至离开套筒底部的螺纹,此后,堵液块空转,通过控制搅拌机构的旋转方向即可控制堵液块的升降,从而控制排液口的启闭,流道控制机构为纯机械结构,动力由电机通过传动杆传送,避免使用电路系统,安全性高,避免使用电磁阀,便于清洗和维修;当正常煮饭或煮粥时,流道控制机构控制排液口关闭,将米粒放在钵体内,然后向钵体内加一定量的水(超过米粒一段距离),加热机构向上传热,同时米粒在钵体内被搅拌机构正转(反转)搅拌,当正常煮完米饭到(八九成熟)需要排米汤时,搅拌机构开始反转(正转)搅拌,流道控制机构控制排液口开启,米汤通过排液通道进入米汤罐,之后搅拌机构开始正转(反转)搅拌,排液口关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做出锅巴饭(流道控制机构位于容腔内,米饭与钵体底部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搅拌块拨杆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1和图2中搅拌块的正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1和图2中堵液块的正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1和图2中套筒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中传动盘、活动拨杆、固定拨杆和传动杆的装配图。

图12是图11中传动盘的俯视图。

图13是图2中沥米盘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正视图。

图15是图2中传动盘、活动拨杆、固定拨杆和传动杆的装配图。

图16是图15中传动盘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中堵液块正在下降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堵液块下降完成时固定拨杆底端与拔片相切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中堵液块下降完成时活动拨杆在拨片的阻碍下摆动的示意图(省略了管道拨杆)。

图20是图1中堵液块上升初始时的示意图。

图21是图1中堵液块上升脱出螺纹时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实施例二。

图中:1-流道控制机构;2-沥米盘;3-搅拌块;4-搅拌块拨杆;5-温度传感器;6-排水阀;7-进水口;8-水箱;9-排汽孔;10-上壳体;11-软轴;12-电机;13-下壳体;14-钵体;15-加热机构;16-米汤罐;17-堵液块;18-拨片;19-胶垫;20-套筒;21-传动杆;22-传动盘;23-突出块;24-活动拨杆;25-固定拨杆;26-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多功能沥饭煲包括壳体、钵体和米汤罐,钵体设在壳体内部,钵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固定在壳体上的电机驱动,钵体底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加热机构,米汤罐可拆卸的设在壳体底部;钵体底面设有下沉的容腔,容腔内设有流道控制机构、底面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米汤罐入口连通,流道控制机构包括只能沿容腔升降不能旋转的套筒、可旋转的设在套筒内并相对套筒轴向固定的传动盘(传动盘可以通过两个卡环轴向固定在套筒上)、设在套筒内传动盘下方并与套筒底部通过螺纹配合的堵液块、设在传动盘上并指向堵液块的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设在堵液块上用于与活动拨杆或固定拨杆配合的拨片,传动盘可拆卸的与搅拌机构连接,活动拨杆底端低于固定拨杆且能够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堵液块升降时能够离开或堵住排液口(堵液块底部与排液口配合处设有胶垫,胶垫在工作时一直处在水中,胶垫位于环形的加热机构的中心并隔着钵体,所以胶垫工作时正常受热不会过热),传动盘和堵液块上设有进液口。

如图17至图21所示,工作时,搅拌机构带动传动盘旋转,正转(反转)时,传动盘上的固定拨杆带动拨片旋转,拨片带动堵液块下降,当堵液块运动到底时,固定杆的底端只能从拔片上相切而过,活动拨杆与拨片接触时将会被抬起(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不会带动堵液块继续运动,此时传动盘空转(套筒可能被顶起来),反转(正转)时,活动拨杆带动拨片旋转,拨片带动堵液块上升,套筒运动到底,堵液块继续上升直至离开套筒底部的螺纹,此后,堵液块空转,通过控制搅拌机构的旋转方向即可控制堵液块的升降,从而控制排液口的启闭,流道控制机构为纯机械结构,动力由电机通过传动杆传送,避免使用电路系统,安全性高,避免使用电磁阀,便于清洗和维修;当正常煮饭或煮粥时,流道控制机构控制排液口关闭,将米粒放在钵体内,然后向钵体内加一定量的水(超过米粒一段距离),加热机构向上传热,同时米粒在钵体内被搅拌机构正转(反转)搅拌,当正常煮完米饭到(八九成熟)需要排米汤时,搅拌机构开始反转(正转)搅拌,流道控制机构控制排液口开启,米汤通过排液通道进入米汤罐,之后搅拌机构开始正转(反转)搅拌,排液口关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做出锅巴饭(流道控制机构位于容腔内,米饭与钵体底部接触)。

如图11、图12、图15和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传动盘上设有两个活动拨杆和两个固定拨杆,两个活动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两个固定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拨杆带动拨片旋转时,采用一个拨片和两个对称拨杆的配合方式,使得拨杆推动拨片时,两侧受力,更加平稳。

如图11、图12、图15和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固定拨杆直接固定在传动盘上,活动拨杆穿过传动盘上的通孔(活动拨杆与传动盘上的通孔间隙配合)并通过活动拨杆上部的台阶限位,活动拨杆只能向远离固定拨杆的一侧摆动(向另一侧摆动时会受到固定拨杆的干涉),活动拨杆下部设有用于防脱出的突出块。

如图3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块和搅拌块拨杆,搅拌块拨杆呈一字型,搅拌块呈U型,搅拌块拨杆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块顶部两端分别与搅拌块拨杆的两端配合,搅拌块中部设有与钵体内壁贴合的圆环。搅拌块拨杆带动搅拌块旋转,搅拌块中部的圆环与钵体内壁贴合,防止搅拌块窜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电机固定在壳体外部,电机通过软轴与搅拌块拨杆连接。电机设在壳体外部,不用占用壳体的内部空间。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处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顶端为棱形轴,棱形轴与搅拌块上的棱形孔可拆卸的配合。传动杆与传动盘一体,便于整个提起流道控制机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壳体包括上壳体(即,锅盖,打开锅盖即可以放置或取出钵体)和下壳体,所述钵体设在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内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排汽孔和水箱,水箱的外侧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水阀。通过水箱向钵体注水而不是人工加水,通过排水阀精确控制加水量。

如图11、图12、图15和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能够伸入堵液块上的进液口,传动盘上的进液口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传动盘上的进液口口径小于米粒的尺寸,另一种是如图13至图16所示,传动盘上的进液口口径大于米粒的尺寸并且流道控制机构上方设有沥米盘,沥米盘将容腔入口盖住,沥米盘上设有口径小于米粒尺寸的开口,搅拌机构穿过沥米盘与传动盘连接。传动盘采用第一种结构时,结构简单,但是排水速率较小,传动盘采用第二种结构时,排水速率大,但是结构稍微复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米汤罐与壳体底部有两种装配结构,一种是如图1所示,米汤罐入口处设有一圈台阶,壳体底面设有沉孔,米汤罐上的台阶与壳体底面的沉孔配合,另一种是如图2所示,米汤罐入口处外围设有一圈台阶,钵体底部设有开口,米汤罐入口处外围的台阶的外侧由钵体底部的开口定位、内侧由钵体上容腔的外壁定位。米汤罐与壳体采用第一种装配结构时,加工简单、定位方便,米汤罐与壳体采用第一种装配结构时,定位方便、加工稍微复杂,但是米汤罐入口处外围的台阶可以将加热机构与容腔的外壁隔开,防止容腔内过热。

如图10所示,容腔两侧设于直线的凹陷部分,套筒的两侧设有与凹陷部分配合的凸出块。如图22所示,容腔两侧设于直线的凸出部分,套筒的两侧设有与凸出部分配合的凹槽。套筒通过两侧与容腔配合,实现升降、防止旋转。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